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井套管预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734阅读:1709来源:国知局
管井套管预埋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井套管预埋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多个管井套管;管井套管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限位件,且管井套管配合夹持件与限位件固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混凝土楼面之间管井整体一次性成型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管井成型精度和施工效率,使得立管在楼层间的深化设计更加合理美观,更节约了经济成本。
【专利说明】管井套管预埋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预埋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管井套管预埋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常常成为某城市的重点工程,此施工过程中机电管道井 后浇板的套管预埋施工更是会受到频繁的检查及观摩,因此,安全文明施工和质量控制尤 为重要。
[0003] 当今城市高楼林立,五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和商场是一个现代化城市不可或缺 的建筑物。在这些建筑物中,单层立管数量普遍超过350根,主楼单层立管普遍均超过170 根。若仍旧采用常规做法将立管和套管安装固定,然后浇筑砼,则楼板需要预留后浇洞,后 期的套管预埋不仅工效低,而且容易偏位,影响安装质量,成活率低,砼浇筑进度受机电立 管和套管安装制约性大。
[0004] 因此,在此背景下,通过研究分析,发明创造了管井套管整体预埋结构这种简便的 施工方法,以改变传统的施工流程,使得砼浇筑可以先于立管安装,更有效降低机电安装工 程对土建作业的制约和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管井套管预埋结构,以解决混凝土楼 面之间管井整体一次性成型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管井成型精度和施工效率,使得立管在楼 层间的深化设计更加合理美观,更节约了经济成本。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管井套管预埋结构,包括坚直设置的多个管井套管;管井套 管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限位件,且管井套管配合夹持件与限位件固接。
[0007] 本实用新型管井套管预埋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多个管井套管的至少一侧管壁 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0008] 本实用新型管井套管预埋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限位件包括分别置于管井套管 两侧且相互平行的第一角钢及第二角钢。
[0009] 本实用新型管井套管预埋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管井套管的一侧管壁抵靠并连 接于所述第一角钢。
[0010] 本实用新型管井套管预埋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管井套管的一侧管壁与所述第 一角钢焊接连接。
[0011] 本实用新型管井套管预埋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夹持件包括形成连接夹角的至 少两根钢筋。
[0012] 本实用新型管井套管预埋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管井套管焊接连接于所述连接 夹角内。
[0013] 本实用新型管井套管预埋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根钢筋包括独立端以及夹角 端;独立端焊接连接于所述第一角钢;夹角端焊接连接于第二角钢。
[0014] 本实用新型管井套管预埋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 通过管井套组中设置有序的管井套管使得浇筑后的混凝土楼面整体一次性形成 较高精度且合理的管井,以便于楼层间立管的布局美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井套管预埋结构中管井套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井套管预埋结构中将管井套管放置于管套定位模具上定位 的结构不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管井套管预埋结构中将管井套组预埋于浇筑模板上的结构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0]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井套管预埋结构,主要包括;坚直设置的 多个管井套管3 ;管井套管3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限位件,且管井套管3配合夹持件与限位 件固接。
[0021] 在本实施例中,选用钢筋1作为夹持件,选用等边角钢2作为限位件。
[0022]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一排管井套管3,以用于在管井套管3外浇筑水泥后 形成供楼层间立管通过的管井,其中,一排管井套管3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根笔直的等边角 钢2,两根等边角钢2相互平行,左侧的为第一等边角钢20,右侧的为第二等边角钢22。无 论管井套管3的管径大小,每个管井套管3均先抵靠于第一等边角钢20,并对每个抵靠点进 行焊接连接,这样使得这些管井套管3与同一根角钢固定,以此形成位于同一直线上的一 排管井套管3。并且,每个管井套管3的管壁均焊接有两根钢筋1,并形成钢筋夹角,以起到 夹持作用。自然而然,每根钢筋1就具有夹角端和独立端,其中,独立端都焊接连接于第一 等边角钢2,而夹角端都焊接连接于第二等边角钢2。
[0023] 以此,形成一组管井套组,即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井套管预埋结构。
[0024] 另外,当多个管井套管3的孔径相同时,它们与夹持在它们两旁且相互平行的两 个等边角钢2均抵靠并焊接;当多个管井套管3的孔径不同时,则至少须保证与其中一侧的 等边角钢2抵靠并焊接。
[0025] 参照图2所示,以下为形成上述管井套组的现场实施过程;
[0026] 首先,为方便管井套组的形成,可先在厂内制成一个管套定位模具4,该管套定位 模具4的上表面具有一排定位孔40,每个定位孔40的孔径按实际需要而定,孔径可大可小。 当实际要求每个定位孔40的孔径一致时,需保证每个定位孔40的孔心在同一直线上;当实 际要求每个定位孔40的孔径不同时,则需保证每个定位孔40的其中一侧在同一直线上。
[0027] 然后,先将管井套管3放置于定位孔40内,再将厚度为2mm的等边角钢2平行放 置于管井套管3的两侧,并先将左侧的第一等边角钢20与管井套管3焊接连接。
[0028] 之后,用Φ 12的钢筋1焊接于每个管井套管3的管壁两侧,钢筋1连接所形成的 夹角端都与第二等边角钢22焊接连接,而每根钢筋1的另外一独立端都连接于第一等边角 钢20。
[0029] 以此,每个管井套管3被两根钢筋1焊接夹持住,并通过平行等边角钢2形成一组 管井套组。
[0030] 参照图3所示,当一组管井套组焊接连接成型后,前提半天对楼面进行浇筑施工。 其中,先将整组管井套组从管套定位模具4上取出,并放置于浇筑模板5上的设计位置。当 按实际需要把多组管井套组放置完毕后,再在管井套组上设置钢筋笼6。最后,浇筑混凝土, 待混凝土凝固后,便一次性形成了位于一直线上的管井。楼层间的各种立管便可合理有序 设置。
[0031]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可以用吊线控制上下楼面间管井套管3 的对应位置。这样,浇筑完成后,每个管井的中心轴便可相互对应起来,以保证楼层间的立 管能坚直顺利通过。
[0032] 完成上述实施过程后,便可体现出本实用新型的以下特征:
[0033] 1)制作了套管定位模具4,对整体套管批量制作;
[0034] 2)由于等边角钢2的约束,可以保证所有管井套管3均在一条直线上,避免管井套 管3偏位,达到美观和高效的效果;
[0035] 3)通过吊线保证上下层之间管井套管3位置的统一。
[0036]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 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 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管井套管预埋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坚直设置的多个管井套管; 所述管井套管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限位件,且所述管井套管配合夹持件与所述限位件 固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井套管预埋结构,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管井套管的至少一侧管壁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井套管预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包括分别置于所述管井套管两侧且相互平行的第一角钢及第二角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井套管预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井套管的一侧管壁抵靠并连接于所述第一角钢。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井套管预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井套管的一侧管壁与所述第一角钢焊接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井套管预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件包括形成连接夹角的至少两根钢筋。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井套管预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井套管焊接连接于所述连接夹角内。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井套管预埋结构,其特征在于, 每根所述钢筋包括独立端以及夹角端; 所述独立端焊接连接于所述第一角钢; 所述夹角端焊接连接于所述第二角钢。
【文档编号】E04G15/06GK203878999SQ201420151931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31日
【发明者】陈俊杰, 段辉乐, 路朝辉, 杨学兵, 郗锦乐, 王泽群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