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圆弧凸楞的台阶式踢脚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4677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圆弧凸楞的台阶式踢脚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构件,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圆弧凸楞的台阶式踢脚线。



背景技术:

踢脚线是装修时用的专用词语。在居室设计中,阴角线、腰线、踢脚线起着视觉的平衡作用,利用它们的线形感觉及材质、色彩等在室内相互呼应,可以起到较好的美化装饰效果。踢脚线的另一个作用是它的保护功能。踢脚线,顾名思义就是脚踢得着的墙面区域,所以较易受到冲击。做踢脚线可以更好地使墙体和地面之间结合牢固,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另外,踢脚线也比较容易擦洗,如果拖地溅上脏水,擦洗非常方便。踢脚线除了它本身的保护墙面的功能之外,在家居美观的比重上也占有相当比例。它是地面的轮廓线,视线经常会很自然地落在上面,一般装修中踢脚线出墙厚度为5mm-12mm。

目前最常用的踢脚线按材质分主要分为:陶瓷踢脚线、玻璃踢脚线、石材踢脚线、木踢脚线、PVC踢脚线、铝合金踢脚线,PS高分子踢脚线。陶瓷踢脚线、玻璃踢脚线需要高温烧制,浪费能源、成本较高;石材踢脚线虽然属于天然材质但加工成本较高,有些存在有放射性安全隐患;木踢脚线浪费资源不利环保;PVC踢脚线、PS高分子踢脚线是高分子有机合成材料,有异味和化学污染物残留,铝合金踢脚线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存在的前述问题,提供一种带有圆弧凸楞的台阶式踢脚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圆弧凸楞的台阶式踢脚线,包括本体,本体的一侧设有与固定在墙体上的扣件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卡槽有两道,分别为设置在本体上端的第一燕尾槽和设置在本体下端的第二燕尾槽,第一燕尾槽和第二燕尾槽沿所述本体整个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本体分为三部分:上部为第一平台部,下部为第二平台部,中部为平滑过渡的凹陷部,第一平台部的厚度小于等于第二平台部厚度的二分之一,其特征在于:第一平台部上设置第一圆弧凸楞,第二平台部上设置第二圆弧凸楞,第一圆弧凸楞和第二圆弧凸楞的虚拟半径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台部背离第一燕尾槽的一侧顶角设置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包括由无机溶胶凝聚而成的主体层,主体层内包含一层以上的玻璃丝网格布,若干根预应力草绳。玻璃丝网格布可增强踢脚线的抗压强度,预应力草绳可增加踢脚线的抗拉强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无机溶胶凝聚而成的主体层制造工艺简单,造价低,环境友好,安装方便,设置两道燕尾槽安装更加稳固,两道圆弧凸楞可进一步降低碰撞几率,更好地保护墙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带有圆弧凸楞的台阶式踢脚线,包括本体,本体的一侧设有与固定在墙体上的扣件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卡槽有两道,分别为设置在本体上端的第一燕尾槽11和设置在本体下端的第二燕尾槽12,第一燕尾槽11和第二燕尾槽12沿所述本体整个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本体分为三部分:上部为第一平台部13,下部为第二平台部14,中部为平滑过渡的凹陷部15,第一平台部13的厚度小于等于第二平台部14厚度的二分之一,第一平台部13上设置第一圆弧凸楞16,第二平台部14上设置第二圆弧凸楞17,第一圆弧凸楞16和第二圆弧凸楞17的虚拟半径相等。。所述第一平台部13背离第一燕尾槽11的一侧顶角设置倒角;所述本体包括由无机溶胶凝聚而成的主体层,主体层内包含一层以上的玻璃丝网格布,若干根预应力草绳。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