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式自动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1637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附着式自动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附着式自动升降多层施工平台,属一种建筑脚手架,包括多根并排的内排立柱与外排立柱,外排立柱之间安装有防护网板,且内排立柱与外排立柱之间还安装有多层平台底板,多根内排立柱之间还包括导轨;所述施工平台中还包括中心吊升降系统,中心吊升降系统至少由电动葫芦、固定吊挂件与移动吊挂件组成,采用相互独立的外排立柱与内排立柱及导轨,将三者之间通过支撑杆及平台底板相互连接为一体,有效简化了施工平台的拆装程序,且减少安装过程中存在的人为不确定因素;在水平支撑框及双柱偏头转向装置的相互配合下,使得中心吊升降系统可直接安装于施工平台上的任意一根外排立柱与其对应的导轨之间,简化了提升系统安装的支撑结构。
【专利说明】附着式自动升降多层施工平台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脚手架,更具体的说,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附着式自动升降多层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0002]脚手架(scaffold)为在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高处作业而搭设的各种支架,为建筑领域的通用术语,主要在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脚手架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目前在部分工程中也将脚手架当成模板使用,此外其在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领域中也被广泛使用。而回到建筑领域中,目前的高层建筑施工中,外墙脚手架多采用升降式脚手架。传统的升降脚手架主要采用钢管、连接扣件及其它部件搭设,其存在的缺点主要为如下几点:一是在组装时存在钢管规格多、组装程序复杂、组装速度慢、效率低、影响建筑结构主体施工进度等缺点;二是在保证相同施工进度的条件下,不得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同时就单个施工人员而言劳动强度也较大;三是在架体组装时,人为因素产生的不确定性增加,有时会出现架体结构不符合安全要求而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造成脚手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四是在拆卸过程中同样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五是在建筑的转角部位,因传统钢管脚手架的连接结构影响,建筑转角两侧的脚手架不能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六是不适用于建筑外墙面为曲面或异形的建筑结构施工。
[0003]现目前也有采用钢管组、部件搭设的升降脚手架,而这类升降脚手架在实际使用中仍然存在缺陷,例如安装和拆卸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钢管组之间的连接一般为钢管扣件可拆卸式的连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对于建筑的非直角转角部位,建筑转角两侧的脚手架不能方便地适应建筑转角角度而连成一个整体。