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宇垃圾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9499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宇垃圾收集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垃圾收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楼宇垃圾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从产生到最终处置经历收集、运输及处置三个重要环节,是一种具有“产生源高度分散、处置高度集中、产生量和品质随季节变化”特点的“倒物流”系统。垃圾“倒物流”是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而生活物质供应则是商品从集中到分散的“正物流”过程。收集、运输及处置三个环节由垃圾收运及处置两个系统完成,其中收运系统是否符合环保要求,是否经济、可靠地运转,影响到清运垃圾的城市管理问题。

垃圾收运系统主要包括收集及转运两部分,该系统的运转效率主要取决于收运系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目前国内楼宇垃圾收集的方式主要有居民自行投放到收集容器和保洁工人上门收集后投放到收集设备中两种方式,两种收集方式都未做到或者很难做到垃圾分类投放。先收集再进行分类处理,造成了二次污染和人工分选设备投入大的问题,同时由于干湿垃圾的混合降低了回收率。

住户在家中进行初次收集时,基本上是按照房间功能进行收集的,基本做到了垃圾的分类收集。但是由于垃圾的室外定点投放,住户会一次性将初次分类的垃圾集中投放,原本初次分类垃圾在二次集中时被破坏,投放时再对垃圾进行分类的意识会减弱,以至垃圾未能分类投放。单户的集中投放,累计到一个小区,如果再对集中收集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其工作量与难度太大,因而使垃圾焚烧成为垃圾处理的最佳处理方式。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楼宇垃圾处理存在分类收集不便,从而导致需焚烧处理、污染环境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宇垃圾收集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楼宇垃圾处理存在分类收集不便,从而导致需焚烧处理、污染环境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楼宇垃圾收集系统,其中,所述楼宇垃圾收集系统包括:

多个设置于楼宇内的垃圾投放口,所述垃圾投放口包括:用于接收可回收垃圾的第一投放口,以及用于接收不可回收垃圾的第二投放口;

所述第一投放口及第二投放口分别连接有一竖直管道,所述竖直管道内设置有多个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用于对沿竖直管道下落的垃圾进行缓冲减速;

每个竖直管道下端连接有一减速弯头,所述减速弯头的弯度使经过缓冲装置缓冲减速后的垃圾,受到二次减速的同时不会造成堵塞;

减速弯头下方设置有一垃圾回收箱,所述垃圾回收箱与减速弯头之间设置有一对接装置,所述对接装置用于在将减速弯头下端端口封闭后,断开与垃圾回收箱的连接。

进一步地较佳方案中,所述的楼宇垃圾收集系统,其中,所述垃圾投放口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投放口下方的纸箱投放口,所述纸箱投放口包括:

投放口壳体,所述投放口壳体设置有一纸箱入口通道,所述纸箱入口通道连通有一纸箱破碎腔,所述纸箱破碎腔内设置一纸箱破碎机,所述纸箱破碎腔背离纸箱入口通道一端连通有一纸箱出口滑道,所述纸箱出口滑道背离纸箱破碎腔一端与所述竖直管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较佳方案中,所述的楼宇垃圾收集系统,其中,所述投放口壳体在纸箱破碎腔上方向上延伸设置有一电机固定架;

所述纸箱破碎机包括:固定连接于电机固定架的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有一齿轮组,并通过所述齿轮组旋转带动有两个剪切主轴,两个所述剪切主轴转动方向相反,外缘皆固定有若干个交错分布的剪切刀片。

进一步地较佳方案中,所述的楼宇垃圾收集系统,其中,所述对接装置包括:

设置于所述减速弯头下端,可封闭及打开减速弯头下端端口的插板阀,所述插板阀下端连接有一管道筒体,所述管道筒体一侧设置有一动力源,所述动力源连接有一可沿管道筒体轴向滑动的橡胶滑套,并通过驱动橡胶滑套上下移动实现与垃圾回收箱的连接及分离。

进一步地较佳方案中,所述的楼宇垃圾收集系统,其中,所述竖直管道上端贯穿楼宇设置,其上端端口处设置有一管道换风装置,所述管道换风装置启动后对竖直管道及减速弯头进行换气。

进一步地较佳方案中,所述的楼宇垃圾收集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投放口及第二投放口皆包括:

与所述竖直管道连通的落料仓,所述落料仓背离竖直管道一端设置有一纵截面呈扇形的仓斗,所述仓斗可旋转连接于落料仓。

进一步地较佳方案中,所述的楼宇垃圾收集系统,其中,所述落料仓纵截面左侧为一左短右长、上直下斜的直角梯形,右侧为一矩形;

所述第一投放口及第二投放口还包括:设置于落料仓斜面外侧的电磁组件,所述电磁组件通电后,在仓斗封闭落料仓端口时,固定仓斗。

进一步地较佳方案中,所述的楼宇垃圾收集系统,其中,所述落料仓上端面固定有一电气安装盒,所述电气安装盒内安装有一针孔摄像头、一用于告知用户是否可投放垃圾的状态指示灯,以及一用于提示用户楼宇垃圾收集系统实时状态的语音提示器。

进一步地较佳方案中,所述的楼宇垃圾收集系统,其中,所述垃圾回收箱为底部设置有多个车轮的垃圾回收车,所述垃圾回收车车轮周缘设置有一v型槽;

所述楼宇垃圾收集系统还包括:固定于地面,用于对垃圾回收车进行限位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

分别对应垃圾回收车左侧车轮及右侧车轮设置的左侧卡轨及右侧卡轨,所述左侧卡轨及右侧卡轨上端面皆设置有呈喇叭状的入口、靠近入口设置的阻车器、背离入口设置的限位块,及呈倒置v型的导轨;

所述阻车器包括:底座、嵌入设置于底座的阻车压板,及设置于底座与阻车压板之间的弹性元件。

进一步地较佳方案中,所述的楼宇垃圾收集系统,其中,所述垃圾回收箱内设置有两个交叉设置的液压缸,以及与两个液压缸连接、用于推动并压缩垃圾的推头;两个液压缸皆一端旋转连接于垃圾回收箱内壁,另一端旋转连接于推头。

进一步地较佳方案中,所述的楼宇垃圾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楼宇垃圾收集系统连接于电控系统,其还包括:

液压系统,设置于垃圾回收箱内,且与所述液压缸连接,其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液压缸连接,用于在检测到液压缸压力达到液压系统所设定的压力阈值时,发送信号至电控系统,以停止压缩垃圾及楼宇垃圾收集,随后电控系统远程发送箱满信号给后台管理人员或勾臂车司机,并由勾臂车司机拖走垃圾回收车,完成后续处理。

进一步地较佳方案中,所述的楼宇垃圾收集系统,其中,所述楼宇垃圾收集系统还包括:

贯穿竖直管道上端设置的消防防疫装置,所述消防防疫装置包括:

设置于竖直管道内的喷淋头,所述喷淋头连接有贯穿竖直管道的水管管路,所述水管管路中部分路为两支路,两支路上皆设置有一电磁阀,第一支路外接水箱,第二支路上设置有一加药泵,且端部连接至药水箱。

进一步地较佳方案中,所述的楼宇垃圾收集系统,其中,所述楼宇垃圾收集系统还包括:

设置于竖直管道上端,且位于管道换风装置下方的杀菌除臭装置,所述杀菌除臭装置包括:上下通透的壳体,设置于壳体内侧的多个紫外线灯管。

与现有技术先比,本发明提供的楼宇垃圾收集系统,由于设置于楼宇内的分别收集可回收垃圾及不可回收垃圾的第一投放口及第二投放口、两个分别与第一投放口及第二投放口连通的竖直管道、设置于竖直管道内的多个缓冲装置、两个对应连接于竖直管道的减速弯头、两个对应设置于减速弯头下方的垃圾回收箱,以及对应设置于每个减速弯头与垃圾回收箱之间的对接装置。使得用户在投放垃圾时,可直接在楼宇内分类投递、而后分类处理,提高了使用方便性,解决了分类收集不便的问题;而且可通过设置在竖直管道内的缓冲装置,及连接于竖直管道下端的减速弯头对用户所投递垃圾进行减速消音,防止了垃圾在管道内下降时产生的噪音影响产生的不良影响。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楼宇垃圾处理存在分类收集不便,从而导致需焚烧处理、污染环境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楼宇垃圾收集系统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楼宇垃圾收集系统较佳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楼宇垃圾收集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垃圾投放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楼宇垃圾收集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垃圾投放口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楼宇垃圾收集系统较佳实施例的缓冲装置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楼宇垃圾收集系统较佳实施例的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楼宇垃圾收集系统较佳实施例的限位装置中阻车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楼宇垃圾收集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垃圾回收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楼宇垃圾收集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对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楼宇垃圾收集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对接装置剖面图。

