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面板及吸收冲击单元及建筑物地板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85743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面板及吸收冲击单元及建筑物地板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面板及吸收冲击单元及建筑物地板施工结构,具有出色的层间隔音效果,将建筑物的地板以坚固的结构简单地施工。



背景技术:

通常建筑公寓等多层住宅时,在施工现场进行所有作业。并且,一些高层建筑物利用预铸节块工法来进行组装。

施工建筑物的地板时,隔断层间(上层与下层)的噪音与震动是非常重要。地板上施加的冲击、儿童玩耍的冲击给下层的居民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因此,设置吸收冲击的吸收材料(隔音材料)是必需的。

通常在建筑物的水泥板地板设置橡胶或合成树脂等隔音材料。例如,韩国授权专利第10-0166993号公开了在基础水泥板上设置橡胶材料,并在其上面发泡聚乙烯后设置海绵,然后在所述发泡海绵上面粘贴地板层(地板材料)来形成的地板结构施工方法。并且,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06-0038862号公开了可以作为建筑物的层间噪音防止材料(隔音材料),具备5至200倍的发泡倍率,并具有10μm至3000μm的发泡直径的热塑性阻燃性发泡体。

但,所述现行专利文献的根据现有技术的地板施工结构无法有效地吸收及切断上层的冲击(噪音与震动)。因此,给下层的居民带来严重的影响。

并且,现有建筑物的地板的供暖程序是通常在抹面灰浆层的内部埋入供暖管道。但,这样的设置方法会降低热导率,使得浪费能源消费量(供暖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诸多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地吸收及消耗(分散)施加在建筑物的地板的冲击(噪音与震动),使得具有出色的层间隔音性的同时,以坚固的结构简单地施工建筑物的地板的及混凝土面板及吸收冲击单元及建筑物的地板施工结构。

并且,本发明的其他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改善的供暖结构具有出色的热导率,从而节省能源消耗的建筑物的地板施工结构。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形态,本发明的混凝土面板,包括:基板;隔壁,在所述基板的上部以格子结构或蜂窝结构突出形成;填充单元,由所述隔壁形成,埋入填充物;贯通孔,朝混凝土面板的横方向及竖方向的一个以上的方向形成,内部插入用于与邻近的混凝土面板耦合的拉线。

所述隔壁包括朝基板的长度方向突出形成的多个横壁与朝基板的幅度方向突出形成的多个竖壁。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的实施形态,在所述基板的内部埋入作为加固芯材的金属网及金属多孔板中选择的一个以上,在所述竖壁的内部埋入作为加固芯材的钢筋及构架梁中选择的一个以上,在所述横壁的内部埋入作为加固芯材的构架梁。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形态,提供一种吸收冲击单元,包括:第一基板,设置于地板构造体上面;支撑杆,设置为多个,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上面;缓冲构件,具有弹性力,插入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缓冲构件的上部,在所述第二基板形成有引导孔,在引导孔插入所述支撑杆的上部末端。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的实施形态,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在与缓冲构件接触的面具备支撑部。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示例的实施形态,所述吸收冲击单元进一步包括调整高度构件,调整高度构件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缓冲构件的之间及第二基板与缓冲构件的之间中选择的一个以上。根据本发明的示例的实施形态,所述缓冲构件包括由多个构件叠层构成的弹性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形态,提供一种包括所述本发明的第一形态的混凝土面板的建筑物的地板施工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的实施形态,建筑物的地板施工结构,包括:根据所述本发明的第一形态的混凝土面板;吸收冲击单元,设置为多个,设置于所述混凝土面板的上部;导热性金属板,设置于所述吸收冲击单元的上部;隔热材料,设置于所述混凝土面板的上部;供暖管道,设置于所述隔热材料与导热性金属板之间,在所述混凝土面板的填充单元埋入填充物。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形态,提供一种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形态的吸收冲击单元的建筑物的地板施工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的实施形态,建筑物的地板施工结构,包括地板构造体;吸收冲击单元,设置于所述地板构造体的上部;导热性金属板,设置于所述吸收冲击单元的上部;隔热材料,设置于所述地板构造体的上部;供暖管道,设置于所述隔热材料与导热性金属板之间。

(三)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有效地吸收及缓冲(消耗)由冲击发生的噪音与震动,并具有出色的层间隔音性的效果。并且,根据本发明,改善的供暖结构导热性出色,使得能节省能源消费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形态的混凝土面板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形态的混凝土面板的截面图,图1的A-A线截面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形态的混凝土面板的截面图,图1的B-B线截面结构图。

图4至图8是用于本发明的构架梁的多种体现例。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的混凝土面板的立体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形态的混凝土面板的立体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混凝土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12是用于形成填充单元的成型框的体现例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模具的其他实施形态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用于形成填充单元的成型框的其他体现例的立体图。