因此基于前述的问题,有必要针对现有升降脚手架的结构做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附着式自动升降多层施工平台,以期望解决现有结构的脚手架存在的拆装程序复杂,耗费过多人工且存在人为的不确定因素,以及中心吊提升系统无法在双轴之间安装并使用等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附着式自动升降多层施工平台,包括多根并排的内排立柱与外排立柱,所述外排立柱之间安装有防护网板,且内排立柱与外排立柱之间还安装有多层平台底板,所述多根内排立柱之间还包括导轨,且导轨与多根内排立柱并排安装,所述导轨穿过用于安装在建筑上的导向支座,且导轨在导向支座中滑移,进而带动施工平台上下运动;所述施工平台中还包括中心吊升降系统,所述中心吊升降系统至少由电动葫芦、固定吊挂件与移动吊挂件组成,所述固定吊挂件安装在导轨与外排立柱之间,所述移动吊挂件用于安装在建筑的承力点上,所述电动葫芦安装在固定吊挂件上,所述电动葫芦还通过主绳与移动吊挂件相连接,所述主绳一端固定在电动葫芦的下吊钩上,另一端穿过双柱偏头转向装置使主绳转向后固定在移动吊挂件上,用于由电动葫芦通过主绳为导轨和外排立柱提供带动施工平台上升或下降的动力源。
[0007]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内排立柱与外排立柱之间安装有多根内外排水平支撑杆,所述相邻的两根内外排水平支撑杆之间还安装有内外排斜支撑杆。
[000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导轨与外排立柱之间安装有多个内外排空间水平支撑框,所述相邻的两个内外排空间水平支撑框的端部之间还安装有内外排斜支撑杆,用于使内外排空间水平支撑框中形成使主绳经过的空间。
[000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双柱偏头转向装置安装在导轨与外排立柱之间,且置于电动葫芦的下方。
[00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电动葫芦上方还设有副绳转向滑轮组件,所述副绳转向滑轮组件通过固定安装杆安装在固定吊挂件上,所述下吊钩连接件还通过副绳与移动吊挂件相连接,所述副绳一端固定在下吊钩连件件上,另一端穿过副绳转向滑轮组件使副绳转向后固定在移动吊挂件上,用于与由副绳与主绳组成绳链环。
[0011]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双柱偏头转向装置中至少包括一个主滑轮,所述主滑轮安装在滑轮安装架上,所述滑轮安装架安装在柱间承力横杆上,所述柱间承力横杆通过柱间连接件安装在导轨与外排立柱之间,所述主滑轮的中轴线与导轨、外排立柱之间的水平连接线间具有夹角,用于使电动葫芦与移动吊挂件之间的主绳在经过主滑轮时,与导轨、外排立柱的位置相偏离;所述电动葫芦的下吊钩通过下吊钩连接件与主绳、副绳的端部相连接。
[0012]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各层平台底板之间还安装有呈斜向的爬梯;所述平台底板的内侧还活动安装有翻板,所述翻板的另一端还设有用于调节翻板宽度的伸缩装置。
[0013]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施工平台还安装有水平支撑架,所述水平支撑架安装在多根内排立柱之间或者内排立柱与导轨之间。
[0014]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导轨至少由两根相互对称的槽型钢构成,所述两根槽型钢之间还设有多根呈横向、且用于与导向支座的防坠拨叉相配合的等间距防坠横档;所述导轨相对于外排立柱的一侧上还固定有导轨背板,所述导轨背板上还设有多个固定孔。
[0015]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导向支座包括活动横板和两个侧板,其中一个侧板上连接有防倾固定臂,另一个侧板上连接有可开合防倾臂,所述可开合防倾臂与防倾固定臂上均设有防倾轮;所述活动横板通过旋转轴旋转活动连接于两个侧板之间,活动横板的底部连接有防坠拨叉,所述两个侧板之间还转动连接有限位板,该限位板的顶持部与活动横板上表面的位置相互匹配。
[0016]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活动横板的上表面上通过卸载杆定位螺栓连接有可调卸载顶杆;所述可调卸载顶杆包括卸载顶杆A、长度调节螺杆和卸载顶杆B,卸载顶杆A通过所述卸载杆定位螺栓连接在活动横板的上表面,卸载顶杆B通过长度调节螺杆连接在卸载顶杆A上;所述活动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坠装置安装架,所述防坠拨叉匹配安装在防坠装置安装架上,所述防坠拨叉内部设有棘轮;所述活动横板的下表面的防坠装置安装架上设有与防坠拨叉相对应的探臂棘爪;所述可开合防倾臂与相对应的侧板在端部铰接,并且可开合防倾臂通过可开合防倾臂定位轴可拆卸定位连接于该侧板上;
