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挂板的安装节点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60111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挂板的安装节点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挂板的安装节点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保温装饰挂接板是一种新型节能环保装饰材料,正被广泛应用于绿色节能建筑中承担外墙的保温与装饰功能。此类装饰挂接板在工程应用中通常边部开槽或有龙骨固定进行安装,通常普遍存在成本过高、精度较低,对施工人员技术能力依赖过大的相关技术难题。上述的装饰板因其结构较复杂且面密度较大无法像普通瓷砖装饰一样直接粘贴,而是采用挂接的方式进行安装锚固,传统的挂接多为l型或z型的限位锚固件,这一类型锚固件一端通过螺栓直接与基层混凝土墙体连接,另一端卡在挂接板装饰结构侧边凹槽中起限位及承力作用。

现有技术中,专利cn202718344u公开了一种墙面装饰板连接挂件,包括墙体固定单元、装饰板固定单元以及调整活动连接单元,墙体固定单元固定连接在墙体上,装饰板固定单元固定连接在墙面装饰板上,调整活动连接单元活动连接在墙体固定单元与该装饰板固定单元之间,调整活动连接单元包括位置调节部分以及活动连接部分,墙体固定单元连接在该位置调节部分的一端,活动连接部分连接在该位置调节部分的另外一端;专利cn204252342u公开了一种设置于上幕墙面板、下幕墙面板和幕墙背面的龙骨之间的单向限位幕墙组合连接挂件,包括上挂件、下挂件、固定装置及限位构件;下挂件具有一主体部和两侧的两延伸片,该主体部前端安装于下幕墙面板上端,后端通过固定装置可调节的固定于龙骨上;上挂件安装于上幕墙面板下端并与下挂件固定;限位构件为一长条状结构,与该下挂件上的两延伸片相配合并可调节的固定于下挂件下方,其中该限位构件与下挂件的下表面及下幕墙面板背面相抵接。上述的两种挂接件,根据其结构特点可知,不仅结构复杂,挂接件受力主要受剪和受弯矩,挂接件各部位受力不均匀,传力效率较差,同时易造成挂接件变形。

综上所述,亟需开发一种安装简单、成本节约、结构稳固的外挂板的安装节点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安装简单、成本节约、结构稳固的外挂板的安装节点及其装配方法。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外挂板的安装节点,包括外挂板、墙体和挂接件,所述外挂板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外挂板和下外挂板,所述挂接件包括挂接板和连接板,所述挂接板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挂接板的中部相连,另一端设有固定件,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挂接板的上部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通过连接件与上外墙板的下部和下外墙板的上部相连。

采用本发明的挂接件可将外挂板牢固的固定在墙体上,连接板与所述挂接板的上部的夹角为锐角,如此,改变现有技术中挂件主要承受剪力和弯矩力的受力方式,外挂板的荷载在连接板上主要体现为拉力,且连接板与挂接板的上部的夹角的角度越小,连接板承受的荷载表现为的拉力更为明显,承受的剪力和弯矩力更弱,充分利用钢材抗拉能力强的特性,且挂件本身不会由于承受剪力和弯矩力而变形,可适当减少连接板和挂接板的厚度,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挂接板上部的夹角介于25~45°之间。如此设置,一方面尽可能的保证连接板承受的荷载为拉力,另一方面尽可能的保证二者之间的夹角不会太小,保证操作空间,便于外挂板的吊装以及挂接件的安装和连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板和调节螺杆,所述连接板设有转接板,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与固定板相连,另一端与转接板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转接板之间的间距可调。如此设置,固定板用于连接墙体,通过调节固定板与转接板之间的间距,即调节固定件安装位置和转接板之间的距离,一方面便于外挂板的装配,解决施工过程中误差大、导致挂接件无法连接的问题,降低工人施工难度,同时降低对预制外挂板的精度要求,另一方面可用于调节外挂板的平整度。

进一步,所述挂接板、连接板和转接板构成挂接板本体,所述挂接板本体的上部通过冲压形成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所述第一分部包括连接板和转接板,所述连接板形成槽口,所述转接板设置在所述槽口的上部,所述第二分部为所述挂接板的上部,所述第二分部的上端形成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为第一连接部。本发明的挂接板的各构件通过挂接板本体冲压成型,第一分部冲压形成的槽口的余料的作为第二分部,而第二分部冲压形成的卡接槽的余料在第一分部上作为转接板,设计巧妙,且加工工艺简单,减少原材料的浪费,节约成本,同时挂接板本体作为完整的整体,各部分的连接点无薄弱点,整体受力和传力更为合理。

