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遮阳和采光以及通风于一体的复合化外遮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5287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遮阳和采光以及通风于一体的复合化外遮阳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阳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集遮阳和采光以及通风于一体的复合化外遮阳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外遮阳是为了满足室内环境的隔热需求而在窗口外部增加的建筑构件或构造设施,是重要的节能措施之一。根据遮阳构件的控制方式可分为固定式遮阳和可调节式遮阳。固定式遮阳一般成本低,建成后不需调理维护,但如果尺寸出挑不够或形式选择不合理将很难起到应有的遮阳效果;可调节式遮阳则可以根据季节、时间的变化对遮阳板的角度或朝向进行调整以适应室内舒适度的需求,一般可分为手控可调和自控可调两种方式。手控调节造价较低、设备简单、维护简便,但是需要专门人员根据室外环境参数去随时调节,容易导致失误;自控调节常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多采用光控,根据室内光环境和室外日照情况的参数自动调节进光和遮光的程度,使室内环境达到最优,但是造价高、维护复杂、故障率大,而且一旦出现故障,难于修理。因此,现在国内公共建筑中运用较多的是固定式遮阳。

然而,就遮阳装置功能而言,仅从遮阳这一方面考虑是不够的,因为不当的外遮阳在遮挡室外直射光同时,也可能对室内采光、通风、视野等造成一定阻碍,从而降低其综合效能,难以真正达到节能效果,并影响室内环境质量。另外,遮阳是对地域气候的一种回应,设计中应结合当地气候特点确定有效的遮阳时间段及遮阳构件尺寸。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遮阳和采光以及通风于一体的复合化外遮阳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工容易、操作方便、简单实用、固定式与可调节式相结合的集遮阳和采光以及通风于一体的复合化外遮阳装置,该复合化外遮阳装置是集遮阳、采光、通风、视野于一体的复合化的外遮阳装置。

因窗口朝向不同,太阳辐射的热量、照射深度和时间长短也不一样。考虑到南窗、西窗得热较多,本实用新型包括了南向和西向两个窗口朝向的该复合化外遮阳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南向外遮阳装置包括室外水平遮阳板、室内水平遮阳板和垂直遮阳板三个部分,整个装置安装在低于窗户1/4高度处,这样窗口被一分为二(上部为采光窗,水平遮阳板表面贴有高反射率塑料薄膜,兼做反光板,下部为观景窗,不影响视野和通风);西向外遮阳装置包括固定式和可调节式两部分构件,固定构件包括室外水平遮阳板、室内水平遮阳板和垂直遮阳板,可调节构件指水平遮阳百叶,其安装在垂直遮阳板外边缘,在旋转把手的旋动下进行角度调节,整个装置安装在低于窗户1/4高度处(与南向的同理);用于南窗和西窗的该复合化外遮阳装置出挑尺寸均可以经公式计算及软件辅助确定,当然,用于南窗和西窗的该复合化外遮阳装置的出挑尺寸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确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集遮阳和采光以及通风于一体的复合化外遮阳装置,以供安装于一个窗户,其中该复合化外遮阳装置包括一个室外水平遮阳板、一个室内水平遮阳板以及一个室外垂直遮阳板,该室内水平遮阳板的安装侧安装于该窗户的玻璃的内侧,该室外水平遮阳板的安装侧安装于该窗户的玻璃的外侧,该室外垂直遮阳板的上端部安装于该室外水平遮阳板的自由侧,该室外垂直遮阳板的下端部和该窗户的下边沿水平。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复合化外遮阳装置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该复合化外遮阳装置包括两个百叶支撑杆以及一组水平遮阳百叶,各个该百叶支撑杆对称地设置于该室外垂直遮阳板的两侧,各个该水平遮阳百叶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于各个该百叶支撑杆,并且各个该水平遮阳百叶沿着该室外垂直遮阳板的高度相互间隔地设置。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复合化外遮阳装置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各个该水平遮阳百叶的两个端部分别可活动地设置于各个该百叶支撑杆,以使各个该水平遮阳百叶的角度可调。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复合化外遮阳装置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各个该水平遮阳百叶的角度同时可调。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复合化外遮阳装置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该复合化外遮阳装置包括至少一组连接件、至少一个连动杆以及至少一个伸缩杆,该连动杆设置于该百叶支撑杆,该伸缩杆设置于该连动杆的下部,以使该伸缩杆能够驱动该连动杆上下运动,各个该连接件分别可驱动地设置于该连动杆,各个该水平遮阳百叶分别可驱动地设置于各个该连接件。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复合化外遮阳装置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该复合化外遮阳装置包括一个旋转把手,该伸缩杆可操作地设置于该旋转把手。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复合化外遮阳装置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该水平遮阳百叶的宽度尺寸为150mm。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复合化外遮阳装置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相邻两个该水平遮阳百叶的间距为100mm。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复合化外遮阳装置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该室外垂直遮阳板和各个该水平遮阳百叶的外表面均刷有隔热涂料。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复合化外遮阳装置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该室外水平遮阳板和该室内水平遮阳板的表面均贴有高反射率塑料薄膜。