图15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混凝土面板的设置过程的截面结构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地面施工结构的截面结构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的地面施工结构的截面结构图。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吸收冲击单元的第一实施形态的分离立体图。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构成吸收冲击单元的缓冲构件的实施形态的截面结构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吸收冲击单元的第一实施形态的截面结构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吸收冲击单元的第二形态的截面结构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形态的地面施工结构的重要截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里使用的术语“及/或”在前后排列的结构要素中包含一个以上的意思。并且,在说明书“第一”、“第二”、“一侧”、“另一侧”等术语为了从一个结构要素区分另一结构要素而使用的,各结构要素不会被所述术语而限定。

本说明书里使用的术语“形成在上”、“形成于上部(上侧)”、“形成于下部(下侧)”,“设置于上”、“设置于上部(上侧)”及“设置于下部(下侧)”不是意味着所属的结构要素直接叠层形成(设置)的意思而是在所属的结构要素之间进一步形成其他结构要素。例如,“形成(设置)于上”是在第一结构要素的上面直接接触第二结构要素,在所述第一结构要素与第二结构要素之间进一步形成(设置)第三结构要素。

并且,在说明书中使用的“连接”、“设置”、“结合”及“耦合”等是两个构件可拆装地结合与分离,并包含一体的结构的意思。具体地,本说明书里使用的术语“连接”、“设置”、“结合”及“耦合”等是勉强插入的方式、利用槽与突起的方式、利用螺丝、螺栓、活塞、铆钉等耦合构件的方式,将两个构件进行结合与分离,利用焊接或粘贴剂、水泥或泥浆进行浇注或一体的成型结合两个构件后,不可分离地构成的意思。并且,所述“设置”包括没有单独的结合力将两个构件叠层(安装)的意思。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添加的附图是示出本发明的示例的实施形态,仅为了本发明的理解而提供的。在附图,为了明确地体现各层及区域,扩大厚度,本发明的范围并不根据现实的厚度及大小及比率等限定。以下,在说明本发明时,省略公知的技能及结构的详细的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形态,提供一种施工在建筑物的地板有效地吸收及消耗从上层(上部)施加的噪音与震动的混凝土地板100。根据本发明的混凝土地板100用作形成建筑物的地板基础的构造体。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形态,提供一种设置于建筑物的地板,有效地吸收及缓冲(消耗)施加到地板的冲击的吸收冲击单元200。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形态,提供一种包括本发明的第一形态的混凝土面板100的建筑物的地板施工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形态,提供一种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形态的吸收冲击单元200的建筑物的地板施工结构。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示例的实施形态时,通过本发明的建筑物的地板施工结构的说明一起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混凝土面板100与吸收冲击单元200。

根据本发明的建筑物的地板施工结构为,根据示例的实施形态包括本发明的混凝土面板100。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建筑物的地板施工结构为,根据其他示例的实施形态包括地板构造体与设置于所述地板构造体上部的多个吸收冲击单元200。

在本发明,所述地板构造体只要是能支撑吸收冲击单元200的并不特别地限定。所述地板构造体为,吸收冲击单元200具备排列及设置的支撑面。所述地板构造体可成为通常的混凝土水泥板。所述地板构造体可包括以下说明的本发明的混凝土面板100。在说明本发明时,所述地板构造体举例说明本发明的混凝土面板100选择的实施形态。

图1至图3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混凝土面板100。图4至图8示出埋入在所述混凝土面板100的加固芯材的例,示出构架梁90的多种体现例。

根据本发明的混凝土面板100形成建筑物的地板基础(地板构造体)。所述混凝土面板100代替通常的混凝土水泥板。本发明的所述混凝土面板100的大小、长度、幅度及/或厚度并不被限定。所述混凝土面板100根据建筑物的大小(规模)及/或混凝土面板100的大小以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多个耦合及组装形成建筑物的地板。所述混凝土面板100根据一个体现例考虑运输及设置作业,具备根据两个以上的多个耦合形成一个层的地板的大小。

参照图1,所述混凝土面板100具备直六面体板状的形状。并且,所述混凝土面板100可包括基板10、在所述基板10的上部突出形成的隔壁20、由所述隔壁20形成的多个填充单元30。

所述基板10是直六面体形状的板状。在所述基板10的上部一体地延长突出形成有隔壁20。所述基板10及隔壁20作为混凝土材料通过模具浇注及养护混凝土,并一体地成型。

所述隔壁20具备格子结构及/或蜂窝(蜂巢)结构。在本发明,所述格子结构为,隔壁20朝混凝土面板100的长度方向(横方向)与幅度方向(竖方向)形成,使得形成为四角形排列的栅格结构,并隔壁20朝对角线方向形成,使得包括菱形(或平行四边形)等来排列的方格结构。并且,在本发明,所述蜂窝结构(蜂巢结构)包括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及/或圆形等形状。在图中示出所述隔壁20是格子结构形成的形状。具体地,所述隔壁20是如图1所示包括横壁22与竖壁24,横壁22,形成为多个,朝基板10的长度方向(横方向)突出形成,竖壁24,形成为多个,朝基板10的幅度方向(竖方向)突出形成,所述横壁22与竖壁24构成直角具备四角形形状的格子结构。

