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自保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与节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墙自保温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能量损失主要来自三部分:①外墙;②门窗;③屋顶,这三部分的节能技术是各国建筑界都非常关注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开发高效、经济的保温、隔热材料和切实可行的构造技术,以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密闭性能。
[0003]就墙体节能而言,传统的用重质单一材料增加墙体厚度来达到保温的作法已不能适应节能和环保的要求,而复合墙体越来越成为墙体的主流,复合墙体一般用砌体材料或钢筋混凝土作为承重结构,与保温隔热材料复合。目前,国内常用的外墙保温施工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施工方法为外墙内保温、第二种施工方法为外墙外保温、第三种施工方法为外墙内外保温,这三种外墙保温的施工方法的共同特征是在外墙粉刷好的基础上,外墙的内外表面再粘附一层保温层,保温层施工完后,在保温层的表面增加一层保护层,比如外墙满铺钢丝网、粉刷抗裂砂浆等,最后施工外墙的装饰层,整个施工过程的工艺非常复杂、成本高、施工的质量无法保证,比如:外墙开裂,外墙空壳,严重时会引起外墙脱落等;外墙的保温效果比较差,无法达到建筑节能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鉴于目前外墙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墙自保温系统,外墙与外墙保温一次性施工、保持效果好。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外墙自保温系统,所述外墙自保温系统包括网板、保温层及固定件,所述网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保温层的两侧,所述网板与保温层之间形成中空孔,所述固定件安装在保温层的上下两端,所述保温层的一侧或两侧设有横向拉结筋,所述横向拉结筋的两端与主体结构相连接。
[0007]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保温层的两侧设有竖向龙骨,所述竖向龙骨与网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为U型连接件和J型连接件,所述固定件为L型构件。
[0008]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保温层的外侧为通长的横向拉结筋,保温层的内侧为分段横向拉结筋,所述分段横向拉结筋的长度不小于30 cm。
[0009]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保温层的两侧为通长的横向拉结筋或分段横向拉结筋,所述分段横向拉结筋的长度不小于30 cm。
[0010]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网板由多个网片组装而成,所述保温层由多个保温板组装而成,所述保温板的接头位置与网片的接头位置相互错开。
[0011]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网片的截面呈波浪形状,所述网片采用金属网,所述网片表面设有规则的菱形孔。
[0012]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保温层的外侧和/或内侧设有竖向拉结筋,所述竖向拉结筋与主体结构相连接。
[0013]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保温层的外侧设有斜向拉结筋,所述斜向拉结筋与主体结构相连接。
[0014]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外墙自保温系统还包括外墙柱,所述外墙自保温系统的外表面突出所述外墙柱的外表面,所述外墙柱的外表面设有保温层和面层,所述面层位于保温层的表面上。
[0015]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外墙自保温系统还包括外墙梁或/和外墙楼板,所述外墙自保温系统的外表面突出所述外墙梁或/和外墙楼板的外表面,所述外墙梁或/和外墙楼板的外表面设有保温层和面层,所述面层位于保温层的表面上。
[0016]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优点:网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保温层的两侧,网板与保温层之间形成中空孔,等待网板和保温层全部安装后进行浇筑,外墙与外墙保温一次性施工,外墙的保温性能好、施工方法简单、无维护成本;外墙抹好水泥砂浆后,保温层两侧形成了中空孔,即保证了外墙的保温性能,又提高了外墙的承载力;保温层的一侧或两侧设有横向拉结筋,横向拉结筋的两端与主体结构相连接,在施工过程中,提高了外墙的抗风阻能力,保证了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外墙自保温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外墙自保温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外墙自保温系统,所述外墙自保温系统包括网板1、保温层2及固定件3,所述网板I通过连接件4固定在保温层2的两侧,所述网板I与保温层2形成了中空孔6,所述固定件3安装在保温层2的上下两端,所述保温层2的一侧或两侧设有横向拉结筋,所述横向拉结筋的两端与主体结构相连接,主体结构包括梁、板、柱和墙体。
