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挤出成型水泥板幕墙体系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68863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幕墙施工领域,特指一种中空挤出成型水泥板幕墙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新型材料建筑模式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工合成材料以其节能环保、低碳绿色的特点备受社会各界的认可。而传统意义上的天然石材幕墙仍然存在着造价高,色差大,杂质多的特点,且大量的石材被开采,且产生大量浪费,与绿色建造理念不符。

现有的幕墙体系施工中已有较为成熟的适用于石材幕墙的工法,但是由于石材幕墙存在上述的缺陷,从而使得亟需提出一种新的幕墙体系及其工法,以适应节能环保及低碳绿色的建造理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中空挤出成型水泥板幕墙体系及其施工工法,解决现有的石材幕墙存在的造价高、色差大、杂质多以及浪费材料与绿色建造理念不符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空挤出成型水泥板幕墙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中空挤出成型的水泥板,所述水泥板的内部形成有多个贯通两端面的空腔;

提供连接件,将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水泥板上;

于建筑外墙上施工龙骨骨架;

于所述龙骨骨架上安装托板;以及

将所述水泥板置于所述托板上,并将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龙骨骨架从而将所述水泥板挂设于所述建筑外墙的外侧,完成水泥板幕墙体系的施工。

本发明利用中空挤出成型的水泥板作为建筑结构的幕墙体系,该中空挤出成型的水泥板在现有技术中通常用于建筑结构的墙体,利用该中空挤出成型的水泥板形成幕墙体系,集成了装饰与围护两种功能,该水泥板具有强度高、重量轻、尺寸大、抗震性、耐候性、耐火性、隔声性能好,装饰多样性强的特点。本发明的施工方法给出了利用中空挤出成型的水泥板施工围护与装设一体化的幕墙体系,使其能够代替现有的石材幕墙,解决石材幕墙所存在的问题。且本发明提出的工法,具有安装简便,施工效率高,能够缩短施工工期的特点,且整个幕墙体系的结构强度高,结构稳定性强,装配时能够减少大量的人工,节水,节电,还大量的减少了建筑垃圾。

本发明中空挤出成型水泥板幕墙体系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件为z型连接件,将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水泥板上,包括:

于所述水泥板的一侧面钻孔形成连接孔;

将所述z型连接件的第一翼板贴设于所述水泥板的侧面并通过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第一翼板和所述连接孔并配合螺母而紧固连接所述z型连接件和所述水泥板。

本发明中空挤出成型水泥板幕墙体系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于位于上下相邻的两个窗口之间的水泥板上施工第一防水结构,包括:

提供顶部防水板,将所述顶部防水板铺设在位于上部的窗口的外窗台上,并将所述顶部防水板与位于上部的窗口的底部固定连接;

将所述顶部防水板上远离位于上部的窗口的一端向下弯折形成贴设于所述水泥板外表面的折边,所述折边部分覆于所述水泥板上且与所述水泥板之间密封填充有密封胶;

提供底部防水板,将所述底部防水板铺设于位于下部的窗口的墙体的顶部,并将所述底部防水板与位于下部的窗口的顶部固定连接;

将所述底部防水板上远离位于下部的窗口的一端向上弯折一段再向内弯折进而形成l型连接端,所述l型连接端包括相互连接的竖向段和水平段,所述竖向段与所述水泥板的外表面平齐,所述水平段与所述水泥板的端部之间留设有间隙;

将所述水平段通过角件与位于所述水泥板底部处的托板固定连接;

于所述间隙内填充密封胶进行密封。

本发明中空挤出成型水泥板幕墙体系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于位于左右相邻的两个窗口之间的水泥板上施工第二防水结构,包括:

提供侧部防水板,将所述侧部防水板扣设于左右相邻的两个窗口中的一个窗口与对应的水泥板之间,并将所述侧部防水板与对应的窗口固定连接;

将所述侧部防水板上远离对应的窗口的一端弯折形成与对应的水泥板的内表面相平行设置的端板,且所述端板与对应的水泥板之间留设有空隙;

