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浓浆料的旋转布料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39907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3年05月31日、申请号为201380039492.9、发明名称为“用于浓浆料的旋转布料机”的发明专利申请(国际申请号PCT/EP2013/061278,公开号WO2014/016022)的分案申请。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浓浆料特别是用于新拌混凝土的旋转布料机,具有一个可安装在安装面上的承重支架、一个在其输入侧的端部的区域内围绕与支架固定的竖直轴线可旋转地设置在承重支架上且在那里在压力下可加载浓浆料的第一悬臂管,和一个在第一悬臂管的输出侧的端部的区域内围绕一个水平摆动轴线可偏转地设置的、与第一悬臂管连通的第二悬臂管。

背景技术:
在那些必须在短时间内撒放大量新拌混凝土的大型混凝土建设项目中,像利用起重机铲斗进行混凝土浇筑那样的传统混凝土浇筑方法在效率上是不够的。如果在混凝土运输时必须附加地越过远的距离或者高的高度,则当前主要采用具有输送管道系统的固定式混凝土泵。作为在一个固定的输送管道的端部的布料装置,考虑例如布料杆和旋转布料机。开头所述类型的旋转布料机通常包括一个两件式悬臂、一个具有压载的对应悬臂和一个通常构成为撑脚的承重支架。两件式悬臂的两个悬臂管本身通常经由一个铰链连接在一起,该铰链仅允许围绕竖直轴线的旋转。因此,旋转布料机只能沿水平的面运动。而在布料杆中,出于安全性原因,杆臂由于高的工作高度总是由一个承载的结构和一个连接到该结构上的输送管道组装而成,而旋转布料机的第二臂通常只包括一个自支承的输送管。旋转布料机通常不具有驱动装置,而是由操作者手动引导。通过其简单的结构并且由于其小的作用范围,它们相对价格低廉。因此,它们优选应用在简单的混凝土浇筑作业中。第二悬臂管相对于第一悬臂管的剪刀状活动性具有的优点是,与布料杆相反,旋转布料机优异地适合于面状混凝土浇筑。在这样的混凝土浇筑作业中,操作者还可以以较少的经验和训练简单地通过手动移动悬臂管将混凝土撒放到在旋转布料机的活动半径内的每个任意的部位上。处于作用区域内的物品或者人员由此而受损或受伤的危险在此相对较小。另一方面,与固定式布料杆相比,旋转布料机具有一个取决于方案的缺点。它们不能在工作范围内越过障碍物。但是,在建筑工地上的待混凝土浇筑的面上,可以经常看到用于柱体或者墙体连接部的竖直的钢筋、模板、运输和贮放容器或类似物。这些部件形成障碍物,这些障碍物限制旋转布料机的活动性并且要求旋转布料机重复的继而不经济的位置变换。在最坏的情况下,甚至必须完全放弃使用旋转布料机,从而作为备选只考虑昂贵的固定杆。

技术实现要素:
由此出发,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按如下方式改进开头所述类型的旋转布料机,以致可以扩展其工作范围并且可以更容易地避开在建筑工地上的可能的障碍物。为了实现该目的,提出了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特征组合。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出本发明的有利的构造和扩展方案。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所基于的构思首先在于,一个具有可上升的第一悬臂管的旋转布料机即整个悬臂可以容易地偏转越过障碍物,并且省去了挪动旋转布料机的麻烦。为了能够实现第一悬臂管的上升,根据本发明提出,第一悬臂管在其输入侧的端部的区域内,除了竖直旋转轴线之外,还附加地围绕一个水平轴线相对于承重支架可偏转。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在两个悬臂管之间的铰链像往常一样仅配备有一个水平轴线,则第二悬臂管在第一悬臂管上升时将同样地倾斜。由此,在两个悬臂管之间的旋转轴线将不再是竖直的。第二悬臂管将自动向侧面摆动。为了避免该缺点,根据本发明此外还提出,第二悬臂管附加地围绕一个与水平摆动轴线垂直的旋转轴线相对于第一悬臂管的输出侧的端部可旋转,并且在第一悬臂管与第二悬臂管之间设置平行导向装置,所述平行导向装置被指定用于并且适用于-在第一悬臂管的不同的摆动位置都使第二悬臂管保持在基本上平行于安装面的取向,和/或-在第一悬臂管的不同的摆动位置都使第二悬臂管的与水平摆动轴线垂直的旋转轴线保持在平行于与支架固定的竖直轴线的取向。