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级吊顶及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85264发布日期:2018-07-20 21:06阅读:32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跌级吊顶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吊顶对室内建筑的顶部起到装饰的作用,是室内装修不可或缺的部分。

现有技术中,吊顶包括中央单元和吊挂单元,其中吊挂单元包括多个吊挂杆,吊挂杆的一端固定在顶面上,吊挂杆的另一端安装在中央单元的龙骨上,中央单元通过多个吊挂杆吊挂在顶面上。发明人在实现发明的过程中发现以上所述吊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中央单元的重量较大,使用吊挂杆吊挂中央单元对顶面上的原始混凝土的破坏较大;降低了中央单元挂接的稳定性,施工质量无法保证;第二,需要在施工现场根据挂接杆的位置对顶面进行打孔,降低了施工环境的整洁性,延长了施工周期;第三,吊杆一般通过中央单元的立框与顶面相连接,增加了立框的受力,降低了立框的稳定性;第四,吊挂杆的长度需要根据中央单元的高度现场加工,费时费力。

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跌级吊顶及安装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在顶面进行打孔,减少对顶面上原始混凝土的破坏,减小立框受力,提高中央单元挂接的稳定性,增加施工质量,提高施工速度,有利于标准化施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跌级吊顶,包括:面板和立框,所述立框上的多个边沿与所述面板上的多个边沿一一对应地连接;承重杆,所述承重杆安装在所述面板朝向所述立框的表面上;吊挂件,所述吊挂件包括连接板、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的支撑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承重杆相连接,所述连接板垂直于所述面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承重杆的上部并垂直于所述连接板。

可选地,所述承重杆为方钢,所述方钢沿着所述面板背向所述立框的表面进行延伸。

可选地,所述承重杆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承重杆沿着所述面板排列设置;每个所述承重杆上均安装有所述吊挂件。

可选地,所述跌级吊顶还包括加固条,所述加固条贴合设置在所述面板上,所述加固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所述承重杆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跌级吊顶还包括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卡接板、第二卡接板、第三卡接板、以及第四卡接板;所述第四卡接板贴合安装在所述加固条上,所述第一卡接板、所述第二卡接板、以及所述第三卡接板限定出卡接空间,所述方钢穿设在所述卡接空间内。

可选地,所述方钢的轴面与所述第一卡接板、所述第二卡接板、以及所述第三卡接板均相贴合。

可选地,所述吊挂件还包括垂直于所述连接板的安装板,所述承重杆搭接在所述安装板上。

可选地,所述连接板上垂直于所述面板的一边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垂直于所述连接板。

可选地,所述支撑板沿垂直于所述面板的方向可滑移地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跌级吊顶的安装方法,组装以上所述的跌级吊顶,包括:组装面板和立框,使所述立框上的多个边沿与所述面板上的多个边沿一一对应地连接;在所述面板上安装承重杆,使所述承重杆安装在所述面板朝向所述立框的表面上;在所述承重杆上安装吊挂件,使所述吊挂件包括连接板、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的支撑板;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承重杆相连接,所述连接板垂直于所述面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承重杆的上部并垂直于所述连接板。

本发明提供的跌级吊顶,承重杆安装在面板上,通过面板将立框支撑起,减小了立框的受力,提高了立框的稳定性,支撑板可以搭接在固定在墙面上的支撑龙骨上,进而将跌级吊顶安装在墙面上,省时省力,避免了吊挂在顶面上对顶面原始混凝土的破坏,保证了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环境的整洁性,且跌级吊顶可以在地面上一体组装成型后安装在墙面上,提高了施工速度,有利于标准化施工。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发明可选实施例提供的跌级吊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可选实施例提供的跌级吊顶的安装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图1为本发明可选实施例提供的跌级吊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跌级吊顶,包括:面板1、立框2、承重杆3和吊挂件4。

请参照图1,所述立框2上的多个边沿与所述面板1上的多个边沿一一对应地连接;所述承重杆3安装在所述面板1朝向所述立框2的表面上;所述吊挂件4包括连接板41、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板41上的支撑板42;所述连接板41与所述承重杆3相连接,所述连接板41垂直于所述面板1,所述支撑板42位于所述承重杆3的上部并垂直于所述连接板4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跌级吊顶,承重杆3安装在面板1上,通过面板1将立框2支撑起,减小了立框2的受力,提高了立框2的稳定性,支撑板42可以搭接在固定在墙面上的支撑龙骨上,进而将跌级吊顶安装在墙面上,省时省力,避免了吊挂在顶面上对顶面原始混凝土的破坏,保证了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环境的整洁性,且跌级吊顶可以在地面上一体组装成型后安装在墙面上,提高了施工速度,有利于标准化施工。

