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复合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07171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质复合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质复合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高层大跨度结构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虽然砌体结构具备取材方便、耐久性好、耐火性好及保温节能效果好的特点,但因其自重大、抗拉、抗弯、抗剪性能差、现场需砂浆砌筑、费时费工等缺点,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和绿色施工的推行。为解决砌体结构存在的问题,以轻质装配式隔墙为主要墙体系统的建筑内隔墙涌现市场。

轻质装配式隔墙是指采用轻质板条在工厂加工预制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采取拼装等措施后完成的住宅或公共建筑内隔墙系统。目前,轻质装配式内隔墙体系主要采用骨架隔墙,因其工业化生产、便于安装等特点在建筑业的各个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龙骨采用的轻薄的钢框,在面板通过射钉安装于钢框上时,并不能很好的固定,使得整个骨架隔墙的稳定性难以保证;2、因轻质隔墙板安装在建筑物非承重部位,所需安装部位都是大跨度、沉降变形最大、抗荷载能力最弱的地方,由于轻质隔墙板企口槽拼装连接和表面光滑的特殊性,很容易造成板与板连结处、板与门窗连结处出现裂缝,集中荷载时会引起轻质墙板震动变形,发生裂缝和空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轻质复合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复合条板系统轻质高强,稳定性高,保温隔热,阻燃性好,施工快捷,解决了传统外墙施工繁琐,费时费工等问题,施工方法简单,合理有序,易于控制,施工效率高,施工效果好,涉及的设备少,成本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轻质复合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条板、第二条板、u型顶卡块、u型侧卡块和支撑底块,第一条板与第二条板的厚度相同,第一条板与第二条板的顶部均设有u型顶卡块,u型侧卡块设于第一条板的一侧,第一条板的两侧均设有内凹槽,第二条板的两侧均设有外凸条,外凸条位于内凹槽中,支撑底块的四周角上均设有凸起块,支撑底块连接第一条板与第二条板,u型顶卡块的两侧均设有内开槽,内开槽上连接有l型螺栓,u型顶卡块上设有贯通孔,u型侧卡块上设有安装孔,支撑底块上设有固定穿孔;该复合条板系统轻质高强,稳定性高,保温隔热,阻燃性好,施工快捷,解决了传统外墙施工繁琐,费时费工等问题。

进一步,第一条板的侧面设有通气孔,通气孔横向贯穿内凹槽,第二条板的侧面设有透气孔,透气孔横向贯穿外凸条,通气孔连通透气孔,通气孔增加了第一条板的透气性,透气孔增加了第二条板的透气性,第一条板与第二条板相互拼接后,通气孔与透气孔相互连通,提高了复合条板整体的透气性,利于气泡的排出,防止气泡堆积造成复合条板表面出现鼓包,影响美观度和内部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第一条板的上下边角均设有l型定位块,l型定位块上设有定位穿孔,向定位穿孔打入射钉,就可将l型定位块固定在梁板与墙柱的连接处,固定简单,然后通过粘结材料将l型定位块与第一条板粘结在一起,l型定位块对第一条板边角起到定位、固定作用,从而保持第一条板较高的垂直度。

进一步,第一条板与第二条板的连接处之间粘结有纤维网格布,纤维网格布将第一条板与第二条板之间的接缝表面保护起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此处发生开裂。

进一步,第一条板与第二条板均包括alc板、纤维水泥板,纤维水泥板设于alc板的上下两面,外凸条设于alc板的两侧,alc板具有容重轻、强度高、保温隔热性好、隔音性好、难火性好、耐久性好的特点,纤维水泥板具有防火绝缘、防水防潮、隔热隔音、质轻高强、寿命超长、可加工及二次装修性能好的特点,提高了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的强度、保温隔热性、阻燃性、隔热隔音使用耐久性。