[0017]所述可开合防倾臂上设有防倾轮安装板,在该防倾轮安装板上连接有防倾轴,所述防倾轮匹配转动安装于防倾轴上;所述限位板与两个侧板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在限位板上设有限位板旋转柄,该限位板旋转柄与该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两个侧板之间连接有连接固定梁,在该连接固定梁上设有穿墙螺栓。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采用相互独立的外排立柱与内排立柱及导轨,将三者之间通过支撑杆及平台底板相互连接为一体,有效简化了施工平台的拆装程序,且减少安装过程中存在的人为不确定因素;在水平支撑框及双柱偏头转向装置的相互配合下,使得中心吊升降系统可直接安装于施工平台上的任意一根外排立柱与其对应的导轨之间,简化了提升系统安装的支撑结构;由于电动葫芦正挂固定安装于施工平台架体上,施工平台每次升降仅需利用电动葫芦倒链的动力及“绳链环”的作用使移动吊挂件自动移动到预定位置即可,无需人工搬运移动吊挂件,也无需拆卸、搬运和安装电动葫芦,避免了在此过程中造成的损坏,并且电动葫芦位于导轨与外排立柱之间,底板之下,有效防止了雨水、砼浆等物质对电动葫芦的侵害;并且通过导向支座上的开合结构,还提高了导向支座安装的便利性,使得导向支座在建筑的各个楼层对应位置上安装变得更加灵活,避免了导向支座的无效搬运和安装;同时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附着式自动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结构简单,零部件规格数量少,各个零部件可分别工业化生产,且拼装后的整体可作为各种类型建筑的外墙施工平台,应用范围广阔。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用于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0021]图3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施工平台架体轴测图;
[0022]图4为图3的B处放大图;
[0023]图5为用于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双柱偏头转向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图4中内外排空间水平支撑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图3的C处放大图;
[0026]图8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的导向座结构不意图;
[0027]图中,I为内排立柱、2为外排立柱、3为防护网板、4为平台底板、5为导轨、51为防坠横档、52为槽型钢、53为背板、54为导轨连接板、6为导向支座、61为活动横板、62为侧板、63为防倾固定臂、64为可开合防倾臂、65为旋转轴、66为防坠拨叉、67为限位板、68为可调卸载顶杆、681为卸载顶杆A、682为长度调节螺杆、683为卸载顶杆B、69为防坠装置安装架、70为探臂棘爪、71为防倾轮安装板、72为防倾轮、73为限位板旋转柄、76为卸载杆定位螺栓、77为定位轴、78为穿墙螺栓、79为防倾轴、81为棘轮、82为防倾固定臂的端部、83为可开合防倾臂的端部、7为电动葫芦、74为下吊钩、75为主吊钩、8为固定吊挂件、9为移动吊挂件、10为内外排水平支撑杆、11为内外排斜支撑杆、12为内外排空间水平支撑框、13为主绳、14为双柱偏头转向装置、141为主滑轮、142为柱间连接件、143为滑轮安装架、144为柱间承力横杆、145挡绳杆、15为爬梯、16为翻板、17为水平支撑架、18为副绳转向滑轮组件、19为固定安装杆、20为副绳、21为下吊钩连接件、22重力传感器、23张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0029]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附着式自动升降多层施工平台,包括多根并排的内排立柱I与外排立柱2,所述外排立柱2之间安装有防护网板3,且内排立柱I与外排立柱2之间还安装有多层平台底板4,所述多根内排立柱I之间还包括导轨5,且导轨5与多根内排立柱I并排安装,所述导轨5穿过用于安装在建筑上的导向支座6,且导轨5在导向支座6中滑移,进而带动施工平台上下运动;
