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暖棚保温后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1336阅读:5104来源:国知局
新型暖棚保温后墙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村暖棚建设结构,特别是一种新型暖棚保温后墙结构。



背景技术:

农村暖棚建设,在我国已兴起多年,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为了暂时的节省资金,在我国北方地区暖棚通常采用土砌结构,即暖棚的后墙为土砌结构,配合钢结构体实现阳棚的搭建,但其存在如下问题:1、为了达到较好的保温性,土砌结构通常较厚,造成了大量土地资源的损耗和经济损失。2、土砌结构受气候影响大,用土堆砌的后墙与钢结构连接不稳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保温墙都有漏水现象,使用时间不长就会产生坍塌和剥落,使用寿命非常的短暂。因此,我国北方农村有大量的土砌暖棚被搁置放弃。

目前有采用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作为后墙保温材料,取代土砌后墙结构,但因为不具备整体安装、柔性防风、防水层结构,稍有不慎就会产生漏风、漏水现象,大大降低保温效果,同时存在安装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新型暖棚保温后墙结构,解决了传统土砌结构占地面积大、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与现有采用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结构相比,封闭性更好,安装方便快捷,保温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暖棚保温后墙结构,其特征在于:由搭建暖棚的钢结构架对应后墙的间隔布置的多根方矩管、扣合为一体的多块合成保温板、将方矩管与合成保温板连接为一体的紧固件、设于紧固件与合成保温板之间的压条、布置于多块合成保温板外部的整块防风防水层、分别喷涂于防风防水层外侧和合成保温板内侧的防老化层组成,所述合成保温板由泡沫保温板、分别粘压于泡沫保温板两侧面的防裂编织网组成,每块合成保温板的上、下端面分别呈Z字形,且相邻的上、下两块合成保温板的Z字形端面紧密扣合,各块合成保温板由下至上分层依次扣合直到达到预先设定的后墙高度,整块防风防水层与后墙边缘连接固定且与各块合成保温板之间形成密封空间。

上述的新型暖棚保温后墙结构,所述Z字形端面的相邻两个面的夹角为直角。

上述的新型暖棚保温后墙结构,所述Z字形端面的相邻两个面的夹角为锐角。

上述的新型暖棚保温后墙结构,所述Z字形端面的靠近方矩管侧的面的高度高于远离方矩管侧的面的高度。

上述的新型暖棚保温后墙结构,所述紧固件为旋尾钉,所述旋尾钉尖端依次穿过压条和合成保温板后拧固于方矩管上。

上述的新型暖棚保温后墙结构,所述压条与方矩管长度方向平行,每根压条压覆于多块合成保温板上。

上述的新型暖棚保温后墙结构,所述防风防水层为无纺布层。

上述的新型暖棚保温后墙结构,所述防风防水层为塑料薄膜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多块合成保温板通过Z字形端面相互扣合连接成一整体,一方面形成保温性能高于土堆墙保温性能10倍以上的后墙主体,经济成本却是同等保温性能情况下砖墙的1/10,土墙的4/5;另一方面相邻两块合成保温板的Z字形端面紧密扣合,不仅显著提高后墙整体密闭性能、防风防雨性能,而且使保温板的安装更加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2、采用整块防风防水层,与各块合成保温板之间形成密封空间,进一步提高后墙的防风防雨性能及保温性能,相比分块的防风防水层,密封性能更好。

3、该后墙结构的合成保温板制作方便,可实现工厂化、系统化、程序化生产,现场安装方便、快捷、安全,既能保证质量,又能缩短工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对应实施例一);

图3是图2中Ⅰ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对应实施例二);

图5是图2中Ⅱ部放大图。

图中:1.方矩管、2.防老化层、3.防裂编织网、4.泡沫保温板、5.防裂编织网、6.压条、7.紧固件、8.防风防水层、9.防老化层、10.Z字形端面、11.钢结构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该新型暖棚保温后墙结构,由搭建暖棚的钢结构架11对应后墙的间隔布置的多根方矩管1、扣合为一体的多块合成保温板、将方矩管1与合成保温板连接为一体的紧固件7、设于紧固件7与合成保温板之间的压条6、布置于多块合成保温板外部的整块防风防水层8、分别喷涂于防风防水层8外侧和合成保温板内侧的防老化层9、2组成。所述合成保温板由泡沫保温板4、分别粘压于泡沫保温板4两侧面的防裂编织网3、5组成。每块合成保温板的上、下端面分别呈Z字形,且相邻的上、下两块合成保温板的Z字形端面10紧密扣合,各块合成保温板由下至上依次扣合直到达到预先设定的后墙高度,所述Z字形端面10的靠近方矩管1侧的面的高度高于远离方矩管1侧的面的高度。整块防风防水层8与后墙边缘连接固定且与各块合成保温板之间形成密封空间。所述紧固件7为旋尾钉,所述旋尾钉尖端依次穿过压条6和合成保温板后拧固于方矩管1上。各根方矩管1相互平行,沿暖棚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各块合成保温板的长度与暖棚长度一致。所述压条6与方矩管1长度方向平行,每根压条6压覆于多块合成保温板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Z字形端面10的相邻两个面的夹角为锐角。所述防风防水层8为无纺布层。所述泡沫保温板4采用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

组装过程:

合成保温板的Z字形端面10的加工和防裂编织网3、5的粘压工序在车间内完成,到现场后,板与板之间利用Z字形端面10扣合连接,具体是采用上压下的方式搭接、推扣,而后合成保温板利用旋尾钉、压条6固定在方矩管1上,待所有合成保温板与钢结构架11固定好后,将防风防水层8的边缘与后墙边缘连接固定,最后在防风防水层8和各块合成保温板内侧进行防老化涂料的喷涂,形成防老化层9、2。

实施例2

如图4、图5所示,该新型暖棚保温后墙结构,由搭建暖棚的钢结构架11对应后墙的间隔布置的多根方矩管1、扣合为一体的多块合成保温板、将方矩管1与合成保温板连接为一体的紧固件7、设于紧固件7与合成保温板之间的压条6、布置于多块合成保温板外部的整块防风防水层8、分别喷涂于防风防水层8外侧和合成保温板内侧的防老化层9、2组成。所述合成保温板由泡沫保温板4、分别粘压于泡沫保温板4两侧面的防裂编织网3、5组成。每块合成保温板的上、下端面分别呈Z字形,且相邻的上、下两块合成保温板的Z字形端面10紧密扣合,各块合成保温板由下至上分层依次扣合直到达到预先设定的后墙高度,本实施例中,合成保温板的Z字形端面10的相邻两个面的夹角为直角。防风防水层8为塑料薄膜层。其他同实施例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