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型卡式龙骨减振器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81809阅读:3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U型卡式龙骨减振器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减振器,尤其涉及一种u型卡式龙骨减振器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如下几种方式:

1.无减振措施:采用的是轻钢龙骨用卡式龙骨与墙面直接连接的方式。

2.有减振措施:采用墙面专用减振器和普通龙骨,整体厚度达到100mm以上。

3.有减振措施:采用墙面专用减振器和专用龙骨。

上述几种措施分别存在以下几个缺陷:

1.因为墙面与轻钢龙骨组合的墙体系统在厚度一定的时候,空气隔声量是有限的,无法满足高性能的要求;

2.轻钢龙骨与墙体直接连接,产生刚性的声桥,对隔声是非常不利的;

3.轻钢龙骨受墙体平整度影响,难以调平;

4.整体厚度太高,浪费室内空间,从而降低经济价值;

5.采用专用减振器和专用龙骨的系统,系统平整度完全由基面提供,无法二次调平,对表面平整度要求高的位置不适用;且其需要适用专用龙骨,通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u型卡式龙骨减振器及其装配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u型卡式龙骨减振器,包括u型卡式减振装置和设置在所述u型卡式减振装置上的u型轻钢龙骨,所述u型卡式减振装置包括u型减振外壳、上减振垫、下减振垫和u型扣板,所述u型扣板的u型开口方向垂直于所述u型减振外壳的u型开口方向,所述u型减振外壳包括围合成u型的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u型扣板包括围合成u型的侧向底板、上侧板和下侧板,所述上减振垫的底面与所述u型减振外壳的底板的顶面相贴合设置,所述下减振垫的顶面与所述u型减振外壳的底板的底面相贴合设置,所述上减振垫的顶面与所述u型扣板的上侧板的底面相贴合设置,所述下减振垫的底面与所述u型扣板的下侧板的顶面相贴合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型扣板的上侧板、u型扣板的下侧板、上减振垫、下减振垫、u型减振外壳的底板上分别设有同轴设置的螺栓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型卡式减振装置还包括膨胀螺栓,所述膨胀螺栓穿过所述u型扣板的上侧板的螺栓孔、u型扣板的下侧板的螺栓孔、上减振垫的螺栓孔、下减振垫的螺栓孔、u型减振外壳的螺栓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膨胀螺栓上设有两个螺母,其中一个所述螺母固定在所述u型扣板的上侧板的顶面,另一个所述螺母固定在所述u型扣板的下侧板的底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型减振外壳的左侧板、右侧板的形状相同并且分别与所述u型轻钢龙骨卡扣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型减振外壳的左侧板上设有与所述u型轻钢龙骨卡扣连接的卡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型减振外壳的左侧板上设有限制所述u型轻钢龙骨位置的限位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u型卡式龙骨减振器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上减振垫、下减振垫安装在u型减振外壳的底板的上下两侧上,将上减振垫、下减振垫、u型减振外壳上的螺栓孔对齐;

s2.将u型扣板扣装到u型减振外壳的底板的上下两侧的上减振垫、下减振垫上,将u型扣板、上减振垫、下减振垫的螺栓孔对齐,达到约束固定上减振垫、下减振垫,组装成u型卡式减振装置;

s3.将膨胀螺栓安装在墙面或者楼板天花上;

s4.将膨胀螺栓穿过所有螺栓孔将上减振垫、下减振垫、u型减振外壳、u型扣板串在一起,u型扣板上下两侧用两个螺母进行锁紧;