[0030]除此之外,本实施例中的施工平台中还包括中心吊升降系统,该中心吊升降系统至少需要由电动葫芦7、固定吊挂件8与移动吊挂件9组成,并将固定吊挂件8安装在导轨5与外排立柱2之间,而前述的移动吊挂件9则是在实际应用中安装在建筑的承力点上,将电动葫芦7安装在固定吊挂件8上,同时使电动葫芦7通过主绳13与移动吊挂件9相连接,该主绳13 —端固定在电动葫芦的下吊钩74上,另一端穿过双柱偏头转向装置14使主绳13转向后固定在移动吊挂件9上,用于由电动葫芦7通过主绳13为导轨5与外排立柱2提供带动施工平台上升或下降的动力源。而更为优选的是,还可在上述的固定吊挂件8上增设重力传感器22,将该重力传感器22与电动葫芦7的主吊钩75相连接,通过该重力传感器22,可与升降施工平台的电控系统相配合,完成平台上各个动力机位的同步动作控制。
[0031]同样参考图1所示,为保证施工平台架体的稳定性,还可在上述内排立柱I与外排立柱2之间安装多根内外排水平支撑杆10,而按照前述增加稳定性的原理,还可在相邻的两根内外排水平支撑杆10之间安装内外排斜支撑杆11。
[0032]而上述的内排立柱I与外排立柱2还优选采用如下结构,即一方面在立柱上垂直于建筑墙面的方向设有多个等距布置的安装孔,用于安装布置在内外排立柱I之间和外排立柱2与导轨5之间的构件;另一方面在立柱上平行于建筑墙面的方向设有多个安装通孔及螺纹孔,通孔用于两组架体之间的连接,螺纹孔用于架体外侧防护网板的安装;再一方面在立柱上端设有用于上下两根立柱连接的竖向连接杆,连接杆上端设有锥体造型,便于上下两根立柱连接时导向。
[0033]结合图2至图4所示,为与上述的中心吊升降系统相配合,避免内外排水平支撑杆10与内外排斜支撑杆11影响主绳13的运行,发明人将导轨5与外排立柱2之间的稳定装置替换为多个内外排空间水平支撑框12 (其结构如图6所示),且同样在相邻的两个内外排空间水平支撑框12的端部之间均安装内外排斜支撑杆11,用于使内外排空间水平支撑框12中形成使主绳13经过的空间。
[0034]再参考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将上述双柱偏头转向装置14安装在导轨5与外排立柱2之间,且置于电动葫芦7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增加电动葫芦带动施工平台架体升降的安全性、独立性和自动化,发明人引入了 “绳链环”的结构形式,即采用主绳13与副绳20组成环形结构,从而使移动吊挂件9与电动葫芦的下吊钩74随着“绳链环”的往复运动而运动,亦即电动葫芦7在带动架体升降的过程中,带动“绳链环”往复运动,使“绳链环”上的移动吊挂件9自动地达到所需安装的建筑承力点位置。而前述“绳链环”在中心吊升降系统中具体的结构设置如下:[0035]在电动葫芦7上方增设副绳转向滑轮组件18,并将该副绳转向滑轮组件18通过固定安装杆19安装在固定吊挂件8上,使电动葫芦7还同时通过副绳20与移动吊挂件9相连接,该副绳20 —端固定在与电动葫芦7的下吊钩74连接的下吊钩连接件21上,另一端穿过副绳转向滑轮组件18使副绳20转向后固定在移动吊挂件9上,进而使副绳20与主绳13组成绳链环,为使副绳20在使用时保持适宜的张紧度,还可在副绳20上增设张紧装置23,且该张紧装置23最好安装在下吊钩连接件21与副绳转向滑轮组件18之间的副绳20上。
[0036]正如图2所示出的,上述结构的中心吊升降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当电动葫芦7带动施工平台上升时,电动葫芦7吞吐链条使下吊钩74向上移动,进而使下吊钩74与双柱偏头转向装置14之间的主绳13增长,双柱偏头转向装置14与移动吊挂件9之间的主绳13缩短,副绳转向滑轮组件18与移动吊挂件9之间的副绳20增长,副绳转向滑轮组件18与下吊钩74之间的副绳20缩短;当电动葫芦7带动施工平台下降时,电动葫芦7吞吐链条使下吊钩74向下移动,进而使下吊钩74与双柱偏头转向装置14之间的主绳13缩短,双柱偏头转向装置14与移动吊挂件9之间的主绳13增长,副绳转向滑轮组件18与移动吊挂件9之间的副绳20缩短,副绳转向滑轮组件18与下吊钩74之间的副绳20增长;即无论上升还是下降,电动葫芦74的下吊钩74与移动吊挂件9均在“绳链环”上呈环形相对移动。
