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槽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布了开槽器,包括壳体以及电机,在壳体的中部开有底部开放的活动腔体,锯片夹持头置于活动腔体内,转轴的另一端安装有与锥齿轮A配合的锥齿轮B;在活动腔体的内壁上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反射层和泡沫铝,反射凸起的最高点到活动腔体外壁的距离L沿活动腔体开放端至通孔的方向递增;锯片夹持头包括螺母、夹持块和活动块,且相邻的两个夹持块之间留有间隙,活动块能在环形凹槽自由活动。碎屑在该位置处的反射效率最高,使得在通孔附近产生的碎屑快速反弹至活动腔体的底部,最终由活动腔体的开放端排出,本发明不仅将切割产生的噪音影响降到最低,还使得切割产生的碎屑快速外排,提高了剔槽效率。
【专利说明】开槽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石油机械领域,具体是指开槽器。
【背景技术】
[0002]在石油仓库内的电缆布线时通常采用暗线布局,即需要在墙体或是地面上剔出用于埋设线管的沟槽,现有的操作流程中多采用人工用锤子与钎子将沟槽剔出,对于沟槽宽度与长度较短的,人工操作较为便捷,但对于长度与宽度较大的沟槽,人工剔除则工作负荷增大,耗费大量的精力,并且剔槽效率低;除去人工剔槽,也有通过云石机对沟槽的两侧边进行切割,然后再用锤子和钎子将两条切割缝中间的混凝土剔出,不仅操作麻烦,而且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大,需要持续对云石机施加较大的推力才能完成切割,在使用过程中,时常发生锯片松动,电机空转的现象。
[0003]在云石机的长时间使用下,因其切割时产生的噪音分贝较高,工作人员在使用后会出现耳鸣的现象,进而导致沟槽的切割剔除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开槽器,减小沟槽切割时的噪音对工人的影响,提高剔槽效率。
[0005]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开槽器,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部的电机,在所述壳体的中部开有底部开放的活动腔体,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设置有锥齿轮A,壳体内转动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一端上安装有锯片夹持头,且锯片夹持头置于活动腔体内,转轴的另一端安装有与锥齿轮A配合的锥齿轮B ;所述活动腔体上开有与外部连通的通孔,在活动腔体的内壁上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反射层和泡沫铝,所述反射层上设置有多个相连的环形的反射凸起,且反射凸起的最高点到活动腔体外壁的距离L沿活动腔体开放端至通孔的方向递增;所述锯片夹持头包括螺母、多个滑动设置在转轴上的夹持块和活动块,且相邻的两个夹持块之间留有间隙,在相邻的两个夹持块上相对设置有环形凹槽,活动块能在环形凹槽自由活动,活动块通过弹簧与环形凹槽底部连接,转轴端部的外壁上开有螺纹,螺母与转轴螺纹配合。本发明工作时,启动电机,电机输出端上的锥齿轮A带动与之配合的锥齿轮B以及转轴开始转动,固定安装在转轴上的锯片夹持头用于安装剔槽用的圆形锯片,所述的圆形锯片根据实际需求,可是单个锯片单独使用也可是多个锯片配合使用,使用时,将锯片安装在锯片夹持头上,由活动腔体的开放端正对所需剔槽的墙面或是地面,且位于支撑杆上的多个滚轮与墙面或是地面接触,将壳体底部与墙面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进一步减小壳体的磨损的同时降低人工的工作负荷;由于锯片在切割时会高速转动,与墙体或是地面之间发生持续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在活动腔体封闭的底端开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根据墙体结构或是地面的不同,通孔可与水管或是吸尘器向连接,当锯片温度升高时或是活动腔体内粉尘量增多时,注入冷却水或是抽出活动腔体内的粉尘积累量,不仅能保证本发明的正常使用,还能避免大量的粉尘污染