对抵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747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对抵接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公开提供了包含第一对抵构件和第二对抵构件的对抵接头。第一对抵构件具有从第一对抵构件肩延伸的突部,并且突部具有末端,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以一锐角从该末端延伸朝向所述第一对抵构件肩。第二对抵构件具有插口,第一对抵构件的突部可释放地座接至该插口内。该插口具有以一锐角从该第二对抵构件的第一端延伸远离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二对抵构件的第一端包括从所述插口延伸的第二对抵构件肩。
【专利说明】对抵接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接头;更特别地涉及对抵接头。
【背景技术】
[0002]货运集装箱用于将物品从一位置转移至另一位置。货运集装箱可经由诸如海运、铁路运输、空运、牵弓I机拖车运输等数种不同模式作转移。
[0003]为了有助于改良效率,用来转移物品的货运集装箱已经标准化。一种这样的标准化由称为“ISO”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所监管。ISO公告并修订货运集装箱的标准。这些货运集装箱的ISO标准有助于使各货运集装箱具有类似的物理性质。这些物理性质的范例包括但不限于货物集装箱的宽度、高度、深度、基底、最大负荷、及形状。

【发明内容】

[0004]本公开提供了对抵接头、包括该对抵接头的接合构件、及包括该对抵接头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所述对抵接头包含第一对抵构件和第二对抵构件。第一对抵构件具有从第一对抵构件肩延伸的突部。突部具有末端,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以一锐角从该末端延伸朝向所述第一对抵构件肩。第二对抵构件具有插口,第一对抵构件的突部可释放地座接至该插口内。该插口具有以一锐角从该第二对抵构件的第一端延伸远离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二对抵构件的第一端包括从所述插口延伸的第二对抵构件肩。当第一对抵构件的突部座接在第二对抵构件的插口中时,该突部的第二表面与该插口的第二表面接触,且第二对抵构件肩与第一对抵构件肩接触。
[0005]对于不同实施例,具有从第二对抵构件的第一端延伸远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插口具有与第一对抵构件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锐角相等的锐角,且当第一对抵构件的突部座接在第二对抵构件的插口中时,突部的第一表面与插口的第一表面接触,突部的第二表面与插口的第二表面接触,且第二对抵构件肩与第一对抵构件肩接触。突部的末端界定了与该突部的第一表面形成钝角的平面性表面,且其中该平面性表面与该突部的第二表面形成九十度角。第一对抵构件肩包括从该突部的第一表面延伸的第一肩表面和从该突部的第二表面延伸的第二肩表面。第二肩表面与突部的第二表面形成九十度角。第一肩表面与突部的第一表面形成钝角。
[0006]关于本公开的接合构件,该结构包括第一细长段、第二细长段和对抵接头。第一细长段具有第一端及与该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该第二端接合至第一铰链。第二细长段具有第一端及与该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该第二端接合至第二铰链。对抵接头,其具有本文中所讨论的第一对抵构件及第二对抵构件,其中第一对抵构件形成第一细长段的一部分,并且第二对抵构件形成第二细长段的一部分。
[0007]本公开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包含:屋顶结构;与该屋顶结构相对之地板结构;位于地板结构与屋顶结构之间的侧壁结构,该侧壁结构中的每一个具有外部表面及与该外部表面相对之内部表面;与屋顶结构、地板结构及侧壁结构接合的前壁,该前壁包括前壁角柱、位于等前壁角柱中的至少一个上的前门铰链和接合至前门铰链的前门;与屋顶结构、地板结构及侧壁结构接合的后壁,其中,屋顶结构、地板结构、侧壁结构的内部表面和后壁界定了所述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的容积,后壁包括后壁角柱、位于后壁角柱上的铰链及接合至该铰链的后壁门,其中所述铰链可在第一预定位置锁固至后壁角柱,使得后壁门可枢转于该铰链上以邻近侧壁结构的外部表面延伸,或可在第二预定位置相对于后壁角柱解锁,使得后壁门可枢转至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的容积内并邻近侧壁结构的内部表面延伸,并且其中,在未折叠状态下,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具有在后壁角柱的两者中的每一个上的预定点处测量的预定最大宽度;和本文中所讨论的位于地板结构中的多个接合构件。
[0008]本公开的上述概要并无意描述本公开的每个所公开的实施例或每种实施方式。后文的描述具体地例证了说明性实施例。在申请案全文中的数处,经由一组范例提供引导,这些范例可以不同组合的形式使用。在每种情形中,所引用的一组范例只作为典型的组,且不应被i全释成穷举性的清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A至ID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对抵接头的第一构件(图1A)及第二构件(图1B)的立体图(图1A及1B)及平面图(图1C及1D);
[0010]图2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对抵接头的第一构件及第二构件之立体图;
[0011]图3A至3D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对抵接头的第一构件及第二构件之立体图;
[0012]图4A及4B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包括第一细长段、第二细长段及对抵接头的接合构件的立体图;
[0013]图5A及5B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包括第一细长段、第二细长段及对抵接头的接合构件的立体图;
[0014]图6A及6B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之接合构件的立体图;
[0015]图7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之接合构件的立体图;
[0016]图8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之接合构件的平面图;
[0017]图9A及9B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其中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的多个部分已被移除以显示细节;
[0018]图10在局部图中显示了货运集装箱的端视图;
[0019]图1lA至IlE显示根据本公开的接合构件;
[0020]图12显示根据本公开之接合构件的一部分;
[0021]图13提供了根据本公开的货运集装箱的分解图;
[0022]图14提供了根据本公开的货运集装箱的立体图;
[0023]图15A及15B提供了根据本公开的门组件之立体图,其中锁固杆分别处于第一预定位置(图15A)及第二预定位置(图15B);
[0024]图16提供了根据本公开之门组件的立体图;
[0025]图17提供了根据本公开的铰链的立体图;[0026]图18提供了根据本公开的被紧固至货运集装箱的角柱的铰链的平面图;
[0027]图19提供了根据本公开的被紧固至货运集装箱的角柱的铰链的平面图;
[0028]图20提供了根据本公开的货运集装箱的立体图;
[0029]图21A至21C提供了沿着图13中所示的视线18_18取得的可折叠的式货运集装箱的前壁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0030]图22A至22D提供了根据本公开的可折叠的式货运集装箱的实施例之立体图;
[0031]图23A至23B提供了根据本公开的抗推压(ant1-racking)支撑件的立体图;
[0032]图24A至24B提供了根据本公开的用于货运集装箱的门的抗推压块的立体图;
[0033]图25A至25B提供了根据本公开的用于货运集装箱的门的铰链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本文所用的“一”、“一个”、“该(the) ”、“至少一个”、及“一个或多个”可互换使用。
“和/或”用语系指所列项目的一者、一者或多者、或全部。以端点列举的数值范围包括落入该范围内的全部数字(譬如,I至5包括1、1.5、2、2.75,3,3.80、4、5等)。本文的附图标记遵照编号惯例,其中第一数位或多个位数对应于图号而剩余位数表示该图中组件。不同图之间的类似组件可用类似位数加以识别。譬如,354可表示图3中的“54”,且一类似组件可在图14中标示成1454。需要强调的是,附图的目的在于说明且附图无意以任何方式作限制。本文的附图可能未依实际比例绘制且可能放大图中组件之间的关系。附图用来说明本文所描述的概念性结构及方法。
[0035]本文讨论的角度测量被测量成锐角(小于90度的角(小于90° ))或钝角(大于90°但小于180°的角)),其中采取本文讨论的表面测量藉以排除优角(从180°至360°的角)的数值。
[0036]图1A至IB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对抵接头100的立体图。对抵接头100包括第一对抵构件102及第二对抵构件104。第一对抵构件102包括从第一对抵构件肩108延伸的突部106。突部106具有一末端110,第一表面112及第二表面114以一锐角116从末端110延伸朝向第一对抵构件肩108。本文所用的“角”为共享一共同端点(譬如角的顶点)的两条射线所形成的轮廓。对于锐角116,第一表面112及第二表面114共享一共同端点117。本文所用的“锐角”为小于九十度(小于90° )的角。
[0037]第二对抵构件104具有一插口 118,第一对抵构件102的突部106可释放地座接至插口 118内。插口 118具有以一锐角126从第二对抵构件104的第一端124延伸远离的第一表面120及第二表面122。锐角126可等于或小于第一对抵构件102的第一表面112及第二表面114之锐角116,其中第一表面120及第二表面122共享一共同端点127。在一实施例中,具有从第二对抵构件104的第一端124延伸远离的第一表面120及第二表面122的插口 118具有与第一对抵构件102的第一表面112及第二表面114的锐角116相等的锐角。图1A至IC提供了此实施例的图示。相反地,图1D图示了锐角126小于第一对抵构件102的第一表面112及第二表面114的锐角116的情形。
[0038]第二对抵构件104亦包括从插口 118延伸之第二对抵构件肩128,故当第一对抵构件102的突部106座接在第二对抵构件104的插口 118中时,突部106的第二表面114及插口 118的第二表面122接触,且第二对抵构件肩128及第一对抵构件肩108接触。在一实施例中,当具有从第二对抵构件104的第一端124延伸远离的第一表面120及第二表面122的插口 118具有与第一对抵构件102的第一表面112及第二表面114的锐角116相等的锐角时,第一对抵构件102的突部106可座接在第二对抵构件104的插口 118中,使得突部106的第一表面112及插口 118的第一表面120接触,突部106的第二表面114及插口118的第二表面122接触,且第二对抵构件肩128及第一对抵构件肩108接触。第IA至IC图提供了该实施例的图示。
[0039]本文所用的“接触”指的是至少部份地接触(譬如当第一对抵构件102的突部106座接在第二对抵构件104的插口 118中时,突部106的第二表面114与插口 118的第二表面122至少部份地接触)。本文所用的“座接(seat、seats、seated) ”系指配合至另一部份中、诸如第一对抵构件102及第二对抵构件104的表面,所以这些部份的至少有些表面变成倚靠抵住彼此(譬如当第一对抵构件102及第二对抵构件104移动至变成倚靠抵住彼此时,在它们移动的方向上不可能具有进一步的相对运动)。
[0040]突部106的末端110可界定一平面性表面130,平面性表面130在共同端点133处与突部的第一表面112形成一钝角132。平面性表面130亦可在共同端点137处与突部106的第二表面114形成九十度角。第二对抵构件104的插口 118包括具有平面性表面136的第二端134。在一个实施例中,平面性表面136可为突部106的末端110的平面性表面130的镜像。然而,请了解:突部106的末端110不一定必须是如图1A所示的平面性表面。譬如,突部106的末端110可具有非平面性构造,诸如圆形构造,诸如凸表面或凹表面。
[0041]第一对抵构件肩108包括从突部106的第一表面112延伸的第一肩表面138以及从突部106的第二表面114延伸的第二肩表面140。突部106的第二肩表面140和第二表面114在共同端点143处形成九十度角141。如本文讨论,突部106的第二肩表面140和第二表面114亦可形成一钝角(图2所示的实施例)。突部106的第一肩表面138及第一表面112在共同端点147处形成一钝角145。
[0042]突部106相对于第一肩表面138及第二肩表面140、及插口 118两者的尺寸及形状的关系亦会变动。譬如,第二肩表面140的高度可以是第一肩表面138的高度的二至四倍。第二肩表面140的高度亦可以是第一肩表面138的高度的二至六倍。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肩表面140是第一肩表面138高度的三倍大(譬如,第二肩表面140是“X”毫米(譬如18mm)高,而第一肩表面138是“3X”毫米高(譬如6mm))。
[0043]在沿第一对抵构件102的平面性表面130与第二肩表面140之间的突部106第二表面114测量的突部106长度、和从第一对抵构件102的第二表面114至底表面159所测量的第二肩表面140的高度之间可具有一预定关系。对于不同实施例,此预定关系使得在突部106的平面性表面130与第二肩表面140之间沿突部106第二表面114测得的突部106长度等于或小于从第一对抵构件102的底表面159至第二表面114测得的第二肩表面140的高度。所以,譬如,可具有在第二肩表面140及平面性表面130之间沿着第二表面114测量的突部106长度相对于从第一对抵构件102的底表面159至第二表面114测量的第二肩表面140高度的一(I)比一(I)的比值。在第二肩表面140及平面性表面130之间沿着第二表面114测量的突部106长度相对于从第一对抵构件102的底表面159至第二表面114测量的第二肩表面140高度的其他比值也是可能的。这些比值的范例包括但不限于:八(8)比九(9);七(7)比八(8);六(6)比七(7);五(5)比六(6);四(4)比五(5);三(3)比四(4);二⑵比三⑶;及一⑴比二(2),及其他。
[0044]如图1A所不,第一肩表面138及第二肩表面140可设置于一共同平面142中。或者,第一肩表面138及第二肩表面140未设置于一共同平面中。当第一肩表面138及第二肩表面140未位于一共同平面中时,两表面138及140可彼此共面。在这种构造中,相对于第一肩表面138位置而言,第二肩表面140将更靠近突部106的末端110。第二对抵构件104将通过缩短肩表面146的高度以更靠近插口 118的第二端134的高度的方式与替代性形状互补。图1C显不第一肩表面138及第二肩表面140彼此共面。
[0045]第二对抵构件肩128包括从插口 118的第一表面120延伸的第一肩表面144及从插口 118的第二表面122延伸的第二肩表面146。第二肩表面146及插口 118的第二表面122在共同端点151处形成九十度角。第一肩表面144及插口 118的第一表面120在共同端点153处形成钝角152。
[0046]插口 118尺寸及形状的关系可匹配于突部106,故如本文讨论,当突部106座接在插口 118中时,第一对抵构件肩108及第二对抵构件肩128接触。如本文对于突部106讨论,插口 118尺寸及形状相对于第一肩表面144及第二肩表面146两者亦可具有一种会变动的关系。譬如,第二肩表面146可具有为第一肩表面144高度的二至四倍大的高度。第二肩表面146亦可具有为第一肩表面144高度的二至六倍大的高度。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肩表面146是第一肩表面144高度的三倍大(譬如,第二肩表面146是“X”毫米(譬如18mm)高,而第一肩表面144是“3X”毫米高(譬如6mm))。
[0047]第二肩表面146的高度以及第二肩表面140的高度之间亦可具有一预定关系。这种预定关系包括使第二肩表面146的高度等于第二肩表面140的高度。沿着第二表面114测量的突部106的长度与从第二肩表面146至第二端134测量的第二表面122的长度之间亦可具有一预定关系。该预定关系包括使沿着第二表面114测量的突部106的长度可等于或短于从第二肩表面146至第二端134测量的第二表面122的长度。
[0048]图1A至IC显示了沿着第二表面114测量的突部106的长度等于从第二肩表面146至第二端134测量的第二表面122的长度的实施例。图1D显示了沿着第二表面114测量的突部106的长度小于从第二肩表面146至第二端134测量的第二表面122的长度的实施例。
[0049]如图1B所不,第一肩表面144及第二肩表面146可设置于一共同平面148中。或者,第一肩表面144及第二肩表面146未设置于一共同平面中。当第一肩表面144及第二肩表面146未位于一共同平面时,两表面144及146可彼此共面。图1C显不此实施例。不论其关系如何,当第一对抵构件102的突部106座接在第二对抵构件104的插口 118中时,第一对抵构件102的第一肩表面138及第二肩表面140与第二对抵构件104的第一肩表面144及第二肩表面146可接触。
[0050]第一对抵构件102及第二对抵构件104的第一表面112、120及第二表面114、122可具有多种不同形状。譬如,第一对抵构件102的第一表面112及第二表面114以及第二对抵构件104的第一表面120及第二表面122可各为一平面性表面。在一额外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12及120可具有一弯曲(譬如一非平面性弯曲的表面)。亦可能使第一表面112及120具有二或更多个平面性表面。譬如,第一表面112及120可具有一“V形”形式、拱形形式、或一半球形形式。其他形状亦为可能。[0051]第一对抵构件102及第二对抵构件104的第二表面114、1122分别在图1A至IC显示成正交于其各自的第二肩表面140及146的平面性表面。对于不同实施例,第一对抵构件102及第二对抵构件104的第二表面114、122分别可不正交于其各自的第二肩表面140及第二肩表面146。图2显示了第一对抵构件202及第二对抵构件204的第二表面214、222分别不正交于其各自肩表面240及第二肩表面246的实施例。如图所不,由第二肩表面246及第二表面222在共同端点255处形成的角254为钝角。
[0052]再度参照图1A至1C,当第一对抵构件102的突部106座接在第二对抵构件104的插口 118中时,第一对抵构件102的第一表面112及第二对抵构件104的第一表面120可接触。在一额外实施例中,当第一对抵构件102的突部106座接在第二对抵构件104的插口 118中时,第一对抵构件102的第一表面112及第二对抵构件104的第一表面120未接触。图1D提供了这种实施例的一个范例。
[0053]如第ID图所示,第一对抵构件102的第一表面及第二对抵构件104的第一表面120之间可具有一间隙。此间隙可具有多种不同形状及尺寸。譬如,用于从单件材料形成(譬如切割)第一对抵构件102及第二对抵构件104的刀片的切口可在第一对抵构件102及第二对抵构件104座接时沿对抵接头的相邻表面在一个或多个位置提供间隙。在另一实施例中,远比恰好用刀片宽度(譬如切口)形成的间隙更大的间隙可形成于第一对抵构件102的第一表面112及第二对抵构件104的第一表面120之间。这些间隙可帮助对抵接头100释放,如本文讨论,以容许第一对抵构件102及第二对抵构件104在一拱形路径中移动。由于间隙的缘故,突部106 (譬如突部106的容积)小于对抵接头100的插口 118。这容许突部106装配到由插口 118界定的空间内。
[0054]亦可刻意地形成用于界定第一对抵构件102及第二对抵构件104的表面之一或多者之间的间隙。譬如,当第一对抵构件102的突部106座接在第二对抵构件104的插口 118中时,一具有预定形状及尺寸的空间可存在于第一对抵构件102的第一表面112及第二对抵构件104的第一表面120之间。图1D显不了一个这样的实施例。其他实施例亦为可能。如本文将作更完整讨论的那样,此具有预定形状及尺寸的空间可帮助第一对抵构件102及第二对抵构件104沿着一拱形移行路径分离而不需要先分离突部106的末端110与插口118的第二端134。
