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解剖车及其车用曲臂遮阳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7983阅读:710来源:国知局
法医解剖车及其车用曲臂遮阳棚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法医解剖车及其车用曲臂遮阳棚。



背景技术:

车用遮阳棚,是一种装设于车上、用于遮挡强烈阳光的装置。

目前,公开号为201320819921.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警务室用曲臂遮阳棚,它包括篷布、安装架、卷筒、曲臂、撑布杆及转动器,所述篷布的一端固定在撑布杆上,另一端卷绕在卷筒上,卷筒两端分别通过支座连接在安装架上,转动器固定安装在卷筒的一端,所述曲臂至少有两个,且每个曲臂由第一曲臂和第二曲臂端部铰接而成,第一曲臂另一端铰接在撑布杆上,第二曲臂另一端铰接在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与车身内的多个预埋板固定连接。该警务室用曲臂遮阳棚的工作状态由转动器调节篷布,从而带动曲臂弯曲或伸直。

这种警务室用曲臂遮阳棚虽然能够起到开合遮阳的作用,但是工作时天气有晴天也有雨天,在雨天时,遮阳棚仅能从水平面阻挡雨水,遮阳棚侧面仍易进雨水,无法起到防雨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法医解剖车及其车用曲臂遮阳棚,其具有雨天能够有效阻挡雨水溅入篷下,从而保护篷下物品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车用曲臂遮阳棚,包括篷布和曲臂组件,所述曲臂组件包括固定于车身上的支撑杆、位于支撑杆两端的折叠臂、位于折叠臂背离支撑杆一端的卷筒,所述卷筒内设有卷收组件,所述卷收组件上卷有遮雨帘。

如此设置,当雨水天气时,通过拉动卷收组件上的遮雨帘,使遮雨帘挡住篷布以下的位置,从而阻挡雨水落入遮阳棚以下的位置从而淋湿物品;当天气晴朗时,卷收组件将遮雨帘卷起,使光线透入遮阳棚以下的位置。支撑杆恒定不动,折叠臂控制篷布的收放,当折叠臂叠起时,篷布收拢;当折叠臂伸直时,篷布展开。遮雨帘不作使用时卷绕在卷收组件上,既节省空间,又减慢了遮雨帘的老化。

进一步设置:所述卷收组件包括位于卷筒内与卷筒同轴的传动轴、套设于转动轴两端的棘轮、抵触于棘轮上的扭簧、套设于传动轴上与传动轴同轴且固定连接的卷轴。

如此设置,扭簧使棘轮的初始位置被控制,在不对棘轮施加外力的情况下,棘轮位置恒定。当卷绕在卷轴上的遮雨帘被拉下时,遮雨帘上的拉力与作用于卷轴,自卷轴施加给传动轴,再由传动轴施加给棘轮,从而拉动棘轮,扭簧被压紧至压缩状态 ,遮雨帘外放。当遮雨帘需要被收回时,扭簧失去作用力,从而复位,带动棘轮转动,棘轮带动传动轴和卷轴,从而收起遮雨帘。

进一步设置:所述传动轴上设有限位片,所述卷轴内壁设有与限位片相配合的限位槽。

如此设置,限位片限位于限位槽内,使得传动轴和卷轴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被限定。当传动轴转动时,必然带动卷轴同步运动,且运动的方向和位置均一致,从而实现卷收组件卷收遮雨帘的同步运动。

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片位于传动轴直径延长线上。

如此设置,限位片在传动轴上对称设置,传动时,来自传动轴施加给限位片的力、来自限位片施加给传动轴的力均能够在传动轴和限位片上均匀分散,从而保证传动轴和限位片不会因局部受力不均而发生应力损坏。

进一步设置:所述卷筒与折叠臂可拆卸连接。

如此设置,遮雨帘长期与雨水接触,易老化腐烂,当遮雨帘使用寿命到后,只需更换卷筒即能重新使用整个遮阳棚,无需替换所有部件,节省资源。

进一步设置:所述卷筒两端设有安装耳,所述折叠臂靠近卷筒一端设有与安装耳相配合的安装块,所述安装耳和安装块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连接安装块和安装耳的销轴。

如此设置,安装块和安装耳通过销轴连接后,起到能够相对转动的效果,当折叠臂折叠时,该相互转动的结构便于折叠臂灵活运动,折叠过程轻松流畅。同时该结构只需将销轴去除,安装块和安装耳即能够相互脱离,拆卸和安装方便。

进一步设置:所述销轴包括便于销轴固定的回形钩。

如此设置,当销轴贯穿于安装耳和安装块上的安装孔内时,回形钩倒扣于安装块与安装耳上,通过自重压紧安装块与安装耳,相较于普通的直形挂钩,能够更有效地防止销轴脱落、连接部件脱落等情况。