一种轻质复合条板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施工准备:施工作业前,先清理条板与梁底面、楼地面、墙柱面的结合部位,将凸出墙柱面的砂浆、混凝土块清理干净,然后根据施工图纸中的条板位置尺寸,分别在楼地面、梁底面、墙柱面上弹出条板的安装位置墨线,标明门窗洞口尺寸线,在天棚吊好垂线,待垂线准确无误后,弹出墨线,以控制条板的垂直度;

(b)安装定位板:从主体墙、柱的一端向另一端顺序安装第一块第一条板,有门窗洞口时,从门窗洞口处向两侧安装,按照梁底面上弹出的墨线,在梁底面上每隔300~500mm固定一块u型顶卡块,按照墙柱面上弹出的墨线,在墙柱面上每隔500~600mm固定一块u型侧卡块,按照楼地面上弹出的墨线,用射钉将第一块支撑底块固定在楼地面上,在梁底面与墙柱面的连接处固定l型定位块,在楼地面与墙柱面的连接处固定l型定位块,然后在第一条板的顶面均匀满刮粘结胶,将其顶部卡入u型顶卡块的槽内,底部卡入支撑底块的凸起块之间,一人用撬杠将第一条板向上顶紧,使粘结胶从四周挤出,及时用刮刀清除,使第一条板顶部与梁板紧密结合,同时另一人在支撑底块与第一条板的底部之间打入至少两个木楔,敲击木楔,将第一条板临时固定,然后对第一条板垂直度和平整度进行检查并调整,第一条板底面与楼地面的接缝厚度控制在5~8mm,符合要求后再次敲击木楔,使其顶紧第一条板的底部,完成第一条板的最终固定;

(c)安装其余条板:从第一条板的两侧开始安装第二条板,安装前根据第二条板的尺寸和楼地面上弹出的墨线固定安装下一块支撑底块,然后在已安装的第一条板的侧面均匀满刮粘结胶,在第二条板的侧面、顶面分别均匀满刮粘结胶,然后将第二条板的顶部卡入下一块u型顶卡块的槽内,底部一侧卡入上一块支撑底块的凸起块之间,底部另一侧卡入下一块支撑底块的凸起块之间,推动第二条板,直至将第二条板的外凸条卡入第一条板的内凹槽中,并向透气孔内通入钢筋,使钢筋前一段位于透气孔中,后一段位于通气孔中,保持第一条板与第二条板之间紧密连接,板缝间隙揉挤严密,把挤出的粘结胶刮平,板缝间隙控制在5mm以内,调整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的垂直度和平整度,检查合格后,在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的接缝表面粘附5~8cm宽的纤维网格布,压平整实;

(d)墙柱面处理:当安装至距离墙柱面的距离小于一块第一条板或第二条板的尺寸时,在第一条板或第二条板上弹出切割墨线,按照墨线将多余部分切下,然后在切割后的条板侧面、顶面分别均匀满刮粘结胶,将其一侧先与最后一块已装条板拼接,再移动这块切割条板,使其另一侧卡入u型侧卡块的槽内,整面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板面清理,复查板间接缝粘结胶确保饱满;

(e)缝隙填塞:在整面条板与楼地面、梁底面、墙柱面的空隙处填入c20细石混凝土,待c20细石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撤出木楔,再用c20细石混凝土将木楔留下的孔洞塞严;

(f)板面处理:施工完成检查所有板缝,清理接缝部位、补满破损空隙,采用与条板材料相适应的材料在整面条板上均匀涂抹,并刮平压光,然后在各缝口处嵌补弹性腻子补浆,整面满批平底腻子,在腻子未干之前涂覆耐碱网格布,在耐碱网格布上复批平底腻子,最后,涂刷1~2遍光面腻子,涂装涂料。

