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社区环卫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1772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社区环卫管理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的社区环卫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环境卫生,简称环卫,按国际著名公益组织君友会的解释是指人类身体活动周围的所有环境内,控制一切妨碍或影响健康的因素。环境卫生之范围非常复杂而广泛,其内容大致包括:饮水卫生、废污处理(包括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食品卫生、病媒管制、工业卫生、公害防治(包括空气污染防制、水污染防治、噪音管制等)、房屋卫生等。环境卫生是应用细菌学、生物学、昆虫学、化学、物理学、卫生教育学、气象学及工程学等科学方法及手段,管制可能引起疾病之事物与条件。环境卫生是随着人类之社会生活而演变,而今之社会环境不断的受到人为的改变。因此,环境卫生的问题成为自然生态系统,转化为人类生态系统过程中的问题。由于人口之激增与集中都市,有关饮水卫生、废污处理、环境污染等问题,皆须用科学方法来规划、设计与管制,使环境能适于人类的生活,促进现代文明:保障全民有过着健康生活之标准,实现其健康长寿之天赋权利。

社区环境卫生对社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市面上使用的社区环卫管理系统不嫩提供快速的对垃圾进行清理,且垃圾清理不完全,有的垃圾桶会忘记清理,且垃圾桶的整洁性差,影响社区美观和整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社区环卫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的社区环卫管理系统,其具体管理步骤如下:

(1)在社区道路上均匀分布设置摄像头,在监测社区卫生的状况下能够进行安全监测,使相邻两个摄像头的监视视野接触,且摄像头分布时,保证每个垃圾通旁边均设置有摄像头,同时利用摄像头监测社区车辆停放,对违章车辆进行罚款处罚,且在车辆行驶道路两旁设置围栏,在车辆行驶道路和人行道接触处设置障碍物;

(2)将社区等划分为三至四个面积相似区域,然后让环卫工人每天早上按照道路顺序进行卫生打扫,避免垃圾遗漏,对环卫工人采取轮班制度,轮流对社区进行巡视,巡视时随身携带垃圾提篓和夹齿垃圾的钳子,随时将观测到的垃圾拾取起来;

(3)在每个移动垃圾桶底部设置一个重量传感器和一个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和移动终端连接,垃圾桶设置在下水道旁边,且垃圾桶设置分类,垃圾收集车每天早上在环卫工人打扫好社区卫生后将垃圾分类收取,且按照道路行驶,避免遗漏,垃圾收取完成后打开移动终端,检测是否有垃圾桶里的垃圾未收取;

(4)每个垃圾桶旁边设置一个水龙头,水龙头处接有软管,每天垃圾桶里面的垃圾收取干净之后,环卫工人对所属区域的垃圾桶进行洗刷清洗,然后用消毒液喷洒一遍,且环卫工人喷洒消毒液时必须要带有口罩和手套,且使用的口罩和手套需要每日进行清洗一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1)中的摄像头要具有夜视功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1)中要对社区内部行驶的车辆进行限速。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2)中巡视时间为每一至两个小时巡视一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4)中软管长度为1.5-2米。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1)中消毒液为94消毒液和水按照1:10的比例进行调制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摄像头在监测社区卫生的状况下对社区的安全进行监测,且对社区内部发生的状况进行监测,利用重量传感器监测垃圾桶是否收取过,利用定位模块对未收取垃圾的垃圾桶进行定位,便于垃圾收集车收集垃圾,利用软管灵活对垃圾桶进行冲洗,利用消毒液保证垃圾桶的干净和安全性,本发明能保证社区的环境卫生,清理垃圾快速,能及时对垃圾进行清除,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社区的美观和整洁,且保护居民生活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高效的社区环卫管理系统,其具体管理步骤如下:

(1)在社区道路上均匀分布设置摄像头,且所述摄像头要具有夜视功能,在监测社区卫生的状况下能够进行安全监测,使相邻两个摄像头的监视视野接触,且摄像头分布时,保证每个垃圾通旁边均设置有摄像头,同时利用摄像头监测社区车辆停放,对违章车辆进行罚款处罚,且在车辆行驶道路两旁设置围栏,在车辆行驶道路和人行道接触处设置障碍物,对社区内部行驶的车辆进行限速;

(2)将社区等划分为三至四个面积相似区域,然后让环卫工人每天早上按照道路顺序进行卫生打扫,避免垃圾遗漏,对环卫工人采取轮班制度,让他们每一至两个小时对社区进行巡视一遍,巡视时随身携带垃圾提篓和夹齿垃圾的钳子,随时将观测到的垃圾拾取起来;

(3)在每个移动垃圾桶底部设置一个重量传感器和一个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和移动终端连接,垃圾桶设置在下水道旁边,且垃圾桶设置分类,垃圾收集车每天早上在环卫工人打扫好社区卫生后将垃圾分类收取,且按照道路行驶,避免遗漏,垃圾收取完成后打开移动终端,检测是否有垃圾桶里的垃圾未收取;

(4)每个垃圾桶旁边设置一个水龙头,水龙头处接有软管,所述软管长度为1.5-2米,每天垃圾桶里面的垃圾收取干净之后,环卫工人对所属区域的垃圾桶进行洗刷清洗,然后用消毒液喷洒一遍,所述消毒液为94消毒液和水按照1:10的比例进行调制的,且环卫工人喷洒消毒液时必须要带有口罩和手套,且使用的口罩和手套需要每日进行清洗一次,利用消毒液保证垃圾桶的干净和安全性,保证社区的美观和整洁。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摄像头在监测社区卫生的状况下对社区的安全进行监测,且对社区内部发生的状况进行监测,利用重量传感器监测垃圾桶是否收取过,利用定位模块对未收取垃圾的垃圾桶进行定位,便于垃圾收集车收集垃圾,利用软管灵活对垃圾桶进行冲洗,利用消毒液保证垃圾桶的干净和安全性,本发明能保证社区的环境卫生,清理垃圾快速,能及时对垃圾进行清除,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社区的美观和整洁,且保护居民生活的安全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的社区环卫管理系统,利用摄像头在监测社区卫生的状况下对社区的安全进行监测,且对社区内部发生的状况进行监测,利用重量传感器监测垃圾桶是否收取过,利用定位模块对未收取垃圾的垃圾桶进行定位,便于垃圾收集车收集垃圾,利用软管灵活对垃圾桶进行冲洗,利用消毒液保证垃圾桶的干净和安全性,本发明能保证社区的环境卫生,清理垃圾快速,能及时对垃圾进行清除,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社区的美观和整洁,且保护居民生活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爱兵;王艳艳;赵华荣;袁庆;征红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鹏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05
技术公布日:2018.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