进一步,所述槽口的冲压余料成型为第二分部,所述卡接槽的冲压余料成型为转接板。在挂接板本体的成型过程中,根据挂接板本体的尺寸和形状制备冲压模具,如上所述,冲压成型后槽口的冲压余料成型为第二分部,所述卡接槽的冲压余料成型为转接板,设计巧妙,减少原材料的浪费,挂接板本体整体受力传力性能好。

进一步,所述转接板与所述连接板垂直设置,所述转接板设有通孔,所述调节螺杆穿接所述通孔后与第一调节螺母相连,所述第一调节螺母设置在所述转接板的下部。第一调节螺母的设置,一方面可通过调节固定板和转接板之间调节螺杆的长度来控制固定板和转接板之间的间距,另一方面起到限位作用,固定连接板的位置,阻止其向下移动,同时将连接板承受拉力的传递给调节螺杆和固定板。

进一步,所述转接板的上部设有第二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杆依次穿接第二调节螺母、通孔和第一调节螺母。第二调节螺母的设置,与第一调节螺母协同作用,将转接板夹持在二者之间,彻底限定转接板的位置,防止外挂板在外力如风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

进一步,所述调节螺杆为t型螺杆,所述固定板与所述t型螺杆的螺头铰接。如此设置,所述调节螺杆可沿固定板转动,便于调节固定板与连接板竖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便于外挂板的装配,解决施工过程中误差大、导致挂接件无法连接的问题,降低工人施工难度,同时降低对预制外挂板的精度要求,同时,上述的活动连接方式可起到一定的减震耗能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件为锚栓,所述锚栓包括锚固头、螺杆以及与螺杆配合使用的螺帽,所述锚固头锚固在所述外挂板内,所述螺杆穿接所述卡接槽或连接孔并通过所述螺帽紧固。如此设置,在装配过程中,可先将锚栓的锚固头连接或锚固在外挂板中,外挂板吊装时,完成锚栓与挂接板的连接以及固定件与挂接板的连接即可完成外挂板的安装。具体的装配过程中,卡接槽以及连接孔分别用于连接和限定上外挂板的下部和下外墙板的上部,连接板、转接板通过固定件与墙体相连,挂接板承受的来自于外挂板的荷载通过连接板传递给墙体,在外挂板落位时,其锚固在外挂板下部的连接件卡接入所述卡接槽中,然后用紧固件固定,安装简便,外挂板的上部通过连接件与连接孔相连,卡接槽主要用于限定外挂板的水平位移,设置连接孔的第二连接部主要用于承受并传递外挂板的重力荷载。

进一步,所述外挂板的内侧设有安装定位槽,所述锚固头设置在所述安装定位槽内。如此设置,便于锚栓与外挂板的连接固定,外挂板吊装前,可先将锚栓的锚固头沿安装定位槽的一端滑入安装定位槽内,安装简单,同时便于调整锚栓在墙板中的位置,便于锚栓和挂接板的连接,容错率更高。

进一步,所述固定板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水平设置的腰型孔,所述固定板通过膨胀螺栓与墙体固定连接。如此设置,综合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发明的挂接件可在竖向、横向和纵向三个方向实现可调,可实现多方位调节,解决施工过程中误差大、导致挂接件无法连接的问题,降低工人施工难度。

进一步,所述外挂板包括装饰层和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在所述挂接件与外挂板的连接部开设有操作口,所述锚栓与装饰层相连。

进一步,所述保温层与墙体之间设有空气层。如此,有利于渗入外挂板中的雨水及时排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任一所述的外挂板的安装节点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固定件与墙体的固定;

(2)连接件的安装:将连接件安装在外挂板上;

(3)第二连接部与下外挂板的固定:第二连接部通过连接件与下外墙板的上部固定相连;

(4)下外挂板的吊装:将下外挂板吊运至安装位置,然后将固定件和连接板相连完成下外挂板的安装;

(5)上外挂板的吊装:将上外挂板吊运至安装位置,将上外挂板与所述挂接件的第一连接部相连完成上外挂板的安装。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板和调节螺杆,所述连接板设有转接板,转接板设有通孔,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与固定板相连,所述调节螺杆穿接所述通孔后与第一调节螺母相连,所述第一调节螺母设置在所述转接板的下部,所述步骤(5)后还包括调整下外挂板平整度的步骤:转动第一调节螺母,调节固定板和转接板之间调节螺杆的长度来控制固定板和转接板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锚栓,所述锚栓包括锚固头、螺杆以及与螺杆配合使用的螺帽,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卡接槽,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连接孔,所述步骤(2)中将与螺杆相连的锚头锚固在外挂板内,所述步骤(3)中将锚栓的螺杆穿接所述连接孔并通过所述螺帽限位,所述步骤(4)中挂接板本体与所述下外挂板一同吊运至安装位,将挂接板本体与步骤(1)中固定在墙体上的固定件相连;所述步骤(5)中所述上外挂板由上向下的落位过程中,锚栓卡接入所述卡接槽中并用螺帽紧固。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将调节螺杆穿过转接板的通孔,调节第一调节螺母在调节螺杆上的位置即完成下外挂板的安装。