所述填充单元30在基板10的上面形成为槽形状,由所述隔壁20形成。填充单元30具备多个,具体地,由所述多个横壁22与所述多个竖壁24区划的空间。在填充单元30埋入设置填充物150(参照图16及图17)。

所述填充物150是为了隔热性及/或隔音性而设置的,并具备多个气孔。所述填充物150在气泡混凝土及/或合成树脂发泡泡沫中选择。更具体地,所述填充物150是从混凝土搅拌物(沙子与水泥的搅拌物)的物理的操作(例如,注入空气)形成气泡的方式浇注及养护的轻量气泡混凝土或合成树脂组合物(合成树脂与发泡剂的混合)发泡形成的合成树脂发泡泡沫。所述合成树脂发泡泡沫是聚苯乙烯泡沫、聚氨酯泡沫、聚乙烯泡沫及/或聚丙烯泡沫等。并且,所述填充物150是从玻璃棉、矿物棉、岩棉、纤维集合体(棉等)选择,根据情况从合成树脂发泡芯、沙子、土、石粉、珍珠岩、发泡珍珠岩、蛭石、发泡蛭石、木粉(锯末)、粗糠及稻草粉碎物(微细粉碎的)中选择一个以上。根据填充物150有效地吸收及切断施加到上层的噪音与震动的同时向混凝土面板100施加轻量性。同时,根据所述填充物150确保隔热性。

所述填充单元30的数量并不被限定。所述填充单元30朝横方向(长度方向)排列三列至二十列,朝竖方向(幅度方向)排列二列至十五列。在图1,所述填充单元30朝横方向(长度方向)排列八列,朝竖方向(幅度方向)排列四列,使得总共形成三十二个。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示例的实施形态,所述混凝土面板100是包括贯通孔40。所述贯通孔40朝混凝土面板100的横方向(长度方向)及竖方向(幅度方向)选择的一个以上的方向形成多个。优选地所述贯通孔40形成在混凝土面板100的至少竖方向(幅度方向)。在图中,贯通孔40朝混凝土面板100的竖方向(幅度方向)形成,示出形成在基板10的形状。施工建筑物的地板基础时,根据本发明耦合所述多个混凝土面板100来施工时,有效地使用所述贯通孔40。具体地,在所述贯通孔40插入用于与邻近的混凝土面板100耦合的拉线181(参照图15),使得坚固地设置混凝土面板100之间的组装力。

根据优选的实施形态,所述混凝土面板100可包括加固芯材。所述加固芯材能提高混凝土面板100的韧度,埋入在混凝土面板100的内部。所述加固芯材从金属网、金属多孔板、钢筋、构架梁及/或纤维垫等中选择。加固芯材可埋入于混凝土面板100的基板10及/或隔壁20的内部。

图2是示出图1的A-A线截面,图3是示出图1的B-B线截面。参照图2及图3,根据本发明的示例的体现例,在所述基板10的内部埋入作为加固芯材的金属网70、金属多孔板及纤维垫中选择的一个以上。并且,参照图2及图3,在所述隔壁20的内部可埋入钢筋80(参照图2)及/或构架梁90(参照图3)中选择的一个以上。在构成所述隔壁20的竖壁24的内部埋入钢筋80,在横壁22的内部可埋入构架梁90。所述构架梁90具备三个以上的主杆92结线的立体结构,有利于加固混凝土面板100的韧度。

图4至图8示出作为加固芯材的用于本发明的构架梁90的多种体现例。参照图4至图8,所述构架梁90具备立体的结构,并包括三个以上的主杆92与所述主杆92连接的钢线94。此时,所述主杆92与钢线94可使用钢材导管、钢筋及/或链条等,所述钢线94的直径小于主杆92的直径。

所述构架梁90根据主杆92的数量及位置的排列具备多种形态的立体结构。图4及图5是示出具备主杆92的三角形构造物形态的构架梁90,图6是示出具备四个主杆92并钢线94以X字形态连接的结构。图7是四角形构造物形态,图8是示出具备梯形构造物形态的截面形状的构架梁90的图。该立体结构的构架梁90改善混凝土面板100A的支撑韧度与张力韧度,使得有效地支撑负荷。

根据优选的体现例,所述构架梁90从如图4所示的立体构造物选择。参照图4,所述构架梁90包括多个主杆92与连接多个所述主杆92的钢线94,所述钢线94弯曲的同时具备连接多个主杆92的结构。该结构的构架梁90有效地加固混凝土主体100A的支撑韧度与张力韧度。此时,图4示出三个主杆92与由两个钢线94构成的构架梁90。如图4所示,各钢线94连接两个主杆92,弯曲部94a弯曲的同时具备连续地连接主杆92的结构。钢线94借助焊接结线等方式从弯曲部94a与主杆92结合。