[0055]当第一对抵构件102的突部106座接在第二对抵构件104的插口 118中时,第一对抵构件102的第一肩表面138接触第二对抵构件104的第一肩表面144。当第一对抵构件102的突部106座接在第二对抵构件104的插口 118中时,第一对抵构件102的第二肩表面140亦接触第二对抵构件104的第二肩表面146。如本文更完整地讨论,当第一对抵构件102的突部106座接在第二对抵构件104的插口 118中时,肩表面138、144、140及146的此接触有助于重新导引经由突部106施加的剪切力(譬如正交于肩表面138、144、140及146的力)以被至少部份地导引成为沿着第一对抵构件102及第二对抵构件104的纵轴的压缩力(譬如力被重新分布到对抵构件102及104的集合内)。
[0056]第一对抵构件102进一步包括第一周边表面158及与第一周边表面158相对的第二周边表面160。第一对抵构件102的第一周边表面158及第二周边表面160有助于界定突部106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对抵构件104亦包括第一周边表面162及与第一周边表面162相对的第二周边表面164。第二对抵构件104的第一周边表面162及第二周边表面164有助于界定插口 118的至少一部分。当第一对抵构件102的突部106座接在第二对抵构件104的插口 118中时,第一周边表面158、162及第二周边表面160、164可彼此平行。
[0057]本公开的对抵接头可由多种不同材料制成。如是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金属合金、聚合物(譬如热固性聚合物或热塑性聚合物)及复合材料(譬如由在完成结构内保持分离且区别的具有显著不同物理性质两种或更多种成份材料制成的材料)。金属的范例包括但不限于钢,诸如在标准BS EN10025-5:2004内规定的‘耐候钢(weathering steel),,其亦称为科腾钢(CORTEN steel)。其他范例包括但不限于从诸如不锈钢、铬、镍、铁、铜、钴、钥、钨和/或钛等各种金属的混合物所形成的抗腐蚀合金。组合时,这些金属可比标准碳钢更有效地抵抗腐蚀。聚合物的范例包括但不限于热塑性、热固性及弹性聚合物。确切来说就是诸如聚碳酸酯、聚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及其他具有高强度的聚合物。复合材料的范例包括但不限于本文所提供的聚合物与填料的混合物。填料的范例包括但不限于玻璃纤维、凯夫勒(Kevlar)、或碳纤维,其可大幅改良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质。本公开的对抵接头亦可从诸如木材和/或木材产品等其他材料形成。
[0058]现在参照图3A至3D,显示对抵接头300的立体图。如图3A至3D所示,对抵接头300的第一对抵构件302及第二对抵构件304分离以随着对抵接头的两个结构相对于彼此分离及移动而容许第一对抵构件302及第二对抵构件304中的每一个都沿拱形移行路径移动。如图3A所示,第一对抵构件302及第二对抵构件304相对于彼此座接。在此位置(图3A所示)中,对抵接头300具有两个自由度,第一对抵构件302及第二对抵构件304可沿着该两个自由度相对于彼此移动(譬如,第一个自由度为第一对抵构件302及第二对抵构件304沿着纵轴366在相反方向上运动,而第二个自由度为第一对抵构件302及第二对抵构件304中的一者或两者沿着相对于纵轴366的正交轴线368的运动)。当相对于彼此座接时(譬如图3A),第一对抵构件302及第二对抵构件304无法在拱形移行路径369上初始地移行。换言之,当相对于彼此座接时(譬如图3A),第一对抵构件302及第二对抵构件304在可沿着拱形移行路径369相对于彼此移动之前必须先沿着纵轴366相对于彼此移动。
[0059]如本文讨论,一旦从座接构造(座接位置的范例请见图3A)分离,第一对抵构件302及第二对抵构件304可移行于拱形移行路径369中。图3B至3D显示了第一对抵构件302及第二对抵构件304的拱形移行路径369的一实施例。如图3B所示,第一对抵构件302及第二对抵构件304已沿着纵轴366从其座接位置(请见图3A)分离。随着发生此作用,第一间隙370形成于突部306的末端310及第二对抵构件304的插口 318的第二端334之间。第二间隙372亦形成于突部306的第一表面312及插口 318的第一表面320之间。
[0060]对于对抵接头300的给定构造而言,第一间隙370及第二间隙372的此组合容许第一对抵构件302及第二对抵构件304沿着拱形移行路径369移行。沿着拱形移行路径369移行的能力源自于对抵接头300的给定构造的第一间隙370及第二间隙372的组合,该组合为第一对抵构件302及第二对抵构件304提供了第三自由度。
[0061]现在参照图4A及4B,显示根据本公开的接合构件474的实施例。接合构件474包括对抵接头400,如本文讨论,其中对抵接头包括第一对抵构件402及第二对抵构件404。对抵构件474亦包括第一细长段476及第二细长段477。第一细长段476具有第一端478及与第一端478相对的第二端480,其中第二端480连接至第一铰链482。第二细长段477具有第一端486及与第一端486相对的第二端488,其中第二端488连接至第二铰链490。[0062]第一铰链482亦连接至第一侧轨489,且第二铰链490连接至第二侧轨491。第一侧轨489及第二侧轨491可具有多种不同构造。譬如,第一侧轨489及第二侧轨491可具有管状构造,诸如正方形管状的一段长度或矩形管件的一段长度。或者,第一侧轨489及第二侧轨491可具有邻接的实心结构。第一侧轨489及第二侧轨491亦可具有一平面性桁架和/或一空间桁架构造。
[0063]接合构件474的第一细长段476及第二细长段477还各包括第一端连接器492及第二端连接器493。第一端连接器492有助于将第一细长段476的第二端480接合至第一铰链482,且第二端连接器493有助于将第二细长段477的第二端488接合至第二铰链490。
[0064]第一对抵构件402及第一端连接器492可与第一细长段476 —体地形成。类似地,第二对抵构件404及第二端连接器493可与第二细长段477 —体地形成。或者,第一细长段476及第二细长段477可具有一管状构造。对于该构造而言,第一对抵构件402的一部分及第一端连接器492的一部分可分别被插入至第一细长段476的管状结构的第一端478及第二端480内。第一对抵构件402及第一端连接器492可随后被固定到第一细长段476的管状结构(譬如通过焊接和/或螺帽及螺栓组件,其用来接合第一细长段476与第一端连接器492及第一对抵构件402的被插入管状结构内的部分)。类似地,第二对抵构件404的一部分及第二端连接器493的一部分可分别被插入至第二细长段477的管状结构的第一端486及第二端488内。第二对抵构件404及第二端连接器493可随后被固定到第二细长段477的管状结构(譬如通过焊接和/或一螺帽及螺栓组件,其用来接合第二细长段477与第二端连接器493及第二对抵构件404的被插入管状结构内的部分)。
[0065]第一侧轨489及第二侧轨491可进一步分别包括结构495及497。结构495及497可以是但不限于垂直壁构件(譬如,壁柱(wall studs),头座(header)结构等),和/或壁板(siding)结构(可被附接至垂直壁构件之壁板,侧壁结构等),及其他结构。
[0066]图5A及5B显示第一细长段576及第二细长段577具有管状构造的实施例。如图第5A所示,第一对抵构件502的一部分被插入第一细长段576的管状结构的第一端578内,且第一端连接器592的一部分被插入第一细长段576的管状结构的第二端580内。图5B显示被插入第二细长段577的管状结构第一端586内之第二对抵构件504的一部分以及被插入第二细长段577的管状结构第二端588内之第二端连接器593的一部分。第一对抵构件502、第二对抵构件504、第一端连接器592及第二端连接器593通过焊接和/或穿过相应结构的螺帽及螺栓组件而被固接至其相应的管状结构。
[0067]再度参照图4A及4B,第一对抵构件402形成第一细长段476的一部份,其中第一对抵构件402具有从第一对抵构件408延伸的突部406,突部406具有末端410,第一表面412及第二表面414以一锐角从末端410延伸朝向第一对抵构件肩408,如本文讨论。
[0068]第一对抵构件404形成第二细长段477的一部份。第二对抵构件404具有插口418,第一对抵构件402的突部406可释放地座接至插口 418内。插口 418具有以一锐角从第二对抵构件404的第一端424延伸远离的第一表面420及第二表面422。第二对抵构件404的第一端424包括从插口 418延伸的第二对抵构件428,使得当第一对抵构件402的突部406座接在第二对抵构件404的插口 418中时,突部406的第二表面414与插口 418的第二表面422接触,且第二对抵构件肩428与第一对抵构件肩408接触。
[0069]在一实施例中,当具有从第二对抵构件404第一端424延伸远离的第一表面420及第二表面422的插口 418具有与第一对抵构件402的第一表面412及第二表面414的锐角相等的一锐角时,第一对抵构件402的突部406可座接在第二对抵构件404的插口 418中,使得突部406的第一表面412与插口 418的第一表面420接触,突部406的第二表面414与插口 418的第二表面422接触,且第二对抵构件肩428与第一对抵构件肩408接触。
[0070]由于第一对抵构件402座接在第二对抵构件404的插口 418中,图4A显示其一范例,在上表面494施加至对抵接头400的一大块重量(weight of a mass)至少部份地被突部406及插口 418及肩408及428的相互作用所携载。携载此大块重量时,突部406及插口 418及肩408及428有助于沿着第一细长段476及第二细长段477重新导引重量。突部406及插口 418亦有助于将对抵接头400沿向下的方向498“锁定”,但亦容许对抵接头400沿向上的方向499释放,其中第一及第二侧轨489及491限制沿着纵轴466的运动量。
[0071]在图4A中,对抵接头400具有一个自由度(当第一对抵构件402的突部406座接在第二对抵构件404的插口 418中时),第一对抵构件402及第二对抵构件404可沿该自由度相对于彼此移动(譬如,第一对抵构件402及第二对抵构件404沿着纵轴466在相反方向之运动)。当相对于彼此座接时(譬如图4A),第一对抵构件402及第二对抵构件404无法初始地移行于一拱形移行路径469 (至少部份地如图4A及4B所见)。换言之,当相对于彼此座接时(譬如图4A),第一对抵构件402及第二对抵构件404在可沿着拱形移行路径469相对于彼此移动之前必须先沿着纵轴466相对于彼此移动。
[0072]随着第一对抵构件402及第二对抵构件404沿着纵轴466在相反方向移动,第一对抵构件402的突部406从第二对抵构件404的插口 418中解除座接。随着此作用发生,如本文讨论,对于第一对抵构件402及第二对抵构件404产生了第二个自由度。这两个自由度随着第一细长段476及第二细长段477分别在第一铰链482及第二铰链490上枢转而容许接合构件474的第一细长段476及第二细长段477沿着拱形路径469移行。图4B亦显示第一侧轨489及第二侧轨491可维持其与纵轴466的相同的关系,如图4A所见。譬如,第一侧轨489及第二侧轨491可沿着纵轴466移动(如图4A及4B所示),其中第一侧轨489 (4101-1)及第二侧轨491 (4101-2)的上表面4101在它们沿着纵轴466移动时保持彼此基本平行或共面。此外,随着第一侧轨489及第二侧轨491沿着纵轴466移动,结构495及497保持彼此平行。随着接合构件474的第一细长段476及第二细长段477沿着拱形路径469移行,结构495及497亦可保持彼此平行(请见图4B)。
[0073]本公开的接合构件474可由多种不同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金属合金、聚合物(譬如热固性聚合物或热塑性聚合物)及复合材料(譬如由在完成的结构内保持分离且相比区别的两种或更多种具有显著不同物理性质的成份材料制成的材料)。金属的范例包括但不限于钢诸如在标准BS EN10025-5:2004内所规定的‘耐候钢’,其亦称为科腾钢(CORTEN steel)0其他范例包括但不限于本文所提供者。
[0074]现在参照图6A及6B,显示根据本公开之接合构件674的一额外实施例。如本文讨论,接合构件674包括对抵接头600,如本文讨论,其中对抵接头600包括第一对抵构件602及第二对抵构件604。接合构件674还包括第一细长段676,第一细长段676具有第一端678及与第一端678相对的第二端680,其中第二端680连接至第一铰链682,如本文讨论。接合构件674还包括第二细长段677,第二细长段677具有第一端686及与第一端686相对的第二端688,其中第二端688连接至第二铰链690,如本文讨论。[0075]第一铰链682亦连接至第一侧轨689且第二铰链690连接至第二侧轨691,如本文讨论。接合构件674的第一细长段676及第二细长段677各亦包括第一端连接器692及第二端连接器693。第一侧轨689及第二侧轨694可进一步分别包括结构695及697,如本文讨论。
[0076]接合构件674可进一步包括紧固件6100,紧固件6100穿过第一细长段676及第二细长段677 二者的一部分。如图所示,紧固件6100所穿过的第一细长段676及第二细长段677的部分从第一细长段676和第二细长段677的包括对抵接头600的部分延伸。譬如,第一细长段676及第二细长段677可包括管状结构,如本文讨论。第一细长段676及第二细长段677的这些管状结构包括第一对抵构件602、第一端连接器692、第二对抵构件604及第二端连接器693,如本文讨论。第一细长段676及第二细长段677还包括第一梁6102及第二梁6104。第一梁6102从第一细长段676的管状结构延伸远离,且第二梁6104从第二细长段677的管状结构延伸远离。
[0077]接合构件的第一梁6102及第二梁6104具有界定了供紧固件6100穿过的长椭圆形开口的表面。现在参照图7,其中以分解图显示接合构件774。如图所示,接合构件774包括第一细长段776及第二细长段777。第一细长段776及第二细长段777中的每一个可具有相等的长度。或者,第一细长段776和第二细长段777中之一可比另一细长段更长。本文所提供的接合构件亦在名称为“接合构件”(案号#128.0020011)的共同审查中的申请案中作讨论,其整体合并于本文以供参考。
[0078]在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细长段776及第二细长段777中的每一个具有穿过第一梁7102及第二梁7104中的每一个的长椭圆形开口 7106。如本文讨论,诸如7106及本文所讨论其他者等的长椭圆形开口可具有长圆形或双D形形状。因此,本文的长椭圆形(oblong)用语可依意愿以“长圆形(obround) ”或“双D形(double D) ”取代。长圆形被定义成通过用正切于两个半圆的端点的平行线连接该两个半圆构成的形状。双D形被定义成通过用正切于两个弧线的端点的平行线连接该两个弧线构成的形状。本文所用的长圆形或双D形不包括圆形。
[0079]如图所示,第一细长段776的第一梁7102具有第一表面7108,第一表面7108界定了穿过第一细长段776的第一梁7102的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7110,且第二细长段777具有第二表面7112,第二表面7112界定了穿过第二细长段777的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7114。如图所不,表面7108和7112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第一端7116 (对于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7110标不成7116-A,且对于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7114标示成71163)以及第二端7118 (对于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7110标示成7118-A,且对于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7114标示成7118-B),其中第二端7118沿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7110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7114的每一个的纵轴7120与第一端7116相对。
[0080]接合构件774还包括紧固件7100,其一部分穿过第一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7110及7114以连接第一细长段776及第二细长段777。如本文将作更完整讨论,紧固件7100穿过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7110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7114。紧固件7100被固接就位以帮助将第一细长段776及第二细长段777固持在一起(譬如,紧固件7100将第一细长段776与第二细长段777机械地接合)。
[0081]虽然紧固件7100机械地接合第一细长段776及第二细长段777,第一细长段776及第二细长段777亦能够相对于彼此滑动并绕紧固件7100旋转。第一细长段776及第二细长段777的此种相对于彼此滑动的能力能够随着接合构件774折叠而容许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产生改变,藉此防止损害接合构件、相关联的铰链及结构,如本文讨论。二者可相对于彼此滑动以及可绕紧固件7100旋转的此种能力提供了容许接合构件774克服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问题的至少两个特征。本发明的此方面将在本文作更完整讨论。
[0082]此外,如本文讨论,第一细长段776及第二细长段777相对于彼此滑动的能力容许间隙(譬如第一间隙370及第二间隙372,如图3B所讨论)产生于第一对抵构件702及第二对抵构件704中,藉此获得允许对抵接头700移行于一拱形路径中的第二自由度,如本文讨论。
[0083]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紧固件7100。譬如,紧固件7100可为螺栓或铆钉形式。螺栓可具有位于或邻近于第一端的用于接收螺帽的螺纹式部分,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螺帽及螺栓的头可具有与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7110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7114相关的直径,以防止任一者穿过开口 7110及7114之一(譬如,只有螺栓的体部穿过开口 7110及7114)。垫圈亦可使用于螺栓的头与螺帽之间以帮助防止任一者穿过开口 7110及7114。
[0084]螺栓的范例可包括但不限于结构螺栓、六角螺栓、或车身螺栓(carrigao bolts)及其他。配合螺栓使用的螺帽可为防松螺帽、槽顶螺帽、槽形螺帽、扭曲螺纹防松螺帽、干涉螺纹螺帽、或裂梁螺帽、及其他。锁紧螺帽亦可依意愿配合使用螺帽。铆钉的范例包括实心铆钉,其具有一可穿过开口 7110及7114的轴部和不穿过开口 7110及7114的头部。场头(shop head)可随后形成于铆钉上,藉以紧固第一细长段776及第二细长段777。然而,不论使用何者紧固件,紧固件7100未被上紧到禁止接合构件774的第一细长段776及第二细长段777相对于彼此滑动及绕紧固件7100旋转。
[0085]如本文讨论,紧固件7100穿过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7110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7114以连接第一细长段776及第二细长段777。对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者,随着接合构件774从第一预定状态转变至第二预定状态,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7110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7114相对于彼此且相对于紧固件7100移动。对于本公开,第一预定状态可为接合构件774的未折叠状态。在未折叠状态中,接合构件774只能够移动朝向其第二预定状态。在第一预定状态中,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7110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7114具有最小的重迭且第一对抵构件702的突部706座接在第二对抵构件704的插口 718中。图8显示此第一预定状态。从第一预定状态,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7110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7114可移动朝向第二预定状态,在第二预定状态中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7110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7114具有与最小重迭相对的最大重迭,且第一对抵构件702的突部706从第二对抵构件704的插口 718解除座接。
