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定脚手架。
背景技术:
脚手架指在施工现场方便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在建筑领域上,用于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进行使用。
目前,申请公布号为cn104372923a,申请公布日为2015年2月25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脚手架,包括承重管、长横管、第一连接扣件、第二连接扣件和承载板,承重管和长横管均为无缝方管,长横管两端均设有螺纹孔;第一连接扣件为同轴的双合页结构,第二连接扣件为一个带双螺栓连接的合页结构,该合页结构侧边上固定有基座,该基座上沿该合页结构轴向延伸出突起,该突起与该螺纹孔尺寸匹配;该承载板为平板结构,其两侧边上部分延伸下突形成挂钩。
这种脚手架的承载板两端形成有挂钩,从而使得承载板挂在长细管上,但是整个脚手架仅仅设置一个承载板,使得施工人员站在承载板上时,对挂钩的作用力较大,从而使得承载板上的挂钩容易因受力而发生形变,从而导致承载板与长细管脱离后发生一定的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脚手架,能够增加对承载板固定时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固定脚手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呈四角分布的承重管、设置在多个所述承重管之间且沿着所述承重管的延伸方向排列分布的水平支撑框,所述水平支撑框包含两个对称设置且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相靠近的所述承重管之间的第一支撑管、两个对称设置且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相靠近的所述承重管之间的第二支撑管,所述第一支撑管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二支撑管的长度且所述第一支撑管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撑管,还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支撑管之间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悬挂在两个所述第一支撑管上的挂钩,所述框架上铰接有多个位于所述承载板两端的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框架之间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压板抵紧在所述挂钩上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承载板受到较大的力时,承载板和第一支撑管之间的作用力主要集中在挂钩和第一支撑管的连接处,此时在框架上铰接有一个压板,且压板能在驱动件的作用下抵紧在挂钩上,使得压板对挂钩具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从而能分担第一支撑管对挂钩的作用力,减小挂钩发生形变的可能,使得承载板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因挂钩形变而脱离,增开了承载板的固定时的稳定性;同时压板下压在挂钩上,使得承载板在安装到第一支撑管上时不易发生松动,也能增加承载板的固定时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板一端的两侧设置有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承重管之间的转轴,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压板上且朝向远离框架外侧倾斜设置的驱动板、一端铰接在一个所述驱动板上且另一端铰接在正下方的另一所述驱动板上的驱动架、一端铰接在所述框架上且另一端铰接在任一所述驱动板上的伸缩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伸缩件在伸缩时能带动驱动板能进行转动,使得驱动板带动压板朝向靠近挂钩的一侧转动,同时因相邻的驱动板之间通过驱动架联动,使得一个驱动板转动时,所有的驱动板都跟着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多个压板分别抵触在多个承载板的挂钩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件包括铰接在所述框架上的安装台、螺纹连接在所述安装台上的螺杆、周向转动连接在所述螺杆的一端上且与所述驱动板铰接的连接套。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螺杆在转动过程中,螺杆连接驱动板的一端到安装台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使得驱动板进行转动,最终实现驱动板转动后使得压板抵紧在挂钩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架包括有驱动杆、螺纹连接在所述驱动杆两端且分别铰接在两个所述驱动板之间的驱动台,所述驱动杆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因驱动杆用于螺纹两个驱动台的螺纹方向相反,使得转动驱动杆时,驱动架的整体长度能进行变化,从而能对压板的初始角度进行调节,在螺杆调节距离一定的情况下,能通过转动驱动杆对压板抵紧在挂钩上的力度进行调节。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重管上设置有安装套,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用于插入到所述安装套内进行安装的安装块,所述驱动件包括升降设置在所述安装套内的调节杆、设置在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安装套之间且用于驱使所述调节杆向上运动的弹性件、一端铰接在所述调节杆突出于所述安装套的一端且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压板上的连接杆,当所述安装块插入到所述安装套内并驱使所述调节杆向下运动时,所述压板朝向靠近所述压板的一端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承载板上的安装块插入到安装套内,安装块抵触在调节杆上且使得调节杆向下运动,从而连接杆带动压板转动,使得压板能抵紧在挂钩上进行固定,从而增加承载板固定时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板上设置有用供所述挂钩嵌入的扣合槽,所述压板上还设置有定位块,所述第一支撑管上设置有供所述定位块扣合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压板上的扣合槽能对承载板上的挂钩进行限位,防止承载板沿着第一支撑管的延伸方向发生松动,同时在支撑管上的定位槽和在压板上的定位块,能增加压板和第一支撑管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板包括呈方形的连接框、设置在所述连接框之间的支撑杆以及覆盖所述连接框以及所述支撑杆之间形成的空腔的支撑网,所述承载板平行于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条,所述承载板平行于所述第二支撑管的另一侧设置有供相邻的所述承载板的定位条嵌入的定位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一个承载板的定位条嵌入在相邻的承载板的定位卡槽内,使得两个相邻的承载板之间能进行卡接,从而增加承载板放置在第一支撑管上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板位于设置所述挂钩的两端还设置有用于扣合在所述承重管周侧的承载套,所述承载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承重管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用于穿过所述通孔内的螺纹杆。