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转换梁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22935阅读:1163来源:国知局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梁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结构转换梁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层建筑结构转换梁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高层建筑正在向多功能、综合用途发展,在同一建筑中, 上部楼层布置住宅、办公室、客房等,下部楼层作商店、餐馆和文化娱乐设施等商业用房。不同用途的楼层,需要大小不同的开间,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这样的高层建筑必须设计成上部小空间和下部大空间的结构,为此要求有转换层设计。高层住宅的结构转换层是一个住宅建筑物中不同结构形式相连结的关节点,它既是下部结构的封顶,又是上部结构的基础,在整个建筑物结构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连结纽带作用。

目前,梁式转换结构是常见的一种转换结构形式。一般运用于底部大空间框支剪力墙和框架结构体系。将上部小柱网框架或剪力墙落在转换梁上,再由转换柱支撑转换梁。它具有受力明确,传力直接,便于分析等特点。但当转换梁跨度很大而且承托层数较多时,由转换梁承托上部框架柱或墙传递下来的竖向荷载将会很大,致使转换梁的截面尺寸过大,不利于层高的利用和管线的铺设,更重要的是过高的梁截面造成转换梁的受力性能从抗弯为主向抗剪为主转化。但转换大梁由于截面尺寸过大,因而有时不利于大型管道等设备系统的铺设,甚至影响转换楼层建筑空间的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分解竖向载荷,并减少转换梁截面尺寸的转换梁施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层建筑结构转换梁施工方法,包括对施工工地进行测量并放线,对竖向构件钢筋进行绑扎,进行竖向构件模板支设,对竖向构件混凝土进行浇筑,进行承重架搭设,铺设梁板底模,进行梁钢筋绑扎,铺设梁板侧模和板模,进行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然后拆除模板和承重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梁钢筋安装绑扎的方法和顺序是:铺设下部纵筋、铺设上部纵筋、套箍筋、上纵筋与箍筋绑扎固定、下纵筋与箍筋绑扎固定、梁底保护层、骨架就位、绑扎柱节点箍筋、穿腰筋、绑拉钩。

在铺设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时,架设三角分力架和四角合力架。

架设三角分力架的方法是:将所述三角分力架的底钢筋绑扎在下部纵筋上,将三角分力架的上叉绑扎在临近的上部纵筋上,并一个紧接一个使下部纵筋上连续绑扎满三角分力架的底钢筋;这样可以从纵向分解转换梁的竖向载荷,并使竖向载荷向竖向构件分移。

架设四角合力架的方法是;在每两对绑扎了三角分力架的下部纵筋和上部纵筋上绑扎若干个四角合力架,将所述四角合力架的左下叉绑扎在下部纵筋上,将所述四角合力架的右下叉绑扎在临近右边的下部纵筋上,将所述四角合力架的左上叉绑扎在上部纵筋上,将所述四角合力架的右上叉绑扎在右边临近的上部纵筋上;下部纵筋上每两个三角分力架的底钢筋之间绑扎一个四角合力架;这样可以从横向合并转换梁的竖向载荷,使载荷首先集中在纵筋上,然后通过三角分力架将载荷向竖向构件钢筋分移。

所述三角分力架是由三根钢筋焊接而成;其中一根底钢筋和两根斜钢筋互相焊接而成为三角形状;在斜钢筋与底钢筋的焊接处,斜钢筋不伸出头,底钢筋伸出头;在两根斜钢筋的焊接处,两根斜钢筋均出头并扭转,构成上叉,扭转使两根斜钢筋的出头部分所构成的平面与三角形所构成的平面呈垂直状态;这样可以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和斜钢筋分解竖向作用力,使竖向载荷快速向纵筋两侧分移。

所述四角合力架是由六根钢筋焊接而成,其中四根钢筋焊接成为长方形,该四根钢筋分别为底筋、架筋和两根竖筋;另两根钢筋为斜筋,分别焊接在长方形的两个对角线上,两根斜筋的交叉处固定焊接;在底筋、竖筋和斜筋的焊接处,底筋和竖筋均出头,斜筋不出头,在底筋的两边分别构成左下叉和右下叉;在架筋、竖筋和斜筋的焊接处,架筋不出头,竖筋和斜筋均出头,在架筋的两边端分别构成左上叉和右上叉;这样可以使长方形内具有多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和斜筋的倾斜特点合并竖向作用力,使竖向载荷集中在左下叉和右下叉上。

所述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包括:在混凝土初凝前,采用高压气将浮浆、石子冲入梁内,再进行表面振捣;这样可以使混凝土浇筑更加密实,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

