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阳台用砂塑栏板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4527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封闭阳台用砂塑栏板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建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封闭阳台用砂塑栏板墙。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封闭阳台包括设置在外侧的玻璃墙和设置在内侧的防护栏,玻璃墙的设置是为了增大透光面积,防护栏则是为了提高安全性。防护栏一般分为金属防护栏和混凝土防护墙两种,高度为1.0-1.5米,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阳光的阻挡,但是这样防护栏的功能单一,仅仅起到防护作用,由于人们习惯在阳台上种植一些盆栽花草,为了合理利用空间,还需要单独摆放花架,这样本来有限的阳台空间就显得更加局促。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封闭阳台的防护栏功能单一,盆栽的摆放需要单独的花架,阳台空间利用不充分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将防护栏兼做花架使用,且可随时提供水源,且水源利用充分,阳台空间利用合理的封闭阳台用砂塑栏板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封闭阳台用砂塑栏板墙,包括:

砂塑墙体,设置在封闭玻璃墙的内侧,所述砂塑墙体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砂塑承重板和成型在所述砂塑承重板上的若干个砂塑隔板,若干个所述砂塑承重板在竖直方向上平行排布,若干个所述砂塑隔板在水平方向上平行间隔排布,且所述砂塑隔板垂直于所述砂塑承重板设置,所述砂塑隔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砂塑承重板固定连接,并将相邻两个所述砂塑承重板之间的空间分隔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大小不一的子空间;

砂塑底座,设置在所述砂塑墙体的下方,且与所述砂塑承重板固定;

喷灌组件,包括成型在所述砂塑墙体上方的支撑架和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的若干个喷头,所述喷头的喷嘴朝向所述砂塑墙体的顶面设置,所述支撑架的下部与所述砂塑墙体的顶面固定,所述喷头与储水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砂塑墙体的顶面和所述砂塑隔板上均成型有若干个中间低、四周高的凹糟,若干个所述喷头对应所述砂塑墙体的顶面上的凹槽设置,所述凹槽包括一用于放置盆栽的上部和用于引导水流向下流动的下部,且所述下部上开设有一通孔,从而将处于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子空间贯通,以将上层的多余水流汇集后输送到下层的盆栽中。

所述的封闭阳台用砂塑栏板墙,所述支撑架上还安装有一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进口连通至所述储水装置,所述输水管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个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喷头的进水口连通。

所述的封闭阳台用砂塑栏板墙,所述支撑架包括设置在上层的第一支架和设置在下层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连接杆连接,且所述输水管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

所述的封闭阳台用砂塑栏板墙,所述第二支架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个孔洞,所述喷头安装在所述孔洞中。

所述的封闭阳台用砂塑栏板墙,所述砂塑墙体的顶面上的凹槽与下方的所述子空间中放置的盆栽相对应。

所述的封闭阳台用砂塑栏板墙,相邻两个所述砂塑隔板之间的距离为15-28cm。

所述的封闭阳台用砂塑栏板墙,所述凹槽的上部的深度为2-3cm,形状为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或正方形,所述凹槽的下部的深度为1-1.5cm。

所述的封闭阳台用砂塑栏板墙,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之间的间距为8-15cm。

所述的封闭阳台用砂塑栏板墙,所述砂塑墙体、所述砂塑底座和所述支撑架一体成型。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封闭阳台用砂塑栏板墙,所述砂塑墙体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砂塑承重板和成型在所述砂塑承重板上的若干个砂塑隔板,且所述砂塑隔板垂直于所述砂塑承重板设置。从而将间隔较大的砂塑承重板之间的空间分隔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大小不一的子空间,这样就可以在子空间中摆放不同大小的盆栽,将砂塑墙体同时作为花架使用,充分利用了阳台的使用空间。成型在砂塑墙体上方的喷灌组件为放置在砂塑墙体顶面和砂塑隔板上的盆栽提供了持续的水源。所述砂塑墙体的顶面和所述砂塑隔板上均成型有若干个中间低、四周高的凹糟,所述凹槽包括一用于放置盆栽的上部和用于引导水流向下流动的下部,且所述下部上开设有一通孔,从而将处于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子空间贯通,以将上层的多余水流汇集后输送到下层的盆栽中,提高了水源的利用率;同时凹槽上部的设置限制了盆栽的摆放位置,保证了盆栽放置的稳定性。

2.本发明提供的封闭阳台用砂塑栏板墙,所述支撑架上还安装有一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进口连通至所述储水装置。储水装置通过输水管将水源按照需求及时输送到喷头中,从而对盆栽进行浇灌,更加方便和人性化,且洒水均匀。

3.本发明提供的封闭阳台用砂塑栏板墙,所述支撑架包括设置在上层的第一支架和设置在下层的第二支架,且所述输水管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喷头安装在第二支架上。这样不仅使得输水管安装牢固,还使得水流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向下方输送,设计更加合理。