[0086]如本文所示,紧固件7100具有轴向中心7122 (譬如,可供紧固件7100绕其旋转的纵轴),其随着接合构件774从第一预定状态转变至第二预定状态而沿着(譬如实质地平行于)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7110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7114的纵轴7120移动。紧固件7100的横截面形状是在接合构件774从第一预定状态转变至第二预定状态时容许紧固件7100沿着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7110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7114的纵轴7120移行而沿着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7110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7114的短轴7124并无任何显著移行量的尺寸及形状。所以,譬如,与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7110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7114的两个半圆形的端点相切的并行线之间的距离近似为本文所示的紧固件7100的穿过第一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7110及7114的部分的直径。
[0087]现在参照图8,显示了第一预定状态下的接合构件874的第一细长段876及第二细长段877。在第一预定状态中,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8110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8114具有相对于接合构件874的第二预定状态(第二预定状态的一实施例显示于图12并在本文作更完整讨论)以及第一与第二预定状态之间位置中的重迭量而言的最小重迭。
[0088]确切来说,对于第一预定状态而言的图8所示的重迭量近似为端视图所示的紧固件8100的穿过开口 8110及8114的部分的横截面积。在一实施例中,重迭面积等于紧固件8100的穿过开口 8110及8114的部分的横截面积。对于此段讨论的任一实施例,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8110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8114在处于其第一预定状态时还界定了与紧固件8100的穿过开口 8110及8114的部分的横截面形状相对应的形状。
[0089]再度参照图7,界定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7110的第一表面7108和界定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7114的第二表面7112各包括第一端7116以及与第一端7116相对的第二端7118。第一端7116及第二端7118各为一弧的形状,其当处于第一预定状态时有助于表面7108、7112形成一圆形(请见图8)。对于其他实施例,第一端7116和/或第二端7118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形状,这些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多边形、非多边形、及其组合。此外,第一长椭圆形开口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可如本文讨论沿着第一细长段776的第一端7130及第二细长段777的第一端7132的高度7126和/或宽度7128定位于数个不同位置。
[0090]所以,如图8所示,在第一预定状态中,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8110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8114提供了一圆形形状,该圆形形状其与穿过开口 8110及8114之紧固件8100的部分的圆形横截面形状相对应。除了具有相同形状外,由第一预定状态中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8110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8114所界定的面积为紧固件8100的穿过开口 8110及8114的部分的横截面积。可以理解且本文将作讨论,紧固件8100的穿过开口 8110及8114的部分的横截面积以及由第一预定状态中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8110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8114所界定的面积并未精确到使第一细长段876及第二细长段877束缚而无法相对于彼此滑动并绕紧固件8100旋转的程度。
[0091]在第一预定状态中,第一表面8108的一部分及第二表面8112的一部分实体接触于穿过开口 8110及8114之紧固件8100。换言之,表面8108的一部分及表面8112的一部分在第一预定状态下落座或倚靠抵住穿过开口 8110及8114的紧固件8100的一部分。
[0092]如图7所示,第一细长段776包括第一对抵构件702且第二细长段777包括第二对抵构件704,如本文所讨论。在第一预定状态中,第一对抵构件702及第二对抵构件704实体接触,且第一表面7108的一部分及第二表面7112的一部分与紧固件7100实体接触。换言之,当接合构件774处于第一预定状态时,第一对抵构件702及第二对抵构件704对抵或座接。图8显示处于第一预定状态的第一对抵构件802及第二对抵构件804,其中对抵构件802及804座接抵住彼此,如本文讨论。
[0093]再度参照图7,当接合构件774处于第一预定状态、或未折叠状态时,且一施加至接合构件774的结构性负荷7134造成第一对抵构件702及第二对抵构件704处于压缩下(譬如,各对抵构件702及704施加一压缩力至另一者)。同时,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7110的表面7108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7114的表面7112的一部分施加一剪切应力至紧固件7100的穿过开口 7110及7114的部分。譬如,第一预定状态中的剪切应力通过第一表面7108(7116-A)和第二表面7112 (7116-B)两者的第一表面的第一端7116被施加至紧固件7100。因此,在第一预定状态中,紧固件7100不能沿着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7110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7114的纵轴7122自由移动。结果,结构性负荷7134在第一预定状态中被保持在接合构件774上,其具有有助于将施加至紧固件7100的穿过开口 7110及7114的部分的剪切应力予以抵销(offset)的第一对抵构件702及第二对抵构件704的压缩力。
[0094]如图7所示,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7110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7114具有长圆形形状,该长圆形形状具有比短轴7124更长的纵轴7120 (长轴)。纵轴7120及短轴7124可各相对于彼此具有对称性。纵轴7120比短轴7124更长。譬如,纵轴7120长度对于短轴7124长度的比值位于 10.0: 1.0 至 1.1: 1.0,8.0: 1.0 至 1.1: 1.0、或 5.0: 1.0 至 1.1: 1.0的范围。本文所用的“轴/轴线”未必暗示着对称性,但对于一或多个实施例,长椭圆形开口可绕长轴、短轴、或两轴线对称。本文所用的“轴/轴线”系指一直线,可想象一例如长椭圆形开口等几何特征可绕该直线旋转。
[0095]可基于一个或多个接合构件774 (譬如有一个以上的接合构件774)所意图携载的结构性负荷的尺寸和/或量来选择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7110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7114的尺寸及形状以及紧固件7100的尺寸及形状。
[0096]如图7所示,第一细长段776的第一端7130进一步包括一表面7136,该表面7136界定一弧、在此实例中为一半圆形,且第二细长段777的第一端7132进一步包括一表面7138,表面7138界定一弧、在此实例中为一半圆形。呈现弧形状的表面7136及7138容许第一细长段776的第一端7130或第二细长段777的第一端7132相对于彼此移动而不与对抵构件702或704或有可能安装在细长段776和/或777上的地板产生干涉。譬如,随着接合构件774从第一预定状态向第二预定状态转变,第一细长段776的第一端7130可相对于第二细长段777上的第二对抵构件704移动。表面7136的形状容纳一未与第二细长段777上的第二对抵构件704接触的移行路径。弧以外的形状为是可能的,并且包括但不限于多边形、非边角形、及其组合。
[0097]如本文讨论,图8显示处于可称为未折叠状态的第一预定状态之接合构件874的第一细长段876及第二细长段877的实施例。在第一预定状态中,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8110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8114具有相对于接合构件874的第二预定状态(显示于图12且更完整讨论于本文)及第一与第二预定状态之间许多位置中的重迭量而言的最小重迭。确切来说,对于第一预定状态之图8所示的重迭量近似为穿过开口 8110及8114之紧固件8100的部分之横截面积。在一实施例中,重迭的面积等于穿过开口 8110及8114之紧固件8100的部分之横截面积。对于此段所讨论的任一实施例,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8110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8114在处于其第一预定状态时还界定了与穿过开口 8110及8114之紧固件8100的部分的横截形状相对应的形状。
[0098]图8还显示了被座接在第一预定状态的第一对抵构件802及第二对抵构件804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在第一预定状态中,接合构件874的第一细长段876包括与第一对抵构件802相对的第一构件端8140。类似地,接合构件874的第二细长段877包括与第二对抵构件804相对的第二构件端8142。在第一预定状态中,如图8所示,第一细长段876的第一构件端8140及第二细长段877的第二构件端8142之间的距离提供了所界定的接合构件874的最大长度8144。如同对于参照图1lA至IlE所作的讨论,随着接合构件874从第一预定状态向第二预定状态转变,第一细长段876的第一构件端8140及第二细长段877的第二构件端8142之间的距离不超过所界定的最大长度8144。
[0099]第一铰链882将第一细长段876的第一构件端8140连接至第一侧轨889。类似地,第二铰链890将第二细长段877的第二构件端8142连接至第二侧轨891。图8亦显示了接合构件874的最大长度8144。如图1lA至IlC所示,接合构件从其第一预定状态(譬如未折叠状态)向其第二预定状态转变(譬如折叠状态)而接合构件并无任何部分延伸超过其第一预定状态中所界定的最大长度8144。
[0100]图8显示当接合构件874支撑一结构性负荷8134时,力被分布以造成第一对抵构件802及第二对抵构件804处于压缩且第一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8110及8114的表面8116施加一剪切应力至紧固件8100。亦可能由于接合构件874支撑结构性负荷8134的缘故,使得第一细长段876及第二细长段877的端8140及8142分别可施加一压缩力抵住其各自的侧轨889及891。
[0101]图8进一步显示:随着结构性负荷8134在第一预定状态中被保持于接合构件874上,处于压缩力下的第一对抵构件802及第二对抵构件804以及借助铰链882及890向紧固件8100施加剪切应力的表面8108及8112防止接合构件874弯折或挠曲至任何显著的程度。
[0102]处于压缩力下的第一对抵构件802及第二对抵构件804以及借助铰链882及890向紧固件8100施加剪切应力的表面8108及8112之静态交互作用容许本公开的接合构件874携载结构性负荷8134(譬如,如ISO标准1496所指定)。
[0103]图9A及9B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局部视图中显示了 一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9150。在图9A及9B中,已经移除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9150的多个部分(譬如,屋顶结构的部分、侧壁结构的部分、地板结构的部分、前壁及后壁的部分、门组件的部分等)以容许更清楚看见接合构件974的位置及相对位置,其在此实施例中作为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9150的横梁构件。图9A所示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9150以未折叠状态显示。
[0104]如图9A所示,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9150包括第一角柱9152_1,第二角柱9152-2,第三角柱9152-3,及第四角柱9152-4。角柱9152-1至9152-4均为刚性且不可折叠的支承负荷的垂直支撑构件。此外,角柱9152-1至9152-4具有充分强度以支撑被堆积在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9150上的数个其他完全装载的货运集装箱的重量。角柱9152-1至9152-4中的每一个包括一角配件9154 (9154-1至9154-8)。角配件9154-1至9154-8可用来供握持、移动、放置、和/或固接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9150。在一实施例中,角柱9152-1至9152-4以及角配件9154-1至9154-8符合用于货运集装箱的ISO标准,诸如ISO标准688及ISO标准1496(及IS01496的修正),及其他。在未折叠状态中,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9150的预定最大宽度9155是八(8)英尺(从角配件测量),如IS0668第五版1995-12-15所规定。
[0105]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9150亦包括第一底侧轨9156-1及第二底侧轨9156-2。如图所不,第一底侧轨9156-1位于第一角柱9152-1与第二角柱9152-2之间,且第二底侧轨9156-2位于第三角柱9152-3与第四角柱9152-4之间。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9150进一步包括第一上侧轨9158-1及第二上侧轨9158-2。第一上侧轨9158-1可位于第一角柱9152-1与第二角柱9152-2之间。第二上侧轨9158-2可位于第三角柱9152-3与第四角柱9152-4之间。
[0106]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9150进一步包括根据本公开的接合构件974。如图所示,第一及第二底侧轨9156-1及9156-2通过两个或更多个接合构件974接合。当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9150处于未折叠状态时,接合构件974作为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9150中的“横梁构件”。当用作横梁构件时,接合构件974充当用于帮助携载被置于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9150的地板结构上的结构性负荷的梁。为此,本公开的揭露构件974可帮助携载如ISO标准1496指定的结构性负荷。然而,不同于典型的横梁构件,本公开的接合构件974可随后用来帮助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9150以相对于上及底侧轨9156及9158的纵轴9162在侧向方向上可逆地折叠。
[0107]现在参照图9B,显示了处于至少部份折叠状态下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9150。如图9B所示,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9150的接合构件974折叠至由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9150所界定的一容积9164中。随着接合构件974折叠,角柱9152-1至9152-4以及角配件9154-1至9154-8被侧向拉近在一起。再度地,可至少部份地由于存在接合构件974,实现了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9150从未折叠状态开始的(譬如图9A)之“落脚点”(譬如面积)及容积9164的此种减小。
[0108]如本文更完整地讨论,本公开的接合构件974所克服的一个主要障碍为其不仅在未折叠状态中具有用作能够帮助支撑如ISO标准1496指定的负荷的结构性构件或梁的能力、还在于其转变至折叠状态而接合构件974并无任何部分延伸超过其如未折叠状态中所界定的限定最大长度9144之惊人能力。接合构件974的此限定最大长度9144可为未折叠状态中接合构件的限定最大长度。因此,本公开的接合构件可从未折叠状态转变至折叠状态而不造成接合构件的任何部分(譬如帮助界定限定最大长度的接合构件端)延伸超过其限定最大长度。结果,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可从未折叠状态向折叠状态转变,而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并无任何部分延伸超过在两个后壁角柱9152中的每一个上的预定点所测量的其预定最大宽度9155。后角柱9152中的每一个上的预定点可以是角配件9154(譬如如角配件9154-4及9154-2的外表面之间所测量的最大宽度)。此问题如下文呈现。
[0109]参照第10图,显示一货运集装箱10166的端视图。货运集装箱10166以部份图显示,其中已移除地板结构的多个部分(譬如木地板)、侧壁结构、端框架(譬如前壁及后壁)及门组件以更清楚显示在试图折叠货运集装箱10166时遇到的问题。货运集装箱10166不包括本公开的接合构件,而是显示具有用于连接横梁构件10170的两个部分(半部)的铰链10168-1至10168-3。传统想法认为:铰链10168-1至10168-3应该作为不但将横梁构件10170的半部连接在一起且连接至货运集装箱10166的底侧轨10156-1及10156-2、亦容许横梁构件10170折叠至货运集装箱10166的容积10164内的支承件。
[0110]横梁构件10170可具有多种不同的横截面形状。这种横截面形状可包括箱体形(譬如矩形或正方形)、C槽形路、Z梁及I梁横截面形状。如图所示,这些横截面形状在未折叠状态时容许横梁构件10170的表面10172彼此对抵。当对抵时,横梁构件10170的表面10172变成处于压缩下,通过来自铰链10168-1的帮助,当结构性负荷置于货运集装箱10166的地板上时,防止横梁构件10170的上表面10174延伸于平面10716下方。平面10716为一假想的平坦平面,一条接合任两点之直线将完整位于其上。所以,在本实施例中,横梁构件10170的上表面10174上的任两点将位于平面10716中。
[0111]如图所示,铰链10168-1至10168-3的置放似乎会容许货运集装箱10166的地板结构折叠于预定最大宽度10155内。然而并非如此。如图所示,货运集装箱10166的横梁构件10170位于未折叠状态且具有一预定最大宽度10155。亦显示出在货运集装箱10166中具有三个铰链10168-1至10168-3,其似乎容许货运集装箱10166的横梁构件10170折叠至由货运集装箱10166所界定之容积10164内。检视三个铰链10168-1至10168-3的相对位置,出现有一直角三角形10178 (以影线显示)的角。直角三角形10178包括斜边10180,斜边10180比直角三角形10178的第一直角边10182或第二直角边10184皆更长。可以理解,第二直角边10184长度愈大,则斜边10180愈长。
