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2426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用脚手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脚手架。



背景技术:

脚手架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建筑界的通用术语,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作业或外围安全网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说白了就是搭架子,脚手架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长期以来,由于架设工具本身及其构造技术和使用安全管理工作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致使事故的发生率较高。有关统计表明:在中国建筑施工系统每年所发生的伤亡事故中,大约有1/3左右直接或间接地与架设工具及其使用的问题有关。随着中国建筑市场的日益成熟和完善,竹木式脚手架已逐步淘汰出建筑市场,只在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仍在使用;而门式脚手架、碗扣式脚手架等只在市政、桥梁等少量工程中使用,普通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因其维修简单和使用寿命长以及投入成本低等多种优点,占据中国国内70%以上的市场,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不同类型的工程施工选用不同用途的脚手架和模板支架。桥梁支撑架使用碗扣脚手架的居多,也有使用门式脚手架的。主体结构施工落地脚手架使用扣件脚手架的居多,脚手架立杆的纵距一般为1.2~1.8m;横距一般为0.9~1.5m。

目前现有的建筑施工用脚手架结构不牢固,不方便转动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牢固,工人可以选择在踏板上进行工作,方便转动位置的建筑施工用脚手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脚手架,包括框架、支架、横杆和支杆,所述支架安装在框架两端,所述横杆焊接在框架内,所述支杆安装在支架中部,所述支杆中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与横杆和支杆焊接,所述框架内还焊接有钢板,所述横杆上固定有中部呈凹形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壳体内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中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顶部固定有连杆,所述连杆两端焊接有踏板。

作为优选,所述框架外侧还安装有两根把手,工作时握住把手能够保持身体平衡。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呈倾角设置,使得支撑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板分别与壳体和底板焊接,加强板能够提升壳体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板呈环形阵列分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的框架、支架、横杆和支杆之间的连接保持整体结构牢固;设置的转轴能够在轴承内转动,使得在踏板上进行工作,方便转动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建筑施工用脚手架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建筑施工用脚手架的底板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建筑施工用脚手架,包括框架1、支架2、横杆3和支杆4,所述支架2安装在框架1两端,所述横杆3焊接在框架1内,所述支杆4安装在支架2中部,所述支杆4中部设置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两端分别与横杆3和支杆4焊接,所述框架1内还焊接有钢板6,所述横杆3上固定有中部呈凹形的底板7,所述底板7上安装有壳体8,所述壳体8外侧设置有加强板9,所述壳体8内安装有轴承10,所述轴承10中部安装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顶部固定有连杆12,所述连杆12两端焊接有踏板13。

所述框架1外侧还安装有两根把手14。

所述支撑杆5呈倾角设置。

所述加强板9分别与壳体8和底板7焊接。

所述加强板9呈环形阵列分布。

在使用时,可以站在钢板6上作为普通的脚手架使用,也可以两脚站在踏板13上,手握住把手14,通过转轴11的转动调节身体的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的框架、支架、横杆和支杆之间的连接保持整体结构牢固;设置的转轴能够在轴承内转动,使得在踏板上进行工作,方便转动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