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6973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墙。



背景技术:

传统的石膏板隔墙通常是在作业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加工和组装,施工复杂、时间长,质量、成本、进度方面受作业人员技术水平和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隔墙的安装通常很难达到图纸的规范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先将沿顶、沿地龙骨与上、下楼板固定后,然后现场排布安装竖龙骨及贯通龙骨,从而组成墙体骨架,最后用自攻钉将饰面板(如石膏板)固定在墙体骨架上,天地龙骨一般沿着墙体长度方向通长设置,其材料的用量是墙长的两倍,用量较大,天龙骨安装时需搭设平台,不方便安装,且当隔墙需要改动时,不便于拆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省材料、安装和拆卸方便的隔墙。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墙,包括并排连接的若干块墙体单元,相邻的墙体单元接缝端口内分别设有互相嵌合的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所述墙体单元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π型龙骨,所述π型龙骨顶部两侧的凸耳设有用于与楼板固定的连接件。

较佳地,所述连接件为开设在所述凸耳上的螺栓孔。

较佳地,所述第一龙骨的腹板设置有连接卡扣,所述连接卡扣的开口沿垂直于所述墙体单元墙面的方向开设,所述第二龙骨的腹板对应设有与所述连接卡扣配合的嵌入部。

较佳地,所述连接卡扣为所述第一龙骨腹板一端的缺口,所述缺口相邻的两个侧壁相互成第一锐角,所述嵌入部为所述第二龙骨腹板一端的凸块,所述凸块的侧壁与所述第二龙骨的腹板相互成第二锐角,所述第一锐角与所述第二锐角的角度相同。

较佳地,所述连接卡扣为所述第一龙骨腹板一端的截面呈矩形的缺口,所述缺口的水平表面和竖直表面分别开设有呈锯齿状的凹槽,所述嵌入部为垂直于所述第二龙骨腹板一端的凸块,所述凸块的水平表面和竖直表面分别开设有与所述锯齿状凹槽配合的锯齿状凸起。

较佳地,所述连接卡扣为截面呈L状的槽体,所述L状槽体的竖直表面开设有呈锯齿状的凹槽,所述嵌入部为截面呈L状的凸块,所述L状凸块的竖直表面开设有与所述锯齿状凹槽配合的锯齿状凸起。

较佳地,所述墙体单元内填充有保温材料。

较佳地,所述墙体单元两端的连接卡扣和\或嵌入部分别位于所述墙体单元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隔墙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天地龙骨,通过固定在墙体单元的顶部和底部的π型龙骨直接与房屋的上、下楼板固定,解决了由于天地龙骨的预先固定,导致墙体单元与天地龙骨的连接部位无法更改、连接方式的局限性及墙体单元安装顺序的问题,使本实用新型的隔墙安装更加方便灵活,相比天地龙骨更加节省材料。

2、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卡扣的开口沿垂直于所述墙体单元墙面的方向开设,可使相邻的墙体单元沿着垂直于墙体单元墙面的方向进行安装,即将待安装的墙体单元直接沿着垂直于墙体单元墙面的方向推入,使待安装的墙体单元中的嵌入部与已安装的墙体单元的连接卡扣配合连接。

3、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卡扣为第一龙骨腹板一端的缺口,缺口相邻的两个侧壁相互成第一锐角,其与嵌入部配合,保证墙体单元水平方向的连接固定。

4、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卡扣为第一龙骨腹板一端的截面呈矩形的缺口,缺口水平表面和竖直表面分别开设的锯齿状凹槽,与嵌入部水平表面和竖直表面上的锯齿状凸起配合,保证墙体单元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连接固定。

5、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卡扣为截面呈L状的槽体,L状槽体与L状凸块配合保证墙体单元水平方向的连接固定,L状槽体竖直表面的锯齿状凹槽与L状凸块竖直表面的锯齿状凸起配合,保证墙体单元竖直方向的连接固定。

7、本实用新型中墙体单元两端的连接卡扣和\或嵌入部分别位于所述墙体单元的两侧,使墙体单元的两端能够分别承受相反方向的压力,增强了墙体单元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隔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相邻墙体单元接缝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相邻墙体单元接缝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相邻墙体单元接缝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隔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连接的若干块墙体单元1,相邻的墙体单元1接缝端口内分别设有互相嵌合的第一龙骨2和第二龙骨3,第一龙骨2和第二龙骨3用于将若干块墙体单元1连接成一体,所述墙体单元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π型龙骨4,所述π型龙骨4顶部两侧的凸耳设有用于与楼板固定的连接件5,如图1所示,连接件5为开设在所述凸耳上的螺栓孔,使墙体单元1可直接通过连接件5与房屋的上、下楼板固定。

第一龙骨2的腹板设置有连接卡扣6,所述连接卡扣6的开口沿垂直于所述墙体单元墙面1的方向开设,所述第二龙骨3的腹板对应设有与所述连接卡扣6配合的嵌入部7。

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卡扣6为第一龙骨2腹板一端的缺口,所述缺口相邻的两个侧壁相互成第一锐角601,所述嵌入部7为所述第二龙骨3腹板一端的凸块,所述凸块的侧壁与所述第二龙骨3的腹板相互成第二锐角701,所述第一锐角601与所述第二锐角701的角度相同,使连接卡扣6与嵌入部7能够配合连接。

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连接卡扣6为第一龙骨2腹板一端的截面呈矩形的缺口,所述缺口的水平表面和竖直表面分别开设有呈锯齿状的凹槽602,嵌入部7为垂直于第二龙骨3腹板一端的凸块,该凸块的截面呈矩形,凸块的水平表面和竖直表面分别开设有与锯齿状凹槽602配合的锯齿状凸起702,锯齿状凹槽702与锯齿状凸起802配合,保证墙体单元1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连接固定。

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连接卡扣6为截面呈L状的槽体,所述L状槽体的竖直表面开设有呈锯齿状的凹槽602,所述嵌入部7为截面呈L状的凸块,所述L状凸块的竖直表面开设有与所述锯齿状凹槽602配合的锯齿状凸起702。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为,所述墙体单元1两端分别设置的连接卡扣6和/或嵌入部7分别位于所述墙体单元1的两侧,使墙体单元4的两端能够分别承受相反方向的压力,增强了墙体单元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隔墙在安装时,先将一个墙体单元1摆放预定位置后,将螺栓通过墙体单元1开设在所述凸耳上的螺栓孔与房屋的上、下楼板固定,再将另一墙体单元1与该墙体单元1通过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配合连接,再通过螺栓将另一墙体单元1固定,完成隔墙的安装,本实用新型的墙体单元1可沿隔墙的一侧安装,也可沿隔墙的两侧同时安装,加快了安装速度,且相邻墙体单元1在安装时沿垂直墙体单元1的方向进行安装,方便快捷,减少了施工空间。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