[0112]亦可看出:在未折叠状态中,第一直角边10182两者的长度帮助界定货运集装箱10166的预定最大宽度10155。现在,随着货运集装箱10166从未折叠状态开始折叠,货运集装箱10166的宽度将必须变得大于预定最大宽度10155以适应斜边10180的长度。所以,若横梁构件10170沿着移行方向10186移动,将没有足够宽度可供构成横梁构件10170的两部分移动自或移回至未折叠状态(譬如,货运集装箱10166的地板平行于平面10716之状况)。此问题在本文称为“斜边问题”。
[0113]若构成横梁构件10170的两部分被迫沿着移行方向10186移动,则货运集装箱110166的整体宽度将必须增大超过其预定最大宽度10155。因此,当容器从未折叠状态转变至折叠状态时,理想的是使容器宽度不扩张超过其未折叠状态中的预定最大宽度10155。
[0114]若构成横梁构件10170的两个部分被迫沿着移行方向10186移动,可能发生下列至少一种情况:(I)货运集装箱10166的整体宽度将必须增加超过其预定最大宽度10155 ;
(2)构成横梁构件10170的部分将被迫(弹性或非弹性)弯折或变形;和/或(3)第一、第二和/或第三铰链10168-1、10168-2、10168-3将变形和/或破裂。当结构10188与货运集装箱10166配合使用时(诸如屋顶结构和/或侧向拉撑构件中的每一个都应具有无法或不应延伸超过货运集装箱10166预定最大宽度10155的固定长度和/或宽度),这些问题将变得更明显。这种侧向拉撑构件的范例可包括但不限于可用于在未折叠状态中帮助拉撑及支撑货运集装箱10166的线缆、结构梁、杆和/或管。如同将了解,这些结构(譬如屋顶结构、一侧向拉撑构件、铰链中的一者或多者、和/或横梁构件10170、及其他结构)中的一者或多者会随着货运集装箱10166从未折叠状态开始折叠而受损。
[0115]不论发生什么,有一件事是几乎可以确定的:本文讨论的货运集装箱10166扩张超过其预定最大宽度10155的斜边问题可导致货运集装箱10166(譬如铰链10168-1至10168-3和/或横梁构件1070)弱化,使得其不再能够支撑负荷(譬如,不再符合ISO标准),因此使货运集装箱10166不适合其预定用途。因此,当容器从未折叠状态转变至折叠状态时,理想的是容器宽度不扩张超过其在未折叠状态中的预定最大宽度10155。
[0116]本公开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中所使用的接合构件有助于解决本文讨论的斜边问题。如本文讨论的接合构件容许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从未折叠状态转变至折叠状态而不扩张超过未折叠状态中的预定最大宽度。如本文讨论,接合构件被以这样的方式配置,即在折叠过程期间使得斜边的长度改变(譬如被适应)。从折叠状态,容器可转变回到未折叠状态且因此是可逆式可折叠的。[0117]此外,当一结构与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譬如,诸如一屋顶结构和/或一侧向拉撑构件)配合使用时,接合构件容许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可逆地折叠于结构的固定长度和/或宽度内。这种结构的范例可包括但不限于:线缆,结构梁,杆和/或管,其可用来帮助在未折叠状态中拉撑及支撑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如同阅读本公开将了解:这些结构(譬如屋顶结构、侧向拉撑构件、铰链中的一者或多者、和/或接合构件、及其他结构)将不会在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从未折叠状态折叠时受损。
[0118]如本文讨论,接合构件被以下述方式配置,即在折叠过程期间使得斜边的长度改变(譬如被适应),藉此防止损害接合构件、相关联铰链及结构(譬如143)。从折叠状态,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可转变回到未折叠状态且因此是可逆式可折叠的。
[0119]如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9150中所使用,接合构件974可作为梁。本文中,梁是一种能够主要通过抵抗弯折来承受负荷的结构构件。对于不同实施例,接合构件974可被配置成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9150的梁、或梁的一部份。然而,除了作为梁以外,本公开的接合构件974亦容许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9150折叠。在处于折叠状态中时,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占据比处于未折叠状态中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更小的容积。所以,在处于折叠状态时,结构占据比未折叠状态中的结构更小的容积和/或面积。
[0120]本公开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9150中所使用的接合构件974的另一显著优点为其在接合构件的限定最大长度(譬如限定最大长度可为接合构件的最大长度)内折叠的惊人能力。接合构件974的此限定最大长度可为未折叠状态中接合构件974的限定最大长度。因此,本公开的接合构件可从未折叠状态转变至折叠状态,而不造成接合构件974的任何部分(譬如有助于界定限定最大长度之接合构件的端)延伸超过其限定最大长度。下列讨论将有助于进一步厘清本公开的接合构件已帮助克服的问题。
[0121]现在参照图1lA至11E,其显示了接合构件1174从第一预定状态向第二预定状态转变而接合构件1174并无任何部分延伸超过其预定最大长度11144。在此转变期间,第一长椭圆形开口、第二长椭圆形开口、及紧固件可相对于彼此移动,与第一对抵构件1102及第二对抵构件1104的情况相同。此相对运动有助于使得接合构件1174从第一预定状态向第二预定状态转变(譬如折叠状态),而不扩张超过限定最大长度11144或第一预定状态中所提供的预定最大宽度,同时亦不弯曲或损害接合构件、可枢转连接(譬如铰链)或容器的结构,如本文讨论。换言之,此相对运动具有克服本文所讨论的斜边问题之效果。
[0122]接合构件1174可以使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的组件不延伸超过其预定最大宽度(譬如ISO标准宽度)之方式作折叠。接合构件1174具有复合铰链的属性。确切来说,接合构件1174具有在接合构件1174折叠和/或解除折叠期间所使用之两独特且分离的旋转轴线。
[0123]图1lA至IlC显示通过第一铰链1182-1连接至第一底侧轨11156-1的第一细长段1176以及通过第二铰链1182-2连接至第二底侧轨11156-2的第二细长段1177。图1lA至IlC亦显示了通过分别穿过第一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11110及11114的紧固件11100接合的第一梁11102及第二梁11104。紧固件11100以横截面显示于图1lA至IlC中,以更清楚显示随着接合构件1174从第一预定或未折叠位置移动朝向第二预定或折叠位置,其与第一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11110及11114的关系。[0124]图1IA中,显示接合构件1174在其第一预定状态具有其限定最大长度11144。在此第一预定状态中:第一及第二对抵构件1102及1104接触;第一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11110及11114的重迭相对于第二预定状态(请见图12)处于最小值;且第一梁11102及第二梁11104的表面11108及11112界定了穿过第一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11110及11114的紧固件11100的部分的横截面形状。图1lA亦显示了第一及第二梁11102及11104的上表面11192。
[0125]随着接合构件1174开始折叠,接合构件1174的不同部分移动,以绕预定旋转点(譬如第一旋转轴线)作旋转,以相对于接合构件1174的一个或多个其他部份滑动和/或在折叠过程的不同阶段变换相对位置。现在参照图11B,显示接合构件1174开始从如图1IA所示的其第一预定状态折叠朝向如图12所示的第二预定状态。如图1lB所示,第一对抵构件1102及第二对抵构件1104界定了绕对于第一细长段1176及第二细长段1177的第一旋转轴线的第一旋转点。换言之,第一细长段1176及第二细长段1177绕其旋转的第一旋转点被界定在第一对抵构件1102及第二对抵构件1104之间的接触点。绕此第一旋转点的旋转可至少部份地由沿方向11202施加至接合构件的力所造成。
[0126]随着第一细长段1176及第二细长段1177绕由第一对抵构件1102及第二对抵构件1104界定的第一旋转点作旋转,界定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11110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11114的表面11108及11112相对于彼此移动。随着接合构件1174从第一预定状态向第二预定状态转变,紧固件11100亦可在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11110和/或第二长椭圆形开口11114内(譬如侧向地)移动于。在向第二预定状态转变时,紧固件11100可在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11110和/或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11114内运动。如本文讨论,随着接合构件1174从第一预定状态转变至第二预定状态,紧固件11100的轴向中心11122沿(譬如实质地平行于)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11110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11114的纵轴11120移动。紧固件11100的横截面形状具有如下尺寸及形状,该尺寸和形状在接合构件1174从第一预定状态转变至第二预定状态时容许紧固件11100沿着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11110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11114的纵轴11120移行,而沿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11110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11114的短轴11124则并无任何显著移行量。所以,譬如,与第一及第二长圆形开口 11110及11114的两半圆形的端点相切的并行线之间的距离近似为穿过第一及第二长圆形开口 11110及11114的紧固件11100的部分的直径。
[0127]如图1lB所示,紧固件11100已在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11110内侧向地移动(譬如在一重合于纵轴11120的方向)。同理,紧固件11100可在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11114内侧向地移动(譬如沿重合于纵轴11120的方向)。
[0128]图1lB显示间隙1182如何产生于紧固件11100和界定第一长椭圆形开口11110(11116-A)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11114(11116-B)的表面的第一端11116之间。譬如,接合构件1174可绕第一对抵构件1102及第二对抵构件1104之间的接触点(譬如预定接触点)旋转,直到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11110 (11118-A)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11114 (11118-B)的第二端11118接触紧固件11100为止。
[0129]图1lC显示了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11110 (11118-A)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11114(11118-B)的第二端11118接触紧固件11100的实施例。图1lC亦显示:当被定位抵住紧固件11100时,旋转点此时从由第一对抵构件1102及第二对抵构件1104界定的第一旋转点移位至由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11110的第一表面11108(11118-A)与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11114的第二表面11112 (11118-B)的第二端11118形成的第二旋转轴上的第二旋转点。绕用于第一对抵构件1102及第二对抵构件1104的第二旋转轴线的此第二旋转点不同于本文讨论的第一旋转点。与之前一样,绕此第二旋转点的旋转可至少部份地由沿方向11202施加至接合构件的力造成。
[0130]如图1lA至IlC所示,随着接合构件1174从第一预定状态向第二预定状态转变,第一细长段1176及第二细长段1177在绕第二旋转点旋转(譬如在其上转动)之前绕第一旋转点旋转(譬如在其上转动)。并且,如图1lC所示,当第一表面11108(11118-A)及第二表面11112(11116-B)两者的第二端11118座接抵住紧固件11100时,第一表面11108(11116-A)及第二表面11112 (11116-B)中的每一个的第一端11116不接触紧固件11100。
[0131]如图1lA至IlC所示,随着第一细长段1176及第二细长段1177绕第一旋转点旋转(譬如在其上转动),第一对抵构件1102及第二对抵构件1104可初始地从其座接位置沿着纵轴1166分离或移动。发生此作用时,第一间隙1170形成于突部1106的末端及第二对抵构件1104的插口 1118的第二端之间。第二间隙1172亦形成于突部1106的第一表面及插口 1118的第一表面之间。对于对抵接头1100的给定构造而言,第一间隙1170及第二间隙1172的这种组合随着接合构件1174绕第二旋转点旋转而容许第一对抵构件1102及第二对抵构件1104沿着拱形移行路径移行。
[0132]从第一旋转点移位至第二旋转点时,接合构件1174的斜边的长度从当接合构件1174处于第一预定状态(如本文讨论)时的初始值改变至诸如当旋转点移位至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11110 (11118-A)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11114 (11118-B)的第二端11118与紧固件11100之间的接触点时的相对于初始值而言较短的值。
[0133]图1lD及IlE用于显示接合构件1174的斜边长度的这种变化。图1lD及IlE的虚线线11204及11206显示当接合构件位于第一旋转点或第二旋转点时之接合构件1174的斜边。在图11D,显示第一细长段1176,在第一预定状态下,皆位于一共同平面中的紧固件11100、第一对抵构件1102及第二端1180可界定第一细长段1176的一直角三角形11208。确切来说,直角三角形11208的斜边位于紧固件11100及第二端1180之间,直角三角形11208的第一直角边11209由第二端1180和从第二端1180延伸的第一线11212与从紧固件11100的几何中心延伸的第二线11213的正交交点所界定,其中第一及第二线11212及11213位于共同平面中。
[0134]如图1lD所示,在第一预定状态时,虚线11204显示接合构件1174的斜边。当旋转点移位至第二旋转点时,虚线11206显示相对于第一预定状态的斜边而言此时缩短的斜边。除了比虚线11204更短外,当接合构件处于第一预定状态时,虚线11206所显示的斜边可等于或短于第一细长段1176的直角三角形11208之第一直角边11209。利用此方式,具有此时缩短的斜边的接合构件1174可譬如穿过限定最大长度11144,如本文讨论。
[0135]类似地,在图1lE显示第二细长段1177,其中在第一预定状态中,皆位于一共同平面中之紧固件11100、第二对抵构件1104及第二细长段1177的第二端1188界定第二细长段1177的直角三角形11208。确切来说,直角三角形11208的斜边位于紧固件11100及第二端1188之间,直角三角形11208的第一直角边11209由第二端1188和从第二端1188延伸的第一线11212与从紧固件11100的几何中心延伸的第二线11213的正交交点所界定,其中第一及第二线11212及11213位于共同平面中。
[0136]如图1lE所示,在第一预定状态时,虚线11204显示接合构件1174的斜边。当旋转点移位至第二旋转点时,虚线11206显示相对于第一预定状态的斜边而言此时缩短的斜边。除了比虚线11204更短外,当接合构件处于第一预定状态时,虚线11206所显示的斜边可等于或短于第二细长段1177的直角三角形11208的第一直角边11209。利用此方式,具有此时缩短的斜边之接合构件1174可譬如穿过限定最大长度11144,如本文讨论。
[0137]如图1ID及IIE所示,在第一预定状态中,斜边具有比第一直角边11209长度更大的一长度。然而,随着第一对抵构件1102及第二对抵构件1104绕第一旋转点旋转,直角三角形11208的第一直角边11209长度改变达一长度11230,其为紧固件11100的几何中心在第一预定状态与第二预定状态之间移行的长度。第一直角边11209的变化亦改变斜边的长度,故其不再大于在第一预定位置中所测量的第一直角边11209的长度。斜边的有效长度的这种变化容许接合构件1174朝向第二预定状态折叠,而不延伸超过在第一预定状态中所界定的限定最大长度11144。为了将接合构件1174解除折叠,可将与力11202相对的一力施加至经折叠的接合构件以造成接合构件1174回到其第一预定状态,如图1lA所示。在回到其第一预定状态过程中,不超过限定最大长度11144。
[0138]现在参照图12,显示第二预定状态中之接合构件1274的一实施例,其中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12110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12114可相对于最小重迭(譬如第一预定状态)而言具有一最大重迭,如本文讨论。在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当第一长椭圆形开口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处于第二预定状态时,紧固件12100可沿第一长椭圆形开口及第二长椭圆形的纵轴12120自由移动。
[0139]在第二预定状态中,图12显示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12110完全地重迭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12114。虽然图12显示第一长椭圆形开口 12110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12114的完全重迭,但该重迭可以是譬如由于机器公差等因素而导致的基本完全重迭。第一长椭圆形开口12110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 12114之间的此种关系可相对于最小重迭而言被认为是第一长椭圆形开口与第二长椭圆形开口的最大重迭,如本文讨论。换言之,无法通过将第一细长段抑或第二细长段重新定位来进一步增加最大重迭的面积数值。
[0140]本公开的对抵接头可使用在货运集装箱中。货运集装箱(亦称为集装箱、船运集装箱、联运集装箱(intermodal container)和/或ISO集装箱、及其他名称)可通过铁路、空运、道路和/或水运被运送。货运集装箱时常以空箱运送。因为货运集装箱不论是否含有物品皆占用相同容积,运送空货运集装箱的成本(就财务及环境来说)会等同于运送满载货运集装箱的成本。譬如,需要相同数量的卡车(譬如五部)来运送相同数量的空货运集装箱(譬如五件)。此外,货运集装箱时常空置在储存设施和/或运送中枢。不论货运集装箱位于何地(转运中或储存中),空货运集装箱所占用的容积皆未利用其完全潜能。
[0141]这些问题的各个解决方案将在于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通过具有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将容许折叠“空的”货运集装箱以实现比其完全扩张状态更小的容积。可随后利用通过至少部份地折叠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所获得的额外容积来容纳其他至少经部份折叠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提供额外容积以供未折叠(譬如普通)货运集装箱和/或处于其完全扩张状态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所以,多个(譬如五个)空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可以这些和堆放,使得一辆卡车即可运送该数量的空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结果,可以预期具有显著的环境及成本节省。
