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对横距进行控制的钢管脚手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0606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能够对横距进行控制的钢管脚手架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具,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对横距进行控制的钢管脚手架结构。



背景技术:

脚手架指施工现场为工人上下作业或外围安全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而搭设的各种支架。在建筑行业中脚手架是很常见的结构。以往钢管脚手架搭设,都需要提前将材料运输到搭设位置,每一步架体在立杆和纵向水平杆搭设完成后,在其交点处用尺子量出横距后,再将其固定在立杆上,进行架体的搭设。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搭设时材料多,全部运输至相应各楼层时运输麻烦,而且效率低;2、在建筑物上搭设时由于尺子精度偏差,加之搭设架体前项目部相关管理人员交底不到位,工人操作时随意性较大,架体在搭设过程中未及时进行校正,导致架体横距偏差逐渐加大,使得架体垂直度偏差超过规范要求,影响架体稳定性,加大了架体坍塌安全风险;3、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这些建筑在主体和装饰装修阶段普遍要搭设钢管脚手架进行施工操作,工人在越来越高的架体上进行搭设操作的难度和劳动强度也逐渐提高,这大大增加了工人在高处作业时发生高处坠落安全事故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脚手架搭设时材料需要运输到建筑物上安装,搭设时随意性大,导致架体横距偏差逐渐加大,使得架体垂直度偏差超过规范要求,影响架体稳定性,加大了架体坍塌安全风险,并且操作难度大,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横距进行控制的钢管脚手架结构,该结构安装简便,将模具架体进行预先搭设,能够保证钢管脚手架横距一致,增强架体稳定性,同时降低工人在架体上操作的难度和劳动强度,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能够对横距进行控制的钢管脚手架结构,包括竖向支撑结构,所述竖向支撑结构中设置有纵向水平支撑结构,且纵向水平支撑结构与竖向支撑结构固定,纵向水平支撑结构的中心线与竖向支撑结构的中心线垂直,纵向水平支撑结构与竖向支撑结构之间设置有横向水平支撑结构,且横向水平支撑结构与纵向水平支撑结构固定,横向水平支撑结构的中心线分别与竖向支撑结构的中心线和纵向水平支撑结构的中心线垂直。现有脚手架搭设时,都是将每一步架体在立杆和纵向水平杆搭设完成后,在其交点处用尺子量出横距后,再将其固定在立杆上,进行架体的搭设,这样就存在着脚手架搭设时随意性大,导致架体横距偏差逐渐加大,使得架体垂直度偏差超过规范要求,影响架体稳定性,加大了架体坍塌安全风险,并且操作难度大的问题,而本方案则是将结构预先搭设形成一个模型作为半成品,将其吊装到需要位置,再安装横向水平支撑杆,而且模型横向水平支撑杆的数量和距离根据使用进行设定,人们只需将其对应安装到位即可,提高了搭设效率,而且预先搭设保证了钢管脚手架横距一致,增强架体稳定性,同时降低了工人在架体上操作的难度和劳动强度,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竖向支撑结构包括四根竖向支撑杆,竖向支撑杆的中心线与铅垂线平行,且四根竖向支撑杆构成规则四方体结构,纵向水平支撑结构和横向水平支撑结构穿过四根竖向支撑杆构成的规则四方体结构中;纵向水平支撑结构包括若干根纵向水平支撑杆,且纵向水平支撑杆分为相互平行的上下两层,下层纵向水平支撑杆的数量为两根且设置在竖向支撑杆之间并与竖向支撑杆固定,上层纵向水平支撑杆的数量至少为两根且设置在竖向支撑杆之间并与竖向支撑杆和横向水平支撑结构固定;横向水平支撑结构包括若干根横向水平支撑杆,横向水平支撑杆分为相互平行的上下两层,下层横向水平支撑杆的数量为两根且设置在竖向支撑杆之间,与下层纵向水平支撑杆固定,上层横向水平支撑杆的数量至少为两根且设置在竖向支撑杆之间,与上层纵向水平支撑杆固定,设置在端头处的横向水平支撑杆与其靠近的纵向水平支撑杆的端头距离为500mm。对于本技术方案,四根竖向支撑杆、纵向水平支撑杆、下层横向水平支撑杆和上层横向水平支撑杆中其两端的横向水平支撑杆构成一个固定模具,在地面进行组装成型,将拟用于架体搭设的横向水平支撑杆在地面模具架体上制作成两端套有直角扣件的半成品模型,然后吊运至相应楼层进行架体搭设,提高了搭设效率,也利于保持钢管脚手架横距一致,同时降低工人在架体上操作的难度和劳动强度,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竖向支撑杆、纵向水平支撑杆和横向水平支撑杆均优选为钢管,使得其结构稳定,承载力强,使用寿命长,竖向支撑杆和纵向水平支撑杆之间、横向水平支撑杆和纵向水平支撑杆之间采用直角扣件固定,且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为40~65N·m。直角扣件本身为现有结构,采用直角扣件进行钢管之间的固定,使得其部件之间结构能够稳定,都保持为90°固定,保证了钢管脚手架横距一致,增强架体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通过预先在施工现场地面模具架体上制作完成横距确定的横向水平支撑杆(通过横向水平支撑杆上套有的直角扣件确定),然后将众多的横向水平支撑杆吊运至搭设楼层,工人搭设架体时直接用横向水平杆上套有的直角扣件将立杆套住,紧固后,完成架体的搭设,保证了钢管脚手架自始至终横向间距都保持一致,使架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保障,避免了架体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双排模具架体的俯视图;