图11是本发明楼宇垃圾收集系统中消防防疫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楼宇垃圾收集系统,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楼宇垃圾收集系统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b1为楼宇首层,b2为楼宇二层,bn为楼宇二层与顶层之间任意一层,bt为楼宇顶层,br为楼宇天台。图2是本发明楼宇垃圾收集系统较佳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楼宇垃圾收集系统,其包括:多个垃圾投放口8、与所述垃圾投放口8连接的竖直管道6、设置于竖直管道6内的缓冲装置9、连接于竖直管道6下端的减速弯头5、连接于减速弯头5下方的对接装置3,以及设置于对接装置3下方、可与对接装置3连接及分离的垃圾回收箱2。

所述垃圾投放口8设置有多个,分为两类:第一投放口及第二投放口,所述第一投放口用于接收可回收垃圾,第二投放口用于接收不可回收垃圾;较佳的方案是,在楼宇每层皆设置一第一投放口及一第二投放口,然后设置两个竖直管道6,所有的第一投放口连通其中一竖直管道6,所有的第二投放口连通另一竖直管道6;然后在两个竖直管道6内分别设置多个缓冲装置9,在两个竖直管道6下端分别连通一减速弯头5,在每个减速弯头5下连接一个对接装置3,在每个对接装置3下方设置一个垃圾回收箱2。

图3是本发明楼宇垃圾收集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垃圾投放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楼宇垃圾收集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垃圾投放口剖面图。

如图3及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时,设置所述第一投放口及第二投放口皆包括:与所述竖直管道6连通的落料仓19,所述落料仓19纵截面左侧为一左短右长、上直下斜的直角梯形,右侧为一矩形;在所述落料仓19背离竖直管道6一端设置有一纵截面呈扇形的仓斗15,所述仓斗15可旋转连接于落料仓19。为了防止仓斗15在关闭时,不会无端被打开,本发明还设置了一固定于落料仓19斜面外侧的电磁组件16,所述电磁组件16通电后,在仓斗15封闭落料仓19端口时,固定仓斗15。

仓斗15的打开即电磁组件16的利用有多种实现形式,比如可设置为用户打开开启、通过针孔摄像头27检测到用户靠近后开启等等,本发明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除以上结构外,在所述落料仓19上端面还固定有一电气安装盒17,所述电气安装盒17内安装有一针孔摄像头27、一用于告知用户是否可投放垃圾的状态指示灯26,以及一用于提示用户楼宇垃圾收集系统实时状态的语音提示器28。

在本发明进一步地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垃圾投放口8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投放口下方的纸箱投放口7,所述纸箱投放口7包括:投放口壳体,所述投放口壳体设置有一纸箱入口通道20,所述纸箱入口通道20连通有一纸箱破碎腔,所述纸箱破碎腔内设置一纸箱破碎机,所述纸箱破碎腔背离纸箱入口通道20一端连通有一纸箱出口滑道25,所述纸箱出口滑道25背离纸箱破碎腔一端与所述竖直管道6相连通。

对于大件垃圾,如纸箱或其他硬度近似纸箱的物体,在投放至第一投放口或第二投放口内时,容易因体积较大,造成管道堵塞;因此,将其折叠后通过纸箱投放口7破碎后进行收集,较为方便,同时也避免了堵塞管道的问题。须注意的是,纸箱投放口7所能收集垃圾并不仅限制于纸箱,其他可通过小型破碎机破碎的垃圾亦可,但通过纸箱投放口7的应为可回收垃圾。综上所述,不难想到的是,在第二投放口下方设置一用于破碎大件不可回收垃圾的投放口。

容易理解的是,之所以将纸箱投放口7设置于第一投放口下方,是因为以纸箱为代表的该类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按照垃圾分类,应当将其收容至可回收垃圾回收箱2即与第一投放口连通的垃圾回收箱2。

在投放口壳体在纸箱破碎腔上方向上延伸设置有一电机21固定架;所述纸箱破碎机包括:固定连接于电机21固定架的电机21,所述电机21输出轴连接有一齿轮组22,并通过所述齿轮组22旋转带动有两个剪切主轴23,两个所述剪切主轴23转动方向相反,外缘皆固定有若干个交错分布的剪切刀片24。