[0142]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复数个本文讨论的接合构件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对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标准。譬如,如本文所揭露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符合ISO标准688及ISO标准1496(及ISO标准1496的修正),这些标准中的每一个都被合并于本文中以供参考。如本文讨论,货运集装箱的商业标准由ISO设立。ISO对货运集装箱的几乎所有方面均皆设立了商业标准。这些商业标准包括但不限于货运集装箱的设计、尺寸规格、尺寸公差、货运运送、额定、重量(质量)、重心、负荷能力、吊挂测试、符号、标记、位置、堆积测试、耐候性、及机械测试,及其他。
[0143]如本文讨论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包括复数个接合构件,如本文揭露。本公开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可从未折叠状态转变至折叠状态而不使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扩张超过未折叠状态的预定最大宽度。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可从折叠状态转变回到未折叠状态,且因此是可逆式可折叠的。如本文所使用,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的“折叠状态”为一种不包括未折叠状态之状态,如本文讨论。折叠状态可包括但不限于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的第二预定状态。
[0144]如同讨论,接合构件可使用于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如本文所讨论。然而,接合构件如本文所揭露可使用于各种不同应用,包括从未折叠状态转变至折叠状态而不扩张超过折叠状态中接合构件的限定最大长度,而既不弯曲也被损害集装箱的接合构件、可枢转连接(譬如铰链)或结构(如本文讨论)。
[0145]图13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13500的分解图。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13500包括地板结构13502、与地板结构13502相对的屋顶结构13504、第一侧壁结构13506-1及第二侧壁结构13506-2,其中第一侧壁结构13506-1及第二侧壁结构13506-2均接合地板结构13502及屋顶结构13504。侧壁结构13506-1及13506-2各具有一外部表面13508及一内部表面13511,其中侧壁结构13506-1及13506-2的内部表面13511、地板结构13502及屋顶结构13504至少部份地界定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13500的容积13512。
[0146]第一侧壁结构13506-1包括第一侧壁面板13514-1,第一侧壁面板13514-1接合至第一上侧轨13516-1及第一底侧轨13518-1。第二侧壁结构13506-2包括第二侧壁面板13514-2,第二侧壁面板13514-2接合至第二上侧轨13516-2及第二底侧轨13518-2。地板结构13502包括地板件13520,地板件13520附接至根据本公开的接合构件13510,其中已移除地板件13520的一部分以显示接合构件1374。一个或多个铰链13513将复数个接合构件1374中的每一个的第一构件端接合至第一底侧轨13518-1且将复数个接合构件1374中的每一个的第二构件端接合至第二底侧轨13518-2。底侧轨13518可进一步包括叉车口13524。
[0147]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13500进一步包括后壁13526及前壁13528。后壁13526及前壁13528各包括一端框架13530,端框架13530接合于屋顶结构13504、地板结构13502及侧壁结构13506-1及13506-2。端框架13530包括角柱13532、角配件13534、头座13536及槛台(sill) 13538。用于后壁13526的端框架13530在本文称为后壁端框架13531,而用于前壁13528的端框架13530在本文称为前壁端框架13533。用于后壁13526的角柱13532在本文称为后壁角柱13532-1及13532-2,用于前壁13528者在本文称为前壁角柱 13532-3 及 13532-4。
[0148]后壁13526包括门组件13540。门组件13540可包括门13542,门13542通过铰链13544附接至后壁13526的后壁端框架13531,如本文将作更完整讨论。本文提供的门组件13540及铰链13544亦在名称为“用于货运集装箱的门组件”(案号128.0030001)的共同审查中的申请案中作讨论,该申请以其整体合并于本文以供参考。
[0149]后壁端框架13531包括头座13536,其亦称为用于门组件13540的后壁头座构件13546,及槛台13538,其亦称为用于门组件13540的后壁槛台构件13548。后壁角柱13532-1及13532-2后壁槛台构件13548及后壁头座构件13546之间延伸并将连接该二者。
[0150]图13提供了门组件13540的实施例,该门组件包括两个门13542,其中每个门13542中的一个通过铰链13544附接至后壁角柱13532-1及13532-2的每个中的一个。各门113542具有容许门13542装配在由后壁端构件13531所界定的区域13554内的高度13550及宽度13552。门13542可进一步包括绕门13542的周边设置的垫片13556,以帮助在后壁13526的外部部分上提供防水。
[0151]门13542进一步包括具有凸轮13560及手柄13562的锁固杆13558。锁固杆13558可通过支承托架组件13564安装至门13542,其中锁固杆13558转动于支承托架组件13564内并被支承托架组件13564引导,以接合及脱离凸轮13560及凸轮保持器13566。凸轮保持器13566安装在后壁端框架13531上。在一实施例中,凸轮保持器13566安装在后壁13526的后壁端框架13531的后壁槛台构件13548及后壁头座构件13546上。
[0152]安装至门13542的锁固杆13558可在如上文讨论的使凸轮13560对准且可接合凸轮保持器13566的第一预定位置、及第二预定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二预定位置中,凸轮13560脱离凸轮保持器13566并具有相对于后壁端框架13531的一个位置,该位置容许凸轮13560及门13542移行通过区域13554、经过后壁13526的后壁端框架13531及凸轮保持器13566、且进入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13500的容积13512内。换言之,在第二预定位置中,已经移除锁固杆13558的多个部分,如本文描述,藉以将凸轮13560直接定位为与门13542的表面相邻,使得门13542可被打开进入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13500的容积13512内。如本文讨论,利用本公开的铰链13544,除了使锁固杆13558位于第二预定位置中以外,还实现了将门13542开启至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13500的容积13512内,如本文将作更完整讨论。
[0153]图13显示第一预定位置,其中凸轮13560及凸轮保持器13566相对于彼此定位,使得凸轮13560可与位于后壁端框架13531上的凸轮保持器13566接合及脱离。
[0154]图14显示了相对于凸轮保持器14566的第二预定位置的至少一实施例中的凸轮14560。如图14所示,凸轮14560已相对于第一预定位置被定位,故凸轮14560不再对准藉以接合和/或脱离凸轮保持器14566。凸轮14560亦相对于后壁端框架14530被定位,使得随着门14542移行至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14500的容积14512内,凸轮14560可穿过由后壁端框架14530所界定的区域14554,其中容积14512可至少部份地被地板结构二 14502、屋顶结构14504、侧壁结构14506-1及14506-2及后壁14528所界定(以局部切除的形式显示,以帮助更清楚显示门14542在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14500所界定的容积14512中的位置)。
[0155]可通过多种不同方式实现将凸轮14560在第一预定位置与第二预定位置之间的移动。譬如,锁固杆14558可具有二或更多个可沿着锁固杆14558的纵轴14568伸缩的部分。锁固杆14558可包括第一部分14570及通过连接轴14574接合至第一部分14570的第二部分14572。第一部分14570及第二部分14572可相对于连接轴14574伸缩以改变锁固杆14558的长度14576。譬如,第一部分14570及第二部分14572可沿着连接轴14574在第一预定位置与第二预定位置之间移动。
[0156]如图所示,连接轴14574可通过支承托架组件14564与抗推压环14578的组合被固持就位于门14542上。抗推压环14578可在支承托架组件14564的任一端上被接合至连接轴14574,故由于存在抗推压环14578,因此轴14574可通过转动手柄14584在支承托架组件14564中旋转,而不相对于地板结构14502和/或屋顶结构14504不垂直穿过支承托架组件14564 (譬如,连接轴14574将不相对于支承托架组件14564往上和/或往下移动)。
[0157]现在参照图15A及15B,其显示门组件15540,其中锁固杆15558位于第一预定位置(譬如,凸轮15560对准且可接合凸轮保持器15566,如图15A所示)及第二预定位置(譬如,凸轮15560脱离凸轮保持器15566并相对于后壁端框架15530具有一容许凸轮15560及门15542移行至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155的容积内的位置(如图16所示)。如图所示,门组件15540包括门15542、铰链15544、后壁头座构件15546、后壁槛台构件15548、锁固杆15558、凸轮15560、手柄15562、支承托架组件15564及凸轮保持器15566,如本文讨论。图15A及15B所示的实施例亦包括第一部分15570及第二部分15572中的每一个,其中部分15570及15572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用于接收连接轴15574的至少一部分的插口 15586。随着锁固杆15558伸缩以在图15A所示第一预定位置与第15B图所示第二预定位置之间改变锁固杆15558的长度,第一部分15570及第二部分15572各者可相对于连接轴15574沿着插口 15586移行且穿过插口 15586。
[0158]插口 15586及连接轴15574可具有不容许连接轴15574、第一部分15570和/或第二部分15572相对于彼此作任何显著程度旋转的横截面形状。这种横截面形状可包括但不限于非圆形横截面形状,诸如卵形、椭圆形、或多边形诸如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或更多边形诸如五边形、六边形等。连接轴15574可进一步包括支承托架组件,如本文讨论,其中为了在其相对于第一及第二部分15570及15572的位置中旋转且提供支撑连接轴15574。可能插口 15586还可包括设置在连接轴15574及第一及第二部分15570及15572中的每一个之间的衬套。该衬套可由诸如聚四氟乙烯等聚合物制成。
[0159]第一部分15570及第二部分15572可通过支承托架组件15564及抗推压环15578的组合安装至门15542。譬如,第一部分15570及第二部分15572中的每一个可具有被接合至各部分15570及15572的支承托架组件15564及抗推压环15578,其容许通过转动手柄15562使部分15570及15572旋转于支承托架组件15564中。第二部分15572可包括手柄15562。门15542进一步包括固定板15588及固定闩15590以接收及可释放地固持手柄15562 抵住门 15542。
[0160]如图所示,锁固杆15558的第一部分15570及第二部分15572中的每一个上的抗推压环15578被定位在用于连接轴15574的支承托架组件15564与用于相应部分15570及15572的支承托架组件15564之间。此构造容许第一部分15570和/或第二部分15572中的每一个都相对于地板结构及屋顶结构在第一预定位置(图15A)与第二预定位置(第15B图)之间伸缩,如本文讨论。抗推压环15578亦可作为用以限制锁固杆15558的第一及第二部分15570及15572的移行程度的停止器。
[0161]锁固杆15558还包括调整构件15580,调整构件15580可以可释放地接合锁固杆15558的第一部分15570及第二部分15572。调整构件15580包括第一端15582及第二端15583,其中表面界定了与第一端15582相邻的第一开口 15587和位于第一开口 15587与调整构件15580第二端15583之间的第二开口 15589。调整构件15580可被不可释放地但可枢转地附接至第一部分15570或邻近于第一端15582。第一及第二开口 15587及15589可随后用于在第一预定位置(请见图15A)和/或第二预定位置(请见第15B图)的任一者中可释放地连接锁固杆15558的第一及第二部分15570及15572。
[0162]调整构件15580可为一锻造金属棒,其通过一毂安装框架15592被不可释放但可枢转地附接至第一部分15570。可使用一铆钉将调整构件15580耦合至毂安装框架15592。第二部分15572亦可包括一安装框架15594,安装框架15594可接收并可释放地连结调整构件15580。在一实施例中,安装框架15594可包括一销或轴,调整构件15580上的第一开口 15587或第二开口 15589的任一者可被定位于所述销或轴上方。安装框架15594上的销或轴可具有一表面,该表面界定了穿过销或轴的开口。经过销或轴的开口可设置成当第一开口 15587或第二开口 15589的任一者位于销或轴上方时,开口可以可释放地接收一 R销或R夹扣。一旦就位,R销或R夹扣可固持调整构件15580藉以使锁固杆15558保持刚性(譬如沿着锁固杆358纵轴的刚性)。锁固杆15558在其第一预定位置中可执行抗推压功能,该功能在本领域是已知的。可以理解,除R销或R夹扣外亦可采用其他结构将调整构件15580可释放地固接于第一部分15570与第二部分15572之间。
[0163]亦可利用调整构件15580使锁固杆15558的第一部分15570伸缩(譬如移动)于第一预定位置与第二预定位置之间。类似地,可利用手柄15562使锁固杆15558的第二部分15572伸缩(譬如移动)于第一预定位置与第二预定位置之间。
[0164]现在参照图16,显示了本公开的门组件16540的实施例。如图所示,只显示了一个门16542,以更清楚显示下列实施例。门组件16540包括如本文针对图13至15B所讨论的组件。对于不同实施例,图16所示的门16542进一步包括设置在门16542与地板结构16502之间的轮16596。对于不同实施例,一个以上的轮16596可与门16542 —起使用(譬如,两个轮16596、三个轮16596等可与门16542配合使用)。
[0165]随着门16542移行至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16500的容积16512内,轮16596可帮助支撑门16542的重量并导引门。轮16596包括轮轴16598,轮16596旋转于轮轴16598上。对于不同实施例,轮轴16598可被固定至轮16596,其中轮轴16598被门16542结构内所容置的框架所支撑并在其上旋转。替代性地,轮轴16598可被固定至门16542,其中轮16596包括用以容许轮16596绕轮轴16598旋转的轴承或衬套。
[0166]现在参照图17,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不同实施例的铰链17544的实施例。如图所示,铰链17544包括第一翼17601及第二翼17603,其中第一翼17601及第二翼17603被第一铰链销17605可枢转地连接。第二翼17603包括具有第一端17609及第二端17611的第一平面性部分17607以及从第一平面性部分17607第一端17609正交地延伸之第二平面性部分17613。第一铰链销17605将第一翼17601可枢转地连接至第一平面性部分17607的第二端17611。如图所示,第二翼17603的第一平面性部分17607的一部分穿过第一翼17601中所界定的开口,藉以容许第二翼17603的第一平面性部分17607的第二端17611可枢转地连接至第一铰链销17605及第一翼17601。
[0167]铰链17544亦包括从第二翼17603的第二平面性部分17613延伸之一对铰链突耳17615。铰链突耳17615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界定了开口 17619的第一组表面17617,第二铰链销17621穿过开口 17619。对于不同实施例,该对铰链突耳17615中的至少一者具有用以界定了开口 17625的表面17623,锁固销17627移行穿过开口 17625。锁固销17627能够可逆地移行经过开口 17625,其中,在使锁固销17627完全位于开口 17625外的第一位置中,第二翼17603相对于第一翼17601被解锁,且当锁固销17627至少部份地或完全地被定位穿过开口 17625时,第二翼17603相对于第一翼17601被锁固。
[0168]第二翼17603的第二平面性部分17613包括第一主要表面17629及与第一主要表面17629相对的第二主要表面17631。该对铰链突耳17615从第二平面性部分17613的第一主要表面17629延伸。第一翼17601具有第一主要表面17633及与第一主要表面17633相对的第二主要表面17635。在第一预定位置中,第一翼17601正交于第二翼17603的第一平面性部分17607,且第一翼17601的第一主要表面17633与第二平面性部分17613的第二主要表面17631直接地相对且相互平行。如本文更完整地讨论,当第一翼17601被附接至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的角柱,并且当铰链17544的第二翼17603被设置成抵靠住(譬如,相邻于且至少部份地接触)角柱时,可出现第一预定位置。
[0169]第一翼17601具有第一端17637及第二端17639,且其中第一铰链销17605将第一翼17601的第一端17637可枢转地连接至第二翼17603的第一平面性部分17607的第二端17611。第二平面性部分17613具有相对于第一平面性部分17607的第一端17609处于远侧的端17643,并且从第二平面性部分17613延伸的该对铰链突耳17615具有第一周边边缘17645,其中第二平面性部分17613的端17643及铰链突耳17615的第一周边边缘17645位于一共同平面中。
[0170]现在参照图18,其显示了已被安装在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18500的后壁角柱18532上的根据本公开的铰链18544的俯视图。图18中只显示了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18500的一部分,以便能够更清楚地观察及了解铰链18544的操作。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的角柱由“J”形棒材18547及“U”形槽钢18549形成,其中” J”形棒材18547及”U”形槽钢18549被焊接在一起以形成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18500的角柱。” U”形槽钢18549亦被称之为“内柱”。角柱的这种构造能够适用于本文讨论的前壁角柱及后壁角柱二者。
[0171]如图所示,第一翼18601被紧固至U形槽钢18549的一部分。第一翼18601可通过焊接工艺(譬如电弧焊)紧固至U形槽钢的所述部分。第二翼18603(随着第二翼18603绕第一铰链销18605枢转而显示于图18的多个位置)可绕第一铰链销18605自由枢转。图18所示的第二翼18603的移行路径18651进入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18500的容积18512内(如由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18500的侧壁结构18506的内部表面18510所部份地界定的)。