进一步设置:所述遮雨帘伸出卷筒的一端设有固定钩。

如此设置,固定钩对遮雨帘进行限位,用于将拉出的遮雨帘固定于外界,防止扭簧复位将遮雨帘拉回,从而固定遮雨帘的使用状态。

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钩包括位于遮雨帘上的钩体和安装于地面上的钩环。

如此设置,钩环固定于地面上,拉下遮雨帘后,将遮雨帘上的钩体与钩环连接,从而限定遮雨帘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法医解剖车,其具有带有可收放的遮阳棚、能够适应不同天气从而保护尸体和证据完整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法医解剖车,带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车用曲臂遮阳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遮阳棚能既能够遮阳又能够阻挡雨水,遮挡雨水时遮雨帘位置固定不变,遮阳遮雨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卷收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篷布;2、曲臂组件;21、支撑杆;22、折叠臂;23、卷筒;3、卷收组件;31、传动轴;311、限位片;32、棘轮;33、扭簧;34、卷轴;341、限位槽;4、遮雨帘;5、安装耳;6、安装块;7、安装孔;8、销轴;9、回形钩;10、固定钩;11、钩体;12、钩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车用曲臂遮阳棚,如图2所示,包括安装于车身上的支撑杆21。支撑杆21一侧连接于车身上,支撑杆21连接于车身上的一侧设有预埋件,由于预埋件为现有技术,具体参考申请号为201320819921.1的中国专利,故在本实施例和附图中不在另做说明或标示。

如图2所示,支撑杆21背离车身的一侧设有折叠臂22,折叠臂22位于支撑杆21的两端,每根折叠臂22都由两根杆件组成,两根该杆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连接的部位,包括与支撑臂连接的部位、该两根杆件相互铰接的部位以及折叠臂22背离支撑杆21一端的用于连接卷筒23的部位。

折叠臂22有打开和收拢两种工作状态,当折叠臂22打开时,两根杆件共线,与卷筒23和支撑杆21垂直,卷筒23、支撑杆21和两根折叠臂22形成一个矩形;当折叠臂22收缩时,两根折叠臂22相对靠拢,即两根折叠臂22分别包括的两根杆件的铰接部位向卷筒23、支撑杆21和两根折叠臂22形成的矩形中心靠拢,折叠臂22水平长度变小,卷筒23和支撑杆21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直至最后折叠臂22完全收拢,卷筒23和支撑杆21完全抵触。

如图2所示,卷筒23与支撑杆21分别位于折叠臂22的两端,卷筒23、折叠臂22、支撑杆21形成的矩形上蒙设有篷布1,篷布1一端与卷筒23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支撑杆21上,支撑杆21对其实现卷收作用。由于支撑杆21对篷布1进行卷收作用为现有技术,参考申请号为201320819921.1的中国专利文件,故在本实施例和附图中不在另做说明或标示。

如图1所示,卷筒23内设有遮雨帘4,遮雨帘4一端置于卷筒23内,另一端置于卷筒23外。遮雨帘4置于卷筒23内的一端被固定于卷收组件3上,该卷收组件3包括位于卷筒23内与卷筒23同轴的传动轴31、套设于转动轴两端的棘轮32、抵触于棘轮32上的扭簧33、套设于传动轴31上与传动轴31同轴且固定连接的卷轴34。

如图1所示,棘轮32套设于传动轴31两端,传动轴31转动时,带动棘轮32转动,棘轮32上设有扭簧33,当棘轮32转动时扭簧33受到压力,从而处于压缩状态。当传动轴31停止转动时,棘轮32上的拉力被撤去,棘轮32上的扭簧33处于复位状态,通过其自身的弹性使棘轮32回转,从而带动传动轴31反转,将遮雨帘4拉回,卷绕至位于套设于传动轴31外的卷轴34上。

为了使传动轴31能够有效带动卷轴34,如图1所示,传动轴31上设有限位片311,限位片311位于传动轴31的直径延长线上,在传动轴31两侧对称分布。卷轴34内壁设有与限位片311相对应的限位槽341,当传动轴31工作时,传动轴31上的限位片311限位于限位槽341内,通过传动轴31的转动带动卷筒23转动。

实施例2:一种车用曲臂遮阳棚,如图1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遮雨帘4置于卷筒23外的一端设有固定钩10。固定钩10包括用于固定在地面上的钩环12和固定在遮雨帘4上的钩体11,钩环12与钩体11能够相互连接。当遮雨帘4被拉下后,钩体11勾至钩环12上,当钩体11与钩环12脱落后,遮雨帘4受到棘轮32上扭簧33的拉力被卷收起。钩体11能够安装在地面上任意位置,从而在固定钩10环时,改变遮雨帘4与地面所成角度,适应不同大小的降雨和不同风向。

实施例3:一种车用曲臂遮阳棚,与实施例1或2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为了实现卷筒23和支撑杆21之间的收拢或打开过程顺畅,卷筒23和支撑杆21之间设有相互铰接的部位,卷筒23两端设有安装耳5,折叠臂22靠近卷筒23一端设有与安装耳5相配合的安装块6,安装耳5和安装块6上设有安装孔7,安装孔7内设有连接安装块6和安装耳5的销轴8。销轴8背离地面一端设有回形钩9,回形钩9为设置在销轴8顶端圆弧状的回转部,在其处于将安装块6和安装耳5限位的状态时,回形钩9的钩状部位扣于安装块6和安装耳5的侧边,通过自重落于安装块6和安装耳5上,不易掉落的同时,安装块6和安装耳5能够灵活相对转动,从而起到限位作用。

实施例4:一种法医解剖车,带有上述实施例1或2或3中车用曲臂遮阳棚。该车用曲臂遮阳棚安装于法医解剖车的车门上端,保护法医现场解剖的工作环境。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