于所述龙骨骨架上对应所述端板固定连接一固定件,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端板;

于所述空隙内填充密封胶进行密封。

本发明中空挤出成型水泥板幕墙体系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于位于上下相邻的两个窗口之间装设三个横向设置的水泥板,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横向水泥板、第二横向水泥板以及第三横向水泥板;

将所述第二横向水泥板设于所述第一横向水泥板和所述第三横向水泥板的外侧,且所述第二横向水泥板的底部部分覆盖所述第三横向水泥板的顶部;

于所述第二横向水泥板的底部和所述第三横向水泥板的顶部的连接处填充密封胶进行密封;

于所述第一横向水泥板的底部固设横向导流板,且所述横向导流板的端部覆盖部分所述第二横向水泥板的顶端;

于所述横向导流板和所述第一横向水泥板的连接处填充密封胶进行密封;

于所述横向导流板和所述第二横向水泥板的顶端的连接处填充密封胶进行密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空挤出成型水泥板幕墙体系,包括:

安装于建筑外墙的龙骨骨架;

安装于所述龙骨骨架上的托板;以及

设于建筑外墙外侧、且拼接连接的多个中空挤出成型的水泥板,所述水泥板的内部形成有多个贯通两端面空腔,所述水泥板的底部置于对应的所述托板上,且所述水泥板上固定连接有连接件,通过所述连接件将所述水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龙骨骨架,从而形成了水泥板幕墙体系。

本发明中空挤出成型水泥板幕墙体系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件为z型连接件,所述水泥板上对应所述z型连接件开设有连接孔;

所述z型连接件上的第一翼板贴设于所述水泥板的侧面并通过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第一翼板和所述连接孔并配合螺母而紧固连接所述z型连接件和所述水泥板。

本发明中空挤出成型水泥板幕墙体系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设于上下相邻的两个窗口之间的水泥板上的第一防水结构,所述第一防水结构包括顶部防水板和底部防水板;

所述顶部防水板铺设于位于上部的窗口的外窗台上,且与位于上部的窗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部防水板上远离位于上部的窗口的一端向下弯折形成贴设于所述水泥板外表面的折边,所述折边部分覆于所述水泥板上且与所述水泥板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底部防水板铺设于位于下部的窗口的墙体的顶部,且与位于下部的窗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部防水板上远离位于下部的窗口的一端向上弯折一段再向内弯折进而形成l型连接端,所述l型连接端包括相互连接的竖向段和水平段,所述竖向段与所述水泥板的外表面平齐,所述水平段与所述水泥板的端部之间留设有间隙,所述水平段通过角件与位于所述水泥板底部处的托板固定连接,所述间隙内密封填充有密封胶。

本发明中空挤出成型水泥板幕墙体系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位于左右相邻的两个窗口之间的水泥板上的第二防水结构,所述第二防水结构包括一对侧部防水板;

所述侧部防水板扣设于左右相邻的两个窗口中的一个窗口与对应的水泥板之间,且所述侧部防水板与对应的窗口固定连接,所述侧部防水板上远离对应的窗口的一端弯折形成有与对应的水泥板的内表面相平行设置的端板,且所述端板与对应的水泥板之间留设有空隙,所述端板通过固定件与所述龙骨骨架固定连接,所述空间内密封填充有密封胶。

本发明中空挤出成型水泥板幕墙体系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位于上下相邻的两个窗口之间装设有三个横向设置的水泥板,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横向水泥板、第二横向水泥板以及第三横向水泥板;

所述第二横向水泥板设于所述第一横向水泥板和所述第三横向水泥板的外侧,且所述第二横向水泥板的底部部分覆盖所述第三横向水泥板的顶部;

所述第二横向水泥板的底部和所述第三横向水泥板的顶部的连接处填充有密封胶进行密封;

所述第一横向水泥板的底部固设有横向导流板,且所述横向导流板的端部覆盖部分所述第二横向水泥板的顶端;

所述横向导流板和所述第一横向水泥板的连接处填充有密封胶进行密封;