[0037]参考图5所示,在本发明用于解决技术问题更加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中,发明人还对双柱偏头转向装置14的结构做了进一步改进,具体为在其中设置一个主滑轮141,该主滑轮141可以为一个滑轮,也可为两个以上可同向转动的滑轮组;将该主滑轮141安装在滑轮安装架143上,再将滑轮安装架143安装在柱间承力横杆144上,最后将柱间承力横杆144通过柱间连接件142安装在导轨5与外排立柱2之间;更为重要的是上述主滑轮141的中轴线与导轨5、外排立柱2之间的水平连接线间具有夹角,利用前述形成的夹角,即可使电动葫芦7与移动吊挂件9之间的主绳13在经过主滑轮141时,与导轨5、外排立柱2的位置相偏离,即双柱偏头转向装置14可直接安装在双柱之间,且双柱的实际位置不影响主绳从主滑轮141上经过,另一方面,为防止主绳13在经过主滑轮141时从滑轮槽中脱出,最好再在滑轮安装架143的边缘上增设挡绳杆145,在挡绳杆145的作用下,即可在滑轮安装架143与主滑轮141之间形成限位空间。
[0038]在本实施例中,发明人还为便于“绳链环”结构的安装;还将上述电动葫芦7的下吊钩74通过下吊钩连接件21与主绳13、副绳20的端部相连接。同时在增设了下吊钩连接件21之后,电动葫芦7的链条与上述的“绳链环”完全不接触,仅作为“绳链环”运转的动力源。
[0039]参考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便于施工人员在多层施工平台各层之间行走,还可在各层平台底板4之间安装呈斜向的爬梯15 ;并且在平台底板4的内侧还活动安装有翻板16,所述翻板16的另一端还设有用于调节翻板16宽度的伸缩装置。
[0040]优选地,为进一步提升多层施工平台底部支撑的稳定程度,最好再在施工平台的底部或其他部位安装水平支撑架17,该水平支撑架17安装在多根内排立柱I之间或者内排立柱I与导轨5之间,又或者内排立柱I与外排立柱2之间。
[004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发明人还针对导轨的结构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具体为采用两根相互对称的槽型钢52构成导轨5,再在两根槽型钢52之间增设多根呈横向、且用于与导向支座6的防坠拨叉66相配合的等间距防坠横档51 ;同时为便于安装导轨5与外排立柱2之间各类部件的安装,还需在导轨5相对于外排立柱2的一侧上固定导轨背板53,并在该导轨背板53上增设多个固定孔。另外,为便于多段导轨5之间的相互拼接加长,还可在导轨5的至少一端上增设导轨连接板54,且该导轨连接板54上设有连接孔。
[0042]参考图8所示,在本发明用于解决技术问题更加优选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发明人还对上述导向支座6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具体为在导向支座6中设置包括活动横板61和两个侧板62,其中一个侧板62上连接有防倾固定臂63,另一个侧板62上连接有可开合防倾臂64,可开合防倾臂64上设有防倾轮72 ;活动横板61通过旋转轴104旋转活动连接于两个侧板62之间,活动横板61的底部连接有防坠拨叉66,两个侧板62之间还转动连接有限位板67,该限位板67的顶持部与活动横板61上表面的位置相互匹配,同时前述限位板67不能逆时针方向从活动横板61上转过,只能顺时针方向转离活动横板61。
[0043]进一步的,活动横板61的上表面上通过卸载杆定位螺栓76连接有可调卸载顶杆68。
[0044]可调卸载顶杆68包括卸载顶杆A681、长度调节螺杆682和卸载顶杆B683,卸载顶杆A681通过卸载杆定位螺栓76连接在活动横板61的上表面,卸载顶杆B683通过长度调节螺杆682连接在卸载顶杆A681上;
[0045]防坠拨叉66内部设有棘轮81。活动横板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坠装置安装架69,防坠拨叉66匹配安装在防坠装置安装架69上。活动横板61的下表面设有与防坠拨叉66相对应的探臂棘爪70。
