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支撑检修通道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49559阅读:1360来源:国知局
钢支撑检修通道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中的检修辅助平台,尤其是指一种钢支撑检修通道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尤其是在高层建筑中,处于高处的一些设备或者结构出现问题,比如,在修建地铁时,钢支撑轴力自动补偿系统经常会用于紧邻地铁的基坑施工过程中,钢支撑的轴力控制通过油泵进行加压和减压,千斤顶作为轴力输送的工具,在钢支撑使用过程中油泵会经常出现损坏或更换。当这些设备出现损坏时,就需要工作人员爬高对其进行检修。传统的技术方案是将工作人员使用起重设备将检修人员垂直送到需要检修的位置下方进行检修。但是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通过起重设备进行人员检修的准备时间长,达不到随时检修的目的;(2)效率低,每一个钢支撑均需要检修的时候,需要机械不同的移动位置;(3)安全性低,人员检修的平台通过起重设备作为平台,安全性极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随时对钢支撑进行检修的检修通道,并且检修人员可以根据检修位置上下移动,检修效率高,且能保证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支撑检修通道,包括:

固定设于钢支撑上的检修平台;以及连接于呈上下设置、且相邻的两层所述检修平台之间的行走通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利用在混凝土结构的支撑侧面设置挂杆,然后通过固定架及钢支撑上的抱箍作为受力点,并且利用盘扣式脚手架整体梯段作为通道,就可以随时对钢支撑的端部进行检修,工作效率高,并且可以保护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检修平台包括连接同层的所述钢支撑的支撑架、铺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脚手板以及围设于所述支撑架两边的护栏。脚手板为检修人员的检修平台,护栏的作用是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夹紧所述钢支撑的抱箍以及连接所述抱箍的横杆;所述抱箍为一立体框架,包括夹紧所述钢支撑的两个正方形框以及连接所述两个正方形框的四个角点的连接杆。通过将抱箍作为受力点,增加整个检修通道的结构强度,保证检修人员在检修平台上行走或施工时,不会出现晃动。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行走通道为爬梯结构,所述爬梯结构的两端均设有供挂设于所述抱箍或横杆上的挂钩。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位于最底层的爬梯结构底端的挂钩挂设于一固定架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形状为葫芦形,所述卡槽卡设于预埋在混凝土结构内的挂杆上。因为工程中混凝土结构位于两根钢支撑之间,所以为了方便检修人员的通行,通过一固定架来搭设爬梯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钢支撑检修通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提供一检修平台,将所述检修平台固定设于钢支撑上;

S12:提供一行走通道,将所述行走通道连接呈上下设置、且相邻的两层所述检修平台,通过所述行走通道连通相邻的两层所述检修平台。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将所述检修平台固定设于钢支撑上,包括:

提供一支撑架,将所述支撑架连接位于同层的所述钢支撑;

提供一脚手板,将所述脚手板铺设于所述支撑架上;

提供一护栏,将所述护栏围设于所述支撑架的两边。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将所述支撑架连接位于同层的所述钢支撑,包括:

提供两个正方形框,将所述两个正方形框夹紧所述钢支撑,

提供一连接杆,连接所述两个正方形框的四个角点,形成夹紧所述钢支撑的抱箍;

提供一横杆,通过所述横杆连接位于同层内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抱箍。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行走通道为爬梯结构,所述爬梯结构的两端均设有挂钩,并将所述爬梯结构的两端的挂钩挂设于所述抱箍或所述横杆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提供一固定架,将所述固定架通过卡槽卡设于预埋在混凝土结构内的挂杆上,将位于最底层的爬梯结构的底端的挂钩挂设于所述固定架上。

附图说明

图1为钢支撑检修通道的俯视图。

图2为钢支撑检修通道的A-A剖视图。

图3为钢支撑检修通道B-B的剖视图。

图4为钢支撑检修通道C-C的剖视图。

图5为固定架的示意图。

图6为固定架与混凝土结构连接的示意图。

图7为抱箍的示意图。

图8为爬梯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支撑检修通道及其施工方法,用于对高处的钢支撑端部的箱体进行检修。在修建地铁时,钢支撑轴力自动补偿系统经常会用于紧邻地铁的基坑施工过程中,钢支撑的轴力控制通过油泵进行加压和减压,千斤顶作为轴力输送的工具,在钢支撑使用过程中油泵会经常出现损坏或更换。就需要将检修工人送到这个损坏的地方进行检修,传统的技术方案是将检修人员通过起重设备垂直送到需要检修的位置下方进行检修。该方法效率低下,且达不到随时检修的目的,而且检修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证。本发明通过在钢支撑上使用抱箍以及爬梯结构在多层钢支撑设置检修平台,使得检修人员可以随时对钢支撑的端部进行检修,效率提高,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钢支撑检修通道的结构及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参阅图1、2、3、4,钢支撑检修通道包括检修平台2以及行走通道。根据建筑现场的实际情况,在各层钢支撑1上固定设置检修平台2,然后将上下相邻两层的检修平台之间使用行走通道进行连接,从而帮助检修工人在各层钢支撑1之间上下自如。