进一步,步骤(b)中在梁底面上固定一块u型顶卡块的具体做法为先在梁底面上打入一排l型螺栓,然后将u型顶卡块顶部卡入l型螺栓与梁底面之间的空隙中,使得l型螺栓的端部卡在u型顶卡块一侧的内开槽中,接着向u型顶卡块的贯通孔打入射钉,将u型顶卡块固定在梁底面上,其次在梁底面上打入另一排l型螺栓,使其端部卡在u型顶卡块另一侧的内开槽中,先打一排l型螺栓将u型顶卡块进行一侧限位固定,方便调整u型顶卡块的安装位置,调整完毕后向贯通孔打入射钉,将u型顶卡块进行固定,接着打入另一排l型螺栓,两排l型螺栓对称分布,端部位于内开槽中,同时将u型顶卡块压紧固定在梁底面上,配合贯通孔中的射钉,提高了u型顶卡块安装后的稳定性,抗拉强度高,不容易脱落。

进一步,步骤(a)中在楼地面、梁底面、墙柱面上弹出条板的安装位置墨线前,先在楼地面上找出安装位置的中心线,然后根据中心线向两边弹出边线,并垂直引至梁底面,参照中心线弹出安装位置的边线,方便核对校准,可减小施工误差,避免出现条板安装后与墙柱面不垂直的现象。

进一步,步骤(b)中对第一条板垂直度和平整度进行检查并调整的具体做法为用吊线锤检查第一条板的垂直度,用铝合金靠尺检查平整度,调整木楔将条板调整到位,该第一条板作为定位板,为后续安装起到定位、校准作用,因此保证其垂直度和平整度,可提高后续条板安装的精度、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复合条板系统轻质高强,稳定性高,保温隔热,阻燃性好,施工快捷,解决了传统外墙施工繁琐,费时费工等问题,安装时在第一条板的内凹槽中涂上粘结胶,在第二条板的外凸条上涂上粘结胶,然后将第二条板的外凸条卡入第一条板的内凹槽中,相互粘结在一起,不会发生相对偏移,稳定性高;支撑底块连接第一条板与第二条板,支撑底块一侧对称分布的凸起块卡住第一条板的底部,支撑底块另一侧对称分布的凸起块卡住第二条板的底部,一块支撑底块同时将第一条板与第二条板进行限位连接,相互强制在一起,提高了稳定性;先将l型螺栓的端部嵌入u型顶卡块的内开槽中,再将对称分布的l型螺栓同时打入到梁底面上,通过l型螺栓的端部将u型顶卡块的顶板压紧在梁底面上,实现u型顶卡块的限位固定,提高了u型顶卡块固定在梁底面上的牢固度,将u型顶卡块固定在梁面上,在安装第一条板与第二条板时起到顶部限位作用,辅助支撑,防止倾倒,方便施工;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拼装成复合条板,顶部通过u型顶卡块限位连接,侧部通过u型侧卡块限位连接,底部通过支撑底块限位连接,施工后实现与梁底面、楼地面、墙柱面三者之间的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柔性的整体,相互牵制,稳定性高,不容易解体。

本发明施工方法简单,合理有序,易于控制,施工效率高,施工效果好,涉及的设备少,成本低,先固定安装第一块第一条板,将该第一条板作为定位板,为后续条板安装起到定位、校准作用,保证其准确的垂直度和平整度,可提高后续条板安装的精度、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第一条板与第二条板的拼接面均满刮粘结胶,又配合内凹槽与外凸条卡接限位作用,粘结后更加紧密,连成一体,并在第一条板和第二条板的接缝表面粘附纤维网格布,防止该处出现裂缝和空鼓;整面条板与楼地面、梁底面、墙柱面的空隙处填入c20细石混凝土,提高整面条板与楼地面、梁底面、墙柱面连接处的连接强度,防止出现裂缝,影响整体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轻质复合条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u型顶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一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二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支撑底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条板;2-第二条板;3-u型顶卡块;4-u型侧卡块;5-支撑底块;6-alc板;7-纤维水泥板;8-贯通孔;9-安装孔;10-固定穿孔;11-内凹槽;12-外凸条;13-纤维网格布;14-通气孔;15-透气孔;16-凸起块;17-内开槽;18-l型螺栓;19-l型定位块;20-定位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发明一种轻质复合条板系统,包括第一条板1、第二条板2、u型顶卡块3、u型侧卡块4和支撑底块5,第一条板1与第二条板2的厚度相同,第一条板1与第二条板2均包括alc板6、纤维水泥板7,纤维水泥板7设于alc板6的上下两面,通过聚氨酯硬泡的自粘性将alc板6与纤维水泥板7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alc板6具有容重轻、强度高、保温隔热性好、隔音性好、难火性好、耐久性好的特点,纤维水泥板7具有防火绝缘、防水防潮、隔热隔音、质轻高强、寿命超长、可加工及二次装修性能好的特点,提高了第一条板1和第二条板2的强度、保温隔热性、阻燃性、隔热隔音使用耐久性。