[0022]本项目保温层2的两侧设有竖向龙骨5,竖向龙骨5与网板I固定连接,连接件4为U型连接件和J型连接件,固定件3选用L型构件,固定件3包括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网板I由多个网片组装而成,保温层2由多个保温板组装而成,所述保温板的接头位置与网片的接头位置相互错开。本项目的外墙自保温系统的施工过程中,首先固定好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然后固定保温层2—侧的网板I,等待此侧的网板I全部固定好后用横向拉结筋对网板I进行加固,提高了网板I的抗风能力;然后安装保温层2和另一侧的网板I,保温层2由多个保温板组装而成,施工过程中便于工人的安装,保温板固定后受到的风阻力减少,确保施工安全,另外,安装好部分的保温板和网片后,立即用连接件4对保温板和网片进行加固,逐步推进,直到安装完所有保温板和网片,施工方法非常简单,外墙与外墙保温一次性施工。另外,保温板的接头位置与网片的接头位置相互错开,确保保温板的稳定,不发生偏移,使外墙的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
[002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了外墙的抗风阻能力和便于施工,保温层2的外侧为通长的横向拉结筋7,通长的横向拉结筋7与两端的墙或柱上的预埋件进行连接,通长的横向拉结筋7的间距为100--150cm;保温层的内侧为分段横向拉结筋8,分段横向拉结筋8可直接预埋在两端的墙或柱上,或者将分段横向拉结筋8植筋在两端的墙或柱上,分段横向拉结筋8的长度不小于30cm,且间距一般为50cm;另外,当外墙的长度偏大时,保温层2的两侧可为通长的横向拉结筋7,为了施工方便,保温层2内侧通长的横向拉结筋7须分段安装,比如:将保温层2内侧通长的横向拉结筋7分为三段,其中,两端分段通长的横向拉结筋的尺寸短,可直接预埋在两端的墙或柱上,或者植筋在两端的墙或柱上,中间分段的通长的横向拉结筋等保温层内侧的网板I安装完成后,可直接与两端分段通长的横向拉结筋进行绑扎或焊接连接;当外墙的长度偏小时,保温层的两侧可为分段横向拉结筋8,分段横向拉结筋8的长度不小于30cm。当墙体的长度与高度偏大或者风力过大时,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保温层2的外侧和/或内侧设有竖向拉结筋9,竖向拉结筋9与主体结构相连接,竖向拉结筋9 一般固定在网板I的凹槽中,保温层2的外侧设有通长的竖向拉结筋9,且间距一般为100cm,保温层2的内侧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设置竖向拉结筋9),竖向拉结筋9的两端通常固定在梁板上,比如:竖向拉结筋9与梁板上的预埋件进行焊接连接,或者竖向拉结筋9植筋在两端的梁板上等;另外,位于海边的建筑物外墙或超高层的外墙,由于风阻特别大,保温层2的外侧设有斜向拉结筋,斜向拉结筋与主体结构相连接,外墙施工时,等保温层2的外侧的横向拉结筋、竖向拉结筋9施工完成后,再安装斜向拉结筋。
[0024]在实际应用中,网片的截面呈波浪形状,网片采用金属网或其它材料的网,网片表面设有规则的菱形孔,由于保温层2两侧的网片与保温层2之间形成中空孔6,这样外墙自保温系统抹好水泥砂浆后,保温层2两侧形成了相对的孔洞,这样外墙在保温性能提高的情况下,墙体的承载能力提高、成本降低、质量保证。连接件选用U型连接件和J型连接件,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为L型构件,当外墙为异型墙时,L型构件的形状与外墙的轮廓保持一致,安装时,首先将L型构件用射钉或带塑料套管的螺丝钉交错固定好,然后将网片固定于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之间,用22#铁丝将网片进行组装立网,每个网片的宽度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比如:网片的宽度为54cm,每个网片一般有三个波浪形的槽口,在两边的波浪形槽口的中间各加装一根竖向龙骨5,竖向龙骨5紧贴网片,用22#铁丝将竖向龙骨5和网片进行绑扎,竖向龙骨5的厚度为0.4mm以上,这样能加强网片与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的连接,再用横向拉结筋对网板I进行加固,确保网板I的牢固、可靠;然后安装保温板和另一侧的网片,待网片和保温板安装好后,最后用U型连接件和J型连接件将网片和保温板连接成一个整体,U型连接件用于两个网片的拼接部位,将两个网片和保温板连接成一个整体,J型连接件用于网片的中间部位,将网片和保温板连接在一起。
[0025]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墙体的抗裂性,外墙自保温系统的外侧设有抗裂砂浆,抗裂砂浆直接粘附在外墙自保温系统外侧的表面上。当房屋的主体结构设计为框架结构时,外墙自保温系统还设有外墙柱,为了保证外墙与外墙保温一次性施工,外墙自保温系统的外表面突出外墙柱的外表面,外墙柱的外表面设有保温层和面层,面层位于保温层的表面上,外墙自保温系统的外表面一般与外墙柱的面层平齐,面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比如:面层设计为平板钢丝网+表面抹水泥砂浆,平板钢丝网的主要作用是让保温层与面层紧密结合在一起,防止水泥砂浆开裂;同理,外墙自保温系统设有外墙梁或/和外墙楼板,为了保证外墙与外墙保温一次性施工,外墙自保温系统的外表面突出外墙梁或/和外墙楼板的外表面,外墙梁或/和外墙楼板的外表面也设有保温层和面层,面层位于保温层的表面上,外墙自保温系统的外表面一般与外墙梁或/和外墙楼板的面层平齐,面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比如:面层设计为平板钢丝网+表面抹水泥砂浆,平板钢丝网的主要作用是让保温层与面层紧密结合在一起,防止水泥砂浆开裂。由于所有的外墙柱、外墙梁和外墙楼板的外表面均设有保温层,整个外墙自保温系统的内部设有保温层,这样能防止整个外墙的墙体部位出现“冷桥”现象。