s5.将u型轻钢龙骨卡入u型减振外壳上的卡槽,卡槽上设计有限位牙,以达到整个u型卡式减振装置不会退陷进u型轻钢龙骨的槽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通过上减振垫、下减振垫将墙面与u型轻钢龙骨隔断,消除刚性加接;结构紧凑,可减少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u型卡式龙骨减振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u型卡式龙骨减振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u型卡式龙骨减振器的u型卡式减振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u型卡式龙骨减振器,包括u型卡式减振装置10和设置在所述u型卡式减振装置10上的u型轻钢龙骨9,所述u型卡式减振装置10包括u型减振外壳1、上减振垫51、下减振垫52和u型扣板4,所述u型扣板4的u型开口方向垂直于所述u型减振外壳1的u型开口方向,所述u型减振外壳1的u型开口方向竖直向上,所述u型扣板4的u型开口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u型减振外壳1与所述u型扣板4交叉互卡,所述u型减振外壳1包括围合成u型的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u型扣板4包括围合成u型的侧向底板、上侧板和下侧板,所述上减振垫51的底面与所述u型减振外壳1的底板的顶面相贴合设置,所述下减振垫52的顶面与所述u型减振外壳1的底板的底面相贴合设置,所述上减振垫51的顶面与所述u型扣板4的上侧板的底面相贴合设置,所述下减振垫52的底面与所述u型扣板4的下侧板的顶面相贴合设置。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u型扣板4的上侧板、u型扣板4的下侧板、上减振垫51、下减振垫52、u型减振外壳1的底板上分别设有同轴设置的螺栓孔6。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u型卡式减振装置10还包括膨胀螺栓8,所述膨胀螺栓8穿过所述u型扣板4的上侧板的螺栓孔6、u型扣板4的下侧板的螺栓孔6、上减振垫41的螺栓孔6、下减振垫42的螺栓孔6、u型减振外壳1的螺栓孔6。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膨胀螺栓8上设有两个螺母7,其中一个所述螺母7固定在所述u型扣板4的上侧板的顶面,另一个所述螺母7固定在所述u型扣板4的下侧板的底面。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u型轻钢龙骨9的u型槽开口竖直向下,所述u型减振外壳1的左侧板、右侧板的形状相同并且分别与所述u型轻钢龙骨9的u型槽卡扣连接。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u型减振外壳1的左侧板上设有与所述u型轻钢龙骨9卡扣连接的卡槽2。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u型减振外壳1的左侧板上设有限制所述u型轻钢龙骨9位置的限位牙3,所述限位牙3位于所述卡槽2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u型卡式龙骨减振器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上减振垫51、下减振垫52安装在u型减振外壳1的底板的上下两侧上,将上减振垫51、下减振垫52、u型减振外壳1上的螺栓孔6对齐;

s2.将u型扣板4扣装到u型减振外壳1的底板的上下两侧的上减振垫51、下减振垫52上,将u型扣板4、上减振垫51、下减振垫52的螺栓孔6对齐,达到约束固定上减振垫51、下减振垫52,组装成u型卡式减振装置10,上减振垫51、下减振垫52分居于u型减振外壳1两侧起到隔断刚性连接,避免声桥效应;

s3.将膨胀螺栓8安装在墙面或者楼板天花上;

s4.将膨胀螺栓8穿过所有螺栓孔6将上减振垫51、下减振垫52、u型减振外壳1、u型扣板4串在一起,u型扣板4上下两侧用两个螺母7进行锁紧,两个螺母7除了起到固定作用以外,还可调节高度,在实际应用中起到调整整个系统水平的作用;

s5.将u型轻钢龙骨9卡入u型减振外壳1上的卡槽2,卡槽2上设计有限位牙3,以达到整个u型卡式减振装置10不会退陷进u型轻钢龙骨9的槽中;

s6.最后采用常用的方式安装表面的饰面板。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u型卡式龙骨减振器及其装配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钢制外壳,表面做镀层处理,耐腐蚀性强;

2.上减振垫51、下减振垫52将墙面与轻钢龙骨之间断开,消除了刚性连接;

3.膨胀螺栓8将u型扣板4和u型减振外壳1固定在一起,考虑了极限情况下(比如火灾)减振材料被烧毁后系统的完整性,不会使轻钢龙骨垮塌导致人员受伤;

4.该u型卡式减振装置10与u型轻钢龙骨9的卡式固定,施工安装快捷;

5.整体最低厚度(从基面到龙骨表面)可控制在大约55mm以内,尽量减少占用室内空间;

6.自然形成的空腔可提供吸声材料的安装空间,同时可供预埋线管,减少开槽;

7.具有调节与基面之间的距离,弥补了传统墙面龙骨系统难以调整平整度的缺陷;

8.可以与丝杆配合使用,采用市面上常规的龙骨,同时适用于墙面和天花系统,不改变原有系统的工艺。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