操作环境,在锯片对墙体进行切割时,不仅会产生较多的碎屑残渣,锯片与墙体的高速摩擦以及碎屑撞击到活动腔体壁上时还会产生较大分贝的噪音,严重干扰工作人员的操作,本发明在活动腔体内壁安装有两个附加层,即泡沫铝和反射层,泡沫铝能将在活动腔体内产生的噪音吸收以避免对工作人员造成较大的影响,而反射层上安装有多个相互连接的反射凸起,且反射凸起的最高点至活动腔体外壁的距离L的大小递减,产生的粉尘由通孔排出,而产生的碎屑则在反射凸起上不断反弹,在活动腔体内壁靠近通孔的部分的反射凸起的L值最大,即碎屑在该位置处的反射效率最高,使得在通孔附近产生的碎屑快速反弹至活动腔体的底部,最终由活动腔体的开放端排出,本发明不仅将切割产生的噪音影响降到最低,还使得切割产生的碎屑快速外排,减小沟槽切割时的噪音对工人的影响,提高剔槽效率;
当单个锯片单独使用时,取下螺母,将锯片置于两个夹持块之间的间隙中,同时置于环形凹槽内的两个活动块与锯片的两侧接触,然后旋紧螺母直至锯片的两个侧面与活动块紧密接触,在使用过程中,当墙体或是地面的硬度较大时,锯片与之接触并快速切割时会产生较大的振动,使得锯片与转轴之间容易发生相对位移,进而导致锯片的切割力度降低,严重时转轴会持续空转,本发明通过夹持块以及活动块对锯片进行的夹持固定,且当锯片发生振动时,环形凹槽底部的弹簧通过弹性形变的回复,可有效将因振动产生的应力效果抵消,保证锯片稳定转动的同时,避免转轴的空转,提高开槽的效率。
[0006]所述滚轮组包括安装在壳体两端的支撑杆以及转动设置在支撑杆上的多个滚轮,在多个滚轮中的任意一个的外圆周上设置有校正线,且两个滚轮组中的校正线同处一条直线上。人工推动壳体沿所选切割的沟槽运动,壳体两端的两个校正线为浸透过染料的棉线,且缠绕在多个滚轮中一个的外圆周面上,两个校正线同处一条直线上,当壳体切割直线沟槽时,根据两个校正线所描画出来的轨迹对比是否重合,若是不重合则操作人员及时调整壳体的位置,保证剔出的沟槽符合布线线管的需求,提高剔槽效率。
[0007]在所述壳体的一端安装有后扶手,壳体的另一端上安装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通过前扶手连接。使用时,操作人员分别握住活动把手和固定把手配合多个滚推动壳体的运动,其中活动把手安装在两个支撑板之间,当活动把手下压时,锯片在切割墙体时会产生较大的振动,通过两个扶手的缓冲作用,使得操作人员手部受到的振动影响大大降低,进一步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荷。
[0008]还包括安装在壳体上的固定筒,转轴转动设置在固定筒内。由于墙体剔槽时进场遇到砂石混凝土浇筑的支撑框架结构,且硬度较大,切割时转轴会受到巨大的径向应力冲击,导致转轴的两端发生相反方向的振幅,极易导致转轴受损,同时该作用应力的冲击效果影响到电机的转动,严重时会导致电机受损,将转轴转动设置在固定筒内,使得转轴中部的支撑面增大,进而减弱转轴两端的振幅强度,避免径向的冲击应力影响电机的正常工作。
[0009]所述活动腔体为截面为半圆形空腔。作为优选,本发明将活动腔体设置成半圆形的空腔,增大了碎屑在活动腔体内的反射效率,加快碎屑的排出,提高操作人员的剔槽效率。
[001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反射层上安装有多个相互连接的反射凸起,且反射凸起的最高点至活动腔体外壁的距离L的大小递减,产生的粉尘由通孔排出,而产生的碎屑则在反射凸起上不断反弹,在活动腔体内壁靠近通孔的部分的反射凸起的L值最大,即碎屑在该位置处的反射效率最高,使得在通孔附近产生的碎屑快速反弹至活动腔体的底部,最终由活动腔体的开放端排出,本发明不仅将切割产生的噪音影响降到最低,还使得切割产生的碎屑快速外排,减小沟槽切割时的噪音对工人的影响;当锯片发生振动时,环形凹槽底部的弹簧通过弹性形变的回复,可有效将因振动产生的应力效果抵消,保证锯片稳定转动的同时,避免转轴的空转,提闻开槽的效率;
2、本发明当活动把手下压时,锯片在切割墙体时会产生较大的振动,通过两个扶手的缓冲作用,使得操作人员手部受到的振动影响大大降低,进一步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荷;
3、本发明将活动腔体设置成半圆形的空腔,增大了碎屑在活动腔体内的反射效率,力口快碎屑的排出,提高操作人员的剔槽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为锯片夹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锯片夹持头的截面图;