图9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的混凝土面板100。

参照图9,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所述混凝土面板100可包括设置于侧面的嵌件50。如图9所示,所述嵌件50的一侧埋设在混凝土面板100的侧面,另一侧露出在外部。所述嵌件50用于与设置在建筑物的墙壁W(参照图15)的内部的钢筋F连接而使用的。此时,所述嵌件50与钢筋F通过焊接等方法坚固地连接。根据该嵌件50,混凝土面板100与建筑物的墙壁W具有坚固的结合力。

并且,参照图9,根据本发明的其他示例的实施形态,可包括设置在所述混凝土面板100的侧面的挂钩构件60。如图9所示,所述挂钩构件60的一侧埋设于混凝土面板100的侧面,另一侧露出在外部。所述挂钩构件60是运输或设置混凝土面板100时使用的。具体地,运输或设置混凝土面板100时,抓住所述挂钩构件60或在所述挂钩构件60可连接吊车等运输装置。因此,所述挂钩构件60容易地运输或设置混凝土面板100。并且,根据一个体现例,使用完毕所述挂钩构件60后可以去除。即,结束运输或设置所述混凝土面板100后,所述挂钩构件60可从混凝土面板100分离及去除。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形态的混凝土面板100。参照图10,在所述填充单元30的内部可形成加强部35。此时,所述加强部35设置于填充单元30的中央,作为混凝土材料从基板10一体地延长突出。并且,所述加强部35的高度与隔壁20的高度相同。所述加强部35为,通过模具浇注及养护混凝土,在所述基板10及隔壁20的成型过程中成型的同时与基板10一体地成型。根据该加强部35可以加强混凝土面板100的支撑负荷。具体地,所述加强部35支撑从填充单元30的上侧施加的负荷加固混凝土面板100的支撑负荷。

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混凝土面板100可以坚固地施工建筑物的地板。即,所述混凝土面板100的结构坚固。具体地,所述混凝土面板100包括基板10的同时,根据在所述基板10的上面突出形成的格子结构及/或蜂窝结构的隔壁20具有坚固的支撑力。并且,具有出色的隔音性的同时具备轻量性。具体地,在隔壁20之间形成多个填充单元30,使得确保轻量性的同时,在所述填充单元30的内部埋入用于吸收及消耗(分散)噪音与震动的气孔结构的填充物150,从而实现出色的隔音性。并且,填充物150根据气孔结构密度低,使得具备轻量性。并且,施工建筑物的地板时,不需要设置铸模及浇注混凝土,而是通过拉线181的所述混凝土面板100的耦合施工建筑物的地板基础,从而,简单地施工地板作业。

另一方面,所述混凝土面板100可由多种方法制造(成型),根据示例的实施形态如下方法制造。图11是用于说明所述混凝土面板100的制造方法的图。图12是示出用于形成填充单元30的成型框120的图。

参照图11及图12,所述混凝土面板100包括在模具110的内部设置加固芯材的第一步骤;在所述加固芯材的上面形成填充单元30的成型框120的第二步骤;在所述模具110的内部浇注及养护混凝土的第三步骤。

设置所述加固芯材的第一步骤为,作为加固芯材从所述的金属网70、金属多孔板、钢筋80、构架梁90及纤维垫中选择的一个以上。在模具110的内部设置金属网70,在金属网70的上部可设置钢筋80与构架梁90。此时,所述钢筋80朝竖方向(幅度方向)设置埋入于竖壁24,所述构架梁90朝横方向(长度方向)设置埋入于横壁22。多个所述加固芯材相结线金属网70、钢筋80以及构架梁90。在本发明,结线是利用铁丝等链条相编在一起的意思。

并且,所述混凝土面板100可进一步包括在模具110的内部设置中空管140的第四步骤。所述中空管140是用于形成贯通孔40,因此,养护混凝土后被去除。所述中空管140只要是内部空的就不会被限定。例如,金属管或合成树脂管等中选择。设置中空管140的第四步骤是可以在所述第一步骤与第二步骤之间或所述第二步骤与第三步骤之间进行。

所述模具110包括地板112与形成于所述地板112的侧面的四个墙壁部113。此时,在四个墙壁部113中至少一个与混凝土面板100可拆装地分离。并且,在模具110的墙壁部113可形成贯通所述中空管140的贯通孔114。在模具110的墙壁部113可形成用于埋入嵌件50与挂钩构件60的插入孔(未图示)。

所述成型框120用于形成填充单元30,并包括单元成型框123,单元成型框123具备与填充单元30对应的形状。此时,单元成型框123与填充单元30可具备多种形状。单元成型框123具备三角形、四角形、五角形、六角形、菱形及/或圆形等多种形状。根据单元成型框123的设置形成填充单元30的同时形成格子结构或蜂窝结构的隔壁20。