4.本发明提供的封闭阳台用砂塑栏板墙,所述砂塑墙体的顶面上的凹槽与下方的所述子空间中放置的盆栽相对应,以使得上层多余的水流可以经通孔及时流入下层,提高水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封闭阳台用砂塑栏板墙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封闭阳台用砂塑栏板墙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砂塑墙体;2-玻璃墙;3-砂塑底座;4-喷灌组件;5-凹槽;6-输水管;11-砂塑承重板;12-砂塑隔板;41-支撑架;42-喷头;43-连接杆;51-上部;52-下部;61-开口;411-第一支架;412-第二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和2所示的封闭阳台用砂塑栏板墙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砂塑墙体1,设置在封闭玻璃墙2的内侧,所述砂塑墙体1的高度为1.2-1.5m,既起到应有的防护作用,又尽量减少了对砂塑墙体1后部空间的遮挡。所述砂塑墙体1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砂塑承重板11和成型在所述砂塑承重板11上的若干个砂塑隔板12,若干个所述砂塑承重板11在竖直方向上平行排布,相邻两个砂塑承重板11之间的间距为20-30cm,若干个所述砂塑隔板12在水平方向上平行间隔排布,且所述砂塑隔板12垂直于所述砂塑承重板11设置,所述砂塑隔板12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砂塑承重板11固定连接,即对于相邻的两个砂塑墙体1而言,砂塑承重板11和设置在上的若干个砂塑隔板12一体成型,以提高连接的牢固度;砂塑隔板12将相邻两个所述砂塑承重板11之间的空间分隔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大小不一的子空间,这样形成错落有致的盆栽摆放空间,美观、实用。

砂塑底座3,设置在所述砂塑墙体1的下方,且与所述砂塑承重板11固定;砂塑底座3的宽度可以略大于砂塑墙体1底面的宽度,以保证支撑的牢固性和稳定性;砂塑底座3和露台地面可以采用混凝土浇筑的形式固定。

喷灌组件4,包括成型在所述砂塑墙体1上方的支撑架41和安装在所述支撑架41上的若干个喷头42,若干个喷头42间隔设置支撑架41的中央,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喷头42的喷嘴朝向所述砂塑墙体1的顶面设置,以保证浇灌的准确性;所述支撑架41的下部通过设置在边角的连接杆43与所述砂塑墙体1的顶面固定;所述喷头42与储水装置连接,储水装置按照需求向喷头42中供水。

其中,所述砂塑墙体1的顶面和所述砂塑隔板12上均成型有若干个中间低、四周高的凹糟5,具体地,每一砂塑隔板12的中间成型有一个凹槽5;若干个所述喷头42对应所述砂塑墙体1的顶面上的凹槽5设置,以使得从喷头42中喷出的水流刚好洒向凹槽5中的盆栽,提高水源利用率;所述凹槽5包括一用于放置盆栽的上部51和用于引导水流向下流动的下部52,下部52成型在上部51的中央,且所述下部52上开设有一通孔,从而将处于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子空间贯通,以将上层的多余水流汇集后输送到下层的盆栽中。

本实施例中的砂塑墙体1、砂塑底座3和支撑架41均采用下述工艺制备:将30目的硅砂60g、锆酸酯偶联剂1.1g混合并搅拌均匀制成a组分;将聚1-丁烯60g和乳白胶7.5g混合制成b组分;140℃下,边搅拌边将b组分和7g玻璃纤维加入a组分中,搅拌均匀后冷却造粒即得砂塑墙体1、砂塑底座3和支撑架41。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架41上还安装有一输水管6,所述输水管6的进口连通至所述储水装置,储水装置为储水箱,所述输水管6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个开口61,开口61设置在输水管6的下侧壁上,所述开口61通过管道与所述喷头42的进水口连通。

具体地,所述支撑架41包括设置在上层的第一支架411和设置在下层的第二支架412,第一支架411和第二支架412的间距为3-5cm,所述第一支架411和所述第二支架412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设置在第一支架411和第二支架412的边角上,且所述输水管6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411上,第一支架411设置有可以容纳并将输水管6固定的安装槽。所述第二支架412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个孔洞,所述喷头42安装在所述孔洞中,且与其形成过盈配合,以保证安装牢固。

所述砂塑墙体1的顶面上的凹槽5与下方的所述子空间中放置的盆栽相对应,以构成连续的输水浇灌体系,形成层次微景观,提高观赏价值。

具体地,相邻两个所述砂塑隔板12之间的距离为15-28cm,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可以安放不同高度的盆栽。所述凹槽5的上部51的深度为2-3cm,形状为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或正方形,适用于不同形状的盆栽的放置,所述凹槽5的下部52的深度为1-1.5cm,从盆栽中溢出的水流通过凹槽5的下部52向下滴落。相邻两个所述凹槽5之间的间距为8-15cm,以保证盆栽植物正常生长,互不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砂塑墙体1、所述砂塑底座3和所述支撑架41一体成型。根据实际需求制备相应尺寸的模板,并将冷却造粒后的砂塑材料填充在模板空间中,加压成型后,通过混凝土浇筑与露台地面固定。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