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梁与管柱连接结构及板梁与管柱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180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钢梁与管柱连接结构及板梁与管柱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板梁与管柱的连接结构及钢梁与管柱的连接结构,至少包括钢梁与管柱连接结构以及搭接在钢梁与管柱连接结构上的预制混凝土板和混凝土叠合层。所述钢梁与管柱连接结构至少包括管柱、钢梁,以及连接该钢梁和管柱成一体的连接件,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焊接在所述管柱上的管柱预制段组合件和用于连接该管柱预制段组合体与钢梁的连接组件。本方案所述板梁与管柱连接节点具有现场全装配式连接,施工周期短,现场作业方便,建筑整体性优于预制装配式楼面等优点。本方案所述板梁与管柱连接节点具有节点刚性大、整体强、抗震性能好的优点。
【专利说明】钢梁与管柱连接结构及板梁与管柱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梁与管柱连接结构及板梁与管柱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钢结构房屋建筑中,楼盖结构多采用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该楼板体系具有施工周期短,现场作业方便,建筑整体性优于预制装配式楼面等优点;但也有楼层结构高度大,楼盖下表面不平整需做吊顶,压型钢板板底需做防火处理,防火防腐费用高等缺点。新型板梁楼盖结构的出现克服了传统钢结构楼盖体系的缺陷。在继承传统压型钢板组合楼板优点的同时,具有结构高度小、楼盖下表面平整无需吊顶、防火防腐费用省、房间布局灵活等诸多优势,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楼盖形式。由于新型板梁楼盖结构体系尚处于发展中,新型板梁楼盖结构体系板梁与管柱连接节点没有现成的节点形式可供参考,为了推广应用新型板梁楼盖结构体系就迫切需要开发板梁与管柱连接节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梁与管柱连接结构及板梁与管柱连接结构。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钢梁与管柱连接结构,至少包括管柱、钢梁,以及连接该钢梁和管柱成一体的连接件,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焊接在所述管柱上的管柱预制段组合件和用于连接该管柱预制段组合体与钢梁的连接组件。
[0005]优选地,所述管柱预制段组合件由上翼缘板、下翼缘板、环板以及焊接在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之间的双竖腹板构成,所述环板环绕焊接在所述管柱上,所述上翼缘板焊接在管柱上,所述下翼缘板焊接在环板上;所述连接组件为上、下两块连接盖板,所述上翼缘板与钢梁以及下翼缘板与钢梁通过上、下连接盖板固定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钢梁由上翼缘钢板、下翼缘钢板以及焊接在上翼缘钢板和下翼缘钢板之间的双斜腹板构成;所述双竖腹板的一端伸入所述上翼缘钢板、下翼缘钢板以及双斜腹板围成的空间内并与上翼缘钢板和下翼缘钢板焊接;所述上翼缘板与上翼缘钢板对齐并通过上连接盖板固定连接,所述下翼缘板与下翼缘钢板对齐并通过下连接盖板固定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双竖腹板与双斜腹板上均设有供钢筋穿过的孔洞。
[0008]优选地,在所述管柱内壁上且位于环板与管柱焊接的位置上加设加强肋板。
[0009]优选地,所述管柱为方矩管柱或圆形管柱。
[0010]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板梁与管柱的连接结构,至少包括钢梁与管柱连接结构以及搭接在钢梁与管柱连接结构上的预制混凝土板和混凝土叠合层,其中,所述的钢梁与管柱连接结构为上述的钢梁与管柱连接结构。
[0011]优选地,所述预制混凝土板搭接在钢梁的下翼缘钢板的两端。
[0012]优选地,还包括浇筑于混凝土叠合层内的双向钢筋网,所述双向钢筋网的一方向上的钢筋穿过双竖腹板和双斜腹板的孔洞。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4]1、本方案所述板梁与管柱连接节点具有现场全装配式连接,施工周期短,现场作业方便,建筑整体性优于预制装配式楼面等优点。
[0015]2、本方案所述板梁与管柱连接节点具有节点刚性大、整体强、抗震性能好的优点。
[0016]3、本方案所述板梁与管柱连接节点结构高度较小,在建筑高度一定时,能够增加建筑层数,在建筑层高和层数一定时,能够减小建筑高度。
[0017]4、本方案所述板梁与方矩管柱连接节点具有楼盖下表面平整无需吊顶和防火防腐费用省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钢梁与管柱连接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钢梁与管柱连接结构的正视分解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钢梁与管柱连接结构的正视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钢梁与管柱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0022]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钢梁与管柱连接结构多侧组装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4]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板梁与管柱(比如方矩管柱或圆形管柱)的连接结构,至少包括钢梁与管柱连接结构以及搭接在钢梁与管柱连接结构上的预制混凝土板和混凝土叠合层,其中,所述的钢梁与管柱连接结构至少包括管柱1、钢梁,以及连接该钢梁和管柱成一体的连接件,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焊接在所述管柱上的管柱预制段组合件和用于连接该管柱预制段组合体与钢梁的连接组件。
