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装修用卧式混凝土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5910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装修用卧式混凝土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装置,具体是一种建筑装修用卧式混凝土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住宅是指专供居住的房屋,包括别墅、公寓、职工家属宿舍和集体宿舍、职工单身宿舍和学生宿舍等。但不包括住宅楼中作为人防用、不住人的地下室等,也不包括托儿所、病房、疗养院、旅馆等具有专门用途的房屋。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人们住进新的住宅里面之前首先需要对住宅进行装修。装修又称装潢或装饰。是指在一定区域和范围内进行的,包括水电施工、墙体、地板、天花板、景观等所实现的,依据一定设计理念和美观规则形成的一整套施工方案和设计方案。小到家具摆放和门的朝向,大到房间配饰和灯具的定制处理,都是装修的体现。装修和装饰不同,装饰是对生活用品或生活环境进行艺术加工的手法。加强审美效果,并提高其功能、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并以环保为设计理念。完美的装饰应与客体的功能紧密结合,适应制作工艺,发挥物质材料的性能,并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

在进行装修时贴瓷砖、砌墙以及找地平等均需要用到混凝土,传统混凝土搅拌装置适合搅拌较多的混凝土,对用料不多的装修混凝土不太适合,而多数小型搅拌机进料口位置较高,使用起来也较为费力。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建筑装修用卧式混凝土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装修用卧式混凝土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装修用卧式混凝土混合装置,包括混料斗,所述混料斗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有电机连接板,电机连接板与混料斗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所述电机连接板上方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电机连接板上方中部固定连接有纵向支撑轴,纵向支撑轴位于主动锥齿轮右侧,所述纵向支撑轴顶部转动连接有一级从动锥齿轮,一级从动锥齿轮顶部左侧偏心处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上方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混料斗顶部左侧开设有导向孔,第二连杆右端穿过混料斗连接有推料板,推料板与第二连杆垂直连接,所述推料板与混料斗滑动连接,混料斗内部右侧前后对称开设有插槽,其中一个插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插板,所述混料斗左下方固定连接有辅助搅拌装置;所述辅助搅拌装置包括滑动杆,滑动杆与混料斗左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内部开设有传动槽,传动槽内部滑动连接有传动连杆,电机连接板上方右侧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传动连杆与轴承座转动连接,传动连杆左端固定连接有二级从动锥齿轮,二级从动锥齿轮与一级从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滑动杆右端穿过推料板连接有若干转动基板,滑动杆中部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挡块,连接挡块右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设于滑动杆外侧,所述复位弹簧右端与推料板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连接板左侧下方与混料斗右侧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垫。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为调速电机。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板底部与前后侧固定连接有密封胶条,密封胶条与插槽相配合,素数插板右侧固定连接有拉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基板右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杆。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位弹簧位金属弹簧。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动锥齿轮直径小于一级从动锥齿轮直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动锥齿轮直径与二级从动锥齿轮直径相同。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槽截面为正六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搅拌均匀,减轻了人力搅拌的劳动强度,避免混凝土凝实,同时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时具有较低的加料位置,因而无需将搅拌原料提升至较高的进料口位置,更加省力,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建筑装修用卧式混凝土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建筑装修用卧式混凝土混合装置中ⅰ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一种建筑装修用卧式混凝土混合装置中a向视图;

图4为一种建筑装修用卧式混凝土混合装置中b-b处剖视图;

图5为一种建筑装修用卧式混凝土混合装置中a-a处剖视图。

图中:1-混料斗、2-电机连接板、3-支撑垫、4-电机、5-主动锥齿轮、6-纵向支撑轴、7-一级从动锥齿轮、8-传动杆、9-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11-导向孔、12-推料板、13-插槽、14-插板、141-密封胶条、142-拉把、15-滑动杆、16-传动槽、17-传动连杆、18-二级从动锥齿轮、19-转动基板、191-搅拌杆、20-连接挡块、21-复位弹簧、22-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5,一种建筑装修用卧式混凝土混合装置,包括混料斗1,所述混料斗1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有电机连接板2,电机连接板2与混料斗1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所述电机连接板2上方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4,电机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5,电机连接板2上方中部固定连接有纵向支撑轴6,纵向支撑轴6位于主动锥齿轮5右侧,所述纵向支撑轴6顶部转动连接有一级从动锥齿轮7,一级从动锥齿轮7顶部左侧偏心处固定连接有传动杆8,传动杆8上方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9,第一连杆9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10,所述混料斗1顶部左侧开设有导向孔11,第二连杆10右端穿过混料斗1连接有推料板12,推料板12与第二连杆10垂直连接,所述推料板12与混料斗1滑动连接,混料斗1内部右侧前后对称开设有插槽13,其中一个插槽13内部滑动连接有插板14,所述混料斗1左下方固定连接有辅助搅拌装置;

