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相接的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4857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相接的保温板。



背景技术:

建筑业在墙体改革及新型墙体材料方面有了发展。与此同时,一批高能耗的高档旅馆、公寓和商场出现了。如何在发展中降低建筑能耗,使之与当时能源供应较紧缺的现状相协调,成为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降低建筑能耗,首先要从围护结构、外墙、屋面、外门窗来实现。墙体改革的调查研究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以来,新型墙体材料和高保温材料不断涌现。保温板具有质量轻、导热系数低、强度高、A级防火的优点,适用于匀质防火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发泡硅酸盐水泥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无机保温砂浆墙体保温系统、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等多种保温系统。中国专利《保温板》(授权公告号CN 203603284 U;授权公告日 2014.05.21),其公开了一种保温板,其通过在板体的横向设置凹槽,通过板间沟槽的相互贴合,增加了板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板间的稳定性,提高热能反射性能,增加绝热性能。但是这种保温板在实际布置中发现,板间的凹槽匹配性较差,且板间的连接稳定性也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相接的保温板,保证板间的有效匹配连接,增强了板间的连接稳定性。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稳定相接的保温板,包括板体,板体内设有镂空部,镂空部内设置无机材料板块,板体上、下、左、右表面均设置有沟槽,同一表面的沟槽为槽间距等于两倍槽宽长度的矩形槽,且位于板体上表面的沟槽和下表面的沟槽上下对称布置、位于板体左表面的沟槽和右表面的沟槽左右对称布置,位于板体上表面或者下表面的沟槽内设置有正面连接拉簧,位于板体左表面或者右表面的沟槽内设置有侧面连接拉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将板体同一表面的沟槽设计成槽间距等于两倍槽宽长度的矩形槽,且位于板体上表面的沟槽和下表面的沟槽上下对称布置、位于板体左表面的沟槽和右表面的沟槽左右对称布置,板间的相互贴合通过一个板体的槽间距部分对应另一个板体的沟槽部分,这样形成板体间的有效、稳定的匹配连接,且正面或者侧面连接拉簧或内嵌于两板之间,增强了板间的连接稳定性,这里说明下,本保温板的板体是采用氯化镁、氧化镁、工程纤维、粘接剂、发泡剂、阻燃剂等复合而成的具有弹性的板,故正面或者侧面连接拉簧或嵌入板体内很容易衔接住板体,很难出现脱离板体的问题,且增强板体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一种稳定相接的保温板,包括板体10,板体10内设有镂空部,镂空部内设置无机材料板块20,板体10上、下、左、右表面均设置有沟槽11,同一表面的沟槽11为槽间距等于两倍槽宽长度的矩形槽,且位于板体10上表面的沟槽11和下表面的沟槽11上下对称布置、位于板体10左表面的沟槽11和右表面的沟槽11左右对称布置,位于板体10上表面或者下表面的沟槽11内设置有正面连接拉簧30,位于板体10左表面或者右表面的沟槽11内设置有侧面连接拉簧40。

将板体10同一表面的沟槽11设计成槽间距等于两倍槽宽长度的矩形槽,且位于板体10上表面的沟槽11和下表面的沟槽11上下对称布置、位于板体10左表面的沟槽11和右表面的沟槽11左右对称布置,板间的相互贴合通过一个板体10的槽间距部分对应另一个板体10的沟槽11部分,这样形成板体10间的有效、稳定的匹配连接,且正面或者侧面连接拉簧30或40内嵌于两板之间,增强了板间的连接稳定性,这里说明下,本保温板的板体10是采用氯化镁、氧化镁、工程纤维、粘接剂、发泡剂、阻燃剂等复合而成的具有弹性的板,故正面或者侧面连接拉簧30或40嵌入板体10内很容易衔接住板体10,很难出现脱离板体10的问题,且增强板体10的结构强度。

实际上,板体10上表面或者下表面的任一表面的沟槽11内设置有正面连接拉簧30,以及板体10左表面或者右表面的任一表面的沟槽11内设置有侧面连接拉簧40,即能构成与其相匹配的板体10的板间的稳定连接,但是为了提高板间的连接强度以及结构强度,进一步的,板体10上、下面的沟槽11内均设置有正面连接拉簧30板体10左、右面的沟槽11内设置有侧面连接拉簧40。

无机材料板块20包括依次布置于镂空部内的石墨颗粒21、发泡玻璃板22、发泡陶瓷板2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