u型顶卡块3上设有贯通孔8,向贯通孔8内打入射钉,即可将u型顶卡块3固定到梁底面上。u型侧卡块4上设有安装孔9,向安装孔9内打入射钉,即可将u型侧卡块4固定到墙柱面上。支撑底块5上设有固定穿孔10,向固定穿孔10内打入射钉,即可将支撑底块5固定到楼地面上。第一条板1与第二条板2的顶部均设有u型顶卡块3,u型侧卡块4设于第一条板1的一侧,第一条板1的alc板6两侧均设有内凹槽11,第二条板2的alc板6两侧均设有外凸条12,外凸条12位于内凹槽11中,安装时在第一条板1的内凹槽11中涂上粘结胶,在第二条板2的外凸条12上涂上粘结胶,然后将第二条板2的外凸条12卡入第一条板1的内凹槽11中,相互粘结在一起,不会发生相对偏移,稳定性高,施工简单,效率高。第一条板1与第二条板2的连接处之间粘结有纤维网格布13,纤维网格布13将第一条板1与第二条板2之间的接缝表面保护起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此处发生开裂。第一条板1的侧面设有通气孔14,通气孔14横向贯穿内凹槽11,第二条板2的侧面设有透气孔15,透气孔15横向贯穿外凸条12,通气孔14连通透气孔15,通气孔14增加了第一条板1的透气性,透气孔15增加了第二条板2的透气性,第一条板1与第二条板2相互拼接后,通气孔14与透气孔15相互连通,提高了复合条板整体的透气性,利于气泡的排出,防止气泡堆积造成复合条板表面出现鼓包,影响美观度和内部结构稳定性。支撑底块5的四周角上均设有凸起块16,支撑底块5连接第一条板1与第二条板2,支撑底块5一侧对称分布的凸起块16卡住第一条板1的底部,支撑底块5另一侧对称分布的凸起块16卡住第二条板2的底部,一块支撑底块5同时将第一条板1与第二条板2进行限位连接,相互强制在一起,提高了稳定性。u型顶卡块3的两侧均设有内开槽17,内开槽17上连接有l型螺栓18,先将l型螺栓18的端部嵌入u型顶卡块3的内开槽17中,再将对称分布的l型螺栓18同时打入到梁底面上,通过l型螺栓18的端部将u型顶卡块3的顶板压紧在梁底面上,实现u型顶卡块3的限位固定,提高了u型顶卡块3固定在梁底面上的牢固度。第一条板1的上下边角均设有l型定位块19,l型定位块19上设有定位穿孔20,向定位穿孔20打入射钉,就可将l型定位块19固定在梁板与墙柱的连接处,固定简单,然后通过粘结材料将l型定位块19与第一条板1粘结在一起,l型定位块19对第一条板1边角起到定位、固定作用,从而保持第一条板1较高的垂直度。

一种轻质复合条板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施工准备:施工作业前,先清理条板与梁底面、楼地面、墙柱面的结合部位,将凸出墙柱面的砂浆、混凝土块清理干净,然后根据施工图纸中的条板位置尺寸,在楼地面上找出安装位置的中心线,然后根据中心线向两边弹出边线,并垂直引至梁底面,参照中心线弹出安装位置的边线,方便核对校准,可减小施工误差,避免出现条板安装后与墙柱面不垂直的现象。然后分别在楼地面、梁底面、墙柱面上弹出条板的安装位置墨线,标明门窗洞口尺寸线,在天棚吊好垂线,待垂线准确无误后,弹出墨线,以控制条板的垂直度。