利用这些措施可以实现经由平行导向装置使第二悬臂管不依赖于第一悬臂管的定位角地始终保持水平。平行于安装面引导第二悬臂管可以例如借助两个预紧元件实现,这两个预紧元件将第一悬臂管的铰链与第二悬臂管的铰链连接在一起。在这里涉及一个连杆传动装置,其中平行导向装置具有一个平行于与支架固定的竖直轴线取向的接臂和一个按双曲柄形式的四连杆机构的连杆,该连杆平行于第二悬臂管的设置在第一悬臂管的输出侧的端部的旋转轴线取向,并且其中第二悬臂管基本上垂直于四连杆机构的连杆取向。在应用自支承的悬臂管时具有的优点是,第一悬臂管经由至少两个弯管以及相应数量的管接头连接到一个与支架固定的管件上,其中两个管接头构成为具有相互垂直取向的旋转轴线的旋转接头。有利的是,在此其中一个旋转接头形成所述竖直轴线,而另一个旋转接头形成第一悬臂管的相对于承重支架的所述水平轴线。一种类似的结构方式可以应用在第一悬臂管与第二悬臂管的连接中。在这里,第二悬臂管在其输入侧的端部经由至少两个弯管以及相应数量的管接头连接到第一悬臂管的输出侧的端部,其中两个管接头构成为具有相互垂直取向的旋转轴线的旋转接头。有利的是,在此其中一个旋转接头形成所述水平摆动轴线,而另一个旋转接头形成在第一悬臂管与第二悬臂管之间与所述水平摆动轴线垂直的旋转轴线。为了确保旋转布料机的足够的稳定性,有利的是,在第一悬臂管的输入侧的端部的区域内设置一个与第一悬臂管一起围绕与支架固定的竖直轴线一起旋转的压载悬臂。为了使悬臂上升和下降,可设想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为此一种优选的构造设定,第一悬臂管能借助一个升降设备围绕其输入侧的水平轴线偏转成,使第二悬臂管相对于承重支架上升或下降。在此,该升降设备可以具有一个在悬臂管与压载悬臂之间张紧的预紧或牵引部件,该预紧或牵引部件可被机械操纵成使第一悬臂管围绕其水平轴线偏转。为此,有利的是,该升降设备具有一个铰接在压载悬臂或者在四连杆机构的接臂上的、经由一个驱动机构可移动的杠杆,该杠杆的自由的杠杆端部经由预紧或牵引部件与第一悬臂管连接。根据这一原理的一个有利的扩展方案,该升降设备具有一个设置在压载悬臂上的双臂杠杆,该双臂杠杆的载荷臂经由预紧或牵引部件与第一悬臂管连接,并且该双臂杠杆的力臂与一个支承在压载悬臂上的优选构成为液压缸的驱动机构联接。为了在混凝土浇筑面上或在模板内对混凝土进行均匀布料,此外有利的是,第二悬臂管在其例如装备有一个90°弯头的自由端部带有一个向下悬挂的末端软管。附图说明下面借助在附图中以示意方式示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其中,图1具有一个双臂悬臂和一个末端软管的旋转布料机;图2具有其经由弯管相互连接的悬臂臂部的旋转布料机的悬臂;图3具有承重支架、两个悬臂管以及一个平行导向装置的旋转布料机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示出的旋转布料机10用于将新拌混凝土引入到那些利用固定布料杆直接布料在技术或者经济上受到限制的建筑工地上。旋转布料机10利用其出口部位12不仅可以越过大的混凝土浇筑面而且还可以越过一定的高度并且尽管如此还构造简单且容易控制。正如从图1和3可看出的那样,该旋转布料机具有一个承重支架14,该承重支架以四个星形设置的摆动腿16可安装在一个安装面18上。这四个摆动腿16可以成对地向上和向侧面翻转,从而旋转布料机10可以在不拆卸的情况下以节省空间的方式在载重汽车或者集装箱上进行输送。该旋转布料机10包括一个双臂悬臂20,该双臂悬臂包括一个在其输入侧的端部22的区域内围绕一个与支架固定的水平轴线24可旋转地设置在承重支架14上的第一悬臂管26和一个在其第一悬臂管26的输出侧的端部25的区域内围绕一个水平摆动轴线28可偏转地设置的、与第一悬臂管26连通的第二悬臂管30。本发明的一个特征在于,第一悬臂管26在其输入侧的端部22的区域内附加地围绕一个水平轴线32相对于承重支架14可偏转,并且第二悬臂管30附加地围绕一个与水平摆动轴线28垂直的旋转轴线34而相对于第一悬臂管26的输出侧的端部25可旋转。在第一悬臂管26与第二悬臂管30之间设置平行导向装置36,所述平行导向装置用于在第一悬臂管26的不同的摆动位置使第二悬臂管30始终保持在基本上平行于安装面18的取向。这同时意味着,在该平行导向装置36的作用下,第二悬臂管30的与水平摆动轴线28垂直的旋转轴线34在第一悬臂管26的不同的摆动位置都保持在平行于与支架固定的竖直轴线24的取向。因此,平行导向装置36形成一个按平行四边形导向装置或者双曲柄形式的连杆传动装置,它们具有一个平行于与支架固定的竖直轴线24取向的接臂38和一个平行于第二悬臂管30的设置在第一悬臂管26的输出侧的端部25上的旋转轴线34取向的连杆40。