使用时将装置放置于使用位置之后通电即可使用,使用时开启电机4,电机4转动带动主动锥齿轮5转动主动锥齿轮5转动带动一级从动锥齿轮7转动,一级从动锥齿轮7转动通过传动杆8带动第一连杆9与第二连杆10运动,第一连杆9与第二连杆10构成曲柄滑块机构,因而在运动时第二连杆10的运动轨迹为左右往复运动,第二连杆10左右往复运动带动推料板12左右往复运动,根据搅拌物料的多少选择合适的插槽13并将插板14插于其中,插槽13越靠左搅拌的物料越少,先将砂石水泥放置于混料斗1内部左侧,当推料板12向右推动时即可将砂石水泥进行混合,在混合时加入适当的水即可,在进行推料搅拌时,使用者根据搅拌情况适当在推料间隙时进行手动搅拌会使得搅拌效果更佳;

所述辅助搅拌装置包括滑动杆15,滑动杆15与混料斗1左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15内部开设有传动槽16,传动槽16内部滑动连接有传动连杆17,电机连接板2上方右侧固定连接有轴承座22,所述传动连杆17与轴承座22转动连接,传动连杆17左端固定连接有二级从动锥齿轮18,二级从动锥齿轮18与一级从动锥齿轮7相啮合,所述滑动杆15右端穿过推料板12连接有若干转动基板19,滑动杆15中部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挡块20,连接挡块20右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1,复位弹簧21套设于滑动杆15外侧,所述复位弹簧21右端与推料板1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连接板2左侧下方与混料斗1右侧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垫3;

在搅拌时一级从动锥齿轮7转动带动二级从动锥齿轮18转动,二级从动锥齿轮18转动带动传动连杆17转动进而带动滑动杆15转动,滑动杆15转动时即可带动转动基板19转动在与原料接触时进行转动使得搅拌更加均匀,弹簧21为压簧,始终给予滑动杆15向左的压迫力,保证转动基板19与推料板12接触,避免转动基板19伸出,保证在人工配合搅拌时不会与搅拌基板19刚性接触产生危害。

所述电机4为调速电机。

所述插板14底部与前后侧固定连接有密封胶条141,密封胶条141与插槽13相配合,素数插板14右侧固定连接有拉把142。

所述转动基板19右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杆191。

所述复位弹簧21位金属弹簧。

所述主动锥齿轮5直径小于一级从动锥齿轮7直径。

所述主动锥齿轮5直径与二级从动锥齿轮18直径相同。

所述传动槽16截面为正六边形。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本发明在使用时将装置放置于使用位置之后通电即可使用,使用时开启电机4,电机4转动带动主动锥齿轮5转动主动锥齿轮5转动带动一级从动锥齿轮7转动,一级从动锥齿轮7转动通过传动杆8带动第一连杆9与第二连杆10运动,第一连杆9与第二连杆10构成曲柄滑块机构,因而在运动时第二连杆10的运动轨迹为左右往复运动,第二连杆10左右往复运动带动推料板12左右往复运动,根据搅拌物料的多少选择合适的插槽13并将插板14插于其中,插槽13越靠左搅拌的物料越少,先将砂石水泥放置于混料斗1内部左侧,当推料板12向右推动时即可将砂石水泥进行混合,在混合时加入适当的水即可,在进行推料搅拌时,使用者根据搅拌情况适当在推料间隙时进行手动搅拌会使得搅拌效果更佳,在搅拌时一级从动锥齿轮7转动带动二级从动锥齿轮18转动,二级从动锥齿轮18转动带动传动连杆17转动进而带动滑动杆15转动,滑动杆15转动时即可带动转动基板19转动在与原料接触时进行转动使得搅拌更加均匀,弹簧21为压簧,始终给予滑动杆15向左的压迫力,保证转动基板19与推料板12接触,避免转动基板19伸出,保证在人工配合搅拌时不会与搅拌基板19刚性接触产生危害。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