所述成型框120根据一个体现例与填充单元30对应的形状,所述成型框120可包括单元成型框123与连接框架125,单元成型框123,形成为多个,并形成填充单元30,连接框架125,用于连接所述多个单元成型框123。并且,如图12所示,在所述连接框架125的两侧末端可形成用于插入螺栓等耦合件的耦合孔125a。将成型框120设置于模具110时,将连接框架125的两侧末端安装在模具110的墙壁部113的上面后,借助螺栓等耦合件通过所述耦合孔125a与模具110耦合,从而将成型框120坚固地固定在模具110上。

图13是示出所述模具110的其他实施形态的图。参照图13,所述混凝土面板100根据其他实施形态,包括,在模具110的地板112设置成型框120的步骤;在所述成型框120的上面设置加固芯材的步骤;在所述模具110的内部浇注及养护混凝土的步骤。图1的混凝土面板100可以倒翻的形态制造。此时,所述成型框120包括与填充单元30对应的形状的多个单元成型框123。具体地,在模具110的地板112的上面规定间隔配置作为成型框120的多个单元成型框123,然后进行设置加固芯材与浇注与养护混凝土。

并且,图14是示出所述成型框120的其他体现例的图。利用图14的成型框120时,可以制造图10的混凝土面板100。参照图14,所述成型框120包括单元成型框123与连接框架125,单元成型框123,形成为多个,根据其他体现例形成填充单元30,连接框架125用于连接所述多个单元成型框123,在所述单元成型框123可形成混凝土埋入孔123a。在单元成型框123的中央可形成所述混凝土埋入孔123a。浇注混凝土时,在所述混凝土埋入孔123a浇注混凝土,使得形成加强部35。

以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地板施工结构的具体的实施形态。

根据本发明的地板施工结构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的混凝土面板100。图15至图17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地板施工结构的截面结构图。图15是用于说明混凝土面板100的设置过程的截面结构图,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的地板施工结构的截面结构图。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的地板施工结构的截面结构图。

首先,参照图15,建筑物的墙壁W通过鋳模C筑造或通过组装式砌块以预制的方式筑造。图15通过鋳模C筑造的图。具体地,为了施工墙壁W,设置内侧鋳模C与外侧鋳模C。在内侧鋳模C与外侧鋳模C之间设置多个钢筋F后结线。然后,在内侧及外侧鋳模C之间浇注及养护混凝土后施工墙壁W。此时,在左侧墙壁W与右侧墙壁W之间设置用于施工地板的混凝土面板100。例如,将两个以上的混凝土面板100朝水平设置多个。根据情况,可设置水平保持板191与支撑框架192,水平保持板191水平地支撑多个混凝土面板100,支撑框架192用于支撑所述水平保持板191。如图15所示,所述水平保持板191设置于混凝土面板100的下部,所述支撑框架192设置于水平保持板191的下侧的方式支撑。

所述多个混凝土面板100通过拉线181耦合。具体地,在混凝土面板100形成有贯通孔40,在贯通孔40插入拉线181后,从一侧施加张力后进行耦合。即,如图15所示,在左侧混凝土面板100的一侧(图15的左侧)借助固定构件182固定拉线181的一端。从右侧混凝土面板100的一侧(图15的右侧)利用伸张器185伸张拉线181的另一端后施加强力的张力,若固定在钢筋F,则多个混凝土面板100可坚固地耦合。此时,在伸张器185连接液压器等强力的张力。在本发明,拉线181只要是具备适当的韧度的就不会被限定,例如使用钢筋或多个钢线。所述拉线181的末端通过焊接等方式坚固地与埋入在墙壁W的内部的钢筋F耦合。通过拉线181耦合多个混凝土面板100后,将设置在混凝土面板100的侧面的所述嵌件50焊接在墙壁W的钢筋F或利用其它耦合件耦合,使得具有坚固的结合力。

所述混凝土面板100的设置过程是说明在施工二楼或三楼的地面的情况。建筑物的最底层为,可省略水平保持板191与支撑框架192的设置结构。并且,施工的混凝土面板100成为居住在上层的居民的地板,并成为住在下层的居民的天花板。

参照图16及图17,根据本发明的地板施工结构包括由所述结构设置的混凝土面板100与导热性金属板500,导热性金属板500隔开设置于所述混凝土面板100的上面。此时,混凝土面板100与导热性金属板500借助吸收冲击单元200规定间隔隔开。在混凝土面板100与导热性金属板500之间从下面按顺序设置隔热材料300与供暖管道400。

更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地板施工结构作为地板构造体包括,混凝土面板100;吸收冲击单元200,具备多个,设置于所述混凝土面板100的上面;导热性金属板500,设置于所述吸收冲击单元200的上面;隔热材料300,设置于所述混凝土面板100的上面;供暖管道400,设置于所述隔热材料300与导热性金属板500之间。此时,所述吸收冲击单元200直接设置于混凝土面板100的上部面(参照图16)或直接设置于隔热材料300的上部面(参照图17)。