图5为实施例3的示意图;
1-壳体、2-电机、3-固定筒、4-锥齿轮A、5-转轴、6-锥齿轮B、7-锯片夹持头、8-通?L、9-活动腔体、10-滚轮、11-支撑杆、12-校正线、13-前扶手、14-后扶手、15-支撑板、16-夹持块、17-间隙、18-弹簧、19-活动块、20-环形凹槽、21-螺母、22-泡沫铝、23-反射层、24_反射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13]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壳体I以及安装在壳体I内部的电机2,在所述壳体I的中部开有底部开放的活动腔体9,电机2的输出端上固定设置有锥齿轮A4,壳体I内转动设置有转轴5,转轴5的一端上安装有锯片夹持头7,且锯片夹持头7置于活动腔体9内,转轴5的另一端安装有与锥齿轮A4配合的锥齿轮B6 ;所述锯片夹持头7包括螺母21、多个滑动设置在转轴5上的夹持块16和活动块19,且相邻的两个夹持块16之间留有间隙17,在相邻的两个夹持块16上相对设置有环形凹槽20,活动块19能在环形凹槽20自由活动,活动块19通过弹簧18与环形凹槽20底部连接,转轴5端部的外壁上开有螺纹,螺母21与转轴5螺纹配合。本发明工作时,启动电机2,电机2输出端上的锥齿轮A4带动与之配合的锥齿轮B6以及转轴5开始转动,固定安装在转轴5上的锯片夹持头7用于安装剔槽用的圆形锯片,所述的圆形锯片根据实际需求,可是单个锯片单独使用也可是多个锯片配合使用;使用时,将锯片安装在锯片夹持头7上,由活动腔体9的开放端正对所需剔槽的墙面或是地面,且位于支撑杆11上的多个滚轮10与墙面或是地面接触,将壳体I底部与墙面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进一步减小壳体I的磨损的同时降低人工的工作负荷;由于锯片在切割时会高速转动,与墙体或是地面之间发生持续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在活动腔体9封闭的底端开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8,根据墙体结构或是地面的不同,通孔8可与水管或是吸尘器向连接,当锯片温度升高时或是活动腔体9内粉尘量增多时,注入冷却水或是抽出活动腔体9内的粉尘积累量,不仅能保证本发明的正常使用,还能避免大量的粉尘污染操作环境;
在锯片对墙体进行切割时,不仅会产生较多的碎屑残渣,锯片与墙体的高速摩擦以及碎屑撞击到活动腔体9壁上时还会产生较大分贝的噪音,严重干扰工作人员的操作,本发明在活动腔体9内壁安装有两个附加层,即泡沫铝22和反射层23,泡沫铝22能将在活动腔体9内产生的噪音吸收以避免对工作人员造成较大的影响,而反射层23上安装有多个相互连接的反射凸起24,且反射凸起24的最高点至活动腔体9外壁的距离L的大小递减,产生的粉尘由通孔8排出,而产生的碎屑则在反射凸起24上不断反弹,在活动腔体9内壁靠近通孔8的部分的反射凸起24的L值最大,即碎屑在该位置处的反射效率最高,使得在通孔8附近产生的碎屑快速反弹至活动腔体9的底部,最终由活动腔体9的开放端排出,本发明不仅将切割产生的噪音影响降到最低,还使得切割产生的碎屑快速外排,减小沟槽切割时的噪音对工人的影响,提高剔槽效率;当单个锯片单独使用时,取下螺母21,将锯片置于两个夹持块16之间的间隙17中,同时置于环形凹槽20内的两个活动块19与锯片的两侧接触,然后旋紧螺母21直至锯片的两个侧面与活动块19紧密接触,在使用过程中,当墙体或是地面的硬度较大时,锯片与之接触并快速切割时会产生较大的振动,使得锯片与转轴5之间容易发生相对位移,进而导致锯片的切割力度降低,严重时转轴5会持续空转,本发明通过夹持块16以及活动块19对锯片进行的夹持固定,且当锯片发生振动时,环形凹槽20底部的弹簧18通过弹性形变的回复,可有效将因振动产生的应力效果抵消,保证锯片稳定转动的同时,避免转轴5的空转,提高开槽的效率。
[0014]其中,人工推动壳体I沿所选切割的沟槽运动,壳体I两端的两个校正线12为浸透过染料的棉线,且缠绕在多个滚轮10中一个的外圆周面上,两个校正线12同处一条直线上,当壳体I切割直线沟槽时,根据两个校正线12所描画出来的轨迹对比是否重合,若是不重合则操作人员及时调整壳体I的位置,保证剔出的沟槽符合布线线管的需求,提高剔槽效率。