[0025]对实施例做出进一步的解释说明,所述管柱预制段组合件由上翼缘板2、下翼缘板
3、环板4以及焊接在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之间的双竖腹板10构成,所述环板环绕焊接在所述管柱上,在所述管柱内壁上且位于环板与管柱焊接的位置上加设加强肋板12。所述上翼缘板焊接在管柱上,所述下翼缘板焊接在环板上;所述连接组件为上、下两块连接盖板,所述上翼缘板与钢梁以及下翼缘板与钢梁通过上、下连接盖板固定连接。
[0026]所述钢梁由上翼缘钢板5、下翼缘钢板6以及焊接在上翼缘钢板和下翼缘钢板之间的双斜腹板7构成;所述双竖腹板的一端伸入所述上翼缘钢板、下翼缘钢板以及双斜腹板围成的空间内并与上翼缘钢板和下翼缘钢板焊接;所述上翼缘板与上翼缘钢板对齐并通过上连接盖板8固定连接,所述下翼缘板与下翼缘钢板对齐并通过下连接盖板9固定连接。
[0027]在预制混凝土板与钢梁与管柱的连接结构的连接方式上,所述预制混凝土板搭接在钢梁的下翼缘钢板的两端。
[0028]在所述双竖腹板与双斜腹板上均设有供钢筋穿过的孔洞11。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浇筑于混凝土叠合层内的双向钢筋网,所述双向钢筋网的一方向上的钢筋穿过双竖腹板和双斜腹板的孔洞。
[0029]在制作过程中,以方矩管柱为例子,按照设计要求,方矩管柱预制段、板梁帽形扁梁和连接盖板在工厂内加工。方矩管柱预制段包括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双竖腹板和环板。方矩管柱预制段与方矩管柱通过焊接连接。双竖腹板上开有圆形或椭圆形孔洞以便钢筋通过。为增强环板刚度,在环板与柱连接处可设置加强肋板。为便于现场安装,在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开设有螺栓孔。
[0030]帽形扁梁由上翼缘钢板、下翼缘钢板、双斜腹板焊接加工而成,在双斜腹板上开设有圆形或椭圆形孔洞以便钢筋通过。为便于现场安装,在上翼缘钢板、下翼缘钢板开设有螺栓孔。连接盖板在工厂内加工,连接盖板上开设有螺栓孔。
[0031]现场安装时,将方矩管柱预制段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和帽形扁梁上翼缘钢板、下翼缘钢板分别用连接盖板和高强螺栓连接。连接完成后,在方矩管柱预制段下翼缘板和帽形扁梁下翼缘钢板两侧对称铺设预制混凝土板,预制混凝土板铺设完成后,现场绑扎双向钢筋网。在双向钢筋网绑扎完成后,现浇混凝土叠合层形成板梁与方矩管柱连接结构。
[003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钢梁与管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管柱、钢梁,以及连接该钢梁和管柱成一体的连接件,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焊接在所述管柱上的管柱预制段组合件和用于连接该管柱预制段组合体与钢梁的连接组件;所述管柱预制段组合件由上翼缘板、下翼缘板、环板以及焊接在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之间的双竖腹板构成,所述环板环绕焊接在所述管柱上,所述上翼缘板焊接在管柱上,所述下翼缘板焊接在环板上;所述连接组件为上、下两块连接盖板,所述上翼缘板与钢梁以及下翼缘板与钢梁通过上、下连接盖板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梁与管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由上翼缘钢板、下翼缘钢板以及焊接在上翼缘钢板和下翼缘钢板之间的双斜腹板构成;所述双竖腹板的一端伸入所述上翼缘钢板、下翼缘钢板以及双斜腹板围成的空间内并与上翼缘钢板和下翼缘钢板焊接;所述上翼缘板与上翼缘钢板对齐并通过上连接盖板固定连接,所述下翼缘板与下翼缘钢板对齐并通过下连接盖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梁与管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竖腹板与双斜腹板上均设有供钢筋穿过的孔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梁与管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柱内壁上且位于环板与管柱焊接的位置上加设加强肋板。
5.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钢梁与管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为方矩管柱或圆形管柱。
6.一种板梁与管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钢梁与管柱连接结构以及搭接在钢梁与管柱连接结构上的预制混凝土板和混凝土叠合层,其中,所述的钢梁与管柱连接结构为上述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钢梁与管柱连接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梁与管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板搭接在钢梁的下翼缘钢板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板梁与管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浇筑于混凝土叠合层内的双向钢筋网,所述双向钢筋网的一方向上的钢筋穿过双竖腹板和双斜腹板的孔洞。
【文档编号】E04B1/58GK203452198SQ201320335338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9日
【发明者】侯兆新, 龚超, 杨怡婷, 于东 申请人: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