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发泡剂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6655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泥发泡剂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物,具体是从天然蜂产品中提取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水泥发泡剂是一种化学外加剂,加在水泥中,当水泥凝结硬化时,随之体积膨胀,起补偿收缩和张拉钢筋产生预应力以及充分填充水泥间隙的作用。实际上,水泥膨胀剂是利用轻金属与碱性水泥起化学反应,产生氢气,而使水混体积膨胀,起提高水泥强度的作用,故亦有水混发泡剂之名。应具备下例性质:(1)发泡速度要适当,过快过慢都会影响混凝土质量。(2)生成的氢气气泡直径要小而且分散均匀。尤其是水混浆全容积状态下浇注入模,更需要分散均匀,才能保证浇模质量。(3)产生气体时不得影响水混的凝结和固化。如果延缓水混凝结,会招致水混强度下降或产生水混异常凝结现象。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水泥发泡剂主要有植物性水泥发泡剂、动物性水泥发泡剂、物理发泡剂等,现有水泥发泡剂的抗渗透性差,保温性能、抗压强度均达不到高要求,对工程的应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了抗渗透性强、保温效果好且抗压强度大、制备简便的水泥发泡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发泡剂的制备工艺。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一种水泥发泡剂,各配方组分及含量按重要份计,泥60-85份、粉煤灰10-25份、硬质酸钙6.5-10.5份、六偏磷酸钠3-5份、双氧水5-10份、聚丙烯纤维0.5-1.5份、水22.5-37.5份。作为优选方案,上述的水泥发泡剂,各配方组分及含量按重要份计,水泥72.5份、粉煤灰17.5、硬质酸钙7份、六偏磷酸钠4份、双氧水7.5份、聚丙烯纤维0.75份、水30份。优选的,所述聚丙烯纤维采用工业聚丙烯纤维。上述的水泥发泡剂的制备工艺:将水泥、粉煤灰、硬质酸钙与聚丙烯纤维按比例调和,加入水,水温为30-65度,搅拌均匀后加入双阳水,再搅拌,均匀后即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水泥发泡剂打破传统水泥发泡剂的几种类型限制,将不同领域的化合物及有机物组合添加,不仅保证了其强大的抗渗透能力,而且达到了优良的保温性能与抗压强度,为工程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本发明的水泥发泡剂的另一大优点是大大缩小了现在水混发泡剂制备难度,工艺简便,能有效的提高工程效率。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干限定本发明。实施例1:
一种水泥发泡剂,各配方组分及含量见表1,其制备エ艺为:将水泥、粉煤灰、硬质酸钙与聚丙烯纤维按比例调和,加入水,水温为30-65度,搅拌均匀后加入双阳水,再搅拌,均匀后即可。实施例2:
一种水泥发泡剂,各配方组分及含量见表I,其制备エ艺同实施例1。实施例3:
一种水泥发泡剂,各配方组分及含量见表I,其制备エ艺同实施例1。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水泥发泡剂,其特征在于:各配方组分及含量按重要份计,水泥60-85份、粉煤灰10-25份、硬质酸钙6.5-10.5份、六偏磷酸钠3-5份、双氧水5-10份、聚丙烯纤维0.5-1.5份、水 22.5-37.5 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发泡剂,其特征在于:各配方组分及含量按重要份计,水泥72.5份、粉煤灰17.5、硬质酸钙7份、六偏磷酸钠4份、双氧水7.5份、聚丙烯纤维0.75份、水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泥发泡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纤维采用エ业聚丙烯纤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泥发泡剂的制备エ艺,其特征在于:将水泥、粉煤灰、硬质酸钙与聚丙烯纤维按比例调和, 加入水,水温为30-65度,搅拌均匀后加入双阳水,再搅拌,均匀后即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发泡剂,各配方组分及含量按重要份计,泥60-85份、粉煤灰10-25份、硬质酸钙6.5-10.5份、六偏磷酸钠3-5份、双氧水5-10份、聚丙烯纤维0.5-1.5份、水22.5-37.5份。本发明提供的水泥发泡剂打破传统水泥发泡剂的几种类型限制,将不同领域的化合物及有机物组合添加,不仅保证了其强大的抗渗透能力,而且达到了优良的保温性能与抗压强度,为工程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本发明的水泥发泡剂的另一大优点是大大缩小了现在水混发泡剂制备难度,工艺简便,能有效的提高工程效率。
文档编号C04B28/34GK103086690SQ20131005557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1日
发明者林现丰 申请人:乌鲁木齐豪博建材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