[0172]现在参照图19,其显示了如沿着图18的线7-7观察的处于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19500上的第一预定位置(如图17所示)中的铰链19544。图19所示的实施例亦包括锁固销19627及铰链销19621,与图17所示的一样。如图所示,第二翼19603包括从第二平面性部分19613延伸的铰链突耳19615,且该铰链突耳19615包括用以界定开口 19619的第一组表面19617,第二铰链销19621穿过且座接于开口 19619中。如本文更完整的讨论的那样,货运集装箱的门绕第二铰链销19621枢转(譬如,摆动)。铰链突耳19615还包括用以界定开口 19625的表面19623,锁固销19627移行经过所述开口 19625。图19亦显示铰链19544具有被紧固至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的后壁端框架19530(只显示了其一部分)的一对座接块19655,以形成用以接收且座接第二平面性部分19613及所述一对铰链突耳19612至少一部分的插口 19657。如图所示,后壁端框架19530的U形槽钢19549有助于形成插口 19657的一部分。J形棒材19547的一部分被移除,以生成一供第二翼19603可驻留其内的容积,并藉以容许铰链19653枢转,使得门可朝向侧壁结构的外部表面摆动(一种在本文作更完整显示及讨论之特征构造)。该对座接块19655的至少一者具有用以界定开口 19661的表面19659,锁固销19627移行经过开口 19661,以从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的角柱锁固及解锁第二翼19603。如本文讨论,锁固销19627可逆地移行以从货运集装箱的角柱锁固及解锁第二翼19603。门通过第二铰链销19621接合至该对铰链突耳19615,如本文讨论,其中当铰链突耳19615锁固至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的角柱时,门相对于该对铰链突耳19615在第二铰链销19621上枢转。这容许门相邻于侧壁结构的外部表面而延伸。此外,当铰链突耳19615解锁于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的角柱时,门及第二翼19603可在第一铰链销上枢转,以容许门移行至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的容积内且与侧壁结构的内部表面相邻延伸。这些实施例将显示及进一步讨论于本文。
[0173]所述一对座接块19655可包括下座接块19663及上座接块19665。该对铰链突耳19615包括下铰链突耳19667及上铰链突耳19665。下铰链突耳19667能够可释放地座接或倚靠在下座接块19663上。上座接块19669可具有用以界定开口 19661的表面19659,锁固销19627经由开口 19661移行经过铰链突耳19669的开口 19623,以从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的角柱锁固及解锁第二翼19603。下铰链突耳19667亦可包括用以界定一开口19697的表面19695,锁固销19627移行经过开口 19697。下座接块19663及上座接块19665中的每一个亦包括一用以界定一开口之表面,锁固销19627移行经过该开口以从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的角柱锁固及解锁第二翼19603(对于此实施例,锁固销19627将具有足够的长度以移行穿过铰链突耳19669的开口 19623及下铰链突耳19667中的开口 19697及下座接块19663,以从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的角柱锁固及解锁第二翼19603)。
[0174]如图19所示,下座接块19663可包括一供下铰链突耳19667座接或倚靠于其上的第一表面19671、一基本垂直于第一表面19671的第二表面19673、及在下座接块19663的第一表面19671与第二表面19673之间倾斜的第三表面19675。随着第二翼19603相对于第一翼绕第一铰链销枢转,下铰链突耳19667沿着第三表面19675移行。上座接块19665包括第一表面19677, 一基本垂直于第一表面19677的第二表面19679、及在第一表面19677与第二表面19679之间倾斜的第三表面19681,其中,随着第二翼19603相对于第一翼绕第一铰链销作枢转,上铰链突耳19669可沿着第三表面19681移行。
[0175]端框架亦可包括一锁固销移行停止器19685,以限制锁固销19627的移行距离。锁固销19627亦可包括一表面19693,该表面19693界定了一种结构,可利用工具使锁固销在所述结构上或结构内移动。譬如,该结构可以是形成于锁固销19627中的凹口或凹部,其可容纳帮助移动锁固销19627的撬棒或其他撬起工具。锁固销19627可正交于第二铰链销19621的旋转轴线19691固接住铰链19544。
[0176]现在参照图20,显示本公开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0500之一实施例,其中门20524之一位于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0500的容积20512内,且门20524中的另一者被定位为沿着侧壁结构20506-1的外部表面20508。如图所示,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0500包括屋顶结构20504、与屋顶结构20504相对的地板结构20502、和位于地板结构20502与屋顶结构20504之间的侧壁结构20506-1及20506-2,如本文所讨论的那样。侧壁结构20506-1及20506-2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外部表面20508及内部表面20510,其中内部表面20510至少部份地界定了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0500的容积20512。
[0177]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0500包括与屋顶结构20504、地板结构20502及侧壁结构20506-1与20506-2接合的后壁端框架20530,其中后壁端框架20530具有后壁槛台构件20548、后门头座构件20546和位于后壁槛台构件20548与后门头座构件20546之间的后壁角柱20532-1及20532-2。门组件20540还包括位于角柱20532-1及20532-2中的每一个上的铰链20544,其中铰链为本文所讨论的那种。铰链20544的第一翼被紧固至角柱20532-1及20532-2。第一铰链销将被紧固至角柱20532-1及20532-2的第一翼可枢转地连接至第二翼20603的第一平面性部分的第二端,如本文讨论的那样。
[0178]锁固销20627可移行穿过一对铰链突耳中的至少一者,所述突耳具有用以界定了开口的表面,锁固销移行穿过该开口。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0500进一步包括如本文讨论的一对座接块20655,其被紧固至后壁端框架20530以形成用于接收及座接铰链20544的铰链突耳的插口 20557。如本文讨论,一旦铰链20544座接在插口 20557中的座接块20655上,锁固销20627可移行(譬如被往上和/或往下移动)以从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0500的角柱20532-1及20532-2锁固及解锁铰链20544的第二翼。
[0179]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0500进一步包括两个门20524,所述门通过第二铰链销接合至铰链20544的所述一对铰链突耳。当铰链突耳被锁固至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0500的角柱20532-1及20532-2时,每个门20524相对于该对铰链突耳在第二铰链销上枢转,以容许门20524相邻于侧壁结构20506-1及20506-2的外部表面20508延伸。当铰链突耳相对于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0500的角柱20532-1及20532-2解锁时,门20524及铰链20544的第二翼亦可在第一铰链销上枢转,以容许门20524移行进入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0500的容积20512内,并相邻于侧壁结构20506的内部表面20510延伸。这些实施例皆显示于图17中。
[0180]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0500的侧壁结构20506-1及20506-2进一步包括闩锁205100,其中闩锁205100可用来接合或可释放地保持邻近侧壁结构20506-1及20506-2的内部表面20510的门20524。门20524亦显示为具有如本文讨论的安装至门20524的锁固杆20558。如图20所示,显示锁固杆20558位于沿着侧壁结构20506的外部表面20508设置的门20524上的第一预定位置,以及位于被设置在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0500的容积20512内的门20524上的第二预定位置中。
[0181]现在参照图21A至21C,其显示了本公开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的前壁21528。图21A至21C所示的前壁21528的视图沿着图13中所示的视线18-18获取的。如图所示,前壁21528与屋顶结构、地板结构及侧壁结构接合,如图13及17所示。[0182]如图所示,前壁21528包括前壁端框架21533,其具有前壁角柱21532-3及21532-4,位于前壁角柱21532-3上的前门铰链21400,和接合至前门铰链21400的前门21402。前门21402可在前门铰链21400上枢转至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的容积内,并且邻近侧壁结构的内部表面延伸(如图13所示)。
[0183]前壁端框架21533还包括前壁槛台构件21538及前壁头座构件21536,其中,前壁槛台构件21538及前壁头座构件21536在前壁角柱21532-3及21532-4之间延伸。前壁槛台构件21538通过槛台铰链21710连接至前壁角柱21532中的第一者,其中槛台铰链21710容许前壁槛台构件21538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前壁角柱21532中的第二者折叠。类似地,前壁头座构件21536通过头座铰链21712连接至前壁角柱21532中的第二者,其中,头座铰链21712容许前壁头座构件21536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前壁角柱21532中的第一者折叠。
[0184]图21B及21C显示了前壁头座构件21536及前壁槛台构件21538皆可折叠的此种能力。一枢转销21714被用在头座铰链21712及槛台铰链21710中,以连接并容许前壁槛台构件21538相对于前壁角柱21532中的第一者、以及前壁头座构件21536相对于前壁角柱21532中的第二者旋转。
[0185]闩锁21760-1中的第一者被用于将前壁槛台构件21538可释放地连接至前壁角柱21532-3中的第一者。类似地,闩锁21760-2中的第二者被用于将前壁头座构件21536可释放地连接至前壁角柱21532中的第二者。档处于锁固位置时,闩锁21760有助于防止前壁槛台构件18236及前壁头座构件21536相对于它们相应的前壁角柱21532-3及21532-4移动。当处于未锁固位置时,前壁头座构件21536及前壁槛台构件21538可朝向它们各自的前壁角柱21532-3及21532-4(显示于图21B及21C中)折叠。
[0186]譬如,闩锁21760-1及21760-2可以经由螺栓或紧固件可释放地连接这些结构,其中可以移除螺栓或紧固件以容许前壁头座构件21536基本上枢转九十度,使得前壁头座构件21536邻近于(譬如,基本地平行于)前壁角柱21532-3)。同样地,可移除用以可释放地连接前壁槛台构件21538及前壁角柱21532-3的螺栓或紧固件,以容许前壁槛台构件21538基本上枢转九十度,使得前壁槛台构件21538相邻于(譬如,基本平行于)前壁角柱21532-4)。
[0187]如图21A所示,前门21402进一步包括一平面性桁架21406。处于其座接及锁固位置中的平面性桁架21406有助于向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1800提供抗推压功能。
[0188]如图所示,平面性桁架21406横越前门21402可释放地座接抵住前壁角柱21532-3及21532-4并从前壁角柱21532-3及21532-4延伸。平面性桁架21406包括直线构件2141 (O。如图所示,平面性桁架21406形成三角形,因为当前门21402侧边长度固定时此形状将保持不变。如图所示,直线构件21410及角柱21532形成平面性桁架21406的节点18414,皆位于前门21402的二维平面内。平面性桁架21406可以是具有多个不同横截面轮廓的梁的形式。这种横截面轮廓包括但不限于工字梁、管状、矩形、三角形、及正方形、及其他。
[0189]前壁角柱21532-4还包括一插口 21420,当前门21402位于第一预定位置时,平面性桁架21406的端部分21422可释放地座接在插口 21420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定位置为当前门21402座接在前壁端框架21533内时的位置,其中所述前壁端框架21533包括角柱21532、角配件21534、前壁头座构件21536及前壁槛台构件21538。[0190]插口 21420可由被施加至前壁角柱21532的表面的诸如板等的延伸部18450、锁固板21456、及角配件21534的一部分形成。当平面性桁架21406的端部分21422座接在插口 21420中时,锁固板21456能够被可逆地在端部分21422上方滑动,以锁固平面性桁架21406。从锁固位置,锁固板21456可沿与移行方向21460相反的方向滑动,以解锁平面性桁架21406的端部分21422。
[0191]当位于第一预定位置时,平面性桁架21406的一部分邻接前门角柱21532的一部分。如图所示,邻接住前门角柱21532的一部分的平面性桁架21406的此部分可以是端部分21422。当邻接在第一预定位置中时,平面性桁架21406可与前壁端框架21533共同作用以尽量减少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的横向挤压。
[0192]图21A显示了:安装有前门铰链21400的前壁角柱21532-3还包括座接块21700,当门21402位于第一预定位置时,前门铰链21400的至少一部分可座接在座接块21700上。座接块21700可在位于第一预定位置时帮助支撑前门21402的重量。前壁21528进一步包括门锁21716。门锁21716包括被安装至前壁角柱21532-4的框架21718及滑动构件21720。框架21718可以是有助于界定一插口的“C”形,安装至前门21402的延伸构件21722能够可释放地座接至该插口内。
[0193]当滑动构件21720位于开启位置时,由框架21718界定的插口可接收延伸构件21722。一旦延伸构件已被接收于插口中,滑动构件21720可在延伸构件21722的至少一部分上方滑动,藉以帮助将前门21402 “锁固”在其第一预定位置。当前门21402将从其第一预定位置被移动时,滑动构件21720及锁固板21456可滑动,藉以开启它们各自的插口,由此容许前门21402在门铰链21400上旋转。
[0194]图21A至21C显示了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的前壁21528的前门21402的定位,从而其可位于由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界定的容积内。如本文讨论,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的前壁21528的门21402在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所界定的容积内的定位,包括从前壁端框架21533解锁门21402、及门桁架21406的一部分。一旦解锁,门21402可在门铰链21400上枢转,以将门21402定位在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所界定的容积内。图21B显示此状态。图21B亦显示:一旦门21402已摆动脱离前壁头座构件21536及前壁槛台构件21538,这些构件21536及21538可被朝向其各自的前壁角柱21532折叠。图21C显示前壁头座构件21536及前壁槛台构件21538被相对于其各自的前壁角柱21532折叠。
[0195]现在参照图第22A至22D,其显示了本公开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2500之后壁22526。如图所示,后壁22526与屋顶结构22504、地板结构22502及侧壁结构22506-1及22506-2接合,其中屋顶结构22504、地板结构22502及侧壁结构22506-1及22506-2的内部表面22511及后壁22526界定了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2500的容积22512。
[0196]如图所示,后壁22526包括后壁角柱22532-1及22532_2、一如同本文讨论的位于后壁角柱22532-1及22532-2上的铰链22344、及接合至铰链22344的后壁门22542。图22A至22D显示了铰链22344在第二预定位置中相对于后壁角柱解锁,使得后壁门22542可枢转至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2500的容积22112内,且邻近于侧壁结构22506-1及22506-2的内部表面22511延伸。
[0197]图22A显示处于未折叠状态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2500,该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2500具有在两个后壁角柱22506-1及22506-2中的每一个上的预定点处测量的限定最大宽度22501。确切来说,如IS0668第五版1995-12-15的规定,两个后壁角柱22506-1及22506-2中的每一个上的预定点由角配件22534及22534的外部表面22499所界定。对于不同实施例,在未折叠状态,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2500的限定最大宽度22501为八(8)呎,如IS0668第五版1995-12-15的规定。
[0198]后壁22526包括后壁端框架22531,该后壁端框架22531具有两个后壁角柱22532-1及22532-2、后壁槛台构件22548及后壁头座构件22546。后壁槛台构件22548及后壁头座构件22546延伸于后壁角柱22532-1及22532-2的两者之间。后壁槛台构件22548通过槛台铰链22750连接至后壁角柱中的第一者22532-2,槛台铰链22750容许后壁槛台构件22548的至少一部分折叠朝向后壁角柱的第一者22532-1。后壁头座构件22546通过头座铰链22752连接至后壁角柱的第二者22532-1,头座铰链22752容许后壁头座构件22546的至少一部分折叠朝向后壁角柱的第二者22532-1。
[0199]图22A及22B显示后壁头座构件22546及后壁槛台构件22548两者的折叠的能力。一枢轴销22756被用在头座铰链22752及槛台铰链22750中以连接并容许后壁槛台构件22548相对于后壁角柱的第一者22502-2、及后壁头座构件22546相对于后壁角柱的第二者22536-2作旋转。
[0200]使用闩锁中的第一者22760-1被用于将后壁槛台构件22548可释放地固持至前壁角柱的第一者22532-1。类似地,使用闩锁中的第二者22760-2将后壁头座构件22546可释放地固持至后壁角柱的第二者22532-2。当位于锁固位置时,闩锁22760-1及22760-2有助于防止后壁槛台构件22548及后壁头座构件22546相对于其各自的后壁角柱22532-1及22532-2移动。当位于解锁位置时,后壁头座构件22546及后壁槛台构件22548可朝向其各自的后壁角柱22532-1及22532-2折叠(显示于第22k及22B图)。
[0201 ] 图22A至22D显示了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2500的后壁22526的后门22542的定位,从而其可位于由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2500所界定的容积225A12内。如本文讨论,将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2500的前壁22526的后门22542在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2500所界定的容积22512内的定位包括将锁固杆22558移动至其第二预定位置内,在该第二预定位置,凸轮22560与凸轮保持器22566脱离且相对于后壁端框架22531具有一位置,该位置容许凸轮22560及门22542移行通过区域22554、穿过后壁端框架22531及凸轮保持器22566、并进入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2500的容积22512内。图22A及22B显示:一旦后门22542已摆动脱离后壁头座构件22546及后壁槛台构件22548,这些构件22546及22548可被朝向其各自的后壁角柱22532-1及22532-2折叠。图22B显示相对于其各自的前壁角柱22532-1及22532-2折叠之后的壁头座构件22546及后壁槛台构件22548。
