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业厂房拼装移动式桥架的支座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122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钢结构工业厂房拼装移动式桥架的支座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钢结构工业厂房拼装移动式桥架的支座节结构,包括两根上横向主管及两根分别设于两根上横向主管正下方的下横向主管,两根上横向主管之间、两根下横向主管之间均连接有多根纵向直连接管,每根上横向主管与其正下方的下横向主管之间均连接有多根竖向直连接管。上横向主管和下横向主管均设有具有定位孔的连接座,两根下横向主管均连接有行车轮定位座,行车轮定位座下方设有与其连接的滚轮。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可通过两节复合拼接构成桥架,将本实用新型拼接构成的桥架两端分别置于两平行设置的吊车梁上,再在桥架上搭设脚手架,采用本实用新型拼接构成的桥架用于屋面施工时既满足屋面的施工,又避免影响地面的施工,进而能缩短工期。
【专利说明】钢结构工业厂房拼装移动式桥架的支座节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钢结构工业厂房拼装移动式桥架的支座节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钢结构工业厂房因其施工速度快、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环保等特点在建筑工程中已被广泛认可,在工业厂房设计中逐渐代替了笨重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得到了普遍应用。现今在对钢结构工业厂房的屋面进行施工时,普遍会采用到满堂架。采用满堂架作为操作架,成本高,对地面平整度要求高,会对地面施工造成影响,架体较高时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工业厂房拼装移动式桥架的支座节结构,本实用新型应用时通过复合拼接构成桥架,再将本实用新型拼接构成的桥架设在高空的吊车梁上,然后在桥架上搭设脚手架,进而能避免搭设满堂脚手架所存在的成本高和稳定性差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钢结构工业厂房拼装移动式桥架的支座节结构,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上横向主管及两根与上横向主管平行设置的下横向主管,两根下横向主管分别设于两根上横向主管正下方,两根上横向主管之间、两根下横向主管之间均连接有多根纵向直连接管,每根上横向主管与其正下方的下横向主管之间均连接有多根竖向直连接管,任意一根纵向直连接管与其连接的两根上横向主管或两根下横向主管垂直,任意一根竖向直连接管与其连接的上横向主管和下横向主管垂直;所述上横向主管和下横向主管均有一端端头设有连接座,上横向主管和下横向主管设置连接座的端头位于同一侧,所述连接座构成有贯穿其左右端面的定位孔,两根下横向主管相对设有连接座端的另一端均连接有一块行车轮定位座,每块行车轮定位座下方设有与其连接的滚轮。现今,在钢结构工业厂房内转运重物时一般会采用到吊车,钢结构工业厂房上部设有用于装载厂房内部吊车的吊车梁,吊车梁上设有吊车轨道,吊车悬吊重物后通过在吊车轨道上行驶来完成重物的转运。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通过两节复合拼接构成桥架,拼接后构成的桥架中滚轮位于两端,本实用新型两端设于两个平行设置的吊车梁上,滚轮设于吊车轨道内,通过滚轮在吊车轨道内移位,进而完成本实用新型构成的桥架的移位。
[0005]所述行走轮定位座包括水平定位板、连接于水平定位板上端面且横向设置的竖直定位板、以及两块连接于水平定位板下端面且纵向设置的底部定位板,所述下横向主管通过连接在竖直定位板上与行走轮定位座连接,两块底部定位板之间设置有定位轴,所述滚轮套设在定位轴上。本实用新型中行走轮定位座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复合拼接构成桥架,通过滚轮绕定位轴转动,进而使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在吊车轨道内移动。
[0006]所述底部定位板上端面连接有定位螺杆,水平定位板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腰型通孔,所述定位螺杆穿过水平定位板上的腰型通孔且其上端套设有定位螺母。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螺杆和定位螺母对水平定位板与底部定位板进行连接,拆装便捷,便于对滚轮进行更换。
[0007]为了加强行走轮定位座的结构,所述竖直定位板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纵向设置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下端连接于水平定位板上端面,所述下横向主管穿过加强板。
[0008]钢结构工业厂房拼装移动式桥架的支座节结构,还包括纵向斜连接管和竖向斜连接管,两根上横向主管上连接的多根纵向直连接管与两根上横向主管之间、两根下横向主管上连接的多根纵向直连接管与两根下横向主管之间均形成多个水平矩形区域,每个水平矩形区域内均设有纵向斜连接管,每根纵向斜连接管两端分别连接于水平矩形区域两对角处;每根上横向主管与其正下方的下横向主管、以及连接该上横向主管与其正下方下横向主管的多根竖向直连接管形成多个竖直矩形区域,每个竖直矩形区域内均设有竖向斜连接管,每根竖向斜连接管两端分别连接于竖直矩形区域两对角处。本实用新型通过多根纵向斜连接管和多根竖向斜连接管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稳固、紧凑,且使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受力更加均匀。