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承载板连接在两个承重管之间,使得承载板不仅能水平放置,还能进行竖直放置,使得承载板能对框架的外侧进行封闭,使得竖直放置的承载板能当作框架的护栏,从而增加使用时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承载板通过挂钩水平放置在第一支撑管上时,通过驱动件使得压板抵紧在承载板上,使得承载板能分担挂钩受到的作用力,从而减小挂钩发生形变的可能;同时还能对挂钩进行限位,从而防止承载板发生松动;还能使得承载板竖直连接在承重管上,将承载板当作框架的护栏,增加使用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图2中位于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位于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位于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第一支撑管、驱动件以及承载板处的剖视图。
图中:1、框架;2、承重管;21、螺纹孔;3、水平支撑框;31、第一支撑管;311、定位槽;32、第二支撑管;33、安装套;4、承载板;41、挂钩;42、安装块;43、连接框;44、支撑杆;45、支撑网;46、定位条;47、定位卡槽;48、承载套;481、通孔;482、螺纹杆;5、压板;51、转轴;52、扣合槽;53、定位块;6、驱动件;611、驱动板;612、驱动架;6121、驱动杆;6122、驱动台;613、伸缩件;6131、安装台;6132、螺杆;6133、连接套;621、弹性件;622、连接杆;623、调节杆;6231、环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固定脚手架,如图1所示,包括框架1,框架1包括有四个呈方向分布且垂直于地面的承重管2、三个沿着承重管2的长度方向排放分布且呈水平状体的水平支撑框3。水平支撑框3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两端固定在两个相靠近的承重管2上的第一支撑管31、两个对称设置且两端固定在两个相靠近的承重管2上的第二支撑管32,第一支撑管31的长度大于第二支撑管32的长度且第一支撑管31和第二支撑管32相互垂直。同时在两个第一支撑管31之间还架设有三个承载板4。
如图2和图3所示,承载板4包括呈方形的连接框43、固定在连接框43之间的多个支撑杆44、覆盖连接架以及支撑杆44之间形成的空腔的支撑网45,支撑网45固定连接在连接框43以及支撑杆44上。在承载板4平行于第二支撑管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条46,在承载板4平行于第二支撑管3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供相邻的承载板4的定位条46嵌入的定位卡槽47,三个承载板4依次拼接在一起。同时在承载板4靠近第一支撑管31的两端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挂钩41,挂钩41钩在第一支撑管31上实现对第一支撑管31进行固定。
如图2和图3所示,同时在位于三个承载板4同一侧挂钩41上方的承重管2上均铰接有压板5,压板5的一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通过轴承(图中未示意)转动连接在两个承重管2上的转轴51。同时在压板5靠近挂钩41的端面上开设有六个供挂钩41嵌入的扣合槽52,同时在压板5上还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块53,在第一支撑管31上开设有供定位块53扣合的定位槽311。
如图1和图4所示,同时在压板5与框架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使压板5抵紧在三个承载板4上的六个挂钩41上的驱动件6。驱动件6包括固定在压板5上且朝向远离框架1外侧倾斜设置的驱动板611、一端通过销轴(图中未示意)铰接在一个驱动板611上且另一端通过销轴(图中未示意)铰接在正下方的另一驱动板611上的驱动架612、一端通过销轴(图中未示意)铰接在框架1上且另一端通过销轴(图中为示意)铰接在最下端的驱动板611上的伸缩件613。驱动架612包括有驱动杆6121、螺纹连接在驱动杆6121两端且分别铰接在两个驱动板611之间的驱动台6122,驱动杆6121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伸缩件613包括通过销轴(图中未示意)铰接在第一支撑管31上的安装台6131、螺纹连接在安装台6131上的螺杆6132、通过轴承(图中未示意)转动连接在螺杆6132的一端上且与驱动板611通过销轴(图中未示意)相铰接的连接套6133。
如图2和图3所示,同时在承载板4位于两个挂钩41之间的部分上还固定连接有承载套48,承载板4两端的两个承载套48能扣合在两个承重管2的周侧。同时在承载套48上开设有通孔481,在承重管2上开设有螺纹孔21,且在螺纹孔21内螺纹连接有用于穿过通孔481的螺纹杆482。
操作过程:当承载板4通过挂钩41连接在两个第一支撑管31之间时,转动螺杆6132,使得螺杆6132通过驱动板611带动压板5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压板5抵紧在挂钩41上,此时压板5能分担承载板4的挂钩41受到的作用力,从而减小挂钩41发生形变的可能。同时承载板4安装到两个承重管2之间时,使得螺纹杆482螺纹连接在螺纹孔21内且穿过螺纹孔481,从而能使得承载板4起到防护的作用。
实施例2:一种固定脚手架,如图5到图7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支撑管31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套33,同时其中一个承载板4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插入到安装套33内进行安装的安装块42。所述驱动件6包括升降设置在所述安装套33内的调节杆623、设置在所述调节杆623与所述安装套33之间且用于驱使所述调节杆623向上运动的弹性件621、一端通过销轴(图中未示意)铰接在调节杆623突出于安装套33的一端与另一端通过销轴(图中未示意)铰接在压板5上的连接杆622。在调节杆623位于安装套33内部分的周侧一体设置有环块6231,弹性件621为套设在调节杆623上且两端分别抵紧在环块6231和环块6231下方的安装套33上,当安装块42插入到安装套33内并驱使调节杆623向下运动时,压板5朝向靠近所述压板5的一端转动。通过该方式,在承载板4安装到第一支撑管31的同时,能驱动压板5直接下压后对承载板4进行抵紧,在操作中更加的方便。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