[0202]图22A亦显示:地板结构22502包括底侧轨22518-1及22518-2,其中地板结构22502中的多个接合构件通过铰链22020接合至底侧轨22518-1及22518-2。此结构将参照图20作更完整讨论。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2500亦包括一梁箱22600。如图所示,梁箱22600可位于底侧轨22518-1及22518-2中,其中梁箱包括界定了可供侧向锁构件22602穿过的开口的表面。对于本实施例,侧向锁构件22602及屋顶结构22504提供结构的范例,其如本文所讨论,由于接合构件2250延伸超过在未折叠状态下界定的其限定最大长度,因此,所述结构的范例具有固定长度和/或宽度,该固定长度和/或宽度无法或不应该延伸超过货运集装箱22500的限定最大宽度22001。
[0203]当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2500处于折叠状态(譬如第二预定状态)时,侧向锁构件22602可穿过底侧轨22518-1及22518-2中的梁箱22600。其一范例显示于图22C及22D。侧向锁构件22602可具有沿着侧向锁构件22602在预定位置处界定了开口的表面,一销22610可被可释放地座接穿过该开口。在一个实施例中,界定了穿过侧向锁构件22602的开口的表面容许侧向锁构件22602帮助以IS0668第五版1995-12-15所规定的八(8)呎的限定最大宽度22501将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2500维持在未折叠状态。
[0204]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2500的屋顶结构22504进一步包括梁箱22600,梁箱22600具有界定一可供侧向锁构件22602穿过的开口的表面。底侧轨22518-1及22518-2及屋顶结构22504的梁箱22600在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2500位于其第二预定状态时可帮助界定其一最小宽度。图22D显示此第二预定状态的一范例。
[0205]屋顶结构22504可包括第一屋顶面板段22261、第二屋顶面板段22263、及第三屋顶面板段22265。屋顶结构22504是可逆式可折叠的,如本文讨论的那样。譬如,随着接合构件折叠至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2500内,屋顶面板段22261、22263、22265亦可折叠的至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2500内。屋顶22264可由一个或多个铰链连接至第一上侧轨22516-1及第二上侧轨22516-2。
[0206]第三屋顶面板段22265可被定位于第一屋顶面板段22261及第二屋顶面板段22263之间。第三屋顶面板段22265通过一个或多个铰链连接至第一屋顶面板段22261及第二屋顶面板段22263。对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一个或多个铰链可以是沿着屋顶结构的纵轴延伸的挠屈支承件(譬如一活节)。
[0207]在未折叠状态,屋顶面板段22261、22263、22265中的每一个可基本平行于彼此(譬如,各屋顶面板段可在第一预定状态下基本平行于接合构件)。在未折叠状态下,屋顶可称之为平坦的。在第二预定状态下,屋顶面板段22261、22263可基本平行于彼此,且屋顶面板段22261、22263中的每一个基本正交于屋顶面板段22265。在第二预定状态,屋顶可称为部份矩形。
[0208]对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包括一地板表面22266。地板表面22266可包括第一地板段22267及第二地板段22269。地板表面22266是可逆式可折叠的,如本文所讨论的那样。譬如,随着接合构件折叠至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2500内,地板段22267、22269亦可折叠的至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2500内。地板表面22266可连接至多个接合构件(譬如与第一底侧轨22506-1和/或第二底侧轨22506-2相邻)。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22500亦包括叉车口 22524。每个叉车口 22524可以是第一及第二底侧轨22518-1及22518-2中的相应的开口。
[0209]如同讨论的那样,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从未折叠状态转变至第二预定状态而不使容器扩张超过未折叠状态。在未折叠状态,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可视为处于其限定最大宽度(譬如未折叠宽度)状态,如图13所见。在第二预定状态,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可具有比限定最大宽度的60%更小之宽度。譬如,在第二预定状态,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可具有限定最大宽度的50%、限定最大宽度的40%、限定最大宽度的30%、限定最大宽度的25%、或限定最大宽度的20%的宽度。在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在第二预定状态具有身为限定最大宽度的25%之宽度的范例中,四个经折叠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可储存在一个未折叠容器的空间中。
[0210]货运集装箱在一船舶和/或载具上时会曝露于多种不同的力。譬如,其在船舶上会曝露于六个自由度的运动:横摇(rolling),纵摇(pitching),起伏(heaving),横移(swaying),纵移(surging),及平摆(yawing)。这些动作可在货运集装箱上施加横向推压力,特别是当其处于堆积构造时尤然(譬如堆积成十个高的完全负载的货运集装箱)。这些横向推压力会大致扭曲容器的壁及端框架。现在参照图23A及23B,显示可配合货运集装箱的门23542使用的一抗推压支撑件23800 (将更完整显示于本文)。抗推压支撑件23800包括第一突耳23802及第二突耳23804,二者皆在一共同方向上从安装支撑件23806延伸。安装支撑件23806可具有包含正方形或矩形横截面形状(如图所见)的长形构造。安装支撑件23806可焊接和/或紧固(譬如螺栓或螺丝接合)至货运集装箱的门23542(譬如一内侧表面,如图22k所示),以使抗推压支撑件23800的第一突耳23802及第二突耳23804从货运集装箱的门23542的周边边缘23809延伸的方式来安装抗推压支撑件23800。
[0211]第一突耳23802及第二突耳23804各具有第一表面23810,第一表面23810相对于第二表面23814界定了一凹部23812。第一突耳23802及第二突耳23804中的每一个的第一表面23810及第二表面23814可平行于彼此。当安装至货运集装箱的门23542时,第一突耳23802及第二突耳23804的凹部23812可在门处于关闭和/或锁固(门的凸轮与凸轮保持件接合)位置时接收并跨设铰链23544的第二翼23603的至少一部分,如本文所提供。当门处于关闭和/或锁固(门的凸轮与凸轮保持器接合)位置时,第一突耳23802及第二突耳23804的第一表面23810亦可直接相邻于(譬如没有中介结构)铰链第二翼23603的至少一部分和/或与其实体接触。类似地,当门位于关闭和/或锁固(门的凸轮接合于凸轮保持器)位置时,第一突耳23802及第二突耳23804的第二表面23814亦可直接相邻于货运集装箱的角柱23532的”U”形槽钢23549和/或与其实体接触。结果,当凸轮接合于凸轮保持器时,抗推压支撑件23800可直接地相邻于和/或接触于铰链23544及角柱23532两者。
[0212]第一突耳23802及第二突耳23804中的每一个包括在第一表面23814与第二表面23810之间延伸的第三表面23816。第三表面23816帮助界定凹部23812。当门23542位于关闭和/或锁固(门的凸轮接合于凸轮保持件)位置时,第三表面23816亦可直接相邻于铰链23544的第二翼23603的至少一部分和/或与其实体接触。
[0213]抗推压支撑件23800之一可相对于各铰链23544安装至货运集装箱的门23542(譬如,每个铰链23544具有一抗推压支撑件23800)。当货运集装箱的门23542被关闭及锁固时(门的凸轮接合于凸轮保持器),抗推压支撑件23800可帮助阻止货运集装箱的横向推压。譬如,抗推压支撑件23800可在推压期间与U形槽钢23549产生接触,以帮助门23542保持平行于角柱的平面。抗推压支撑件23800亦可当门被关闭及锁固(门的凸轮接合于凸轮保持器)时有助于尽量减小货运集装箱的门23542的铰链23544上的机械应力。实现它的一种方式是通过使抗推压支撑件23800与铰链23544(譬如第二翼23603)产生接触并将铰链23544压抵住U形槽钢23549,藉以使铰链23544在非推压条件下保持位于其相同的相对位置中。
[0214]如本文讨论,在门23542上使用抗推压支撑件23800有助于限制推压力对于货运集装箱的冲击。当处于其关闭及锁固构造时,抗推压支撑件23800及锁固杆有助于维持门23542在推压条件下的相对垂直的位置(譬如维持其矩形形状对抗外部推压力)。当发生推压时,抗推压支撑件23800可提供一“节点”,推压力(譬如侧向力)可经过该节点被传递经过门23542。这些推压力可通过相邻的门上的抗推压支撑件23800而被吸收,和/或经由凸轮、凸轮保持器及货运集装箱的端框架经过锁固杆而被吸收。连同本公开的货运集装箱及铰链使用抗推压支撑件23800可容许本文提供的货运集装箱符合IS01496(第五版1990-08-15)及其修正之要求。
[0215]现在参照图24A及24B,其显示了门24542的实施例(从货运集装箱的“内侧”观察),其中抗推压支撑件24800被定位成与安装至角柱24532的铰链24544相邻。图24A及24B还显示了安装至门24542-1及24542-2的抗推压块24820。抗推压块24820包括一键片24822及一槽24824以可释放地接收键片24822。如图所示,键片24822从门24542-1的第一者延伸且槽24824从门24542-2的第二者延伸,故当门24542-1的第一者及门245422的第二者中的每一个的凸轮24560接合于其各自的凸轮保持器时,键片24822可座接在槽24824内(譬如完全位于槽24824内)。
[0216]抗推压块24820有助于限制推压力对于货运集装箱的冲击。抗推压块24820亦在横向推压期间有助于维持货运集装箱的端框架和门24542的正交对称性。如图所示,抗推压块24820可在水平及垂直平面两者中传递力(譬如经由槽24824的全部三个侧边)。这有助于使门24542-1及24542-2保持位于一共同平面并在横向推压期间有助于维持端框架和门24542的正交对称性。这亦有助于使两个门(24542-1及24542-2)作为一个大结构而非两个独立结构。
[0217]所以,连同抗推压支撑件24800及锁固杆使用的抗推压块24820有助于在推压条件下维持门24542的相对对称的位置(譬如维持其矩形形状对抗外部推压力)。譬如,当发生推压时,抗推压支撑件24800及抗推压块24820可提供“节点”,推压力(譬如侧向力)可经过该节点传递经过门23542。这些推压力可经过相邻门上的抗推压支撑件24800和/或经由凸轮、凸轮保持器及货运集装箱的端框架经过锁固杆而被吸收。
[0218]现在参照图25A至25B,其显示了本公开的铰链25544及角柱25532的额外实施例。图25A显示本公开的角柱25532、“H”形块25830及铰链25544之分解局部视图。如图所示,H形块25830可被定位于角柱25532的J形棒材25547及U形槽钢25549之间。H形块25830可被紧固(譬如焊接)至角柱25532。确切来说,H形块25830可焊接至角柱25532的J形棒材25547。为了容纳H形块25830,U形槽钢25549的部分被移除,其中U形槽钢25549的边缘可对抵且依意愿焊接至H形块25830。位于角柱25532顶部及底部的H形块25830亦可被直接焊接至顶部及底部配件。
[0219]当铰链25544固接至U形槽钢25549时,如本文讨论,H形块25830能够有助于保护铰链25544不受到经由角柱25532传递的力(譬如堆积力)。确切来说,H形块25830可有助于在铰链25544周围传递力。H形块25830亦作为用于铰链25544的一座接块(譬如,铰链25544可在一端倚靠于H形块25830的开口中,且H形块25830 二另一端提供一用于锁固销25832之开启空间,如本文讨论。因此,H形块25830可有助于保护锁固销25832及铰链25544 二者。H形块25830亦包括从“H”的腿伸入的凹口 25834,其中这些凹口 25834有助于消除货运集装箱堆积时所形成的应力(通过有限元分析模型仿真所确认)。[0220]U形槽钢25549及H形块25830 二者皆亦包括一表面25836,该表面25836界定一穿过U形槽钢25549及H形块25830的孔25840。孔25840设定尺寸以接收并可逆地穿过锁固销25832的至少一部分。锁固销25832被用于将铰链25544的第二翼25603可释放地锁固至角柱25532及H形块25830两者。锁固销25832是从货运集装箱的内侧操纵的。
[0221]对于不同实施例,锁固销25832可被定位成穿过孔25840,藉以将铰链25544的第二翼25603可释放地锁固至角柱25532及H形块25830两者,并从孔25840移除藉以从角柱25532及H形块25830两者解锁铰链25544的第二翼25603。确切来说,锁固销25832可从孔25840缩回,藉以从角柱25532及H形块25830释放铰链25544的第二翼25603。一旦释放,第二翼25603可绕第一铰链销25605旋转。为了将第二翼25603锁固至角柱25532及H形块25830,锁固销25832被对准且重新插入穿过角柱25532及H形块25830的孔25840。如本文讨论,第一翼25601可通过焊接(譬如电弧焊)工艺被紧固至U形槽钢25549及H形块25830的部分。
[0222]图25B提供铰链25544的分解图。如图所示,铰链25544包括第一翼25601及第二翼25603,其中第一翼25601及第二翼25603通过第一铰链销25605可枢转地连接。对于不同实施例,第二翼25603包括具有第一端25609及第二端25611的第一平面性部分25607以及从第一平面性部分25607的第一端25609正交地延伸的第二平面性部分25613。第一铰链销25605将第一翼25601可枢转地连接至第一平面性部分25607的第二端25611。如图所示,第二翼25603的第一平面性部分25607的一部分穿过第一翼25601中所界定的开口,藉以容许第二翼25603的第一平面性部分25607的第二端25611可枢转地连接至第一铰链销25605及第一翼25601。
[0223]铰链25544亦包括从第二翼25603的第二平面性部分25613延伸的一对铰链突耳25615。铰链突耳25615中的每一个具有第一组表面25617,第一组的表面25617界定供第二铰链销25621穿过的开口 25619。对于不同实施例,第一翼25601及第二翼25603的第二平面性部分25613包括一表面25640,表面25640界定一供锁固销25832可逆地移行穿过的开口 25642。
[0224]第二翼25603的第二平面性部分25613包括第一主要表面25629及与第一主要表面25629相对之第二主要表面25631。一对铰链突耳25615从第二平面性部分25613的第一主要表面25629延伸。第一翼25601具有第一主要表面25633及与第一主要表面25633相对之第二主要表面25635。在第一预定位置中,第一翼25601垂直于第二翼25603的第一平面性部分25607,且第一翼25601的第一主要表面25633直接地相对且平行于第二平面性部分25613的第二主要表面25631。如本文讨论,可通过将第一翼25601附接至货运集装箱的角柱25532且铰链25544的第二翼25603被定位成抵住(譬如相邻于且至少部份接触)角柱而发生第一预定位置。
[0225]第一翼25601具有第一端25637及第二端25639。第一铰链销25605将第一翼25601的第一端25637可枢转地连接至第二翼25603的第一平面性部分25607的第二端25611。第二平面性部分25613具有相对于第一平面性部分25607的第一端25609位于远处的端25643,且从第二平面性部分25613延伸的一对突耳25615具有第一周边边缘25645,其中第二平面性部分25613的端25643及铰链突耳25615的第一周边边缘25645位于一共同平面中。[0226]铰链25544进一步包括一支撑块25650。支撑块包括界定了开口 25654的表面25652。支撑块25650可被定位成抵住第二翼25603的第二平面性部分25613,其中开口25654同心地对准于供锁固销25832移行穿过的开口 25642。支撑块25650可被焊接至第二翼25603的第二平面性部分25613。支撑块25650亦可被倒角,藉以容许货运集装箱的门不受阻地摆动。
[0227]对于不同实施例,本文提供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的组件可由适合的材料形成并且被建造成符合ISO标准1496-1(第五版1990-08-15)及其修正,其皆整体合并于本文中以供参考。对于不同实施例,本文讨论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的组件可由钢形成。这种钢的范例包括但不限于‘耐候钢’,如标准BS EN10025-5:2004内所指定的,其亦称为科腾钢(CORTEN steel).对于不同实施例,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的地板可由木板(planking wood)或胶合板(plywood)形成。此外,如同已知配合货运集装箱使用之垫片可依需要配合本公开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对抵接头,包含: 第一对抵构件,其具有从第一对抵构件肩延伸的突部,该突部具有末端,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以一锐角从该末端延伸朝向所述第一对抵构件肩;及 第二对抵构件,其具有插口,第一对抵构件的突部可释放地座接至该插口内,该插口具有以一锐角从该第二对抵构件的第一端延伸远离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且该第二对抵构件的第一端包括从所述插口延伸的第二对抵构件肩,使得当第一对抵构件的突部座接在第二对抵构件的插口中时,该突部的第二表面与该插口的第二表面接触,且第二对抵构件肩与第一对抵构件肩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抵接头,其中具有从第二对抵构件的第一端延伸远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插口具有与第一对抵构件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锐角相等的锐角,且当第一对抵构件的突部座接在第二对抵构件的插口中时,突部的第一表面与插口的第一表面接触,突部的第二表面与插口的第二表面接触,且第二对抵构件肩与第一对抵构件肩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抵接头,其中突部的末端界定了与该突部的第一表面形成钝角的平面性表面,且其中该平面性表面与该突部的第二表面形成九十度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抵接头,其中第二对抵构件的插口包括第二端,该第二端具有一表面,该表面是突部的末端的表面的镜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抵接头,其中第一对抵构件肩包括从该突部的第一表面延伸的第一肩表面和从该突部的第二表面延伸的第二肩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抵接头,其中第二肩表面与突部的第二表面形成九十度角。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抵接头,其中第一肩表面与突部的第一表面形成钝角。`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抵接头,其中沿第一对抵构件肩的第二肩表面与突部的平面性表面之间的突部的第二表面测量的该突部的长度,等于或小于从第一对抵构件的第二表面和底表面测量的第二肩表面的高度。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抵接头,其中第一肩表面与第二肩表面位于一共同平面中。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对抵接头,其中第一对抵构件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以及第二对抵构件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中的每一个都是平面性表面。