进一步,所述外挂板的内侧设有安装定位槽,所述步骤(2)中将锚栓的锚固头沿安装定位槽的一端滑入安装定位槽内。

进一步,所述外挂板包括装饰层和保温层,所述步骤(2)之前还包括在所述保温层开设操作口的步骤,所述操作口开设在在所述挂接件与外挂板的连接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和图2分别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挂板的安装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挂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所涉及的挂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所涉及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挂板本体冲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挂接板2连接板3固定板4调节螺杆

5第一调节螺母6转接板7卡接槽8连接孔

9通孔10安装孔11墙体12上外挂板

13下外挂板14锚栓15第一分部16第二分部

17槽口18操作口19保温层20装饰层

21空气层22安装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如下,参照图1和图2,一种外挂板的安装节点,包括外挂板、墙体11和挂接件,所述外挂板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外挂板12和下外挂板13,所述挂接件包括挂接板1和连接板2,所述挂接板1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连接板2的一端与所述挂接板1的中部相连,另一端设有固定件,所述连接板2与所述挂接板1的上部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墙体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通过连接件与上外墙板的下部和下外墙板的上部相连。

采用本发明的挂接件可将外挂板牢固的固定在墙体11上,连接板2与所述挂接板1的上部的夹角为锐角,如此,改变现有技术中挂件主要承受剪力和弯矩力的受力方式,外挂板的荷载在连接板2上主要体现为拉力,且连接板2与挂接板1的上部的夹角的角度越小,连接板2承受的荷载表现为的拉力更为明显,承受的剪力和弯矩力更弱,充分利用钢材抗拉能力强的特性,且挂件本身不会由于承受剪力和弯矩力而变形,可适当减少连接板2和挂接板1的厚度,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述连接板2与所述挂接板1上部的夹角介于25~45°之间。如此设置,一方面尽可能的保证连接板2承受的荷载为拉力,另一方面尽可能的保证二者之间的夹角不会太小,保证操作空间,便于外挂板的吊装以及挂接件的安装和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板3和调节螺杆4,所述连接板2设有转接板6,所述调节螺杆4的一端与固定板3相连,另一端与转接板6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3与所述转接板6之间的间距可调。如此设置,固定板3用于连接墙体11,通过调节固定板3与转接板6之间的间距,即调节固定件安装位置和转接板6之间的距离,一方面便于外挂板的装配,解决施工过程中误差大、导致挂接件无法连接的问题,降低工人施工难度,同时降低对预制外挂板的精度要求,另一方面可用于调节外挂板的平整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述挂接板1、连接板2和转接板6构成挂接板1本体,所述挂接板1本体的上部通过冲压形成第一分部15和第二分部16,所述第一分部15包括连接板2和转接板6,所述连接板2形成槽口17,所述转接板6设置在所述槽口17的上部,所述第二分部16为所述挂接板1的上部,所述第二分部16的上端形成卡接槽7,所述卡接槽7为第一连接部。本发明的挂接板1的各构件通过挂接板1本体冲压成型,第一分部15冲压形成的槽口17的余料的作为第二分部16,而第二分部16冲压形成的卡接槽7的余料在第一分部15上作为转接板6,设计巧妙,且加工工艺简单,减少原材料的浪费,节约成本,同时挂接板1本体作为完整的整体,各部分的连接点无薄弱点,整体受力和传力更为合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述槽口17的冲压余料成型为第二分部16,所述卡接槽7的冲压余料成型为转接板6。在挂接板1本体的成型过程中,根据挂接板1本体的尺寸和形状制备冲压模具,如上所述,冲压成型后槽口17的冲压余料成型为第二分部16,所述卡接槽7的冲压余料成型为转接板6,设计巧妙,减少原材料的浪费,挂接板1本体整体受力传力性能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述转接板6与所述连接板2垂直设置,所述转接板6设有通孔9,所述调节螺杆4穿接所述通孔9后与第一调节螺母5相连,所述第一调节螺母5设置在所述转接板6的下部。第一调节螺母5的设置,一方面可通过调节固定板3和转接板6之间调节螺杆4的长度来控制固定板3和转接板6之间的间距,另一方面起到限位作用,固定连接板2的位置,阻止其向下移动,同时将连接板2承受拉力的传递给调节螺杆4和固定板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述转接板6的上部设有第二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杆4依次穿接第二调节螺母、通孔9和第一调节螺母5。第二调节螺母的设置,与第一调节螺母5协同作用,将转接板6夹持在二者之间,彻底限定转接板6的位置,防止外挂板在外力如风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述调节螺杆4为t型螺杆,所述固定板3与所述t型螺杆的螺头铰接。如此设置,所述调节螺杆4可沿固定板3转动,便于调节固定板3与连接板2竖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便于外挂板的装配,解决施工过程中误差大、导致挂接件无法连接的问题,降低工人施工难度,同时降低对预制外挂板的精度要求,同时,上述的活动连接方式可起到一定的减震耗能的作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连接孔8,所述连接件为锚栓14,所述锚栓14包括锚固头、螺杆以及与螺杆配合使用的螺帽,所述锚固头锚固在所述外挂板内,所述螺杆穿接所述卡接槽7或连接孔8并通过所述螺帽紧固。如此设置,在装配过程中,可先将锚栓14的锚固头连接或锚固在外挂板中,外挂板吊装时,完成锚栓14与挂接板1的连接以及固定件与挂接板1的连接即可完成外挂板的安装。具体的装配过程中,卡接槽7以及连接孔8分别用于连接和限定上外挂板12的下部和下外墙板的上部,连接板2、转接板6通过固定件与墙体11相连,挂接板1承受的来自于外挂板的荷载通过连接板2传递给墙体11,在外挂板落位时,其锚固在外挂板下部的连接件卡接入所述卡接槽7中,然后用紧固件固定,安装简便,外挂板的上部通过连接件与连接孔8相连,卡接槽7主要用于限定外挂板的水平位移,设置连接孔8的第二连接部主要用于承受并传递外挂板的重力荷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述外挂板的内侧设有安装定位槽22,所述锚固头设置在所述安装定位槽22内。如此设置,便于锚栓14与外挂板的连接固定,外挂板吊装前,可先将锚栓14的锚固头沿安装定位槽22的一端滑入安装定位槽22内,安装简单,同时便于调整锚栓14在墙板中的位置,便于锚栓14和挂接板1的连接,容错率更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述固定板3设有安装孔10,所述安装孔10为水平设置的腰型孔,所述固定板3通过膨胀螺栓与墙体11固定连接。如此设置,综合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发明的挂接件可在竖向、横向和纵向三个方向实现可调,可实现多方位调节,解决施工过程中误差大、导致挂接件无法连接的问题,降低工人施工难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述外挂板包括装饰层20和保温层19,所述保温层19在所述挂接件与外挂板的连接部开设有操作口18,所述锚栓14与装饰层20相连。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述保温层19与墙体11之间设有空气层21。如此,有利于渗入外挂板中的雨水及时排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任一所述的外挂板的安装节点的装配方法,实施例如下,包括如下步骤:

(1)固定件与墙体11的固定;

(2)连接件的安装:将连接件安装在外挂板上;

(3)第二连接部与下外挂板13的固定:第二连接部通过连接件与下外墙板的上部固定相连;

(4)下外挂板13的吊装:将下外挂板13吊运至安装位置,然后将固定件和连接板2相连完成下外挂板13的安装;

(5)上外挂板12的吊装:将上外挂板12吊运至安装位置,将上外挂板12与所述挂接件的第一连接部相连完成上外挂板12的安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板3和调节螺杆4,所述连接板2设有转接板6,转接板6设有通孔9,所述调节螺杆4的一端与固定板3相连,所述调节螺杆4穿接所述通孔9后与第一调节螺母5相连,所述第一调节螺母5设置在所述转接板6的下部,所述步骤(5)后还包括调整下外挂板13平整度的步骤:转动第一调节螺母5,调节固定板3和转接板6之间调节螺杆4的长度来控制固定板3和转接板6之间的间距。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述连接件为锚栓14,所述锚栓14包括锚固头、螺杆以及与螺杆配合使用的螺帽,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卡接槽7,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连接孔8,所述步骤(2)中将与螺杆相连的锚头锚固在外挂板内,所述步骤(3)中将锚栓14的螺杆穿接所述连接孔8并通过所述螺帽限位,所述步骤(4)中挂接板1本体与所述下外挂板13一同吊运至安装位,将挂接板1本体与步骤(1)中固定在墙体11上的固定件相连;所述步骤(5)中所述上外挂板12由上向下的落位过程中,锚栓14卡接入所述卡接槽7中并用螺帽紧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述步骤(4)中将调节螺杆4穿过转接板6的通孔9,调节第一调节螺母5在调节螺杆4上的位置即完成下外挂板13的安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述外挂板的内侧设有安装定位槽22,所述步骤(2)中将锚栓14的锚固头沿安装定位槽22的一端滑入安装定位槽22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述外挂板包括装饰层20和保温层19,所述步骤(2)之前还包括在所述保温层19开设操作口18的步骤,所述操作口18开设在在所述挂接件与外挂板的连接部。

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