所述混凝土的养护方法是在浇筑完后立即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布,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后,再用木抹子搓平压实;在对混凝土表面抹面时,塑料布随揭随抹,抹完即盖;在终凝后立即洒水养护,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5天,拆模后表面覆盖薄膜并喷水养护10 天。这样可以使混凝土浇筑的养护时间与混凝土水化发热进度同步,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结构转换梁的梁钢筋骨架中加设了三角分力架和四角合力架,这样可以使竖向载荷通过四角合力架向纵筋集中,再通过三角分力架向纵筋的两侧分移,并集中移向竖向构件;这样可以增加转换梁的载荷量或有效减少转换梁截面尺寸,增加建筑空间的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转换梁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转换梁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三角分力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四角合力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竖向构件钢筋、2.梁钢筋、3.下部纵筋、4.上部纵筋、5.三角分力架、6.四角合力架、7.箍筋、51.底钢筋、52.斜钢筋、53.上叉、61.底筋、62.架筋、63.竖筋、64.斜筋、65.左下叉、66.右下叉、67.左上叉、68.右上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本发明高层建筑结构转换梁施工方法,包括对施工工地进行测量并放线,对竖向构件钢筋1进行绑扎,进行竖向构件模板支设,对竖向构件混凝土进行浇筑,进行承重架搭设,铺设梁板底模,进行梁钢筋2绑扎,铺设梁板侧模和板模,进行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然后拆除模板和承重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梁钢筋2安装绑扎的方法和顺序是:铺设下部纵筋3、铺设上部纵筋4、套箍筋7、上部纵筋4与箍筋7绑扎固定、下部纵筋3与箍筋7绑扎固定、梁底保护层、骨架就位、绑扎柱节点箍筋、穿腰筋、绑拉钩。

在铺设上部纵筋4和下部纵筋3时,架设三角分力架5和四角合力架6。

架设三角分力架5的方法是:将所述三角分力架5的底钢筋51绑扎在下部纵筋3上,将三角分力架5的上叉53绑扎在临近的上部纵筋4上,并一个紧接一个使下部纵筋3上连续绑扎满三角分力架的底钢筋51;这样可以从纵向分解转换梁的竖向载荷,并使竖向载荷向竖向构件钢筋1分移。

架设四角合力架6的方法是;在每两对绑扎了三角分力架5的下部纵筋3和上部纵筋4上绑扎若干个四角合力架6,将所述四角合力架6的左下叉65绑扎在下部纵筋3上,将所述四角合力架6的右下叉66绑扎在临近右边的下部纵筋3上,将所述四角合力架的左上叉67绑扎在上部纵筋4上,将所述四角合力架的右上叉68绑扎在右边临近的上部纵筋4上;下部纵筋3上每两个三角分力架5的底钢筋51之间绑扎一个四角合力架6;这样可以从横向合并作用在转换梁上的竖向载荷,使载荷首先集中在纵筋上,然后通过三角分力架5将载荷向竖向构件钢筋1分移。

所述三角分力架5是由三根钢筋焊接而成;其中一根底钢筋51和两根斜钢筋52互相焊接而成为三角形状;在斜钢筋51与底钢筋52的焊接处,斜钢筋52不伸出头,底钢筋51伸出头;在两根斜钢筋52的焊接处,两根斜钢筋52均出头并扭转,构成上叉53,该扭转使两根斜钢筋的出头部分所构成的平面与三角形所构成的平面呈垂直状态;这样可以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和斜钢筋的倾斜特点分解竖向作用力,使竖向载荷快速向纵筋两侧分移。

所述四角合力架6是由六根钢筋焊接而成,其中四根钢筋焊接成为长方形,该四根钢筋分别为底筋61、架筋62和两根竖筋63;另两根钢筋为斜筋64,该两根斜筋64分别焊接在长方形的两个对角线上,两根斜筋64的交叉处固定焊接;在底筋61、竖筋63和斜筋64的焊接处,底筋61和竖筋63均出头,斜筋64不出头,这样在底筋61的两边分别构成左下叉65和右下叉66;在架筋62、竖筋63和斜筋64的焊接处,架筋62不出头,竖筋63和斜筋64均出头,这样在架筋62的两边端分别构成左上叉67和右上叉68;这样可以使长方形内具有多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和斜筋的倾斜特点合并竖向作用力,使竖向载荷集中在左下叉65和右下叉66上。

所述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包括:在混凝土初凝前,采用高压气将浮浆、石子冲入梁内,再进行表面振捣;这样可以使混凝土浇筑更加密实,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

所述混凝土的养护方法是在浇筑完后立即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布,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后,再用木抹子搓平压实;在对混凝土表面抹面时,塑料布随揭随抹,抹完即盖;在终凝后立即洒水养护,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5天,拆模后表面覆盖薄膜并喷水养护10 天。这样可以使混凝土浇筑的养护时间与混凝土水化发热进度同步,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