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复合保温叠合楼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5715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质复合保温叠合楼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叠合楼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质复合保温叠合楼板。



背景技术:

传统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多采用整体钢筋混凝土浇筑,大量浇筑混凝土增加了楼板自重,另外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脚手架、木模板、现场钢筋捆扎等,工人劳动强度大,施工管理困难,进度慢,效率低,产生垃圾多,建筑成本高。预制楼板可以实现建筑构件的工业化,且施工速度快,可节省大量模板和支承,但整体性差,抗震抗渗性差。叠合楼板由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和预制楼板两部分组成,结合了上述两种板的优点,预制楼板部分多为薄板,在预制构件加工厂完成,施工时吊装就位,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在预制楼板面上完成,预制楼板做为楼板的一部分无需拆除。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叠合楼板仍然存在着受力不合理、自重大、传递给基础的荷载大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轻质复合保温叠合楼板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轻质复合保温叠合楼板,该轻质复合保温叠合楼板的力学性能及使用性能均优于普通现浇混凝土楼板,能有效减小楼面板自重,减少脚手架及模板支设拆除量,具有工业化程度高、工期短、造价低、保温性能好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质复合保温叠合楼板,由混凝土现浇层和位于混凝土现浇层下方的预制板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层包括若干并排排列的轻质混凝土预制板和安装在轻质混凝土预制板上方的保温材料板,所述轻质混凝土预制板为长条形单向板,轻质混凝土预制板的侧边设有向上的加强肋边、中间设有向上的凸起的中间加强肋,加强肋边和中间加强肋底部均设有加强筋;所述保温材料板分为多个长条形排列,相邻保温材料板之间设有保温材料间隙,保温材料间隙用于浇筑与混凝土现浇层连接的板上肋梁,保温材料间隙内设有安装在轻质混凝土预制板上的板上肋梁钢筋架。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加强肋的高度低于加强肋边的高度,保温材料板与加强肋边的高度相同,保温材料板与中间加强肋接触的部位设有容纳中间加强肋的凹槽。

进一步的,相邻的轻质混凝土预制板之间设有现浇缝,现浇缝内设置有缝间连接钢筋,现浇缝内浇筑混凝土后形成与混凝土现浇层连为一体的预制板间隙肋梁。

本实用新型在叠合楼板施工中加入复合保温材料技术,轻质混凝土预制板与保温材料板合理分布,融为一体,减轻了楼板的重量,提高了普通叠合楼板的保温性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板上肋梁及预制板间隙肋梁,保证了楼板的受力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轻质复合保温叠合楼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预制板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温材料板与中间加强肋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中对应的部件名称为:1混凝土现浇层、2轻质混凝土预制板、3保温材料板、4加强肋边、5中间加强肋、6加强筋、7板上肋梁、8板上肋梁钢筋架、9凹槽、10缝间连接钢筋、11预制板间隙肋梁。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质复合保温叠合楼板,由混凝土现浇层1和位于混凝土现浇层下方的预制板层组成,所述预制板层包括若干并排排列的轻质混凝土预制板2和安装在轻质混凝土预制板上方的保温材料板3,所述轻质混凝土预制板为长条形单向板,轻质混凝土预制板的侧边设有向上的加强肋边4、中间设有向上的凸起的中间加强肋5,加强肋边和中间加强肋底部均设有加强筋6;所述保温材料板分为多个长条形排列,相邻保温材料板之间设有保温材料间隙,保温材料间隙用于浇筑与混凝土现浇层连接的板上肋梁7,保温材料间隙内设有安装在轻质混凝土预制板上的板上肋梁钢筋架8。所述中间加强肋的高度低于加强肋边的高度,保温材料板3与加强肋边的高度相同,保温材料板3与中间加强肋接触的部位设有容纳中间加强肋的凹槽9。进一步的,相邻的轻质混凝土预制板之间设有现浇缝,现浇缝内设置有缝间连接钢筋10,现浇缝内浇筑混凝土后形成与混凝土现浇层连为一体的预制板间隙肋梁11。

预制板间隙肋梁11与混凝土现浇层连为一体,形成容纳轻质混凝土预制板和保温材料板的矩形格,保证了预制板层的连接牢固性,板上肋梁7和预制板间隙肋梁11将整跨楼面板分隔成为多个均匀排列的受力单元,从而可以降低楼面钢筋混凝土现浇层厚度,减小墙体基础荷载,降低建筑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