(b)安装定位板:从主体墙、柱的一端向另一端顺序安装第一块第一条板1,有门窗洞口时,从门窗洞口处向两侧安装,按照梁底面上弹出的墨线,在梁底面上每隔300~500mm固定一块u型顶卡块3,具体做法为先在梁底面上打入一排l型螺栓18,然后将u型顶卡块3顶部卡入l型螺栓18与梁底面之间的空隙中,使得l型螺栓18的端部卡在u型顶卡块3一侧的内开槽17中,接着向u型顶卡块3的贯通孔8打入射钉,将u型顶卡块3固定在梁底面上,其次在梁底面上打入另一排l型螺栓18,使其端部卡在u型顶卡块3另一侧的内开槽17中,先打一排l型螺栓18将u型顶卡块3进行一侧限位固定,方便调整u型顶卡块3的安装位置,调整完毕后向贯通孔8打入射钉,将u型顶卡块3进行固定,接着打入另一排l型螺栓18,两排l型螺栓18对称分布,端部位于内开槽17中,同时将u型顶卡块3压紧固定在梁底面上,配合贯通孔8中的射钉,提高了u型顶卡块3安装后的稳定性,抗拉强度高,不容易脱落。按照墙柱面上弹出的墨线,在墙柱面上每隔500~600mm固定一块u型侧卡块4,按照楼地面上弹出的墨线,用射钉将第一块支撑底块5固定在楼地面上,在梁底面与墙柱面的连接处固定l型定位块19,在楼地面与墙柱面的连接处固定l型定位块19,然后在第一条板1的顶面均匀满刮粘结胶,将其顶部卡入u型顶卡块3的槽内,底部卡入支撑底块5的凸起块16之间,一人用撬杠将第一条板1向上顶紧,使粘结胶从四周挤出,及时用刮刀清除,使第一条板1顶部与梁板紧密结合,同时另一人在支撑底块5与第一条板1的底部之间打入至少两个木楔,敲击木楔,将第一条板1临时固定,然后对第一条板1垂直度和平整度进行检查并调整,具体做法为用吊线锤检查第一条板1的垂直度,用铝合金靠尺检查平整度,调整木楔将条板调整到位,该第一条板1作为定位板,为后续安装起到定位、校准作用,因此保证其垂直度和平整度,可提高后续条板安装的精度、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第一条板1底面与楼地面的接缝厚度控制在5~8mm,符合要求后再次敲击木楔,使其顶紧第一条板1的底部,完成第一条板1的最终固定。

(c)安装其余条板:从第一条板1的两侧开始安装第二条板2,安装前根据第二条板2的尺寸和楼地面上弹出的墨线固定安装下一块支撑底块5,然后在已安装的第一条板1的侧面均匀满刮粘结胶,在第二条板2的侧面、顶面分别均匀满刮粘结胶,然后将第二条板2的顶部卡入下一块u型顶卡块3的槽内,底部一侧卡入上一块支撑底块5的凸起块16之间,底部另一侧卡入下一块支撑底块5的凸起块16之间,推动第二条板2,直至将第二条板2的外凸条12卡入第一条板1的内凹槽11中,并向透气孔15内通入钢筋,使钢筋前一段位于透气孔15中,后一段位于通气孔14中,通过钢筋提高第一条板1与第二条板2拼接后的横向抗拉、抗压强度,相互牵制成一体。保持第一条板1与第二条板2之间紧密连接,板缝间隙揉挤严密,把挤出的粘结胶刮平,板缝间隙控制在5mm以内,调整第一条板1和第二条板2的垂直度和平整度,检查合格后,在第一条板1和第二条板2的接缝表面粘附5~8cm宽的纤维网格布13,压平整实,防止该处出现裂缝和空鼓。

