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7硅锭开方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8301阅读:802来源:国知局
一种G7硅锭开方平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光伏原材料生产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G7硅锭开方平台。



背景技术:

现下,在进行硅锭开方时,多是使用开方机进行,一般型号为G5和G6开方机,在使用G5型和G6型开方机进行硅锭开方时,由于开方平台本身的限制,一次加工数量最多分别为25块棒和36块棒,导致同体积的硅锭开方得到的硅棒数量相对较少,在增加后道工序加工强度的同时,也极大程度的造成了原料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G7硅锭开方平台。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G7硅锭开方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主体,所述平台主体呈正方形,平台主体上设有硅锭托台,所述硅锭托台凸出于平台主体的上端面,其数量为49个,49个硅锭托台呈7*7纵横排布,包括47个中空托台和2个实心托台,所述中空托台的底部为拔模孔,所述拔模孔呈棱锥形,其纵截面呈等腰梯形,拔模孔截面所呈的等腰梯形的下底角为α,所述α为85°,拔模孔的深度为H1,所述H1为70mm,相邻2个硅锭托台之间的间隔为D1,所述D1为57.5mm;

所述2个实心托台呈对角设置,分别位于平台主体所呈的正方形的一组对角处,实心托台的中部设有第一连接销孔,所述第一连接销孔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销孔,所述第一连接销孔和第二连接销孔的数量均为2个,且第一连接销孔和第二连接销孔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L上;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主体所呈的正方形的长、宽分别为L1和L2,所述L1=L2=1180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销孔和第二连接销孔的孔径为R1,所述R1=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G7硅锭开方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平台主体呈正方形,其上设有硅锭托台,硅锭托台凸出于平台主体的上端面,包括47个中空托台和2个实心托台,中空托台的底部为拔模孔,实心托台的中部设有第一连接销孔,第一连接销孔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销孔,优化原有G6硅锭开方平台设计,将原有36个硅锭托台改进为现有的49个硅锭托台,最多可一次开方49块棒,改进了拔模孔支撑结构,优化拔模度数,提高硅锭托台强度,保证开方稳定性,同时增加了底部连接销孔,增加了其承压强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增加了单次出棒量,提高开方生产效率,且硅锭开方平台承压轻度高,不易损坏,同时本平台适用性强,可装配于不同规格的开方机工作支台上,包括G5、G6规格的开方机工作支台。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 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3 A-A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的一种G7硅锭开方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主体1,所述平台主体1呈正方形,平台主体1上设有硅锭托台2,所述硅锭托台2凸出于平台主体1的上端面,其数量为49个,49个硅锭托台2呈7*7纵横排布,包括47个中空托台3和2个实心托台4,所述中空托台3的底部为拔模孔5,所述拔模孔5呈棱锥形,其纵截面呈等腰梯形,拔模孔5截面所呈的等腰梯形的下底角为α,所述α为85°,拔模孔5的深度为H1,所述H1为70mm,相邻2个硅锭托台2之间的间隔为D1,所述D1为57.5mm;

所述2个实心托台4呈对角设置,分别位于平台主体1所呈的正方形的一组对角处,实心托台4的中部设有第一连接销孔6,所述第一连接销孔6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销孔7,所述第一连接销孔6和第二连接销孔7的数量均为2个,且第一连接销孔6和第二连接销孔7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L上;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主体1所呈的正方形的长、宽分别为L1和L2,所述L1=L2=1180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销孔6和第二连接销孔7的孔径为R1,所述R1=50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