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防火隔热层的磁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3025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结合防火隔热层的磁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砖,尤指一种结合防火隔热层的磁砖。



背景技术:

按,磁砖因具备有坚硬耐磨、抗折度佳、抗污性佳并且不易褪色等诸多优点,因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外墙或装饰等的材料上。

目前业界对于前述磁砖的施工方式大抵可分为湿式工法和干式工法。所谓的干式工法,一般大都用于建筑物外墙或内壁结合石材的施工法,主要原因在于石材的体积与重量过大,为了避免黏着材料的黏着力不足,而产生掉落的情况,而会于石材的背面角端开设有多条槽沟,并于槽沟装设有金属制的吊挂件来做为固定元件,以让石材能牢固地安装于外墙结构体、墙面或柱子上,施工时将石材与墙面间隔有8.5~10厘米距离,并于前述的间隔空间中装设隔绝材料。

现有的磁砖和隔绝材料的结合,除了将黏稠状隔绝材料填入磁砖和墙面来进行结合外,亦可将已成型的隔绝材料板插入磁砖和墙面之间来进行结合。然而,前述磁砖和隔绝材料的结合方式不仅需要耗费长时间来等待隔绝材料的固化定型,另外以插接方式的结合则需要对隔绝材料板进行裁切、钻孔、锁固等各种不同方式的加工,而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和加工成本,且前述的结合方式亦无法让隔绝材料紧固的结合于磁砖上,进而对于使用的安全性造成相当程度的影响,而亟待加以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防火隔热层的磁砖,使其不仅可提升防火隔热层和磁砖本体的结合稳固度,且能够简化制作流程和缩短制作时间而降低成本。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结合防火隔热层的磁砖,包括一磁 砖本体及一防火隔热层,该磁砖本体具有一内表面,在该内表面成形有多个凹沟及形成在各该凹沟之间的多个凸体,该凸体在邻近该内表面的位置具有一顶部宽度及在远离该内表面的位置具有一根部宽度,该顶部宽度大于该根部宽度;该防火隔热层覆盖该内表面,该防火隔热层通过各该凹沟和各该凸体固结于该磁砖本体。

其中,各该凸体皆为长条形,且以横向、纵向或斜向间隔配置,各该凹沟分别形成在任二该凸体之间。

其中,各该凸体皆为波浪形且间隔配置,各该凹沟分别形成在任二该凸体之间。

其中,该凹沟的宽度大于该凸体的宽度。

其中,更包括多个挂勾件,各该挂勾件通过该凹沟和该凸体连接在该磁砖本体的边缘处。

其中,各该挂勾件通过一焊料固结于该凹沟和该凸体之间。

其中,该挂勾件包含一基板及凸伸于该基板中间区域的一拱起部,在该拱起部下方形成有一插槽。

其中,更包括多个挂勾件,各该挂勾件连接在该磁砖本体的边缘处并被该防火隔热层覆盖。

其中,该挂勾件包含一基板及凸伸于该基板中间区域的一拱起部,在该拱起部下方形成有一插槽。

其中,在该凹沟内成形有一导引条,该导引条成形成有二导引斜面。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结合防火隔热层的磁砖,包括一磁砖本体及一防火隔热层,该磁砖本体具有一内表面,在该内表面成形有相互交叉的多条凹沟,在各该条凹沟之间共同围设出多个凸体,该凸体在邻近该内表面的位置具有一顶部宽度及在远离该内表面的位置具有一根部宽度,该顶部宽度大于该根部宽度;该防火隔热层覆盖该内表面,该防火隔热层通过各该凹沟和各该凸体固结于该磁砖本体。