[0046]可开合防倾臂64与相对应的侧板62在端部铰接,并且可开合防倾臂64通过可开合防倾臂定位轴77可拆卸定位连接于该侧板62上。可开合防倾臂64上设有防倾轮安装板78,在该防倾轮安装板78上连接有防倾轴79,防倾轮72匹配转动安装于防倾轴79上。限位板67与两个侧板62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在限位板67上设有限位板旋转柄73,该限位板旋转柄73与该转动轴固定连接。本实施例的两个侧板62之间连接有连接固定梁,在该连接固定梁上设有穿墙螺栓78。
[0047]再参考图8所示,另一方面,为使防倾固定臂63与可开合防倾臂64更易通过轨道5槽内的障碍物,最好将防倾固定臂63的端部82以及可开合防倾臂64的端部83的上下两侧均设置为向后倾斜。
[0048]由于升降施工平台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采用多个电动葫芦7组成多个中心吊升降系统才能完成对架体的升降,因而发明人利用每个中心吊升降系统中电动葫芦主吊钩75与固定吊挂件8之间的重力传感器22,在施工平台中集成了升降控制系统,通过升降系统控制多个电动葫芦7运行状态,使其保持同步,该系统包括:
[0049]传感器与电动葫芦,所述传感器与电动葫芦分别接入分机,所述分机分别接入总电源控制箱与中央控制装置,所述中央控制装置还接入总电源控制箱,通过重力传感器22采集升降平台架体的当前重力数据,并将该重力数据传输至分机,分机将所述重力数据传输至中央控制装置,中央控制装置根据当前的重力数据,依据其内部程序预设的阈值以及接收到的总电源控制箱当前状态数据,向总电源控制箱输出控制信号,从而控制总电源控制箱向多个机位上的电动葫芦提供电。
[0050]参考图9所示,依照本发明上述的附着式自动升降多层施工平台结构及控制系统,其提升的大致作业流程(流程A)如下:[0051]Al、启动电动葫芦7,使提升系统处于预紧状态后停止;
[0052]A2、将A层的导向支座6拆下后移动到E层进行安装,并松开所有可调卸载顶杆;
[0053]A3、启动电动葫芦7,提升施工平台架体,提升到预定位置时停止;
[0054]A4、将所有可调卸载顶杆与导轨5进行安装,并预紧,施工平台架体支承在导向支座6上.[0055]A5、拆卸移动吊挂件9与建筑安装的螺杆,反向启动电动葫芦7,使电动葫芦6下吊钩75向下运行,此时通过副绳20带动移动吊挂件9上移动,当移动吊挂件9移动到上一层建筑上的安装位置时,用螺杆将移动吊挂件9与建筑进行连接固定。
[0056]而本发明的附着式自动升降多层施工平台下降作业流程(流程B)如下:
[0057]B1、拆卸移动吊挂件9与建筑安装的螺杆,反向启动电动葫芦7,使电动葫芦下吊钩75向上运行,此时通过副绳20带动移动吊挂件9向下移动,当移动吊挂件9移动到下一层建筑上的安装位置时,用螺杆将移动吊挂件9与建筑进行连接固定;
[0058]B2、启动电动葫芦7,使提升系统处于预紧状态后停止;
[0059]B3、松开所有可调卸载顶杆;
[0060]B4、启动电动葫芦,使施工平台架体下降,下降到预定位置时停止;
[0061]B5、将所有可调卸载顶杆与导轨5进行安装,并预紧,施工平台架体支承在导向支座上;
[0062]B6、将E层的导向支座6拆下后移动到A层进行安装;
[0063]除上述以外,本发明所提供的附着式自动升降多层施工平台还具有以下特点:
[0064]a.采用中心吊结构,避免偏心吊结构对施工平台架体固有的在升降时“底部被往内拉,顶部架体往外倒”的必然缺陷和隐患;
[0065]b.只在I根导轨和I根外排立柱之间形成中心吊结构,结构简捷,机位设计布置明确、方便、简单。还可以适应建筑结构的变化而在施工过程中临时增设机位。避免了通常采用4柱(I根导轨,3根立柱)形成的中心吊结构带来的架体结构复杂,机位布置复杂和无法增设机位等缺陷;
[0066]c.采用最通常的电动葫芦,不对其本身进行任何功能和技术改造,技术成熟,采购成本低,维修成本低;
[0067]d.采用最常规、最合理的电动葫芦正挂安装方式,即电动葫芦主吊钩固定在上,电动葫芦下吊钩在下端,链条自由段靠自重下垂,无阻碍吞进或吐出。避免了电动葫芦倒挂,链条吞吐卡滞的危险;
[0068]e.采用主绳及其转向装置、副绳及其转向装置形成封闭的绳链环,绳链环的往复运动,带动绳链环上的移动吊挂件的往复运动,自动完成移动吊挂件到达需安装的楼层,无需人工搬运电动葫芦和吊挂件。
[0069]f.与现有的“倒挂葫芦”技术比较,减少了复杂的倒链装置和链轮,摒弃了超长的链条和笨重的伸缩连接结构,电动葫芦自重则轻很多。同时,避免了倒挂葫芦要始终绷紧链条,在架体内形成内拉力的危险性;由于内拉力的不确定性,过小,则环链不能绷紧,链条容易卡阻;过大,则移动吊挂件安装到建筑物上困难或者无法安装,严重者将倒挂葫芦的上下安装点损坏。也由于内拉力的不确定性,也必然影响荷载传感器受力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施工平台的超载、同步、平衡等控制,形成安全隐患;[0070]g.防坠装置包括防坠拨叉+棘轮+探臂棘爪,该防坠装置结构简单,棘轮齿面宽,承载能力强,安全系数高。防坠装置各零件易于观测,有益于故障的观察和检修。
