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木地板翘型连接结构及其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8554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木地板翘型连接结构及其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室内装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实木地板翘型连接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实木地板是天然木材经烘干、加工后形成的地面装饰材料。又名原木地板,是用实木直接加工成的地板。它具有木材自然生长的纹理,是热的不良导体,能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脚感舒适,使用安全的特点,是卧室、客厅、书房等地面装修的理想材料。

实木地板通过拼接方式将一块块面积较小的单块地板拼接后形成面积较大的地板。铺设方式可分为榫接地板、平接地板、镶嵌地板等,现在最常见的是榫接地板,利用在实木地板两侧设置公榫和母榫,通过榫头与凹槽配合使两块地板之间不会横向移动,但这种结构只能在横向限制两块底板的相对位移,无法在纵向保持两块板的平整,因而实木地板容易出现翘曲、鼓起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木地板翘型连接结构及其施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木地板翘型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上设置榫头,所述榫头分别相对y方向和z方向倾斜,所述第一板体上设置若干与榫头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同样分别相对y方向和z方向倾斜,且倾斜角度分别与榫头相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榫头或凹槽相对y轴的倾角为α,α的值为25-3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榫头或凹槽相对z轴的倾角为β,β的值为25-30°,且β=α。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榫头或凹槽的宽度d1的值根据板体的厚度确定,且满足d1=板体厚度的三分之一,相邻两个榫头或凹槽间的距离d2的值根据板体的厚度确定,且满足d2=板体厚度的三分之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榫头或凹槽与第二板体或第一板体连接位置处做倒圆角处理,倒圆角的半径值r为2m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榫头的顶端和凹槽的底端均设置为弧形。

一种实木地板连接翘型结构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预设埋件,在ppc板基底中,通过铺设垫层混凝土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层,随后预埋镀锌铅丝或膨胀螺栓固定金属件;

s2,做防潮层;

s3,根据设计标高在墙面四周弹线;

s4,设置木垫块和木搁栅;

s5,在搁栅与搁栅之间的空隙中填充保温、隔音材料;

s6,铺设木地板面层,具体操作方法为:以墙面一侧开始,将木地板的板心向上逐块排紧,下一块木地板按照榫头的方向斜向下按入凹槽内,随后铺钉,且钉子从板边的四角处斜向钉入,与板面倾角采用45°或6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步骤s6执行前,在榫头上涂覆胶粘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胶粘剂可采用拟除虫菊醋类胶粘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温、隔音材料优选为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或矿棉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木地板采用翘型结构连接,不仅具有榫卯结构限制横向位置的功能,同时可限制木地板间在纵向的相对位移,使木地板连接牢固、紧密,杜绝翘曲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木地板翘型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实木地板翘型连接结构中第二板体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实木地板翘型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第二板体2上设置榫头21,榫头2分别相对y方向和z方向倾斜,第一板体1上设置若干与榫头21相配合的凹槽11,凹槽11同样分别相对y方向和z方向倾斜,且倾斜角度分别与榫头21相同,在接合时,将第二板体2顺着凹槽11的方向滑动,将榫头21嵌入凹槽11内,这样使两个板体接合,假设接合受板体受到沿y方向的拉力f1,由于榫头21相对y方向倾斜,这样榫头21与凹槽11间存在沿y方向的阻力(除摩擦力外),可起到限位作用,阻挡板体沿y方向的位移,同理,假设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分别受到沿z方向的方向相反的剪力f2作用,由于榫头21相对z轴倾斜,则同样可限制两板体沿z方向的位移。

榫头21或凹槽11相对y轴的倾角为α,α的值为25-30°。

榫头21或凹槽11相对z轴的倾角为β,β的值为25-30°,且β=α。

榫头21或凹槽11的宽度d1的值根据板体的厚度确定,且满足d1=板体厚度的三分之一;相邻两个榫头21或凹槽11间的距离d2的值根据板体的厚度确定,且满足d2=板体厚度的三分之二。

榫头21或凹槽11与第二板体2或第一板体1连接位置处做倒圆角处理,倒圆角的半径值r为2mm。

榫头21的顶端和凹槽11的底端均设置为弧形。

一种实木地板连接翘型结构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预设埋件,在ppc板基底中,通过铺设垫层混凝土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层,随后预埋镀锌铅丝或膨胀螺栓固定金属件;

s2,做防潮层;

s3,根据设计标高在墙面四周弹线,以便找平木搁栅的顶面高度;

s4,设置木垫块和木搁栅;

s5,在搁栅与搁栅之间的空隙中填充保温、隔音材料;

s6,铺设木地板面层,具体操作方法为:以墙面一侧开始,将木地板的板心向上逐块排紧,下一块木地板按照榫头21的方向斜向下按入凹槽11内,随后铺钉,且钉子从板边的四角处斜向钉入,与板面倾角采用45°或60°。

在步骤s6执行前,在榫头21上涂覆胶粘剂,加强榫头21和凹槽11连接的牢固性。

胶粘剂可采用拟除虫菊醋类胶粘剂。

保温、隔音材料优选为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或矿棉毡。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木地板翘型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二板体上设置榫头,榫头分别相对Y方向和Z方向倾斜,第一板体上设置若干与榫头相配合的凹槽,凹槽同样分别相对Y方向和Z方向倾斜,且倾斜角度分别与榫头相同。本发明中木地板采用翘型结构连接,不仅具有榫卯结构限制横向位置的功能,同时可限制木地板间在纵向的相对位移,使木地板连接牢固、紧密,杜绝翘曲等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韦金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图森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01
技术公布日:2017.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