所述横向导流板和所述第二横向水泥板的顶端的连接处填充有密封胶进行密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空挤出成型水泥板幕墙体系安装于建筑结构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空挤出成型水泥板幕墙体系中左右侧两个窗口处的水泥板安装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空挤出成型水泥板幕墙体系中上下部两个窗口处的水泥板安装结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e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空挤出成型水泥板幕墙体系及其施工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石材幕墙体系存在的造价高且与绿色建造理念不符的问题。本发明将现有通常用于建筑结构墙体的中空挤出成型的水泥板(也称ecp板)作为幕墙板,提出了一种牢固且安全的幕墙体系及工法,使得该幕墙体系具有水泥板的特性,即强度高、重量轻、尺寸大、抗震性、耐候性、耐火性、隔声性能好,装饰多样性强的特点。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及幕墙体系具有施工简便,施工效率高,极大地缩短施工工期,结构稳定性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空挤出成型水泥板幕墙体系及其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本发明所用的中空挤出成型的水泥板,可选用厂商天津洪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ecp板,或选用厂商天津正通墙体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ecp板。该ecp板是以硅酸盐水泥、纤维(纸浆纤维、聚丙烯纤维等)、硅质材料(石英粉等)为主要原料,经真空高压挤出成型,经过一次低温蒸汽养护之后,再经过高温高压养护制成的中空条板。

参阅图1,显示了本发明中空挤出成型水泥板幕墙体系安装于建筑结构上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2,显示了本发明中空挤出成型水泥板幕墙体系中左右侧两个窗口处的水泥板安装结构剖视图。下面结合图1和图2所示,对本发明中空挤出成型水泥板幕墙体系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中空挤出成型水泥板幕墙体系20包括龙骨骨架23、托板24、连接件22以及水泥板21,水泥板21铺设在建筑外墙10的外表面作为围护及装饰结构,在建筑外墙10的外表面除窗口11的位置处均铺设有水泥板21以形成幕墙体系20,水泥板21位于室外侧102,在建筑外墙10的内侧为室内侧101。图1所示的结构中水泥板21间采用了不同的填充图案,各水泥板21间的区别仅在于表面的图案或颜色不同,以形成较好的外观效果。水泥板21通过龙骨骨架23安装在建筑外墙10上,龙骨骨架23安装在建筑外墙10上,托板24安装在龙骨骨架23上,水泥板21设置在建筑外墙10的外侧且之间相互拼接连接,该水泥板21为中空挤出成型结构,在水泥板21的内部形成有多个贯通两端面的空腔211,水泥板21的底部置于对应的托板24上,通过托板24承托住水泥板21,且在水泥板2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件22,通过连接件22将水泥板21固定连接在龙骨骨架23上,从而通过连接件22和托板24将水泥板21牢固地安装在龙骨骨架23上了,进而也就稳定地铺设在建筑外墙10上了,从而形成了水泥板幕墙体系20。

水泥板21采用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多个空腔211,一方面能够减轻水泥板21的自身重量,另一方面还方便了水泥板21的安装,即方便了连接件22与水泥板21间的连接固定,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

较佳地,连接件22为z型连接件,结合图4和图7所示,该z型连接件包括第一翼板221、第二翼板222以及连接第一翼板221和第二翼板222的斜板223,该斜板223以与第一翼板221和第二翼板22呈一定角度的方式连接在第一翼板221和第二翼板222之间,第一翼板221和第二翼板222平行设置。在水泥板21上对应z型连接件22开设有连接孔,该连接孔开设在水泥板21的侧面板上,且连接孔与水泥板21内的一个空腔211连通,而后将z型连接件22上的第一翼板221贴设在水泥板21的侧面并通过连接螺栓穿过第一翼板221和连接孔再配合螺母而紧固连接z型连接件22和水泥板21,由于空腔211的设置,使得在水泥板21上连接固定连接件22的操作十分方便,且还能够为水泥板21提供牢固地支撑,确保水泥板21的安装稳定。