[0009]为了进一步使本实用新型受力时作用力分布均匀,每根上横向主管连接的多根竖向斜连接管中任意两根相邻的竖向斜连接管与其连接的上横向主管或下横向主管构成等腰三角形状结构。
[0010]若竖向斜连接管在上横向主管的连接部位与其在下横向主管连接部位跨度较大,上横向主管与下横向主管易出现局部受力过大而折弯,若竖向斜连接管在上横向主管的连接部位与其在下横向主管连接部位跨度较小,对管材的消耗量大,会增加成本和重量,不便于转移;若相邻两根纵向直连接管间距较大,上横向主管与下横向主管也易出现局部受力过大而折弯,若相邻两根纵向直连接管间距较小,对管材的消耗量大,也会增加成本和重量,不便于转移。进一步的,连接于两根上横向主管上的相邻两根纵向直连接管之间的间距、连接于两根下横向主管上的相邻两根纵向直连接管之间的间距、以及连接于同一上横向主管上相邻两根竖向直连接管的间距均为1.3m?1.Sm,上横向主管与下横向主管之间的间距为1.5m?2.5mo
[0011]进一步的,连接于两根上横向主管上的相邻两根纵向直连接管之间的间距、连接于两根下横向主管上的相邻两根纵向直连接管之间的间距、以及连接于同一上横向主管上相邻两根竖向直连接管的间距均为1.6m,上横向主管与下横向主管之间的间距为2m。
[0012]所述上横向主管、下横向主管均连接有多块纵向设置的纵向连接板和多块竖向设置的竖向连接板,每根纵向直连接管通过连接在两块纵向连接板上与两根上横向主管或两根下横向主管连接,每根竖向直连接管通过连接在两块竖向连接板上分别与上横向主管和下横向主管连接,每根纵向斜连接管两端分别连接在两块纵向连接板上,每根竖向斜连接管两端分别连接在两块竖向连接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纵向连接板,使本实用新型连接纵向直连接管和纵向斜连接管时更加便捷,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竖向连接板,使本实用新型连接竖向直连接管和竖向斜连接管时更加便捷,如此,更便于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制造。
[0013]为了进一步加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述上横向主管与其斜下方的下横向主管之间连接有侧向斜连接管。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15](I)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横向主管、下横向主管、纵向直连接管及竖向直连接管,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本实用新型应用时通过两节复合拼接构成桥架,本实用新型应用时设置在现有的吊车梁上,通过在本实用新型拼接构成的桥架上搭设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并形成操作平台,桥架的滚轮置于吊车梁的吊车轨道内,并可通过滚轮在吊车轨道内移动形成空中移动式平台,本实用新型构成的桥架应用于屋面施工时不需要从地面开始搭设脚手架,减少了钢管、扣件的用量,节省成本、效率高,本实用新型较采用满堂架能减少拆装脚手架过程中的人工费用,并能缩短工期。
[0016](2)本实用新型的桥架应用时能避免地面设备基础、设备安装及厂房地平等无法满足搭设满堂脚手架要求时不便于进行屋面系统及其灯具、管线等安装施工的问题。
[0017](3)本实用新型复合拼接构成的桥架应用时设于高空的吊车梁上并能移动,施工中灵活方便、既满足屋面的施工,又避免影响地面的施工;本实用新型能降低搭设的脚手架的高度,能避免搭设满堂脚手架所存在的稳定性差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行走轮定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上横向主管,2、下横向主管,3、纵向直连接管,4、纵向斜连接管,5、竖向直连接管,6、竖向斜连接管,7、侧向斜连接管,8、连接座,9、纵向连接板,10、竖向连接板,11、滚轮,12、水平定位板,13、竖直定位板,14、底部定位板,15、加强板,16、定位螺杆,17、定位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及图2所示,钢结构工业厂房拼装移动式桥架的支座节结构,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上横向主管I及两根与上横向主管I平行设置的下横向主管2,两根下横向主管2分别设于两根上横向主管I正下方。两根上横向主管I之间、两根下横向主管2之间均连接有多根纵向直连接管3,每根上横向主管I与其正下方的下横向主管2之间均连接有多根竖向直连接管5,任意一根纵向直连接管3与其连接的两根上横向主管I或两根下横向主管2垂直,任意一根竖向直连接管5与其连接的上横向主管I和下横向主管2垂直。上横向主管I和下横向主管2均有一端端头设有连接座8,上横向主管I和下横向主管2设置连接座8的端头位于同一侧,连接座8构成有贯穿其左右端面的定位孔,两根下横向主管I相对设有连接座8端的另一端均连接有一块行车轮定位座,每块行车轮定位座下方设有与其连接的滚轮11。