参照图16,所述吸收冲击单元200直接设置于混凝土面板100的上部面,在吸收冲击单元200的周围隔热材料300直接设置于混凝土面板100。并且,参照图17,所述吸收冲击单元200直接设置于隔热材料300的上部面。具体地,在混凝土面板100的上部面直接设置隔热材料300,在所述隔热材料300的上部面直接设置吸收冲击单元200。图16及图17示出所述混凝土面板100的适用图10的混凝土面板100的地板施工结构。

此时,在所述混凝土面板100形成有填充单元30,在所述填充单元30埋入所述的填充物150。填充物150埋入在填充单元30,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形态在隔壁20与隔热材料300之间及/或在加强部35与隔热材料300之间形成规定厚度的所述填充物150。并且,在设置于所述供暖管道400之间的空的空间S填充其他填充材料或根据其他形态所述空的空间S可作为空气层。所述填充材料具备隔热性及/或隔音性,例如,使用通常的隔热材料或可使用填充物150。

所述吸收冲击单元200设置于混凝土面板100与导热性金属板500之间,使得将混凝土面板100与导热性金属板500规定间隔隔开。并且,所述吸收冲击单元200隔开导热性金属板500的同时,吸收及缓冲从上部施加的冲击,从而有效地切断噪音与震动。此时,所述吸收冲击单元200可固定在混凝土面板100的隔壁20。根据其他实施形态,所述吸收冲击单元200设置于填充单元30的内部,并设置于所述填充物150的上部。此时,所述填充物150为了支撑吸收冲击单元200可选择压缩合成树脂发泡泡沫(作为一例,压缩聚苯乙烯泡沫)。

所述吸收冲击单元200只要是吸收及缓冲从上部施加的冲击的就并不被限定,优选地从以下说明中选择。

图18至图2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吸收冲击单元200的实施形态。

首先,参照图18,根据本发明的吸收冲击单元200包括,第一基板210;支撑杆220,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210的上部;缓冲构件230,插入设置于所述支撑杆220,并具备弹性力;第二基板240,设置于所述缓冲构件230的上部。此时,根据本发明的吸收冲击单元200包括多个支撑杆220。所述吸收冲击单元200有效地吸收及缓冲从上部施加的冲击,从而切断噪音与震动。

根据本发明的吸收冲击单元200的各结构要素为,例如可选择金属材料及/或塑料材料,但重整并不被限定。以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吸收冲击单元200的各结构要素的示例的实施形态。

所述第一基板210是圆形或多角形(四角形等)的板状,设置于建筑物的地板构造体的上面。所述地板构造体可从根据本发明的混凝土面板100选择。此时,所述第一基板210固定在混凝土面板100的上面。例如,所述第一基板210固定在混凝土面板100的隔壁20及/或加强部35或设置在所述填充单元30的内部。

所述第一基板210借助地脚螺栓142(参照图16)固定在混凝土面板100。在所述第一基板210可形成用于插入地脚螺栓142的螺栓孔210a。更加具体地,在所述第一基板210形成一个以上的螺栓孔210a,在所述混凝土面板100的隔壁20及/或加强部35埋入地脚插件144,使得地脚螺栓142贯通螺栓孔210a后与地脚插件144耦合,从而在第一基板210可固定混凝土面板100。

所述支撑杆220设置多个。即,在所述第一基板210设置多个支撑杆220。在所述第一基板210可设置三个至六个支撑杆220,在附图规定间隔排列设置四个支撑杆220。所述支撑杆220可具备圆柱形或多边型柱子形状。

所述缓冲构件230具备弹性力,使得插入及设置于支撑杆220提供用于吸收冲击的缓冲力。所述缓冲构件230只要是具备弹性力的就并不被限定。从吸收冲击单元200的上部施加冲击时,所述缓冲构件230的收缩(缓冲)长度是优选地0.1mm至4mm。具体地,若从上部(上层)施加冲击,则所述缓冲构件230收缩(缓冲),此时,缓冲构件230根据冲击负荷具备约0.1mm至4mm的收缩力(缓冲力)。

作为一例,施加冲击前缓冲构件230的全体长度约5cm(=50mm)时(初期长度=约5cm),根据从上部施加的冲击缓冲构件230收缩至0.1mm至4mm,收缩后的长度为46mm至49.9mm。此时,收缩的长度(收缩力)不到0.1mm时,吸收冲击的功能(缓冲功能)非常弱小。若收缩的长度(收缩力)超过4mm过于收缩时,感受到缓冲(收缩)的动摇感。考虑到所述问题,优选地所述缓冲构件230的收缩的长度0.5mm至3.5mm或1mm至3mm。在此范围内缓冲时,具备出色的吸收冲击的功能(缓冲功能)的同时不会给人带来收缩(缓冲)的感觉。此时,所述冲击负荷是结束地板施工后从上部施加的任意的冲击负荷,并不被限定,是体重100kg的人从地板约30cm高度跳起来后施加的冲击负荷。在本发明,所述缓冲构件230具备所述范围的收缩力,例如,可包括线圈型的弹簧及/或多个弹性构件235。