图2为多排模具架体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双排模具架体搭设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构件名称:

1-竖向支撑杆,2-纵向水平支撑杆,3-横向水平支撑杆,4-直角扣件一,5-直角扣件二,6-横向水平支撑结构,7-竖向支撑结构,8-纵向水平支撑结构,9-直角扣件A端,10-直角扣件B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3、图4、图5所示,能够对横距进行控制的钢管脚手架结构,竖向支撑结构7包括四根竖向支撑杆1,竖向支撑杆1的中心线与铅垂线平行,且四根竖向支撑杆1构成规则四方体结构,纵向水平支撑结构8和横向水平支撑结构6穿过四根竖向支撑杆1构成的规则四方体结构中;纵向水平支撑8结构包括四根纵向水平支撑杆2,且纵向水平支撑杆2分为相互平行的上下两层,下层纵向水平支撑杆的数量为两根且设置在竖向支撑杆1之间并与竖向支撑杆1固定,上层纵向水平支撑杆的数量为两根且设置在竖向支撑杆1之间并与竖向支撑杆1和横向水平支撑结构6固定;横向水平支撑结构6包括若干根横向水平支撑杆3,横向水平支撑杆3分为相互平行的上下两层,下层横向水平支撑杆的数量为两根且设置在竖向支撑杆1之间,与下层纵向水平支撑杆固定,上层横向水平支撑杆的数量至少为两根且设置在竖向支撑杆1之间,与上层纵向水平支撑杆固定。在施工现场选择一个方便工人操作和塔机吊运的适当位置,并准备好搭设用的相关钢管和扣件材料,通过预先在施工现场地面上用竖向支撑杆1、纵向水平支撑杆2和横向水平支撑杆3搭设一个稳定、坚固的模具架体,确定模具架体横向水平支撑杆间距,进而用直角扣件在横向水平支撑杆上固定拟搭设钢管脚手架横距,完成横向水平支撑杆半成品的制作,以保证钢管脚手架横距自始至终一致,降低了工人高处作业的难度和劳动强度。模具架体纵向水平支撑杆2长3~6m,竖向支撑杆1高度0.8~1.2m。在距纵向水平支撑杆2两端部500mm处,按照现场拟搭设架体横距要求各设置一道横向水平支撑杆3,以固定模具架体纵向水平支撑杆2的间距,横向水平支撑杆3和纵向水平支撑杆2交汇处设置竖向支撑杆1,再通过直角扣件固定,固定竖向支撑杆1和纵向水平支撑杆2的直角扣件命名为直角扣件二5,固定纵向水平支撑杆2和横向水平支撑杆3的直角扣件命名为直角扣件一4。在模具架体两道横向水平杆之间的上层纵向水平支撑杆2上放置若干拟用于搭设钢管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支撑杆3,分别用直角扣件将两道纵向水平支撑杆套接住,然后紧固横向水平支撑杆端扣件螺栓,即紧固直角扣件A端9的螺栓,直角扣件B端10的螺栓松开,拧紧力矩须达到40~65N·m。。架体搭设前,操作工人直接将套有扣件的横向水平支撑杆从模具架体上取下,吊运至搭设楼层。工人搭设时,直接用两个直角扣件将架体立杆套住,紧固直角扣件B端10的螺栓至规范要求的40~65N·m力矩后,即完成该节点杆件的搭设。

本方案通过预先在施工现场地面制作完成横距确定的横向水平支撑杆(通过横向水平支撑杆上套有的直角扣件确定),然后将众多的横向水平支撑杆吊运至搭设楼层。工人搭设架体时直接用直角扣件将立杆套住,紧固后,完成架体的搭设。保证了钢管脚手架自始至终横向间距都保持一致,使架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保障,避免了架体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由于将扣件和横向水平支撑杆的连接,这一在高处作业中占有将近30%的工序转移至地面操作,大大降低了工人高处作业的难度和劳动强度,进而降低了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保障了相关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为多排钢管脚手架,原理同双排钢管脚手架,只是需将两排纵向水平杆换成多排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上套接的扣件由两个变成多个。上层纵向水平支撑杆的数量为三根或三根以上,对于部件的结构稳定性增强,但是其成本也相应增大。本方案通过预先在施工现场地面制作完成横距确定的横向水平支撑杆(通过横向水平支撑杆上套有的直角扣件确定),然后将众多的横向水平支撑杆吊运至搭设楼层。工人搭设架体时直接用直角扣件将立杆套住,紧固后,完成架体的搭设。保证了钢管脚手架自始至终横向间距都保持一致,使架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保障,避免了架体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由于将扣件和横向水平支撑杆的连接,这一在高处作业中占有将近30%的工序转移至地面操作,大大降低了工人高处作业的难度和劳动强度,进而降低了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了相关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