作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检修平台2包括与固定在钢支撑1上的支撑架,铺设在支撑架上以供检修人员在各个钢支撑1之间行走的脚手板22,以及保护检修人员安全,围设于支撑架两边的护栏21。而支撑架又包括夹紧钢支撑1以使得支撑架在钢支撑1上稳固的抱箍24以及将抱箍连接固定的横杆。

如图5所示,其中,抱箍24为一个立体框架,立体框架由夹紧钢支撑且在钢支撑上间隔设置的正方形框以及连接正方形框的连接杆组成。而正方形框的四个角上都设有盘扣241,盘扣241上均匀分布着多个孔,而连接杆和横杆上均穿设有安装孔,然后使用销钉穿设盘扣241和横杆或者连接杆,使其紧固连接,又可以方便拆卸。

结合图6、7、8,行走通道为爬梯结构5,爬梯结构5的两端设有挂钩,供挂设在抱箍24或者横杆上,使得检修人员可以在各层钢支撑上行走活动。而因为最底层的两个钢支撑恰好在混凝土结构之间,所以在砌混凝土时,在混凝土中预埋有挂杆8,将带有卡槽的固定架7卡设在挂杆8上,然后再将爬梯结构5底端的挂钩挂设在固定架7上。

作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为了增加整个支撑架的结构强度,在同层且间距较大的两个抱箍与连接这两个抱箍的横杆之间设有斜撑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钢支撑检修平台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检修平台2固定在每层的钢支撑1上,然后用行走通道将上下相邻两层的检修平台2连接,使得施工工人可以在各层钢支撑之间,以及每层的钢支撑之间行走,到达需要检修的位置。

其中,检修平台固定在每层的钢支撑上的施工方法包括:用支撑架连接位于同层的钢支撑,将每层的钢支撑连接成一个整体,然后在支撑架为钢支撑接触的上表面铺设脚手板22,并且在支撑架的两边都焊接有护栏21,以保障施工人员的行走安全。

支撑架的形成通过用两个正方形框夹紧钢支撑设置,然后用连接杆连接正方形框的四个角点,形成能够夹紧钢支撑外径的抱箍,接着用横杆将位于同层钢支撑内,且相邻的两个抱箍连接,最后形成支撑架。

作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行走通道为一爬梯结构5,并且在爬梯结构5的两端都设有挂钩,将挂钩挂在上下相邻两层的支撑架上的抱箍或者横杆上。而位于最底层的两个钢支撑恰好在混凝土结构之间,所以在砌混凝土时,在混凝土结构4中预埋有挂杆8,将带有卡槽的固定架7卡设在挂杆8上,然后再将爬梯结构5底端的挂钩挂设在固定架7上。

具体地,在实际施工时,根据钢支撑1的直径选择若干长度等于钢支撑直径的钢管,将其中的四根首尾用盘扣241和销钉连接形成一个正方形框,将两个正方形框夹紧在钢支撑1,然后选择长度合适的四根连接杆连接该两个正方形框,形成抱箍24,然后用横杆与分布在同层的不同钢支撑上的抱箍24上的盘扣241连接,形成支撑架。选择长度合适的脚手板22铺设在支撑架上,为了保护检修人员的安全,在支撑架的两边焊接有护栏21,在两个间距较长的钢支撑之间的横杆和夹紧钢支撑1的抱箍24之间设有斜撑梁,以保证整个钢支撑检修通道的结构刚度,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然后根据上下层钢支撑的高度差选择长度合适的爬梯结构5,爬梯结构5的两端均设有挂钩,将挂钩挂在抱箍24或者横杆上以连接上下两层钢支撑。而最下层的两个相邻钢支撑之间为混凝土结构4,所以在混凝土预埋有挂杆8,然后将带有卡槽的固定架7挂设在挂杆8上,爬梯结构5的底端挂设在固定架7上,检修人员可以通过该固定架7上爬至各层的检修平台,对位于钢支撑端部的箱体3进行检修。

本发明通过抱箍夹紧钢支撑,然后在抱箍之间架设支撑架,形成检修平台,并使用爬梯结构连接不同层的检修平台,从而使得检修人员可以随时爬到指定的区域进行检修,提高了效率。

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