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式浮球弃流装置、雨水收集系统及屋面降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0521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机械式浮球弃流装置、雨水收集系统及屋面降温结构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式浮球弃流装置、具有机械式浮球弃流装置的雨水收集系统以及具有该雨水收集系统的屋面降温结构。



背景技术:

水资源的节约、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的焦点议题,而雨水回收再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手段之一。

当前的建筑施工是耗水大户之一,据相关测算,我国每平方米建筑施工大约用水约1吨。除了建筑本身的材料生产过程,如混凝土、砂浆、装修材料等的生产等耗费大量水资源,施工现场各种冲洗、绿化浇水、施工人员生活用水等也占了较大的比例。但是大量的基坑降水、雨水却往往被弃之不用,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因此雨水收集利用在施工现场是必然的趋势。

现有的雨水收集系统通过简单的沉淀池收集雨水,但初期雨水无弃流且未经过滤处理,容易导致后期的管道堵塞;加大了日后的维修费用和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对雨水进行过滤,以将带有杂质的雨水弃流的机械式浮球弃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械式浮球弃流装置,包括罐体、安装在罐体内的过滤网、安装在罐体内的固定支架、安装在罐体内的滤水板以及安装在固定支架上且可相对固定支架上下滑动的滤水组件,滤水组件与滤水板配合以控制罐体内雨水的液位高度,所述罐体一侧连接有管道,罐体另一侧连接有雨水收集管,罐体的下部连接有弃流管。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的管口穿过所述过滤网,雨水收集管的管口置于过滤网上部,以将沿管道进入罐体的雨水由过滤网过滤后从雨水收集管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安装在罐体内壁处,且置于过滤网下部,滤水板安装在固定支架下部,滤水板上开设有一通孔,通孔的孔径大于弃流管的管径且小于管道的直径,滤水组件包括上浮球、下浮球以及用以连接上浮球与下浮球的连杆,上浮球置于滤水板上部,下浮球置于滤水板下部,连杆可滑动地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所述连杆穿入滤水板的通孔,以在通孔内上下滑动,上浮球与下浮球结构相同,下浮球的直径大于通孔的孔径。

进一步的,所述弃流管与一雨水井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所述机械式浮球弃流装置的雨水收集系统。

一种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沉淀池,雨水沉淀池的一侧连接有一集水管,所述雨水沉淀池的另一侧通过管道与所述的机械式浮球弃流装置连接,机械式浮球弃流装置的通过雨水收集管与一雨水过滤池连接,雨水过滤池的通过一出水管与雨水收集池连通,雨水收集池内安装有水泵,雨水收集池上连接有一送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沉淀池的底部通过一溢流管与雨水井连接,管道的管径小于集水管的管径且大于溢流管的管径,雨水收集管的管径与管道的管径相当,雨水收集管的管径大于弃流管的管径。

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收集池上连接有补水管。

另外,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雨水收集系统的屋面降温结构。

一种屋面降温结构,包括安装在建筑屋一侧的所述的雨水收集系统,建筑屋的屋顶面边侧设有天沟,天沟下部安装有若干雨水斗,每一雨水斗上对应连接有雨水管,若干雨水管分别连通在所述集水管上,集水管连接在所述雨水收集系统中的雨水沉淀池上,雨水收集系统中的雨水收集池上连接有所述送水管,送水管上连接有淋水管,淋水管设置在建筑屋的屋顶面的另一边侧上,淋水管端部封闭,淋水管上开设有若干淋水孔。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淋水孔等间距开设在淋水管的管壁上,每一淋水孔孔心与淋水管管心的连接线和屋顶面呈一夹角。

进一步的,靠近所述送水管的前段的淋水管上开设的淋水孔的孔径小于后段的淋水管上开设的淋水孔的孔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屋面降温结构通过安装雨水收集系统,以将收集的雨水对施工现场临时宿舍屋顶面淋水降温,使雨水收集得到了充分利用,简便易行、节能环保、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且运行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屋面降温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屋面降温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雨水收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机械式浮球弃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一种屋面降温结构,包括安装在建筑屋100一侧的雨水收集系统200,建筑屋100的屋顶面108边侧设有天沟101,天沟101下部安装有若干雨水斗102,每一雨水斗102上对应连接有雨水管103,若干雨水管103分别连通在一集水管104上,集水管104连接在所述雨水收集系统200一端,雨水收集系统200的另一端连接有送水管105,送水管105上连接有淋水管106,所述淋水管106设置在建筑屋100的屋顶面108的另一边侧上,且与天沟101相对,淋水管106端部封闭,淋水管106上开设有若干淋水孔107,若干淋水孔107等间距开设在淋水管106的管壁上,每一淋水孔107孔心与淋水管106管心的连接线和屋顶面108呈一夹角,优选地,每一淋水孔107孔心与淋水管106管心的连接线和屋顶面108所呈的夹角范围为30度至45度。本实施例中,淋水孔107孔心与淋水管106管心的连接线和屋顶面108呈40度的夹角,以使水流从淋水孔107流出的速度更快,对建筑屋100的降温效果更好。

置于屋顶面108且靠近送水管105的前段的淋水管106上开设的淋水孔107的孔径小于后段的淋水管106上开设的淋水孔107的孔径。本实施例中,靠近送水管105的三分之一段的淋水管106上开设的淋水孔107的孔径为5mm,剩下三分之二段的淋水管106上开设的淋水孔107的孔径为10mm。以进一步提高水流从淋水孔107流出的速度及效率,提高建筑屋100的降温效果。