[0015]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不,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所述壳体I的一端安装有后扶手14,壳体I的另一端上安装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板15,两个支撑板15通过前扶手13连接。使用时,操作人员分别握住活动把手和固定把手配合多个滚轮10推动壳体I的运动,其中活动把手安装在两个支撑板15之间,当活动把手下压时,锯片在切割墙体时会产生较大的振动,通过两个扶手的缓冲作用,使得操作人员手部受到的振动影响大大降低,进一步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荷。
[0016]还包括安装在壳体I上的固定筒3,转轴5转动设置在固定筒3内。由于墙体剔槽时进场遇到砂石混凝土浇筑的支撑框架结构,且硬度较大,切割时转轴5会受到巨大的径向应力冲击,导致转轴5的两端发生相反方向的振幅,极易导致转轴5受损,同时该作用应力的冲击效果影响到电机2的转动,严重时会导致电机2受损,将转轴5转动设置在固定筒3内,使得转轴5中部的支撑面增大,进而减弱转轴5两端的振幅强度,避免径向的冲击应力影响电机2的正常工作。
[0017]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为优选,本发明将活动腔体9设置成半圆形的空腔,增大了碎屑在活动腔体9内的反射效率,加快碎屑的排出,提高操作人员的剔槽效率。
[0018]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开槽器,包括壳体(I)以及安装在壳体(I)内部的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两端安装有与转轴(5)平行的滚轮组,在所述壳体(I)的中部开有底部开放的活动腔体(9),电机(2)的输出端上固定设置有锥齿轮A (4),壳体(I)内转动设置有转轴(5),转轴(5)的一端上安装有锯片夹持头(7),且锯片夹持头(7)置于活动腔体(9)内,转轴(5)的另一端安装有与锥齿轮A (4)配合的锥齿轮B (6);所述活动腔体(9)上开有与外部连通的通孔(8),在活动腔体(9)的内壁上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反射层(23)和泡沫铝(22),所述反射层(23)上设置有多个相连的环形的反射凸起(24),且反射凸起(24)的最高点到活动腔体(9)外壁的距离L沿活动腔体(9)开放端至通孔(8)的方向递增;所述锯片夹持头(7)包括螺母(21)、多个滑动设置在转轴(5)上的夹持块(16)和活动块(19),且相邻的两个夹持块(16)之间留有间隙(17),在相邻的两个夹持块(16)上相对设置有环形凹槽(20),活动块(19)能在环形凹槽(20)自由活动,活动块(19)通过弹簧(18)与环形凹槽(20)底部连接,转轴(5)端部的外壁上开有螺纹,螺母(21)与转轴(5)螺纹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包括安装在壳体(I)两端的支撑杆(11)以及转动设置在支撑杆(11)上的多个滚轮(10),在多个滚轮(10)中的任意一个的外圆周上设置有校正线(12),且两个滚轮组中的校正线(12)同处一条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槽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I)的一端安装有后扶手(14),壳体(I)的另一端上安装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板(15),两个支撑板(15)通过前扶手(1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槽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壳体(I)上的固定筒(3),转轴(5)转动设置在固定筒(3)内。
5.根据权利要求Γ4任意一项所述的开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腔体(9)为截面为半圆形空腔。
【文档编号】E04F21/00GK104453182SQ201410589048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9日
【发明者】贺昶明 申请人: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