对于本发明而言,较佳实施例是设置齿轮组22有三个齿轮组22成,第一齿轮连接电机21输出轴,第二齿轮受第一齿轮驱动,并固定带动第一剪切主轴23;第三齿轮则受第二齿轮驱动,并固定带动第二剪切主轴23。

图5是本发明楼宇垃圾收集系统较佳实施例的缓冲装置剖面图。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竖直管道6内所设置的缓冲装置9包括:固定于竖直管道6侧壁的安装板92、设置于所述安装板92内侧的加强筋93,以及受加强筋93支撑、用于缓冲楼宇垃圾的缓冲叶片91。所述竖直管道6设置有用于容纳加强筋93的容纳孔。所述加强筋93优选直角三角块,其中斜面贴合于缓冲叶片91,一个直角面贴合于安装板92,另一个直角面贴合于所述容纳孔的孔壁。进一步的方案是,若干个缓冲装置9分散设置于竖直管道6多个不同高度且不同角度的位置,使得楼宇垃圾下降时因碰撞缓冲叶片91而改变下降方向,进一步降低其下降速度及其接触插板阀4或垃圾回收箱2时对二者之一造成的冲击力。优选地是,多个缓冲叶片91间隔60°设置在楼宇竖管内,俯视状态下,缓冲叶片91布满整个楼宇竖管截面的,中间形成六角星状缝隙。缓冲叶片91材质选用:优选不锈钢板。除用于缓冲之外,所述缓冲装置9还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

减速弯头5的弯度使经过缓冲装置9缓冲减速后的垃圾,受到二次减速的同时不会造成堵塞,是指减速弯头5的弯度能够对楼宇垃圾进行减速的同时,又不会使得楼宇垃圾在减速弯头5处堵塞,根据该效果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直接得知或通过有限次实验得知,减速弯头5的弯度具体数值,是可以实现的。需要知道的是,根据楼宇高度的不同,可能最佳减速弯头5弯度的具体数值也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进行数值计算及适应性的改进。

具体实施时,所述垃圾回收箱2可以选择使用普通垃圾箱,但为了更便于楼宇垃圾的收集后处理,本发明将垃圾回收箱2具体限定为底部设置有多个车轮的垃圾回收车,并在所述垃圾回收车车轮周缘设置有一v型槽。

图6是本发明楼宇垃圾收集系统较佳实施例的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楼宇垃圾收集系统较佳实施例的限位装置中阻车器结构示意图。

为了配合垃圾回收车的使用,本发明还设置了:固定于地面,用于对垃圾回收车进行限位的限位装置1,并给出了所述限位装置1在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分别对应垃圾回收车左侧车轮213及右侧车轮216设置的左侧卡轨211及右侧卡轨217,所述左侧卡轨211及右侧卡轨217上端面皆设置有呈喇叭状的入口、靠近入口设置的阻车器212、背离入口设置的限位块215,及呈倒置v型的导轨214;

所述阻车器212包括:底座、嵌入设置于底座的阻车压板,及设置于底座与阻车压板之间的弹性元件。

请再次参考图2,由于垃圾回收车是可移动装置,因此限位装置1的设置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有较佳的使用效果。由于通常城市内采用勾臂车处理垃圾回收,因此,本发明为了配合勾臂车的使用,在垃圾回收车的一端端面设置了一勾动把手,并且为了防止垃圾回收车在运输过程中散落及发散气味,造成二次污染,本发明将垃圾回收车设置为半封闭式的,即其除与对接装置3的接口外,不设置其他开口或其他开口仅在特殊情况下启用,而与对接装置3的接口在运输过程中也是可封闭的,具体的封闭方法可采用密封阀14等结构,方法较多,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图8是本发明楼宇垃圾收集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垃圾回收箱内部结构示意图。所述垃圾回收箱2或垃圾回收车内设置有两个交叉设置的液压缸12,以及与两个液压缸12连接、用于推动并压缩垃圾的推头11;两个液压缸12皆一端旋转连接于垃圾回收箱2内壁,另一端旋转连接于推头11。