11.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对抵接头,其中第一对抵构件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彼此平行。
12.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对抵接头,其中第二对抵构件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彼此平行。
13.一种接合构件,其包含: 第一细长段,其具有第一端及与该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该第二端接合至第一铰链; 第二细长段,其具有第一端及与该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该第二端接合至第二铰链;及 对抵接头,其具有第一对抵构件及第二对抵构件,其中 第一对抵构件形成第一细长段的一部份,第一对抵构件具有从第一对抵构件肩延伸的突部,该突部具有一末端,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以一锐角从该末端延伸朝向第一对抵构件肩;并且其中 第二对抵构件形成第二细长段的一部份,第二对抵构件具有插口,第一对抵构件的突部可释放地座接至该插口内,该插口具有以一锐角从第二对抵构件的第一端延伸远离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且第二对抵构件的第一端包括从所述插口延伸远离的第二对抵构件肩,使得当第一对抵构件的突部座接在第二对抵构件的插口中时,突部的第二表面与插口的第二表面接触,且第二对抵构件肩与第一对抵构件肩接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合构件,其中具有从第二对抵构件的第一端延伸远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插口具有与第一对抵构件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锐角相等的锐角,且当第一对抵构件的突部座接在第二对抵构件的插口中时,突部的第一表面与插口的第一表面接触,突部的第二表面与插口的第二表面接触,且第二对抵构件肩与第一对抵构件肩接触。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接合构件,其中当第一对抵构件的突部座接在第二对抵构件的插口中时,第一对抵构件与第二对抵构件具有一个自由度。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合构件,其中当第一对抵构件的突部从第二对抵构件的插口解除座接时,第一对抵构件与第二对抵构件具有两个自由度。
1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构件,其中第一细长段具有界定第一长椭圆形开口的第一表面,第二细长段具有界定第二长椭圆形开口的第二表面,和穿过第一长椭圆形开口及第二开口以连接第一细长段与第二细长段的紧固件,其中,随着接合构件从第一预定状态向第二预定状态转变,第一长椭圆形开口与第二长椭圆形开口相对于彼此以及紧固件移动,其中,所述第一预定状态具有第一长椭圆形开口与第二长椭圆形开口的最小重迭且第一对抵构件的突部座接在第二对抵构件的插口中,所述第二预定状态具有相对于所述最小重迭的第一长椭圆形开口与第二长椭圆形开口的最大重迭且第一对抵构件的突部从第二对抵构件的插口中解除座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合构件,其中在第一预定状态中,第一细长段的第二端与第二细长段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提供了接合构件的限定最大长度,其中随着接合构件从第一预定状态向第二预定状态转变,第一细长段的第二端与第二 细长段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不超过该限定最大长度。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接合构件,其中第一对抵构件及第二对抵构件界定了用于第一细长段及第二细长段的第一旋转点;并且 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两者的第二端当被定位成抵住紧固件时,界定了用于第一对抵构件及第二对抵构件的与该第一旋转点不同的第二旋转点。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接合构件,其中随着接合构件从第一预定状态向第二预定状态转变,第一细长段及第二细长段在第二旋转点上转动之前先在第一旋转点上转动。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接合构件,其中当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两者的第二端座接抵住紧固件时,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中的每一个的第一端不接触紧固件。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合构件,其中在第一预定状态中,位于一共同平面中的紧固件、第一对抵构件及第一细长段的第二端界定了第一细长段的一直角三角形,其中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位于紧固件与第一细长段的第二端之间,且该直角三角形的第一直角边由第一对抵构件端及从第一细长段的第二端延伸的第一线与从紧固件的几何中心延伸的第二线的垂直交点所界定,其中所述第一线及第二线位于所述共同平面中。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接合构件,其中在第一预定状态中,位于一共同平面中的紧固件、第二对抵构件及第二细长段的第二端界定第二细长段的一直角三角形,其中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位于紧固件与第二细长段的第二端之间,且该直角三角形的第一直角边由第二对抵构件端及从该第二细长段的第二端延伸的第一线与从该紧固件的几何中心延伸的第二线的垂直交点所界定,其中所述第一线及第二线位于该共同平面中。
24.如权利要求22和2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构件,其中在第一预定状态中,所述斜边具有比第一直角边的长度更大的长度。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接合构件,其中第一对抵构件及第二对抵构件绕第二旋转点旋转,位于共同平面中的紧固件与第一细长段的第二端之间的长度不大于第一细长段的直角三角形的第一直角边的长度。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接合构件,其中第一对抵构件及第二对抵构件绕第二旋转点旋转,位于该共同平面中的紧固件与第二细长段的第二端之间的长度不大于第二细长段的直角三角形的第一直角边的长度。
2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合构件,其中突部的末端界定了一平面性表面,该平面性表面与突部的第一表面形成钝角,并且其中该平面性表面与突部的第二表面形成九十度角。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接合构件,其中第二对抵构件的插口包括具有一平面性表面的第二端,该平面性表面为所述突部的末端的平面性表面的镜像。
2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合构件,其中第一对抵构件肩包括从突部的第一表面延伸的第一肩表面和从突部的第二表面延伸的第二肩表面。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接合构件,其中第二肩表面与突部的第二表面形成九十度角。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接合构件`,其中第一肩表面与突部的第一表面形成钝角。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接合构件,其中沿第一对抵构件肩的第二肩表面与突部的平面性表面之间的突部的第二表面所测量的该突部的长度等于或小于从第一对抵构件的第二表面及底表面所测量的第二肩表面的高度。
33.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对抵接头,其中第一肩表面及第二肩表面位于一共同平面中。
3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对抵接头,其中第一对抵构件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和第二对抵构件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中的每一个都是平面性表面。
3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对抵接头,其中第一对抵构件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彼此平行。
3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对抵接头,其中第二对抵构件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彼此平行。
3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构件,其中第一长椭圆形开口和第二长椭圆形开口具有长圆形形状。
38.一种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包含: 屋顶结构; 与该屋顶结构相对的地板结构; 位于地板结构与屋顶结构之间的侧壁结构,该侧壁结构中的每一个具有外部表面及与该外部表面相对的内部表面; 与屋顶结构、地板结构及侧壁结构接合的前壁,该前壁包括前壁角柱、位于等前壁角柱中的至少一个上的前门铰链和接合至前门铰链的前门; 与屋顶结构、地板结构及侧壁结构接合的后壁,其中,屋顶结构、地板结构、侧壁结构的内部表面和后壁界定了所述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的容积,后壁包括后壁角柱、位于后壁角柱上的铰链及接合至该铰链的后壁门,其中所述铰链可在第一预定位置锁固至后壁角柱,使得后壁门可枢转于该铰链上以邻近侧壁结构的外部表面延伸,或可在第二预定位置相对于后壁角柱解锁,使得后壁门可枢转至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的容积内并邻近侧壁结构的内部表面延伸,并且其中,在未折叠状态下,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具有在后壁角柱的两者中的每一个上的预定点处测量的预定最大宽度,和地板结构中的多个接合构件,其中每个接合构件包括: 第一细长段,其具有第一端及与该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该第二端接合至第一铰链; 第二细长段,其具有第一端及与该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该第二端接合至第二铰链;及 对抵接头,其具有第一对抵构件及第二对抵构件,其中 第一对抵构件形成第一细长段的一部份,第一对抵构件具有从第一对抵构件的第一对 抵构件肩延伸的突部,该突部具有一末端,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以一锐角从该末端延伸朝向第一对抵构件肩;并且其中 第二对抵构件具有插口,第一对抵构件的突部可释放地座接至该插口内,该插口具有以一锐角从第二对抵构件的第一端延伸远离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且第二对抵构件的第一端包括从所述插口延伸远离的第二对抵构件肩,使得当第一对抵构件的突部座接该第二对抵构件的插口中时,突部的第二表面与插口的第二表面接触,且第二对抵构件肩与第一对抵构件肩接触。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其中具有从第二对抵构件的第一端延伸远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插口具有等于该第一对抵构件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的锐角的锐角,且当该第一对抵构件的突部座接在该第二对抵构件的插口中时,该突部的第一表面及该插口的第一表面接触,该突部的第二表面及该插口的第二表面接触,且该等第二对抵构件肩和第一对抵构件肩接触。
40.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其中当第一对抵构件的突部座接在第二对抵构件的插口中时,第一对抵构件与第二对抵构件具有一个自由度。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其中当第一对抵构件的突部从第二对抵构件的插口解除座接时,第一对抵构件与第二对抵构件具有两个自由度。
42.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其中第一细长段具有界定第一长椭圆形开口的第一表面,第二细长段具有界定第二长椭圆形开口的第二表面,和穿过第一及第二长椭圆形开口以连接第一细长段与第二细长段的紧固件,其中,随着接合构件从第一预定状态向第二预定状态转变,第一长椭圆形开口与第二长椭圆形开口相对于彼此以及紧固件移动,其中,所述第一预定状态具有第一长椭圆形开口与第二长椭圆形开口的最小重迭且第一对抵构件的突部座接在第二对抵构件的插口中,所述第二预定状态具有相对于所述最小重迭的第一长椭圆形开口与第二长椭圆形开口的最大重迭且第一对抵构件的突部从第二对抵构件的插口中解除座接。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其中在第一预定状态中,第一细长段的第二端与第二细长段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提供了接合构件的限定最大长度,其中随着接合构件从第一预定状态向第二预定状态转变,第一细长段的第二端与第二细长段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不超过该限定最大长度。
44.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其中第一对抵构件及第二对抵构件界定了用于第一细长段及第二细长段的第一旋转点;并且 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两者的第二端当被定位成抵住紧固件时,界定了用于第一对抵构件及第二对抵构件的与该第一旋转点不同的第二旋转点。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其中随着接合构件从第一预定状态向第二预定状态转变,第一细长段及第二细长段在第二旋转点上转动之前先在第一旋转点上转动。
46.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其中当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两者的第二端座接抵住紧固件时,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中的每一个的第一端不接触紧固件。
47.如权利要 求43所述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其中在第一预定状态中,位于一共同平面中的紧固件、第一对抵构件及第一细长段的第二端界定了第一细长段的一直角三角形,其中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位于紧固件与第一细长段的第二端之间,且该直角三角形的第一直角边由第一对抵构件端及从第一细长段的第二端延伸的第一线与从紧固件的几何中心延伸的第二线的垂直交点所界定,其中所述第一线及第二线位于所述共同平面中。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其中在第一预定状态中,位于一共同平面中的紧固件、第二对抵构件及第二细长段的第二端界定第二细长段的一直角三角形,其中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位于紧固件与第二细长段的第二端之间,且该直角三角形的第一直角边由第二对抵构件端及从该第二细长段的第二端延伸的第一线与从该紧固件的几何中心延伸的第二线的垂直交点所界定,其中所述第一线及第二线位于该共同平面中。
49.如权利要求47和4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其中在第一预定状态中,所述斜边具有比第一直角边的长度更大的长度。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其中第一对抵构件及第二对抵构件绕第二旋转点旋转,位于共同平面中的紧固件与第一细长段的第二端之间的长度不大于第一细长段的直角三角形的第一直角边的长度。
51.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其中第一对抵构件及第二对抵构件绕第二旋转点旋转,位于该共同平面中的紧固件与第二细长段的第二端之间的长度不大于第二细长段的直角三角形的第一直角边的长度。
52.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其中突部的末端界定了一平面性表面,该平面性表面与突部的第一表面形成钝角,并且其中该平面性表面与突部的第二表面形成九十度角。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其中第二对抵构件的插口包括具有一平面性表面的第二端,该平面性表面为所述突部的末端的平面性表面的镜像。
54.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其中第一对抵构件肩包括从突部的第一表面延伸的第一肩表面和从突部的第二表面延伸的第二肩表面。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其中第二肩表面与突部的第二表面形成九十度角。
56.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其中第一肩表面与突部的第一表面形成钝角。
57.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其中沿第一对抵构件肩的第二肩表面与突部的平面性表面之间的突部的第二表面所测量的该突部的长度等于或小于从第一对抵构件的第二表面及底表面所测量的第二肩表面的高度。
58.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其中第一肩表面及第二肩表面位于一共同平面中。
5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其中第一对抵构件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和第二对抵构件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中的每一个都是平面性表面。
6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其中第一对抵构件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彼此平行。
61.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其中第二对抵构件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彼此平行。
62.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可逆式可折叠的货运集装箱,其中第一长椭圆形开口和第二长椭圆形开口具有长圆形形状。
【文档编号】E04B1/61GK103889860SQ201280050679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4日
【发明者】乔治·E·科查诺斯基 申请人:乔治·E·科查诺斯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