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天窗构造渗漏治理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8697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屋顶天窗构造渗漏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摔式早强抗渗混凝土、植入钢筋、屋顶天窗、堵漏剂、屋面板、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水泥基渗透结晶、封顶材料;

所述屋顶天窗四周10~20cm范围内屋面板凿除表面保护层、防水层、保温层直至结构基层形成缺口;

凿除缺口的底部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凿除缺口位置屋面板内设有植入钢筋作为分布筋;屋顶天窗四周在垂直方向填充有手摔式早强抗渗混凝土,填充厚度10~12cm,顶部采用斜坡收口,手摔式早强抗渗混凝土下方与屋面的新旧材料结合处设有后浇带,后浇带高度不小于10cm;在后浇带避开钢筋上下两侧对应表面粘贴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后浇带内填充堵漏剂;所述屋顶天窗采用封顶材料封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天窗构造渗漏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钢筋植入屋面板深度不小于20d,d为钢筋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天窗构造渗漏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顶材料采用钢化玻璃、开启式天窗或者扣式水泥盖板。

4.一种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屋顶天窗构造渗漏治理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屋顶天窗四周10~20cm范围内屋面板凿除表面保护层、防水层、保温层直至结构基层形成缺口;

2)、结构基层凿毛;

3)、清理结构基层,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

4)、凿除部分在屋面板钻孔、注胶、植入钢筋,布置分布筋,提高结构强度;

5)、待植入钢筋胶体固化后,手摔式早强抗渗混凝土填充,顶部采用斜坡收口,收光抹平,新旧材料结合处不小于10cm后浇带;

6)、在后浇带避开钢筋上下两侧对应表面粘贴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7)、在混凝土终凝后,向后浇带内填充堵漏剂;

8)、最后用封顶材料封顶;最终屋顶天窗采用植入钢筋、手摔式早强抗渗混凝土补漏补强,新旧材料结合处后浇带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堵漏剂填充封堵防水,顶部采用斜坡收口用来排水,封顶材料封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屋顶天窗构造渗漏治理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手摔式早强抗渗混凝土成半干状态手扔填充,无需支模,调整配合比,缩短初凝时间,将手捏混凝土沿钢筋网向上,填充顺序:先下后上,从两边到中间,至整个区域填充饱满为止。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