[0026]本实施例应用时采用两节支座节结构复合拼接构成桥架,采用本实施例构成的桥架两端分别设于两条平行的吊车梁上,本实施例的滚轮11则位于吊车梁的吊车轨道上,在进行屋面施工时,在本实施例构成的桥架上面搭设脚手架。其中,在具体拼接时将两节本实施例的支座节中连接座的位置对应,通过穿过两节支承节中连接座8的定位孔的螺栓及套设在螺栓上的螺母进行连接。
[0027]实施例2
[0028]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行走轮定位座的结构进行了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的行走轮定位座包括水平定位板12、连接于水平定位板12上端面且横向设置的竖直定位板13、以及两块连接于水平定位板12下端面且纵向设置的底部定位板14,其中,下横向主管2通过连接在竖直定位板13上与行走轮定位座连接,两块底部定位板14之间设置有定位轴,滚轮11套设在定位轴上。为了便于对滚轮11进行替换,底部定位板14上端面连接有定位螺杆16,水平定位板12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腰型通孔,定位螺杆16穿过水平定位板12上的腰型通孔且其上端套设有定位螺母17。为了加强行走轮定位座与下横向主管2之间的连接,竖直定位板13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纵向设置的加强板15,加强板15下端连接于水平定位板12上端面,下横向主管2穿过加强板15。
[0029]实施例3
[0030]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还包括纵向斜连接管4和竖向斜连接管6,其中,两根上横向主管I上连接的多根纵向直连接管3与两根上横向主管I之间、两根下横向主管2上连接的多根纵向直连接管3与两根下横向主管2之间均形成多个水平矩形区域,每个水平矩形区域内均设有纵向斜连接管4,每根纵向斜连接管4两端分别连接于水平矩形区域两对角处。每根上横向主管I与其正下方的下横向主管2、以及连接该上横向主管I与其正下方下横向主管2的多根竖向直连接管5形成多个竖直矩形区域,每个竖直矩形区域内均设有竖向斜连接管6,每根竖向斜连接管6两端分别连接于竖直矩形区域两对角处。本实施例中每个竖直矩形区域内优选设置的竖向斜连接管6的数量为一根,在具体设置时,若两上横向主管I之间的间距较大,部分水平矩形区域内优选设置纵向斜连接管4的数量为两根,水平矩形区域内设置两根纵向斜连接管4时两根纵向斜连接管4交叉设置。本实施例通过增设纵向斜连接管4和竖向斜连接管6,使本实施例的结构得到增强。
[0031]实施例4
[0032]为了使本实施例应用时受力更加均匀,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限定:本实施例每根上横向主管I连接的多根竖向斜连接管6中任意两根相邻的竖向斜连接管6与其连接的上横向主管I或下横向主管2构成等腰三角形状结构。
[0033]实施例5
[0034]为了在节省成本的基础上增加承重能力,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或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改进:本实施例中两根上横向主管I上的相邻两根纵向直连接管3之间的间距、连接于两根下横向主管I上的相邻两根纵向直连接管3之间的间距、以及连接于同一上横向主管I上相邻两根竖向直连接管5的间距均为1.3m?1.8m,上横向主管I与下横向主管2之间的间距为1.5m?2.5m。本实施例中两根上横向主管I上的相邻两根纵向直连接管3之间的间距、连接于两根下横向主管I上的相邻两根纵向直连接管3之间的间距、以及连接于同一上横向主管I上相邻两根竖向直连接管5的间距均优选为1.6m,上横向主管I与下横向主管2之间的间距优选为2m。[0035]实施例6
[0036]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5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改进:本实施例中上横向主管1、下横向主管2均连接有多块纵向设置的纵向连接板9和多块竖向设置的竖向连接板10,其中,每根纵向直连接管3通过连接在两块纵向连接板9上与两根上横向主管I或两根下横向主管2连接,每根竖向直连接管5通过连接在两块竖向连接板10上分别与上横向主管I和下横向主管2连接,每根纵向斜连接管4两端分别连接在两块纵向连接板9上,每根竖向斜连接管6两端分别连接在两块竖向连接板10上。
[0037]实施例7
[0038]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6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改进:本实施例的上横向主管I与其斜下方的下横向主管2之间连接有侧向斜连接管7。本实施例中每根上横向主管I通过侧向斜连接管7与其斜下方的下横向主管2连接,使本实施例的结构更加稳固,增加承重能力。
[0039]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钢结构工业厂房拼装移动式桥架的支座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上横向主管(I)及两根与上横向主管(I)平行设置的下横向主管(2),两根下横向主管(2)分别设于两根上横向主管(I)正下方,两根上横向主管(I)之间、两根下横向主管(2)之间均连接有多根纵向直连接管(3),每根上横向主管(I)与其正下方的下横向主管(2)之间均连接有多根竖向直连接管(5),任意一根纵向直连接管(3)与其连接的两根上横向主管(I)或两根下横向主管(2)垂直,任意一根竖向直连接管(5)与其连接的上横向主管(I)和下横向主管(2)垂直;所述上横向主管(I)和下横向主管(2)均有一端端头设有连接座(8),上横向主管(I)和下横向主管(2 )设置连接座(8 )的端头位于同一侧,所述连接座(8 )构成有贯穿其左右端面的定位孔,两根下横向主管(I)相对设有连接座(8)端的另一端均连接有一块行车轮定位座,每块行车轮定位座下方设有与其连接的滚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工业厂房拼装移动式桥架的支座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定位座包括水平定位板(12)、连接于水平定位板(12)上端面且横向设置的竖直定位板(13)、以及两块连接于水平定位板(12)下端面且纵向设置的底部定位板(14),所述下横向主管(2)通过连接在竖直定位板(13)上与行走轮定位座连接,两块底部定位板(14)之间设置有定位轴,所述滚轮(11)套设在定位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工业厂房拼装移动式桥架的支座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定位板(14)上端面连接有定位螺杆(16),水平定位板(12)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腰型通孔,所述定位螺杆(16)穿过水平定位板(12)上的腰型通孔且其上端套设有定位螺母(1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工业厂房拼装移动式桥架的支座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定位板(13)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纵向设置的加强板(15),所述加强板(15)下端连接于水平定位板(12 )上端面,所述下横向主管(2 )穿过加强板(15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工业厂房拼装移动式桥架的支座节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纵向斜连接管(4)和竖向斜连接管(6),两根上横向主管(I)上连接的多根纵向直连接管(3)与两根上横向主管(I)之间、两根下横向主管(2)上连接的多根纵向直连接管(3)与两根下横向主管(2)之间均形成多个水平矩形区域,每个水平矩形区域内均设有纵向斜连接管(4),每根纵向斜连接管(4)两端分别连接于水平矩形区域两对角处;每根上横向主管(I)与其正下方的下横向主管(2)、以及连接该上横向主管(I)与其正下方下横向主管(2)的多根竖向直连接管(5)形成多个竖直矩形区域,每个竖直矩形区域内均设有竖向斜连接管(6),每根竖向斜连接管(6)两端分别连接于竖直矩形区域两对角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结构工业厂房拼装移动式桥架的支座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上横向主管(I)连接的多根竖向斜连接管(6)中任意两根相邻的竖向斜连接管(6)与其连接的上横向主管(I)或下横向主管(2)构成等腰三角形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结构工业厂房拼装移动式桥架的支座节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于两根上横向主管(I)上的相邻两根纵向直连接管(3)之间的间距、连接于两根下横向主管(I)上的相邻两根纵向直连接管(3)之间的间距、以及连接于同一上横向主管(I)上相邻两根竖向直连接管(5)的间距均为1.3m~1.Sm,上横向主管(I)与下横向主管(2)之间的间距为1.5m~2.5mo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结构工业厂房拼装移动式桥架的支座节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于两根上横向主管(I)上的相邻两根纵向直连接管(3)之间的间距、连接于两根下横向主管(I)上的相邻两根纵向直连接管(3)之间的间距、以及连接于同一上横向主管(I)上相邻两根竖向直连接管(5)的间距均为1.6m,上横向主管(I)与下横向主管(2)之间的间距为2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结构工业厂房拼装移动式桥架的支座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向主管(I)、下横向主管(2)均连接有多块纵向设置的纵向连接板(9)和多块竖向设置的竖向连接板(10),每根纵向直连接管(3)通过连接在两块纵向连接板(9)上与两根上横向主管(I)或两根下横向主管(2 )连接,每根竖向直连接管(5 )通过连接在两块竖向连接板(10)上分别与上横向主管(I)和下横向主管(2)连接,每根纵向斜连接管(4)两端分别连接在两块纵向连接板(9)上,每根竖向斜连接管(6)两端分别连接在两块竖向连接板(1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钢结构工业厂房拼装移动式桥架的支座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向主管(I)与其斜下方的下横向主管(2)之间连接有侧向斜连接管(7)。`
【文档编号】E04G5/00GK203475800SQ201320625372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1日
【发明者】颜有光, 罗忠余, 肖力, 何平 申请人:四川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