进一步地,在将连接件22与龙骨骨架23连接时,结合图2所示,该龙骨骨架23包括横向龙骨231和纵向龙骨232,纵向龙骨232通过锚栓233和埋板234固定在建筑外墙10上,在施工时,先施工锚栓孔并清孔,设置埋板234利用锚栓233固定在建筑外墙10上,而后将纵向龙骨232固定在埋板234上,接着将横向龙骨231横向连接在纵向龙骨232上,从而完成了龙骨骨架23的安装。将连接件22的第二翼板222固定连接在横向龙骨231上,较佳地,在横向龙骨231上设置一转接件235,该转接件235上具有一个贴设并固定在横向龙骨231上的第一转接板,还具有与该第一转接板连接的第二转接板,该第二转接板与第二翼板222相贴并固定连接,可采用焊接固定。

本发明的水泥板21既能作为建筑外墙10的装饰结构,又能作为建筑外墙10的围护结构,在建筑外墙10的外侧固设有岩棉层12,通过岩棉层12起到保护的作用,该岩棉层12的外侧设置有透气铝箔,而水泥板21则挂设在岩棉层12的外侧,本发明的水泥板幕墙体系20具有较好的防水体系,和较高的结构强度,能够起到良好的围护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4所示,本发明的水泥板幕墙体系20还包括设于上下相邻的两个窗口11之间水泥板21上的第一防水结构25,该第一防水结构25包括顶部防水板251和底部防水板252,在上部窗口11a和下部窗口11b之间设置有多个水泥板21,该第一防水结构25设置在上部窗口11a和下部窗口11b之间的水泥板21上,起到防水及密封的作用。

结合图5所示,顶部防水板25铺设在位于上部窗口11a的外窗台上,利用该顶部防水板25将上部窗口11a底部且位于玻璃之外的结构包覆,该处的结构包括有岩棉层和龙骨骨架以及水泥板,利用顶部防水板25将位于上部窗口11a底部之外侧的岩棉层和龙骨骨架以及水泥板包覆,起到了较好的防水的效果。该顶部防水板25的一端弯折形成连接折边2514,该连接折边2514与上部窗口11a的底部固定连接,较佳地,该连接折边2514与上部窗口11a处的底框之间留设有一定缝隙,在该缝隙处填入泡沫棒并密封满填密封胶形成密封胶层2515,起到防水的作用。进一步地,在龙骨骨架23的纵向龙骨232上对应设置第二l板2517,在第二l板2517上连接第一l板2516,第一l板2516和第二l板2517之间夹设有橡胶垫,第一l板2516的一条边与连接折边2514相贴且通过贯穿的螺栓紧固连接,利用第一l板2516和第二l板2517将顶部防水板251的连接折边2511支撑连接在纵向龙骨232上,且该第一l板2516的另一条边抵靠在上部窗口11a的底框上,利用第一l板2516在顶部防水板251的底部将密封胶层2515围住,起到了第二层防水的作用,能够防止密封胶层2515失效时雨水进入到龙骨骨架23内。

顶部防水板251上远离位于上部窗口11a的一端向下弯折形成贴设在水泥板21外表面的折边2511,折边2511部分覆于水泥板21上且与水泥板21之间密封连接;折边2511扣设在水泥板21的顶部处,将水泥板21的顶部包覆,起到防水的作用。在折边2511与水泥板21之间填充密封胶形成密封胶层2512,该密封胶层2512夹设在折边2511和水泥板21之间,折边2511对密封胶层2512起到保护作用。顶部防水板251从倾斜状设置,连接折边2514所在的一端高于折边2511所在的一边,使得上部窗口11a底部处的雨水能够沿着顶部防水板251向外流出,经过折边2511而流向水泥板21的外表面。

为提高顶部防水板251的结构强度,在龙骨骨架23的横向龙骨231上连接有z型支撑件2513,该z型支撑架2513形成有一个支撑板贴设固定在顶部防水板251的底面,对顶部防水板251起到了支撑作用。