本实用新型考虑了通风和采光的需要,由于窗上部洞口的存在,可使风向被引导至室内下方人活动的范围,从而改善室内的通风状况;而水平遮阳板兼做反光板则可以提高室内深处的照度(结合室内的吊顶反射效果会更好);另外,遮阳百叶之间的间距(100mm)在遮阳、保持室内私密性的同时,并不妨碍室内外视野的交流,并且百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导风功能。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能隔热又能采光、通风,且不影响视野,制造容易,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获得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优点和特点,以下将参照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对以上概述的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应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例,因此不应被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制,通过使用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具体和更详细的说明和阐述。在附图中:

图1是该复合化外遮阳装置应用于南向窗户的一个示例的主视图。

图2是该复合化外遮阳装置应用于南向窗户的一个示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该复合化外遮阳装置应用于西向窗户的一个示例的主视图。

图4是该复合化外遮阳装置应用于西向窗户的一个示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局部位置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如图1、图2、图3、图4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集遮阳和采光以及通风于一体的复合化外遮阳装置复合化外遮阳装置,其在应用于南向窗户时,被定义为南向外遮阳装置,该南向外遮阳装置包括一个室外水平遮阳板1、一个室内水平遮阳板2和一个室外垂直遮阳板3,如果原有建筑物外窗口已装上玻璃,该室外水平遮阳板1和该室内水平遮阳板2可分离安装,即在该室外水平遮阳板1和该室外垂直遮阳板3安装完成后,再在室内安装该室内水平遮阳板2(与室外水平遮阳板1对齐),由L型角码或其他构件支撑固定,否则,直接整体安装;装置整体低于窗上沿1/4窗高处安装,下端与窗下沿平齐。在应用于西向窗户时,该复合化外遮阳装置被定义为西向外遮阳装置,该西向外遮阳装置包括该室外水平遮阳板1、该室内水平遮阳板2、该室外垂直遮阳板3及一个水平遮阳百叶4,该水平遮阳百叶4是一个单独的系统,其包括一个百叶支撑杆件5、一个连接件6、一个连动杆件7、一个伸缩杆8及一个旋动把手9,其整体由该水平遮阳百叶4两端的该百叶支撑杆件5固定在该室外垂直遮阳板3外缘,上端与该室外水平遮阳百叶1的距离为该水平遮阳百叶4间距的一半,其他遮阳板的安装方式与南向的相同。

图3至图5所示,该西向外遮阳装置比该南向外遮阳装置多了一个遮阳百叶系统,用于抵挡太阳高度角较低、直射进窗口的阳光;该水平遮阳百叶4之间的间距有利于通风且不妨碍视野;该复合化外遮阳装置低于窗上沿1/4距离处安装,该室外垂直遮阳板3及该室外水平遮阳板2与窗口边缘对齐安装。

图2和图4所示,遮阳百叶系统可以利用膨胀螺栓固定在该室外垂直遮阳板3的外边沿。

图5所示,在该百叶支撑杆件5上的该水平遮阳百叶4固定在该室外垂直遮阳板3的外边沿上,通过该连接件6与该连动杆7相连,该连动杆7与其下方的该伸缩杆8作为整体在该旋动把手9的旋动下调节该水平遮阳百叶4的角度。

图5所示,该旋动把手9顺时针旋动时,该水平遮阳百叶4处于慢慢关闭状态,由水平方向向下移动,最大可调节90度,此时该水平遮阳百叶4完全处于竖直状态;逆时针时,该水平遮阳百叶4处于慢慢开启状态;角度不一样,室内的进光量及风的方向也会有所不同。

该复合化外遮阳装置在形成该南向外遮阳装置和该西向外遮阳装置的形式时,可以经过软件模拟和实验测试被证明是在遮阳、采光、通风、视野等复合化功能的实现上是最优的。由于高层建筑中对外遮阳形式的结构及风力荷载要求较高,其较适用于低层公共建筑的外窗遮阳。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该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