液压缸12及推头11的设置是为了提高垃圾回收箱2的空间利用率,减少垃圾处理的成本。

优选所述楼宇垃圾收集系统连接于电控系统,所述电控系统在本发明中的作用之一为:用于接收液压系统中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并在接收到该信号后,通知勾臂车司机拖走垃圾回收车,完成后续处理。可以理解的是,在通知勾臂车司机前,应首先截断对接装置与垃圾回收车的连接,防止在垃圾回收车运走后,依然有楼宇垃圾通过对接装置掉落,污染环境。

在垃圾回收车内还设置有一液压系统40,其为一液压站集成阀块,在内部设置有一与液压缸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未图示),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液压缸12压力,并在检测到液压缸12压力达到液压系统40所预设的压力阈值后,发送信号至电控系统,,使垃圾回收车停止收集垃圾,随后电控系统远程发送箱满信号给后台管理人员,并通过勾臂车司机拖走进行后续处理;当然,也可以直接发送信号给勾臂车司机。对于楼层高度低的地下室采用拖车拖至地面然后通过勾臂车运走。

在本发明进一步地较佳方案中,垃圾回收箱2或者说垃圾回收车内还设置有一料位传感器13,其可以用于发送信号控制液压缸12开始运动,驱动推头11压缩垃圾。

图9是本发明楼宇垃圾收集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对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楼宇垃圾收集系统较佳实施例的对接装置剖面图。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对接装置3包括:设置于所述减速弯头5下端,可封闭及打开减速弯头5下端端口的插板阀4,所述插板阀4下端连接有一管道筒体32,所述管道筒体32一侧设置有一动力源33,所述动力源33连接有一可沿管道筒体32轴向滑动的橡胶滑套34,并通过驱动橡胶滑套34上下移动实现与垃圾回收箱2的连接及分离。所述动力源33优选为气缸。

此处结构不难理解,较为简单,但效果较好,有效的避免了楼宇垃圾外泄,污染环境;同时,还能配合垃圾回收车使用,在垃圾回收车需要运走处理时,快速与垃圾回收车分离;而在垃圾回收车处于可接收楼宇垃圾状态时,快速与垃圾回收车连通,工作效率极高。

其中,插板阀4包括:阀体29、固定连接于阀体29的第一气缸31,以及与所述阀体29连接且受第一气缸31驱动沿阀体29移动的阀板30,结构较为简单,在此不再过多赘述。但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利用插板阀4不仅完成了减速弯头下端端口的开合,还可在楼宇垃圾过大不易通过时,对其进行剪切,是结合减速弯头及对接装置3的一个巧妙利用,与其他领域内插板阀4的使用差别较大。

请再次参考图1,在本发明进一步地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竖直管道6上端贯穿楼宇设置,其上端端口处设置有一管道换风装置10,所述管道换风装置10启动后对竖直管道6及减速弯头5进行换气。

由于管道换风装置10设置位置特殊(楼宇顶层之上,通常高度较高),自然风力较大,所以本发明将其具体设置为无动力风帽,以在节省能源的同时完成管道内部换气,加快与外界的空气交换。

图11是本发明楼宇垃圾收集系统中消防防疫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在本发明进一步地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楼宇垃圾收集系统还包括:贯穿竖直管道上端设置的消防防疫装置35,所述消防防疫装置35包括:设置于各层竖直管道内的喷淋头36,所述喷淋头36连接有贯穿竖直管道6的水管管路37,所述水管管路37中部分路为两支路,两支路上皆设置有一电磁阀39,第一支路外接41水箱,第二支路上设置有一加药泵38,且端部连接至药水箱40。

通过设置消防防疫装置35可以有效防止由于垃圾堆积所产生的疫病,保证楼宇内住户的身体健康,防止产生夏天蚊虫滋生等问题。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喷淋头36在每层楼道内皆设置有一个,且除最上端的喷淋头36外,其余的喷淋头36皆为侧喷,且距离竖直管道内壁较近,其具体距离足以保证喷淋头36不会妨碍楼宇垃圾坠落。更佳的方案是,在喷淋头36上方设置一斜置的挡板,保护喷淋头36的同时,使楼宇垃圾顺利坠落。在更进一步地方案中,所述挡板即为安装板92。

除此之外,所述楼宇垃圾收集系统在竖直管道上端,管道换风装置下方,还设置有一杀菌除臭装置42,所述杀菌除臭装置42包括:上下通透的壳体,及固定连接于壳体内侧的多个紫外线灯管。

当空气经过杀菌除臭装置42时,通过亮起的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完成杀菌除臭。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