结合图8所示,底部防水板252铺设在位于下部窗口11b的墙体的顶部,该底部防水板252将下部窗口11b顶部之外的结构包覆,以防止雨水的侵入。该底部防水板252包覆的结构包括位于下部窗口11b顶部之外的岩棉层12和龙骨骨架23以及水泥板21,该底部防水板252的一端向上弯折形成竖向端板2521,该竖向端板2521与下部窗口11b的顶部固定连接,该竖向端板2521通过倒置的l型条与龙骨骨架23紧固连接,该倒置的l型条端部抵靠在下部窗口11b的顶框上,通过l型条和竖向端板2521以及下部窗口11b的顶框围合形成一个嵌槽,在嵌槽的开口处满填密封胶进行密封封堵,利用倒置的l型条起到防水作用,防止透过密封胶的雨水进入到岩棉层和龙骨骨架内。该倒置的l型条与龙骨骨架23连接处夹设有橡胶垫,进一步起到防水作用。

较佳地,底部防水结构252上远离下部窗口11b的一端向上弯折一段再向内弯折进而形成l型连接端2522,该l型连接端2522包括相互连接的竖向段2523和水平段2524,竖向段2523与水泥板21的外表面平齐设置,水平段2524和水泥板21的端部之间留设有间隙2525,在该间隙2525内密封填充有密封胶形成密封胶层2526,利用设置密封胶层2526起到防水的作用。该水平段2524通过角件253与位于水泥板21底部处的托板24固定连接,该托板24在端部设置有向下弯折的弯折板,该弯折板与角件253的一个角边相贴且其间夹设密封垫255,利用托板24和角件253挡住密封胶层2526,能够起到进一步的防水的作用。在托板24和水泥板21支间垫设有橡胶垫,也能够起到防水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位于上下相邻的两个窗口11之间装设有三个横向设置的水泥板21,结合图4所示,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横向水泥板21a、第二横向水泥板21b以及第三横向水泥板21c,结合图1所示,其中的第一横向水泥板21a和第三横向水泥板21c的表面图案或颜色相一致,而第二横向水泥板21b的表面图案或颜色与第一横向水泥板21a和第三横向水泥板21c的不同,在设置时,第二横向水泥板21b设于第一横向水泥板21a和第三横向水泥板21c的外侧,结合图7所示,且第二横向水泥板21b的底部部分覆盖第三横向水泥板21c的顶部,第二横向水泥板21b的底部和第三横向水泥板21c的顶部的连接处填充有密封胶进行密封,形成有密封胶层216;利用第二横向水泥板21b将第三横向水泥板21c的顶部遮挡起来,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水效果。

结合图6所示,在第一横向水泥板21a的底部固设有横向导流板213,且横向导流板213的端部覆盖部分第二横向水泥板21b的顶端;横向导流板213和第一横向水泥板21a的连接处填充有密封胶进行密封形成密封胶层212;横向导流板213和第二横向水泥板21b的顶端的连接处填充有密封胶进行密封形成密封胶层212。该横向导流板213通过角形件214紧固连接在龙骨骨架上,该角形件214和横向导流板213之间垫设有密封垫215,在横向导流板213和第一横向水泥板21a的底端之间垫设有橡胶垫。

