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开裂石膏板吊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1152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开裂石膏板吊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棚;顶棚的构造,例如,活动顶棚;有关隔绝的顶棚构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开裂石膏板吊顶。



背景技术:

吊顶是指房屋居住环境的顶部装修。简单的说,就是指天花板的装修,是室内装饰的重要部分之一。由于石膏板具有重量轻、强度较高、厚度较薄、加工方便以及隔音绝热和防火等性能较好的特点,是当前着重发展的新型轻质板材之一。但是石膏板吊顶存在易开裂的问题。尤其相邻两块石膏板拼接缝处极易开裂。本领域技术人员为降低拼接缝处开裂,通常采用胶带加固的方式。但是胶带表面光滑,导致饰面层粘结度不够,致使饰面层损坏的问题发生,进而导致石膏板开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防开裂石膏板吊顶,解决现有石膏板吊顶易开裂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开裂石膏板吊顶,包括,轻钢龙骨架及纸面石膏板,所述纸面石膏板铺设于轻钢龙骨架外表面,通过自攻螺栓与轻钢龙骨固定连接;还包括,网格布,所述网格布粘贴于纸面石膏板表面,所述网格布的边缘与所述轻钢龙骨架的龙骨固定连接。

其中,还包括,耐碱胶带;所述耐碱胶带粘贴于纸面石膏板表面。

其中,还包括,牛皮纸;所述牛皮纸粘贴于相邻两块纸面石膏板的缝隙位置。

其中,还包括,钢丝网,所述钢丝网设置于所述纸面石膏板外表面,与所述轻钢龙骨的边龙骨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纸面石膏板侧边倒角处理,相邻两块纸面石膏板的拼接处所形成的倒角缝隙内填充石膏。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自攻螺栓的间距为15cm-20cm。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轻钢龙骨的副龙骨的间距为40cm。

其中,所述轻钢龙骨的主龙骨通过通丝吊杆与房顶固定连接,相邻两个通丝吊杆的间距小于100cm。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开裂石膏板吊顶,通过增加网格布使多个纸面石膏板紧密连接至一体,并且将网格布固定轻钢龙骨架的边龙骨上,对纸面石膏板起到支撑作用,避免纸面石膏板与轻钢龙骨连接处损坏,进而防止石膏板吊顶开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纸面石膏板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1所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开裂石膏板吊顶。清理房顶1,安装轻钢龙骨架。轻钢龙骨架包括主龙骨101、副龙骨102及边龙骨103。先将边龙骨固定于待吊顶的四面边墙104上,将主龙骨通过通丝吊杆105与房顶固定连接,相邻两个通丝吊杆105的间距S1小于100cm,副龙骨与主龙骨垂向设置,并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副龙骨及主龙骨分别于边龙骨的连接处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其中,相邻两个副龙骨的间距为40cm,从而完成轻钢龙骨架的安装。取纸面石膏板2,将纸面石膏板2均匀铺设于轻钢龙骨架表面。如图2所示,纸面石膏板2与轻钢龙骨架通过自攻螺栓201固定连接,相邻两个自攻螺栓201的间距S2为15-20cm,若大于20cm则导致石膏板连接不牢靠,易发生整张脱落的情况。若小于15cm则造成纸面石膏板上的螺栓过多,从而导致纸面石膏板内部粉碎,无法长期固定于轻钢龙骨上。纸面石膏板的侧边进行倒角处理,使相邻两块纸面石膏板在拼接后形成倒角缝隙202。使用石膏将倒角缝隙填充,待石膏风干后,相邻两块纸面石膏板形成一个坚固整体,避免纸面石膏板长期使用后,两块纸面石膏板错位,导致拼接处开裂。在纸面石膏板安装完成后,将网格布粘贴于直面石膏板表面,从而增加多块纸面石膏板的连接力,增加其使用寿命。将网格布的边缘与轻钢龙骨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可采取使用铁丝或尼龙绳将网格布系与轻钢龙骨的边龙骨上。从而为纸面石膏板提供支撑力,加固纸面石膏板与轻钢龙骨的连接。

进一步加固纸面石膏板,使用耐碱胶带3将纸面石膏板表面进行粘贴,形成耐碱胶带层。再将牛皮纸4粘贴于耐碱胶带层上,且位于相邻两块纸面石膏板的缝隙位置处,进行加固。然后使用钢丝网5贴附于纸面石膏板外表面,与轻钢龙骨的边龙骨固定连接,即将钢丝网的四边通过钢丝拧紧于边龙骨上即可完成固定连接。从而完成了进一步的加固过程,通过上述加固方式所获得的吊顶,相比传统吊顶使用寿命多达一倍以上,且长时间使用后不会开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