根据优选的实施形态,所述缓冲构件230从多个弹性构件235中选择。图19是缓冲构件230的优选的实施形态,示出包括多个弹性构件235的缓冲构件230的截面结构图。

参照图19,所述缓冲构件230是叠层多个弹性构件235的弹性体。所述弹性构件235由弹性的金属构件或弹性的塑料构件构成,例如,碳素钢、不锈(SUS)、铝合金钢以及钢铁等金属材料构成。

在所述弹性构件235的中央形成有缓冲孔235a,在所述缓冲孔235a插入支撑杆220。具体地,所述弹性构件235包括缓冲孔235a与弹性圆盘235b,缓冲孔235a,插入在支撑杆220;弹性圆盘235b,形成为斗笠形状,以所述缓冲孔235a作为基准朝圆柱方向形成。此时,如图19所示,所述斗笠形状的弹性圆盘235b从水平基准线L朝规定角度(θ)倾斜形成,使得具备斗笠的形状。所述弹性圆盘235b并不被限定,但从水平基准线L具备2至45度左右的角度(θ)。

所述缓冲构件230由多个弹性构件235叠层构成。此时,参照图19,两个弹性构件235朝相反的方向叠层构成一个弹性体组合,弹性体组合叠层一个或两个以上构成缓冲构件230。图19是示出朝相反的方向叠层的两个弹性构件235构成一个弹性体组合,该弹性体组合四个朝上下叠层,使得总共八个弹性构件235叠层构成缓冲构件230。因此,从上部施加冲击时,斗笠形状的弹性构件235为,规定角度(θ)倾斜地形成的斗笠形状的弹性圆盘235b展开的同时吸收及缓冲冲击。弹性构件235比线圈形的弹簧更加稳定地体现吸收(缓冲)冲击,这结构比较坚固,使得适用在本发明。

并且,参照图18,所述第二基板240设置于缓冲构件230的上部,支撑导热性金属板500。此时,所述第二基板240作为圆形或多角形(四角形)的板状,此处形成有引导孔245。即,在第二基板240形成有插入所述支撑杆220的上部末端221的引导孔245。所述引导孔245具备多个,这与所述支撑杆220的数量相同。例如,如图18所示,支撑杆220为四个时,所述引导孔245可具备四个。因此,当从上部施加冲击时,所述第二基板240沿着支撑杆220朝上下移动。

并且,参照图20,所述支撑杆220的上部末端221插入于第一基板240的引导孔245,并具备台肩d的方式插入。具体地,支撑杆220的上部末端221从引导孔245的末端245a具备规定距离的台肩d的方式设置。例如,当从第二基板240的上部施加强力的冲击时,支撑杆220的上部末端221根据缓冲构件230的收缩从引导孔245脱离,使得可压缩上部的导热性金属板500。所述台肩d可防止此现象。即,所述台肩d为当强力的冲击施加到第二基板240时,形成所述末端221的多余的出入通道,使得防止支撑杆220的上部末端221与导热性金属板500之间的接触。所述台肩d为,例如可形成0.2mm-6mm的距离。所述台肩d为,例如可形成0.5mm-4mm的距离。具体地,当施加冲击时,支撑杆220的上部末端221在引导孔245的内部可移动0.2mm-6mm的范围(或0.5mm-4mm的范围)。

参照图18及图20,根据本发明的示例的实施形态,根据本发明的吸收冲击单元200进一步包括调整高度构件250。该调整高度构件250可设置于第一基板210与缓冲构件230之间及第二基板240与缓冲构件230之间的一个以上。所述调整高度构件250是用于调整吸收冲击单元200之间的水平。

根据本发明的吸收冲击单元200在建筑物的地板可设置多个,根据情况建筑物的地板不符合水平。此时,通过所述调整高度构件250可调整吸收冲击单元200之间的水平。所述调整高度构件250作为圈形状,插入设置于支撑杆220。在所述调整高度构件250的中央可形成插入支撑杆220的插入孔255。所述调整高度构件250可具备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多个。所述调整高度构件250根据高度偏差可定出使用的数量。即,根据吸收冲击单元200之间的高度偏差将调整高度构件250以适当的数量设置于第一基板210与缓冲构件230之间及/或第二基板240与缓冲构件230之间,从而调整高度。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吸收冲击单元200的其他实施形态。