(d)墙柱面处理:当安装至距离墙柱面的距离小于一块第一条板1或第二条板2的尺寸时,在第一条板1或第二条板2上弹出切割墨线,按照墨线将多余部分切下,然后在切割后的条板侧面、顶面分别均匀满刮粘结胶,将其一侧先与最后一块已装条板拼接,再移动这块切割条板,使其另一侧卡入u型侧卡块4的槽内,该切割条板的一侧与已安装的条板限位连接,另一侧被u型侧卡块4限位卡接,临近墙柱面的顶角和底角又与l型定位块19摩擦接触,安装后不会倾倒,实现稳定安装,整面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板面清理,复查板间接缝粘结胶确保饱满,保证相邻条板之间的粘结强度,防止出现裂缝和空鼓。

(e)缝隙填塞:在整面条板与楼地面、梁底面、墙柱面的空隙处填入c20细石混凝土,待c20细石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撤出木楔,再用c20细石混凝土将木楔留下的孔洞塞严,提高整面条板与楼地面、梁底面、墙柱面连接处的连接强度,防止出现裂缝,影响整体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

(f)板面处理:施工完成检查所有板缝,清理接缝部位、补满破损空隙,以降低出现裂缝的可能性,采用与条板材料相适应、颜色与板面接近的材料在整面条板上均匀涂抹,并刮平压光,使该材料与条板粘结密实,消除表面细裂缝。然后在各缝口处嵌补弹性腻子并牢固,整面满批平底腻子,在腻子未干之前涂覆耐碱网格布,在耐碱网格布上复批平底腻子,最后,涂刷1~2遍光面腻子,涂装涂料,在各缝口处嵌补弹性腻子可起到防止条板表面出现龟裂纹的效果,提高板面的施工质量。

本发明中复合条板系统轻质高强,稳定性高,保温隔热,阻燃性好,施工快捷,解决了传统外墙施工繁琐,费时费工等问题,安装时在第一条板1的内凹槽11中涂上粘结胶,在第二条板2的外凸条12上涂上粘结胶,然后将第二条板2的外凸条12卡入第一条板1的内凹槽11中,相互粘结在一起,不会发生相对偏移,稳定性高;支撑底块5连接第一条板1与第二条板2,支撑底块5一侧对称分布的凸起块16卡住第一条板1的底部,支撑底块5另一侧对称分布的凸起块16卡住第二条板2的底部,一块支撑底块5同时将第一条板1与第二条板2进行限位连接,相互强制在一起,提高了稳定性;先将l型螺栓18的端部嵌入u型顶卡块3的内开槽17中,再将对称分布的l型螺栓18同时打入到梁底面上,通过l型螺栓18的端部将u型顶卡块3的顶板压紧在梁底面上,实现u型顶卡块3的限位固定,提高了u型顶卡块3固定在梁底面上的牢固度,将u型顶卡块3固定在梁面上,在安装第一条板1与第二条板2时起到顶部限位作用,辅助支撑,防止倾倒,方便施工;第一条板1和第二条板2拼装成复合条板,顶部通过u型顶卡块3限位连接,侧部通过u型侧卡块4限位连接,底部通过支撑底块5限位连接,施工后实现与梁底面、楼地面、墙柱面三者之间的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柔性的整体,相互牵制,稳定性高,不容易解体。

本发明施工方法简单,合理有序,易于控制,施工效率高,施工效果好,涉及的设备少,成本低,先固定安装第一块第一条板1,将该第一条板1作为定位板,为后续条板安装起到定位、校准作用,保证其准确的垂直度和平整度,可提高后续条板安装的精度、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第一条板1与第二条板2的拼接面均满刮粘结胶,又配合内凹槽11与外凸条12卡接限位作用,粘结后更加紧密,连成一体,并在第一条板1和第二条板2的接缝表面粘附纤维网格布13,防止该处出现裂缝和空鼓;整面条板与楼地面、梁底面、墙柱面的空隙处填入c20细石混凝土,提高整面条板与楼地面、梁底面、墙柱面连接处的连接强度,防止出现裂缝,影响整体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明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