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面彩钢板安装施工方法及其应用的挂梯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80891阅读:35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面彩钢板安装施工方法及其应用的挂梯与流程

本发明创造属于钢结构件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墙面彩钢板安装施工方法及其应用的挂梯。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及绿色环保施工的政策要求,钢结构厂房将是未来工业厂房的主导方向,彩钢板围护结构也将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工业厂房结构中,通常墙面彩钢板安装钢梯为用圆钢焊接的简易柔性钢梯,安装时将钢梯挂在女儿墙檩条上,安装人员分为上、中、下几排站立在挂梯上,按照逆风向顺序依次安装,每一块墙面板安装完毕后,安装人员需下到地面或爬至屋面上挪动钢梯后再进行下一块墙板的安装。此常规的施工方法主要有如下缺点:1、安装彩板时人员站在钢梯上操作钢梯易晃动,施工质量不好保证;2、操作性差,人员操作时需单手握钢梯,单手操作;3、施工过程中安全性较差;4、钢梯挂在女儿墙檩条上,容易造成檩条变形;5、钢梯挪动麻烦,移动时人员需反复上下钢梯,施工效率低,费工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墙面彩钢板安装施工方法及其应用的挂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墙面彩钢板安装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制作与墙面高度相适应的刚性挂梯,并在挂梯底部设置行走轮;

②在靠近墙面的位置沿墙面方向设置导轨;

③用吊车将步骤①中的挂梯吊装至厂房墙面背风向一侧的端头,该端头作为彩钢板安装的初始位置;

④将挂梯行走轮与步骤②设置的导轨配合,并将挂梯上端卡住厂房钢柱;

⑤检查挂梯牢固性后,操作人员进入挂梯上的操作平台进行彩钢板的安装;

⑥当挂梯初始位置彩钢板安装完毕后,推动挂梯至下一安装区域。

进一步,在所述挂梯上设置有与厂房钢柱滑动配合的上部导向轮。

进一步,所述行走轮为自带刹车的万向轮。

进一步,所述厂房钢柱上设有天沟,所述挂梯顶端设有用于卡住天沟内侧面的折弯部。

进一步,所述导轨采用槽钢。

进一步,所述挂梯上设有不同高度位置的数个操作平台。

进一步,所述操作平台在竖直方向上等间距设置。

一种上述墙面彩钢板安装施工方法中应用的挂梯,包括挂梯本体、挂梯本体底部设置的行走轮、挂梯顶端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上设有与厂房钢柱上天沟侧壁滑动配合的上部导向轮;所述挂梯本体上设有人员上下踏步以及不同高度位置的数个操作平台。

进一步,所述行走轮为自带刹车的万向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创造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墙面彩钢板安装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无需频繁上下挂梯,即可连续的进行施工作业,工作效率高,同时,施工过程安全性高,挂梯不会晃动,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创造中挂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挂梯安装就位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图5为挂梯位置调整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挂梯;2—墙面彩钢板;3—厂房钢柱;4—天沟;5—操作平台;6—底部导向轮;7—导轨;8—行走轮;9—上部导向轮;10—墙面檩条;11—人员上下踏步;12—折弯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一种墙面彩钢板安装施工方法,如图1至5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①制作与墙面高度相适应的刚性挂梯1,并在挂梯1底部设置行走轮8;

②在靠近墙面的位置沿墙面方向设置导轨7;

③用吊车将步骤①中的挂梯1吊装至厂房墙面背风向一侧的端头,该端头作为彩钢板安装的初始位置;

④将挂梯行走轮8与步骤②设置的导轨7配合,保证行走轮在导轨上滑动自如,并将挂梯1上端卡住厂房钢柱内侧,避免挂梯倾翻;

⑤检查挂梯1牢固性后,操作人员通过攀登人员上下踏步,进入挂梯上的操作平台5在墙面檩条10上进行墙面彩钢板2的安装;

⑥当挂梯初始位置彩钢板安装完毕后,接触行走轮的锁定,推动挂梯至下一安装区域,如图5中箭头方向所示,到达安装位置后,锁紧行走轮,进行下一区域的安装。按照此程序依次施工,直至墙面彩钢板全部安装完毕后,拆除挂梯。

上述厂房钢柱3上设有天沟4,所述挂梯1顶端设有用于卡住天沟内侧面的折弯部12在所述挂梯1上设置有与厂房钢柱3滑动配合的上部导向轮9,所述折弯部呈L型结构,其具有水平段和伸入天沟的竖直端,在竖直段与天沟内侧壁之间设置上部导向轮9。推动挂梯时,挂梯底端行走轮在导轨上滑动,上端的弯折部对挂梯形成限位,避免挂梯倾倒。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证挂梯调整位置时的稳定性,可以在挂梯底部与厂房钢柱之间设置底部导轮,该底部导轮靠近行走轮设置。上部导向轮在天沟内侧滑动,底部导轮在厂房钢柱外侧面滑动,行走轮游走在导轨上,调整过程非常的稳定,滑动顺畅自如。

正式基于上部导向轮、底部导向轮和行走轮三者协同作用,才确保挂梯上的工作人员的舒适度,尤其是保证了人员的安全性,三组滑轮缺一不可,缺少任一滑轮均不会达到即保证挂梯调整顺畅,无冲击,又能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如果导向轮设置的过多,则不仅造成结构复杂,制造困难,成本提高,而且,在使用和安装时,难于操作,本发明创造中,上部导向轮、底部导向轮和行走轮有效的对挂梯形成限位,确保了使用的安全性,加之行走轮上自带的刹车装置,对挂梯所有自由度均形成限位的同时,还保证了结构的简化,操作的简便,现有技术中是未能实现的。

上述行走轮8为自带刹车的万向轮,挂梯移动完成后,利用其自带的刹车装置固定住行走轮,避免在使用时发生移动。

上述导轨7采用槽钢,行走轮与槽钢的凹槽配合,槽钢为行走轮提供滑行轨道,取材方便,无需复杂加工,现场即可取用,成本低。

上述挂梯1上设有不同高度位置的数个操作平台5。通常,操作平台5在竖直方向上等间距设置。

上述的墙面彩钢板安装施工方法中应用的挂梯,包括挂梯本体、挂梯本体底部设置的行走轮、挂梯顶端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上设有与厂房钢柱上天沟侧壁滑动配合的上部导向轮;所述挂梯本体上设有人员上下踏步以及不同高度位置的数个操作平台。具体的,所述行走轮为自带刹车的万向轮。

操作人员可以借助人员上下踏步提供的台阶,登上不同高度的操作平台,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本发明创造有效解决了常规墙面彩钢板安装时,移动挂梯需人员反复上下而降低施工效率的难题,通过改进施工装置既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又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