第二悬臂管30在此基本上垂直于连杆40取向并且以其前端42描绘一条连杆曲线,该连杆曲线由在第一悬臂管26偏转时始终水平的取向而得到。为了使第二悬臂管30在其与安装面18平行的位置上方向稳定,在根据图1和3的实施例中,附加地设置一个预紧部件70,该预紧部件从连杆40的自由端部出发倾斜地朝第二悬臂管30那边延伸并且被固定在该第二悬臂管上。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加固,第二悬臂管30还可以与一个支承板条72连接,该支承板条用于使第二悬臂管30在通流的新拌混凝土的负载下不发生挠曲。第二悬臂管30在其自由的前端42经由一个90°弯头44通到一个向下悬挂的末端软管46中,混凝土经由该末端软管可以方便地撒放到混凝土浇筑部位上。由图2可知,悬臂20由自支承的悬臂管26、30组装而成。在此,第一悬臂管26经由总计四个弯管48和五个管接头50连接到一个与支架固定的管件52上。其中两个管接头在此构成为具有相互垂直取向的旋转轴线24、32的旋转接头50′、50″。其中一个旋转接头50′在此形成竖直轴线24,而另一个旋转接头50″形成第一悬臂管26相对于承重支架14的水平轴线32。另外,在图2中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悬臂管30在其输入侧的端部54经由五个弯管56和六个管接头58连接到第一悬臂管26的输出侧的端部25上,其中,管接头58′作为旋转接头形成水平摆动轴线28,而另一个旋转接头(未示出)形成在第一悬臂管26与第二悬臂管30之间与水平摆动轴线垂直的旋转轴线34。在第一悬臂管26的输入侧的端部22的区域内,存在一个与第一悬臂管一起围绕与支架固定的竖直轴线24一起旋转的压载悬臂60,该压载悬臂对于旋转布料机10在安装面18上的稳定性是必需的。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在于,第一悬臂管26借助一个升降设备62围绕其输入侧的水平轴线32偏转成使第二悬臂管30相对于承重支架14上升或下降。在图1和3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升降设备62具有一个在第一悬臂管26与压载悬臂60之间张紧的预紧或牵引部件64,该预紧或牵引部件可被机械地操纵成使得第一悬臂管26围绕其水平轴线32偏转。升降设备62在该实施例中包括一个铰接在压载悬臂60上的双臂杠杆66,该双臂杠杆的载荷臂66′经由预紧或牵引部件64与第一悬臂管26连接,并且该双臂杠杆的力臂66″与一个支承在压载悬臂60上的、构成为液压缸的驱动机构68联接。在这里仅仅涉及一个用于操纵悬臂10的特定的实施例。第一悬臂管26的上升还可以以另外方式实现。这样,例如升降设备62可以具有一个铰接在压载悬臂60或四连杆机构的接臂38上的、经由一个驱动机构68可移动的杠杆,该杠杆的自由的杠杆端部经由预紧或牵引部件64与第一悬臂管26连接。原则上,第一悬臂臂部26的上升和下降还可以通过手动进行。综上所述,可以确定如下: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浓浆料特别是用于新拌混凝土的旋转布料机10,具有一个可安装在安装面18上的承重支架14、一个在其输入侧的端部22的区域内围绕与支架固定的竖直轴线24可旋转地设置在承重支架14上且在那里在压力下可加载浓浆料的第一悬臂管26,和一个在第一悬臂管26的输出侧的端部25的区域内围绕水平摆动轴线28可偏转地设置的、与第一悬臂管26连通的第二悬臂管30。作为新特征要求保护的是,第一悬臂管26在其输入侧的端部22的区域内附加地围绕一个水平轴线32相对于承重支架14可偏转,第二悬臂管30附加地围绕一个与水平摆动轴线28垂直的旋转轴线34相对于第一悬臂管26的输出侧的端部25可旋转。另外,在第一悬臂管26与第二悬臂管30之间设置平行导向装置36,所述平行导向装置36用于在第一悬臂管26的不同的摆动位置使第二悬臂管30保持在基本上平行于安装面18的取向。附图标记一览表10旋转布料机12出口部位14承重支架16摆动腿18安装面20双臂悬臂22输入侧的端部24水平轴线/旋转轴线/竖直轴线25输出侧的端部26第一悬臂管28水平摆动轴线30第二悬臂管32水平轴线/旋转轴线34垂直的旋转轴线36平行导向装置38接臂40连杆42前端4490°弯头46末端软管48弯管50管接头50′、50″旋转接头52管件54输入侧的端部56弯管58管接头58′旋转接头60压载悬臂62升降设备64预紧或牵引部件66双臂杠杆66′载荷臂66″力臂68驱动机构70预紧部件72支承板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