参照图21,所述第一基板210与第二基板240在与缓冲构件230接触的面可形成支撑部212、242。即,在第一基板210的上部面形成第一支撑部210,在第二基板240的下部面可形成第二支撑部242。并且,所述支撑部212、242从第一基板210与第二基板240分别一体形成。并且,所述支撑部212、242具备圈形状,与构成所述缓冲构件230的弹性构件235具备相同的外径。此时,形成在第二基板240的第二支撑部242具备与引导孔245连通的连通孔,在所述连通孔插入支撑杆220的上端。

缓冲构件230借助支撑部212、242稳定地与第一基板210、第二基板240紧贴,并且,支撑部212、242根据情况可调整高度。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242的第二支撑部242可延长引导孔245的长度,使得稳定地引导支撑杆220的上部末端221。更具体地,在第二支撑部242形成所述连通孔,使得可延长形成在第二基板240的引导孔245的长度。因此,能有效地防止支撑杆220的上部末端221从第二基板240的引导孔245脱离的现象。

另一方面,参照图16及图17,所述隔热材料300只要是具备隔热性的并不被限定,可使用通常的。并且,所述隔热材料300的隔热性的同时具备隔音性。所述隔热材料300为,例如,合成树脂泡沫(聚苯乙烯泡沫、聚氨酯泡沫、聚乙烯泡沫、聚丙烯泡沫等)、XPS(作为压缩合成树脂泡沫,在本发明XPS包括压缩聚苯乙烯,压缩聚乙烯泡沫、压缩聚丙烯等)、石膏板、玻璃棉、矿物棉、岩棉以及纤维集合体(棉等)等中选择,但并不被限定。

并且,参照图16及图17,所述导热性金属板500只要是具备导热性的金属板就并不被限定。导热性金属板500为,例如从铁(Fe)、铜(Cu)及铝(AI)等中选择的单一金属或这些的合金。导热性金属板500为,考虑到价格选择铁板或考虑到重量与导热性可选择铝板或铁-铝合金板等。

同时,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所述供暖管道400设置于隔热材料300与导热性金属板500之间。此时,供暖管道400以最大限度地紧贴设置于导热性金属板500的下侧面。从供暖管道400发生的热气上升传递到导热性金属板500。

此时,根据本发明,可体现有效的供暖效果。即,向抹面灰浆埋入及设置供暖管道时,由于抹面灰浆的导热率低,使得比能源消费量供暖效果低,但根据本发明设置导热性金属板500后,在所述导热性金属板500的下侧设置供暖管道400时,有效地改善导热性。更具体地,比现有的抹面灰浆热导率非常高的金属板500有效地传递及排放热,使得以低的能源消费量体现高的供暖效果。并且,在供暖管道400的下侧设置隔热材料300,使得供暖管道400的热气根据隔热仅传递到上部。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形态,根据本发明的地板施工结构进一步包括缓冲垫450。如图16及图17所示,在所述吸收缓冲单元200与导热性金属板500的接触界面可设置缓冲垫450。该缓冲垫450用于缓冲吸收冲击单元200与导热性金属板500之间的缓冲,因此,可由橡胶材料、合成树脂材料、纤维材料构成。

图2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形态的地板施工结构的重要部分截面结构图。

在本发明,地板构造体可从如上所述的多个混凝土面板100耦合的面板组装体或如上所述的通常的混凝土水泥板S中选择。图22是适用作为地板构造体的通常的混凝土水泥板S的图。混凝土水泥板S通过铸模施工。

参照图22,所述吸收冲击单元200通过地脚螺栓142固定在混凝土水泥板S的上面。具体地,在混凝土水泥板S埋入地脚插件144,地脚螺栓142贯通第一基板210的螺栓孔210a后,在地脚插件144耦合地脚螺栓142后,在混凝土水泥板S的上面固定设置吸收冲击单元200。因此,地板施工结构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形态,包括,混凝土水泥板S;吸收冲击单元200,设置为多个,并设置于所述混凝土水泥板S的上面;导热性金属板500,设置于所述吸收冲击单元200的上面;隔热材料300,设置于所述混凝土水泥板S的上面;供暖管道400,设置于所述隔热材料300与导热性金属板500之间。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地板施工结构,除了所述结构要素外可进一步包括其他结构要素。例如,在导热性金属板500的上部设置涂饰原料。涂饰原料通常是从使用的地板涂饰材料中选择。所述涂饰材料从印刷装饰垫、地板、瓷砖、天然石板(大理石等)、人造大理石(大理石纹的合成树脂垫等)及/或黄土板等中选择。

根据本发明的地板施工结构为,除了所述涂饰材料外可进一步包括多种功能性层。例如,黄土层、除臭层、杀菌层、远红外线放射层及/或单独的隔音材料层等。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有效地吸收及消除(分散)噪音与震动,使得层间隔音性出色,并坚固且简单地施工建筑物的地板。并且,根据本发明,改善的供暖结构导热性出色,从而节省能源消费(供暖费用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