结合图7所示,第一横向水泥板21a、第二横向水泥板21b以及第三横向水泥板21c均通过连接件22和托板24固定于龙骨骨架23上,由于第二横向水泥板21b的设置使得托板24无法装设在其底端,故而在第二横向水泥板21b靠近底端处的内侧面开槽,将托板24的承托边插设在槽内,并垫设橡胶垫,以实现托板24支撑承托第二横向水泥板21b。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较佳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该水泥板幕墙体系20还包括位于左右相邻的两个窗口11之间的水泥板21上的第二防水结构26,该第二防水结构26包括一对侧部防水板261;结合图3所示,侧部防水板261扣设在左右相邻的两个窗口中的一个窗口与对应的水泥板21之间,图3所示为左侧窗口11c处的侧部防水板261,其与右侧窗口11d处的侧部防水板261的安装结构相同,下面以左侧窗口11c处的为例进行说明。侧部防水板261扣设在左侧窗口11c和第一竖向水泥板21d之间,利用侧部防水板261将左侧窗口11c和第一竖向水泥板21d之间的结构遮盖起来,起到防水的作用,该侧部防水板261的端部与左侧窗口11c固定连接,侧部防水板261上远离左侧窗口11c的一端弯折形成有与对应的第一竖向水泥板21d的内表面相平行设置的端板2611,该端板2611和第一竖向水泥板21d之间留设有空隙2612,在空隙2612内密封填充有密封胶形成密封胶层2613,该端板2611通过固定件262与龙骨骨架23固定连接,龙骨骨架23上固设有l型件263,该l型件263与固定件262紧固连接,且两者之间夹设有密封垫264,而固定件262为l型结构,其一方面紧固连接端板2611,另一方面隔档密封胶层2613,起到进一步的防水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左侧窗口11c和右侧窗口11d之间设置有三个竖向水泥板21,从左至右包括第一竖向水泥板21d、第二竖向水泥板21e以及第三竖向水泥板21f,根据左右侧窗口的间距,该第二竖向水泥板21e可以为多块,相邻之间并排对接连接,且两个第二竖向水泥板21e之间的拼缝处填充有密封胶。在设置竖向水泥板时,将第二竖向水泥板21e设置在第一竖向水泥板21d和第二竖向水泥板21f的外侧,且第二竖向水泥板21e的端部部分覆设在第一竖向水泥板21d或第二竖向水泥板21f的端部处,且在连接缝处密封填充有密封胶。

本发明中空挤出成型水泥板幕墙体系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的幕墙体系保证了工程质量,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工期,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

选用ecp板,属于高性能低消耗的绿色环保材料,其生产、加工、运输、施工过程对资源消耗少、对环境污染非常小,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型绿色墙材。

本发明的工法为装配式干法作业,施工简单,节水节电,减少人工,提高施工速度,减少建筑垃圾,减少施工过程中质量瑕疵,有利于建筑质量的提高。

本发明的幕墙体系具有外墙无渗漏、无裂缝,保温、隔音性能良好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空挤出成型水泥板幕墙体系的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空挤出成型水泥板幕墙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如图1和图2所示,提供中空挤出成型的水泥板21,水泥板21的内部形成有多个贯通两端面的空腔211;

提供连接件22,将连接件22固定在水泥板21上;

于建筑外墙10上施工龙骨骨架23;

于龙骨骨架23上安装托板24;以及

将水泥板21置于托板24上,并将连接件22固定连接龙骨骨架23从而将水泥板21挂设于建筑外墙10的外侧,完成水泥板幕墙体系20的施工。

作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连接件22为z型连接件,将连接件22固定在水泥板21上,包括:

于水泥板21的一侧面钻孔形成连接孔;

结合图7所示,将z型连接件22的第一翼板221贴设于水泥板21的侧面并通过连接螺栓穿过第一翼板221和连接孔并配合螺母而紧固连接z型连接件22和水泥板21。

结合图4和图7所示,该z型连接件包括第一翼板221、第二翼板222以及连接第一翼板221和第二翼板222的斜板223,该斜板223以与第一翼板221和第二翼板22呈一定角度的方式连接在第一翼板221和第二翼板222之间,第一翼板221和第二翼板222平行设置。由于水泥板21上的空腔211的设置,使得在水泥板21上连接固定连接件22的操作十分方便,且还能够为水泥板21提供牢固地支撑,确保水泥板21的安装稳定。进一步地,在将连接件22与龙骨骨架23连接时,结合图2所示,该龙骨骨架23包括横向龙骨231和纵向龙骨232,纵向龙骨232通过锚栓233和埋板234固定在建筑外墙10上,在施工时,先施工锚栓孔并清孔,设置埋板234利用锚栓233固定在建筑外墙10上,而后将纵向龙骨232固定在埋板234上,接着将横向龙骨231横向连接在纵向龙骨232上,从而完成了龙骨骨架23的安装。将连接件22的第二翼板222固定连接在横向龙骨231上,较佳地,在横向龙骨231上设置一转接件235,该转接件235上具有一个贴设并固定在横向龙骨231上的第一转接板,还具有与该第一转接板连接的第二转接板,该第二转接板与第二翼板222相贴并固定连接,可采用焊接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还包括于位于上下相邻的两个窗口之间的水泥板上施工第一防水结构25,包括:

结合图5所示,提供顶部防水板251,将顶部防水板251铺设在位于上部的窗口11a的外窗台上,并将顶部防水板251与位于上部的窗口11a的底部固定连接;

将顶部防水板251上远离位于上部的窗口11a的一端向下弯折形成贴设于水泥板21外表面的折边2511,折边2511部分覆于水泥板21上且与水泥板21之间密封填充有密封胶形成密封胶层2512;该顶部防水板251的安装结构与本发明水泥板幕墙体系20中的顶部防水板251的安装结构相同,具体可参见本发明水泥板幕墙体系20中的顶部防水板251处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图8所示,提供底部防水板252,将底部防水板252铺设于位于下部的窗口11b的墙体的顶部,并将底部防水板252与位于下部的窗口11b的顶部固定连接;

将底部防水板252上远离位于下部的窗口11b的一端向上弯折一段再向内弯折进而形成l型连接端2522,l型连接端2522包括相互连接的竖向段2523和水平段2524,竖向段2523与水泥板21的外表面平齐,水平段2524与水泥板21的端部之间留设有间隙2525;

将水平段2524通过角件253与位于水泥板21底部处的托板24固定连接;

于间隙2525内填充密封胶进行密封形成密封胶层2526。该底部防水板252的安装结构与本发明水泥板幕墙体系20中的底部防水板252的安装结构相同,具体可参见本发明水泥板幕墙体系20中的底部防水板252处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较佳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于位于左右相邻的两个窗口之间的水泥板上施工第二防水结构26,包括:

提供侧部防水板261,将侧部防水板261扣设于左右相邻的两个窗口中的一个窗口与对应的水泥板21之间,并将侧部防水板261与对应的窗口固定连接;

将侧部防水板261上远离对应的窗口的一端弯折形成与对应的水泥板21的内表面相平行设置的端板2611,且端板2611与对应的水泥板21之间留设有空隙2612;

于龙骨骨架23上对应端板固定连接一固定件262,通过固定件262固定连接端板2611;

于空隙2612内填充密封胶进行密封形成密封胶层2613。该侧部防水板261处的结构与本发明水泥板幕墙体系20中的侧部防水板261的结构相同,具体可参见本发明水泥板幕墙体系20中的侧部防水板261处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较佳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4所示,于位于上下相邻的两个窗口之间装设三个横向设置的水泥板21,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横向水泥板21a、第二横向水泥板21b以及第三横向水泥板21c;

将第二横向水泥板21b设于第一横向水泥板21a和第三横向水泥板21c的外侧,且第二横向水泥板21b的底部部分覆盖第三横向水泥板21c的顶部;

结合图7所示,于第二横向水泥板21b的底部和第三横向水泥板21c的顶部的连接处填充密封胶进行密封形成密封胶层216;

结合图6所示,于第一横向水泥板21a的底部固设横向导流板213,且横向导流板213的端部覆盖部分第二横向水泥板21b的顶端;

于横向导流板213和第一横向水泥板21a的连接处填充密封胶进行密封形成密封胶层212;

于横向导流板213和第二横向水泥板21b的顶端的连接处填充密封胶进行密封形成密封胶层212。

该横向导流板213通过角形件214紧固连接在龙骨骨架上,该角形件214和横向导流板213之间垫设有密封垫215,在横向导流板213和第一横向水泥板21a的底端之间垫设有橡胶垫。

结合图7所示,第一横向水泥板21a、第二横向水泥板21b以及第三横向水泥板21c均通过连接件22和托板24固定于龙骨骨架23上,由于第二横向水泥板21b的设置使得托板24无法装设在其底端,故而在第二横向水泥板21b靠近底端处的内侧面开槽,将托板24的承托边插设在槽内,并垫设橡胶垫,以实现托板24支撑承托第二横向水泥板21b。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