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仿古复合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4377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板,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层仿古复合地板。



背景技术:

仿古木质地板是木质地板的表面用艺术形式通过特殊加工成具有古典风格的地板。严格意义上说,仿古地板不属于任何一种地板类型。它是地板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艺术风格和性质。实木、实木复合、软木地板都可以做出仿古效果。随着人们对仿古地板接受和喜爱程度越来越大,仿古地板作为工艺地板的一个重要分支,从接受程度上,已经实现了大众化。另外,产品的极大丰富,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规模的不断增加、生产成本的不断降低,都决定了仿古地板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常规的普及产品。然而现有的仿古复合地板普遍存在板面粗糙,纹理不自然,脚感不舒适;封漆不牢,易吸水,且容易出现膨胀扭曲和变形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仿古复合地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多层仿古复合地板。该多层仿古复合地板包括实木面板和基材板,所述实木面板复合在基材板的上表面;所述实木面板的上表面涂布有仿古面漆涂层;所述仿古面漆涂层包括按顺序涂布的水性附着剂涂层、仿古底漆涂层、UV加硬底漆涂层、仿古高硬度砂光底漆涂层、仿古腻子涂层、第一砂光底漆涂层、硬质耐磨底漆涂层、仿古透明底漆涂层、第二砂光底漆涂层和金刚面漆涂层。所述多层仿古复合地板的周部开榫形成榫接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水性附着剂涂层所采用的是调色水性附着剂,且所述水性附着剂涂层的涂布量为16-18g/㎡。所述仿古底漆涂层的涂布量为16-20g/㎡。所述UV加硬底漆涂层的涂布量为28-32g/㎡。所述仿古高硬度砂光底漆的涂层的涂布量为15-17g/㎡。所述仿古腻子涂层分两次涂布,首次涂布的涂布量为30-35g/㎡;再次涂布的涂布量为25-28 g/㎡。所述第一砂光底漆涂层的涂布量为15-17g/㎡。所述硬质耐磨底漆涂层的涂布量为16-18g/㎡。所述仿古透明底漆涂层的涂布量为10-12g/㎡。所述第二砂光底漆涂层的涂布量为12-17g/㎡。所述金刚面漆涂层分两次涂布,首次涂布的涂布量为4-6g/㎡,再次涂布的涂布量为4-6g/㎡。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基材板的背面涂布有背漆涂层,所述背漆涂层为透明底漆涂层,其的涂布量为5-7g/㎡。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多层仿古复合地板不仅板面更加圆润光滑,使人的视觉及脚感更加舒适、舒服,表面颜色及纹理清晰自然,而且地板封漆牢靠,不会吸湿水份,不会出现膨胀扭曲和变形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层仿古复合地板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实木面板 2-基材板 3-水性附着剂涂层 4-仿古底漆涂层 5-UV加硬底漆涂层 6-仿古高硬度砂光底漆涂层 7-仿古腻子涂层 8-第一砂光底漆涂层 9-硬质耐磨底漆涂层 10-仿古透明底漆涂层 11-第二砂光底漆涂层 12-金刚面漆涂层 13-榫接部 14-背漆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多层仿古复合地板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绘示出的示意图,并不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形状和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多层仿古复合地板包括实木面板1和基材板2,所述实木面板1复合在基材板2的上表面;所述实木面板1的上表面涂布有仿古面漆涂层;所述仿古面漆涂层包括按顺序涂布的水性附着剂涂层3、仿古底漆涂层4、UV加硬底漆涂层5、仿古高硬度砂光底漆涂层6、仿古腻子涂层7、第一砂光底漆涂层8、硬质耐磨底漆涂层9、仿古透明底漆涂层10、第二砂光底漆涂层11和超细滑的金刚面漆涂层12。所述多层仿古复合地板的周部开榫形成榫接部1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性附着剂涂层所采用的是调色水性附着剂,且所述水性附着剂涂层的涂布量为17g/㎡。所述仿古底漆涂层的涂布量为18g/㎡。所述UV加硬底漆涂层的涂布量为30g/㎡。所述仿古高硬度砂光底漆的涂层的涂布量为16g/㎡。所述仿古腻子涂层分两次涂布,首次涂布的涂布量为33g/㎡;再次涂布的涂布量为27g/㎡。所述第一砂光底漆涂层的涂布量为16g/㎡。所述硬质耐磨底漆涂层的涂布量为17g/㎡。所述仿古透明底漆涂层的涂布量为11g/㎡。所述第二砂光底漆涂层的涂布量为15g/㎡。所述超细滑的金刚面漆涂层分两次涂布,首次涂布的涂布量为5g/㎡,再次涂布的涂布量为5g/㎡。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材板的背面涂布有背漆涂层14,所述背漆涂层为透明底漆涂层,其的涂布量为5-7g/㎡。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