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保健松木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8975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保健松木地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保健松木地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地板的环保性能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实木地板相较于复合地板采用天然木材制成,无辐射,无甲醛,且不易产生霉菌,环保性更强。

实木地板中的松木地板,弹性和透气性都更好,而且松木地板具有松木自然的纹路,原木的色调让人赏心悦目,质感突出,美观自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保健松木地板,以实现感温变色、消音且有刺激、保健人体脚底的技术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保健松木地板,包括,地板本体,所述地板本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紧密设置的抗菌层、变色耐磨层、防火透明层、松木基材层、平衡层,以及静音层;其中所述松木基材层的上端面设有若干圆弧形凸面,且所述若干圆弧形凸面之间形成若干圆弧形凹面;所述变色耐磨层采用混有氧化钼和三氧化二铝的透明耐磨纸层;所述静音层的下端面的两侧均设有一支撑块;以及所述地板本体的两组相对的侧端面设置有用于插接的T形插接结构,所述T形插接结构表面涂覆有蜡层。

进一步,所述若干圆弧形凸面的弧度均相同。

进一步,所述若干圆弧形凹面的弧度均相同。

进一步,所述松木基材层的上端面的圆弧形凸面和圆弧形凹面之间的高度差为3-5mm。

进一步,所述松木基材层的厚度为0.85-1.1cm。

进一步,所述平衡层采用三聚氰胺平衡纸,其规格为120g。

进一步,所述静音层的采用PVC隔音垫。

进一步,所述抗菌层的材料为银离子抗菌材料。

进一步,所述蜡层采用蜂蜡层或石蜡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保健松木地板,通过在松木基材层的上端面的圆弧形凸面和圆弧形凹面,当人体的脚底踩在地板上时,可以对脚底进行刺激按摩,从而实现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所述变色耐磨层采用混有氧化钼和三氧化二铝的耐磨层,氧化钼具有光致变色的效果,地板色彩可根据光照条件改变而富于变化,增强了装饰性。通过设置的静音层,使人体踩在地板上,可以使地板在铺设后消除踩踏声音。通过设置的抗菌层,使表面细菌的繁殖受到抑制,进而达到长期卫生、安全的目的。又通过在地板本体的两端设置的T 形插接结构,T 形插接结构卡扣较传统的用于插接的公榫和母榫,接触面积更大,结合更紧密,增加了地板的抗变形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保健松木地板的侧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保健松木地板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松木基材层1、抗菌层2、变色耐磨层3、防火透明层4、平衡层5、静音层6、支撑块7、圆弧形凸面8、圆弧形凹面9、T形插接结构10。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保健松木地板,包括,地板本体,所述地板本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紧密设置的抗菌层2、变色耐磨层3、防火透明层4、松木基材层1、平衡层5,以及静音层6;其中所述松木基材层1的上端面设有若干圆弧形凸面8,且所述若干圆弧形凸面8之间形成若干圆弧形凹面9;所述变色耐磨层3采用混有氧化钼和三氧化二铝的透明耐磨纸层;所述静音层6的下端面的两侧均设有一支撑块7;以及所述地板本体的两组相对的侧端面设置有用于插接的T形插接结构10,所述T形插接结构10表面涂覆有蜡层。

具体的,所述支撑块7用于支撑地板本体的整体结构。所述防火透明层4,可有效防止火灾的蔓延。

所述若干圆弧形凸面8的弧度均相同。

所述若干圆弧形凹面9的弧度均相同。

所述松木基材层1的上端面的圆弧形凸面8和圆弧形凹面9之间的高度差为3-5mm。可选的,所述松木基材层1的上端面的圆弧形凸面8和圆弧形凹面9之间的高度差为4mm,既起到按摩保健脚底的作用,又不会使脚底感觉不舒服。

所述松木基材层1的厚度为0.85-1.1cm。

所述平衡层5采用三聚氰胺平衡纸,其规格为120g。平衡层5能平衡地板本体内部应力, 并且起到阻止水泥地内的水分、 潮气向地板本体内侵蚀的作用。

所述静音层6的采用PVC隔音垫。使人体踩在地板上,可以使地板在铺设后消除踩踏声音。

所述抗菌层2的材料为银离子抗菌材料。具体的,通过浸渍耐磨纸时正面添加纳米级的银离子抗菌材料,压贴后留在地板表面,可以使地板表面的细菌繁殖受到抑制,进而达到长期安全卫生的目的。

所述蜡层采用蜂蜡层或石蜡层。具有提高T形插接结构10表面的防水性和防潮性。

具体的,蜂蜡是约两周龄工蜂蜡腺分泌出来的脂肪性物质,它具有防水和黏合的特性,能够提高地板的防水性和防潮性。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