其中,各该凹沟为横向和纵向交叉配置或二斜向交叉配置。

其中,该凸体的形状为矩形、十字形、三角形、圆形或六边形。

其中,该凹沟的宽度大于该凸体的宽度。

其中,更包括多个挂勾件,各该挂勾件通过该凹沟和该凸体连接在该磁砖本体的边缘处。

其中,各该挂勾件通过一焊料固结于该凹沟和该凸体之间。

其中,该挂勾件包含一基板及凸伸于该基板中间区域的一拱起部,在该拱起部下方形成有一插槽。

其中,更包括多个挂勾件,各该挂勾件连接在该磁砖本体的边缘处并被该防火隔热层覆盖。

其中,该挂勾件包含一基板及凸伸于该基板中间区域的一拱起部,在该拱起部下方形成有一插槽。

其中,在该凹沟内成形有一导引条,该导引条形成有至少二导引斜面。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功效,借由各凸体形成上大下小的形状,防火隔热材料在进入各凹沟硬化后能够形成倒钩结构,进而达到铆固的作用,其不仅可承受长时间环境所造成的震动、冲击和热胀冷缩等情况,并能够以机械式咬合而稳固地保持与磁砖本体做结合。本发明结合防火隔热层的磁砖可快速的大量生产而使成本降低,其所产制出的成品更具有高的密实度结构和外观质感佳等诸多优点。利用在凹沟中设置导引条和导引斜面,不仅利于黏稠状的防火隔热材料易于进入各凹沟而固结,且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气泡的产生。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磁砖本体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磁砖本体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磁砖本体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磁砖本体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防火隔热层结合于磁砖本体的组合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磁砖本体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的磁砖本体第三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的磁砖本体第四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的磁砖本体第五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磁砖本体第六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磁砖本体第七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的挂勾件外观图。

图13为本发明的挂勾件连接于磁砖本体的组合俯视图。

图14为本发明的挂勾件连接于磁砖本体的组合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的磁砖组合剖视图。

图16为本发明的磁砖另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磁砖本体

11:内表面

12:外表面

13:凹沟

14:凸体

15:导引条

151:导引斜面

W1:顶部宽度

W2:根部宽度

20:防火隔热层

30:挂勾件

31:基板

32:拱起部

33:插槽

40:焊料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结合防火隔热层的磁砖,其主要包括一磁砖本体10及一防火隔热层20。

磁砖本体10可为一混合多种物质(如:金属氧化物及半金属氧化物)和水的 混合物,除了包含黏土、长石以外还必需加入能使坯体耐急冷热的滑石等原料,亦可为由石灰石、蜡石及高铝石所组成的次级黏土。本体10具有一内表面11及形成在内表面11后方的一外表面12,以滚轮或压具(图未示出)对内表面11施以成形加工,而在内表面11同时形成有连续性的多个凹沟13和多个凸体14,且凹沟13的宽度大于凸体14的宽度,其中凹沟13的宽度优选地是在凸体14的宽度的1.5倍以上,如此不仅利于防火隔热层20易于进入各凹沟13中,并且具备有良好的机械咬合力和铆固结构强度。

其中各凹沟13可为横向(如图11所示)、纵向、斜向或波浪形(如图10所示)间隔配置的条状型态,亦可以是横向和纵向相互交叉配置(如图3所示)或斜向相互交叉配置。

其中各凸体14的外观形状可为矩形(如图3所示)、圆形(如图6所示)、六边形(如图7所示)、三角形(如图8所示)、十字形(如图9所示)、波浪形(如图10所示)或长直条形(如图11所示)等型态。此外,各凸体14除了可为如前述实施例中的各种几何形状外,亦可以是非几何形状或不规则形状。

各凸体14在受到压具(图未示出)进行压掣加工后,从而使凸体14的顶部宽度W1大于根部宽度W2,其后再送入电炉或窑炉等加热设备中经800~1200℃高温烧成,如此以制得一磁砖本体10。

防火隔热层20可为由玻璃(二氧化硅)经由高温自体发泡制成的发泡玻璃或称气泡玻璃或称硅晶化矿纤板(Cellular Glass)、岩棉、硅酸钙板、美耐板、水泥板、氧化镁板等具备防火、隔热或/及隔音的材料所制成。此防火隔热层20是在呈黏稠状态下披覆在磁砖本体10的内表面11上,继之经过高压的蒸养工艺而固化,通过各凹沟13和各凸体14而使此防火隔热层20能够稳定地固结于磁砖本体10上。

请参阅图12至图15所示,本发明结合防火隔热层的磁砖更包括一挂勾件30,此挂勾件30可为金属材料所制成,其具有一基板31及凸伸于基板31中间区域的一拱起部32,在拱起部32下方形成有一插槽33,此挂勾件30是安装在磁砖本体10的四隅角落处,可以填入一焊料40并且通过各凹沟13和各凸体14的设置而连接于磁砖本体10。继之,再将前述防火隔热层20披覆在磁砖本体10的内表面11和挂勾件30上,经过高压的蒸养工艺而固化成型。

请参阅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各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在各凹沟13的 中间区域成形有剖断面呈三角形导引条15,于导引条15两侧分别形成有一导引斜面151,此导引斜面151具有在防火隔热层20为黏稠状态时易于顺利进入各凹沟13而固结,且能够有效地降低防火隔热层20在流动过程中因流动路径不顺畅而产生气泡等问题,进而能够提升防火隔热层20和磁砖本体10的固结强度。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