[0071]h.附着升降式多层施工平台具有多种安装、拆卸方式,适应性强。安装方式包括:1.整机位模块地面组装,建筑物外墙拼装;2.分体模块地面组装,建筑物外墙拼装,逐层叠加完成;3.零部件在建筑物外墙上直接组装,逐步安装完成。拆卸方式包括:1.整机位模块外墙分拆,吊至地面解体;2.分体模块分拆吊下,地面解体;3.全部或局部解体为零部件。
[0072]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0073]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权利要求】
1.一种附着式自动升降多层施工平台,包括多根并排的内排立柱(I)与外排立柱(2),所述外排立柱(2)之间安装有防护网板(3),且内排立柱(I)与外排立柱(2)之间还安装有多层平台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内排立柱(I)之间还包括导轨(5),且导轨(5)与多根内排立柱(I)并排安装,所述导轨(5)穿过用于安装在建筑上的导向支座(6),且导轨(5)在导向支座(6)中滑移,进而带动施工平台上下运动; 所述施工平台中还包括中心吊升降系统,所述中心吊升降系统至少由电动葫芦(7)、固定吊挂件(8)与移动吊挂件(9)组成,所述固定吊挂件(8)安装在导轨(5)与外排立柱(2)之间,所述移动吊挂件(9)用于安装在建筑的承力点上,所述电动葫芦(7)安装在固定吊挂件(8)上,所述电动葫芦(7)还通过主绳(13)与移动吊挂件(9)相连接,所述主绳(13) —端固定在电动葫芦的下吊钩(74)上,另一端穿过双柱偏头转向装置(14)使主绳(13)转向后固定在移动吊挂件(9)上,用于由电动葫芦(7)通过主绳(13)为导轨(5)和外排立柱(2)提供带动施工平台上升或下降的动力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式自动升降多层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排立柱(I)与外排立柱(2)之间安装有多根内外排水平支撑杆(10),所述相邻的两根内外排水平支撑杆(10 )之间还安装有内外排斜支撑杆(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着式自动升降多层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5)与外排立柱(2)之间安装有多个内外排空间水平支撑框(12),所述相邻的两个内外排空间水平支撑框(12)的端部之间还安装有内外排斜支撑杆(11),用于使内外排空间水平支撑框(12)中形成使主绳(13)经过的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附着式自动升降多层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柱偏头转向装置(14)安装在导轨(5)与外排立柱(2)之间,且置于电动葫芦(7)的下方; 所述电动葫芦(7)上方还设有副绳转向滑轮组件(18),所述副绳转向滑轮组件(18)通过固定安装杆(19)安装在固定吊挂件(8)上,所述下吊钩连接件(21)通过副绳(20)与移动吊挂件(9)相连接,所述副绳(20)—端固定在下吊钩连接件上,另一端穿过副绳转向滑轮组件(18)使副绳(20)转向后固定在移动吊挂件(9)上,用于由副绳(20)与主绳(13)组成绳链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附着式自动升降多层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柱偏头转向装置(14)中至少包括一个主滑轮(141),所述主滑轮(141)安装在滑轮安装架(143)上,所述滑轮安装架(143)安装在柱间承力横杆(144)上,所述柱间承力横杆(144)通过柱间连接件(142)安装在导轨(5)与外排立柱(2)之间,所述主滑轮(141)的中轴线与导轨(5)、外排立柱(2)之间 