[0026]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优点:网板I通过连接件4固定在保温层2的两侧,网板I与保温层2之间形成中空孔6,等待网板I和保温层2全部安装后进行浇筑,外墙与外墙保温一次性施工,外墙的保温性能好、施工方法简单、无维护成本;外墙抹好水泥砂浆后,保温层两侧形成了中空孔6,即保证了外墙的保温性能,又提高了外墙的承载力;保温层2的一侧或两侧设有横向拉结筋8,横向拉结筋8的两端与主体结构相连接,在施工过程中,提高了外墙的抗风阻能力,保证了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外墙自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自保温系统包括网板、保温层及固定件,所述网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保温层的两侧,所述网板与保温层之间形成中空孔,所述固定件安装在保温层的上下两端,所述保温层的一侧或两侧设有横向拉结筋,所述横向拉结筋的两端与主体结构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自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的两侧设有竖向龙骨,所述竖向龙骨与网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为U型连接件和J型连接件,所述固定件为L型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自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的外侧为通长的横向拉结筋,保温层的内侧为分段横向拉结筋,所述分段横向拉结筋的长度不小于3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自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的两侧为通长的横向拉结筋或分段横向拉结筋,所述分段横向拉结筋的长度不小于30 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自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板由多个网片组装而成,所述保温层由多个保温板组装而成,所述保温板的接头位置与网片的接头位置相互错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墙自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片的截面呈波浪形状,所述网片采用金属网,所述网片表面设有规则的菱形孔。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外墙自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的外侧和/或内侧设有竖向拉结筋,所述竖向拉结筋与主体结构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墙自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的外侧设有斜向拉结筋,所述斜向拉结筋与主体结构相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墙自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自保温系统还包括外墙柱,所述外墙自保温系统的外表面突出所述外墙柱的外表面,所述外墙柱的外表面设有保温层和面层,所述面层位于保温层的表面上。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墙自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自保温系统还包括外墙梁或/和外墙楼板,所述外墙自保温系统的外表面突出所述外墙梁或/和外墙楼板的外表面,所述外墙梁或/和外墙楼板的外表面设有保温层和面层,所述面层位于保温层的表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墙自保温系统,所述外墙自保温系统包括网板、保温层及固定件,所述网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保温层的两侧,所述网板与保温层之间形成中空孔,所述固定件安装在保温层的上下两端,所述保温层的一侧或两侧设有横向拉结筋,所述横向拉结筋的两端与主体结构相连接。上述外墙自保温系统,外墙与外墙保温一次性施工,外墙的保温性能好,施工方法简单、安全,无维护成本。
【IPC分类】E04B1/76
【公开号】CN205382578
【申请号】CN201620117114
【发明人】赵海燕, 邹本宁
【申请人】良固建筑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7月13日
【申请日】2016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