可选地,所述承重杆3为方钢,所述方钢沿着所述面板1背向所述立框2的表面进行延伸。方钢具有强度和刚度均较大、抗弯曲能力强的优势,采用方钢连接在面板1上具有连接稳固的优势。

较佳地,所述承重杆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承重杆3沿着所述面板1排列设置;每个所述承重杆3上均安装有所述吊挂件4。多个承重杆3可以分散面板1和立框2的重力,提高跌级吊顶挂接的稳定性,同时多个承重杆3对面板1多点支撑,可以提高面板1的水平度。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过程,所述跌级吊顶还包括加固条5,所述加固条5贴合设置在所述面板1上,所述加固条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所述承重杆3相连接。加固条5可以增加面板1的结构强度,减小面板1的变形量。进一步地,加固条5可以设置成多个,多个所述加固条5沿承重杆3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可以进一步地增加面板1的稳固性。

进一步地,所述跌级吊顶还包括卡接件6,所述卡接件6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卡接板61、第二卡接板62、第三卡接板63、以及第四卡接板64;所述第四卡接板64贴合安装在所述加固条5上,所述第一卡接板61、所述第二卡接板62、以及所述第三卡接板63限定出卡接空间,所述方钢穿设在所述卡接空间内。更进一步地,卡接件6对方钢起到卡接和限位作用,可以将方钢更加稳固地连接在面板1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方钢的轴面与所述第一卡接板61、所述第二卡接板62、以及所述第三卡接板63均相贴合,贴合连接可以增加第一卡接板61、第二卡接板62以及第三卡接板63对方钢的卡接作用力,进一步地提高卡接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吊挂件4还包括垂直于所述连接板41的安装板,所述承重杆3搭接在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板对承重杆3起到支撑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止承重杆3与吊挂件4相分离,增加了吊挂件4与承重杆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承重杆3之间粘接或者螺栓连接,可以更进一步地增加安装板与承重杆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较佳地,所述连接板41上垂直于所述面板1的一边连接有加强板43,所述加强板43垂直于所述连接板41。加强板43可以增加面板1的抗弯曲能力,保证连接板41在吊挂承重杆3时具有较小的形变量。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过程,所述支撑板42沿垂直于所述面板1的方向可滑移地设置在所述连接板41上。支撑板42搭接在支撑龙骨,支撑龙骨的两端安装在相对设置的两个墙面上,通过调节支撑板42沿着垂直于面板1的方向可滑移设置,可以调节面板1的高度,多个支撑板42共同调节,可以整体调节面板1的高度或者对面板1进行有效地调平,简化了面板1的调整过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支撑板42通过驱动板贴合连接在连接板41上,连接板41上可以设置有条形的连接孔,螺柱穿设过驱动板和连接孔后通过螺母固定在连接板41上;连接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于面板1,通过驱动板沿着所述连接孔可滑移设置,实现支撑板42沿垂直于所述面板1的方向可滑移地设置在所述连接板41上的技术方案。

更进一步地,支撑板42上远离连接板41的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朝靠近所述面板1的方向延伸,可以防止支撑板42从支撑龙骨上脱落。

图2为本发明可选实施例提供的跌级吊顶的安装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至图2所示,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跌级吊顶的安装方法组装以上所述的跌级吊顶,包括:s1:组装面板1和立框2,使所述立框2上的多个边沿与所述面板1上的多个边沿一一对应地连接;s2:在所述面板1上安装承重杆3,使所述承重杆3安装在所述面板1朝向所述立框2的表面上;s3:在所述承重杆3上安装吊挂件4,使所述吊挂件4包括连接板41、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板41上的支撑板42;使所述连接板41与所述承重杆3相连接,所述连接板41垂直于所述面板1,所述支撑板42位于所述承重杆3的上部并垂直于所述连接板4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跌级吊顶的安装方法,承重杆3安装在面板1上,通过面板1将立框2支撑起,减小了立框2的受力,提高了立框2的稳定性,支撑板42可以搭接在固定在墙面上的支撑龙骨上,进而将跌级吊顶安装在墙面上,省时省力,避免了吊挂在顶面上对顶面原始混凝土的破坏,保证了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环境的整洁性,且跌级吊顶可以在地面上一体组装成型后安装在墙面上,提高了施工速度,有利于标准化施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