的水平连接线间具有夹角,用于使电动葫芦(7)与移动吊挂件(9)之间的主绳(13)在经过主滑轮(141)时,与导轨(5)、外排立柱(2)的位置相偏离;所述电动葫芦(7)的下吊钩(74)通过下吊钩连接件(21)与主绳(13)、副绳(20)的端部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式自动升降多层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层平台底板(4)之间还安装有呈斜向的爬梯(15);所述平台底板(4)的内侧还活动安装有翻板(16),所述翻板(16)的另一端还设有用于调节翻板(16)宽度的伸缩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附着式自动升降多层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平台还安装有水平支撑架(17),所述水平支撑架(17)安装在多根内排立柱(I)之间或者内排立柱(I)与导轨(5 )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式自动升降多层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5)至少由两根相互对称的槽型钢(52)构成,所述两根槽型钢(52)之间还设有多根呈横向、且用于与导向支座(6)的防坠拨叉(66)相配合的等间距防坠横档(51);所述导轨(5)相对于外排立柱(2)的一侧上还固定有导轨背板(53),所述导轨背板(53)上还设有多个固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附着式自动升降多层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支座(6 )包括活动横板(61)和两个侧板(62 ),其中一个侧板(62 )上连接有防倾固定臂(63),另一个侧板(62)上连接有可开合防倾臂(64),所述可开合防倾臂(64)与防倾固定臂上均设有防倾轮(72);所述活动横板(61)通过旋转轴(104)旋转活动连接于两个侧板(62)之间,活动横板(61)的底部连接有防坠拨叉(66),所述两个侧板(62)之间还转动连接有限位板(67),该限位板(67)的顶持部与活动横板(61)上表面的位置相互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附着式自动升降多层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横板(61)的上表面上通过卸载杆定位螺栓(76)连接有可调卸载顶杆(68); 所述可调卸载顶杆(68)包括卸载顶杆A (681)、长度调节螺杆(682)和卸载顶杆B(683),卸载顶杆A (681)通过所述卸载杆定位螺栓(76)连接在活动横板(61)的上表面,卸载顶杆B (683)通过长度调节螺杆(682)连接在卸载顶杆A (681)上; 所述活动横板(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坠装置安装架(69),所述防坠拨叉(66)匹配安装在防坠装置安装架(69)上,所述防坠拨叉(66)内部设有棘轮(81); 所述活动横板(61)的下 表面的防坠装置安装架(69)上设有与防坠拨叉(66)相对应的探臂棘爪(70); 所述可开合防倾臂(64)与相对应的侧板(62)在端部铰接,并且可开合防倾臂(64)通过可开合防倾臂定位轴(77)可拆卸定位连接于该侧板(62)上; 所述可开合防倾臂(64)上设有防倾轮安装板(78),在该防倾轮安装板(78)上连接有防倾轴(79),所述防倾轮(72)匹配转动安装于防倾轴(79)上;所述限位板(67)与两个侧板(62)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在限位板(67)上设有限位板旋转柄(73),该限位板旋转柄(73 )与该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两个侧板(62 )之间连接有连接固定梁,在该连接固定梁上设有穿墙螺栓(78)。
【文档编号】E04G3/30GK103821341SQ201410085676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0日
【发明者】张帅, 陈德学, 盛鹰, 齐宏 申请人:成都嘉泽正达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