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方块顶升孔处伸缩型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9376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方块顶升孔处伸缩型模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模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方块顶升孔处伸缩型模板。



背景技术:

方块码头作为重力式码头主要类型之一,方块预制成为工程的重中之重。方块具有体积大、不方便运输等特点,方块预制完成后,当出运时,采用小车出运工艺,在此出运过程中,需要将方块顶起,然后小车导入。通常现场采用千斤顶顶升工艺,因此方块顶升孔处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方块的顶升施工。顶升孔处模板通常采用传统两个方盒拼装的模板,由于混凝土浇筑后四周混凝土挤压着模板,模板与混凝土接触处摩擦力大,出现拆模困难,且容易导致掉角问题,因此传统模板不但影响方块整体表观质量,而且增加预制完成后的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方块顶升孔处伸缩型模板,采用顶升螺丝进行收缩模板,拆模时很好的避免模板强行拽出时对边角处混凝土的破坏;有效的避免了方块顶升孔处掉角问题,同时提高方块表观质量,加快顶升孔处模板拆模时间,加快了方块预制进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设计了一种用于方块顶升孔处伸缩型模板,包括模板侧部、模板顶部、模板内面,模板侧部位于模板内面的左右两侧,模板顶部位于模板侧部和模板内面的顶部,所述模板侧部和模板顶部都包括模板板面,钢筋,加固钢板,顶升螺丝,所述模板内面包括模板板面,钢筋,顶升螺丝,空心立柱,预留圆孔,所述钢筋分别焊接于4块模板板面的内侧表面,所述加固钢板焊接于模板板面的内面中央,所述空心立柱的内端焊接于模板内面的模板板面内面中央,所述顶升螺丝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加固钢板的表面,另一端固定于空心立柱的3个外周表面上,预留圆孔为2个,分别位于空心立柱竖立面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钢筋位于每个模板板面的数量为2—5根。

优选地,所述加固钢板的截面为正方形,边长为5—15cm,厚度为1.5—3.5cm。

优选地,所述空心立柱材质为钢板,截面为正方形,边长为5—15cm。

本实用新型将顶升螺丝与模板侧部、模板顶部和空心立柱相连接,通过采用顶升螺丝进行收缩模板,拆模时很好的避免模板强行拽出时对边角处混凝土的破坏,有效的避免了方块顶升孔处掉角问题,同时提高方块表观质量,加快顶升孔处模板拆模时间,加快了方块预制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方块顶升孔处伸缩型模板的总体构造图。

图2为模板侧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模板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模板内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示意为:1-模板侧部;2-模板顶部;3-模板内面;4-模板板面;5-钢筋;6-加固钢板;7-顶升螺丝;8-空心立柱;9-预留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方块顶升孔处伸缩型模板,包括模板侧部1、模板顶部2、模板内面3,模板侧部1位于模板内面3的左右两侧,模板顶部2位于模板侧部1和模板内面3的顶部,所述模板侧部1和模板顶部2都包括模板板面4,钢筋5,加固钢板6,顶升螺丝7,所述模板内面3包括模板板面4,钢筋5,顶升螺丝7,空心立柱8,预留圆孔9,所述钢筋5分别焊接于4块模板板面4的内侧表面,所述加固钢板6焊接于模板板面4的内面中央,所述空心立柱8的内端焊接于模板内面3的模板板面4内面中央,所述顶升螺丝7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加固钢板6的表面,另一端固定于空心立柱8的3个外周表面上,预留圆孔9为2个,分别位于空心立柱8竖立面的外部。

所述钢筋5位于每个模板板面4的数量为2—5根。

如图1—3所示,所述加固钢板6的截面为正方形,边长为5—15cm,厚度为1.5—3.5cm。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空心立柱8材质为钢板,截面为正方形,边长为5—15cm。

使用时,利用顶升螺丝具有伸缩原理,将两侧的模板侧部1和模板顶部2与顶升螺丝7连接,顶升螺丝7与空心立柱8连接,空心立柱8与模板内面3相连接。方块浇筑前,支立模板时,将模板内面3先进行固定,然后旋转顶升螺丝7,按照上、左、右顺序将模板侧部1和模板顶部2这三片模板顶升出去,顶升到与内模板边沿对齐的位置。拆除模板时,先将左右的顶升螺丝7收缩,然后收缩上方的顶升螺丝7,最后用外力拉动空心立柱8,取出模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