建筑屋100的屋顶面通过雨水收集系统200收集的雨水进行屋顶面淋水降温,具体为:屋顶面108的雨水通过天沟101下部的雨水斗102直接进入雨水管103内,并沿集水管104流至雨水收集系统200内,需要降温时,开启雨水收集系统200中的一水泵205,将雨水输送至送水管105中,并进入淋水管106内,水流从淋水管106的淋水孔107流出淋在屋顶面上,以吸收屋顶面热量,进而对建筑屋100降温。部分雨水重新通过天沟101收集至雨水收集系统200中,以循环使用。

雨水收集系统200用以收集雨水,并对雨水进行过滤,以提高雨水的净化度。雨水收集系统200具有收集的雨水充分利用、简便易行且有利于节能环保等特点。请参阅3所示,具体包括雨水沉淀池201、机械式浮球弃流装置202、雨水过滤池203以及雨水收集池204、水泵205以及雨水井208。

雨水沉淀池201的一侧连接有所述集水管104,雨水沉淀池201的另一侧通过一管道206与机械式浮球弃流装置202连接,雨水沉淀池201的底部通过一溢流管207与雨水井208连接,管道206的管径小于集水管104的管径且大于溢流管207的管径。雨水沿集水管104进入雨水收集系统200的雨水沉淀池201内具有大颗粒污染物的雨水沿溢流管207进入雨水井208内,其余雨水沿管道206进入机械式浮球弃流装置202内。本实施例中,集水管104的管径为500mm,管道206的管径为300mm,溢流管207的管径为50mm。

请再次结合参阅图3,机械式浮球弃流装置202的一侧通过一管道206与雨水沉淀池201连接,机械式浮球弃流装置202的另一侧通过一雨水收集管209与雨水过滤池203连接,机械式浮球弃流装置202的下部安装有弃流管2021,弃流管2021与雨水井208连接。雨水沿管道206进入机械式浮球弃流装置202内,经过机械式浮球弃流装置202对雨水处理,以将具有颗粒杂物的雨水沿弃流管2021进入雨水井208内,其余的雨水沿雨水收集管209进入雨水过滤池203内。雨水收集管209的管径与管道206的管径相当,雨水收集管209的管径大于弃流管2021的管径。本实施例中雨水收集管209的管径为300mm,弃流管2021的管径为100mm。

请参阅图4、图5,机械式浮球弃流装置202包括罐体10、安装在罐体10内的过滤网20、安装在罐体10内的固定支架30、安装在罐体10内的滤水板40以及安装在固定支架30上且可相对固定支架30上下滑动的滤水组件50,滤水组件50与滤水板40配合以控制罐体10内雨水的液位高度,方便收集雨水。

罐体10一侧通过管道206与雨水沉淀池201连接,罐体10另一侧通过雨水收集管209与雨水过滤池203连接,罐体10的下部通过弃流管2021与雨水井208连接。

过滤网20安装在罐体10内部,管道206的管口穿过过滤网20,雨水收集管209的管口置于过滤网20上部,以将沿管道206进入罐体10的雨水经过过滤网20过滤后由雨水收集管209排出。

固定支架30安装在罐体10内壁处,且置于过滤网20下部,用以安装所述滤水组件50。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架30的一端安装在罐体10内壁处,另一端用以连接滤水组件50。

滤水板40安装在罐体10内部,且置于固定支架30下部,滤水板40上开设有一通孔41,通孔41的孔径大于弃流管2021的管径且小于管道206的直径,以与滤水组件50配合,控制罐体10内雨水的液位高度。

滤水组件50可滑动地安装在固定支架30上,包括上浮球51、下浮球52以及用以连接上浮球51与下浮球52的连杆53,上浮球51置于滤水板40上部,下浮球52置于滤水板40下部,连杆53可滑动地安装在固定支架30上,连杆53穿入滤水板40的通孔41,以在通孔41内上下滑动,上浮球51与下浮球52结构相同,下浮球52的直径大于通孔41的孔径。

当雨水沿管道206进入机械式浮球弃流装置202的罐体10内,并沿滤水板40的通孔41向下流动,带有杂质等杂物的雨水由弃流管2021流入雨水井208内,以将初期雨水中的泥沙进行相对彻底的过滤,从而实现初期雨水的弃流、过滤、自动排污等多种功能,以降低后期的工作量以及维修费用。当滤水板40下部的水积至一定程度,雨水的浮力将滤水组件50的下浮球52向上顶起,以推动连杆53沿固定支架30向上滑动,下浮球52继续向上顶起,下浮球52的球面将滤水板40的通孔41堵住,滤水板40上部的雨水液位不断上升,雨水通过过滤网20进行过滤后由雨水收集管209排出,并进入雨水过滤池203。当降雨结束后,罐体10的雨水逐渐减少,雨水由弃流管2021流入雨水井208内,液位逐渐下降,滤水组件50由于自身重力,带动连杆53沿固定支架30向下滑动,以等待下一次降水。

请参阅图3,雨水过滤池203一侧通过雨水收集管209与机械式浮球弃流装置202的罐体10连通,雨水过滤池203的另一侧通过一出水管210与雨水收集池204连通,沿雨水收集管209进入雨水过滤池203的雨水通过雨水过滤池203再次进行过滤后由出水管210进入雨水收集池204内。

雨水收集池204的一侧通过一出水管210与雨水过滤池203连通,雨水收集池204的另一侧连接送水管105,水泵205安装在雨水收集池204内,用以将雨水收集池204内的雨水输送至送水管105中。本实施例中,雨水收集池204上还连接有补水管2041,当雨水收集池204内的雨水不足时,通过自来水补水,以对建筑屋100降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屋面降温结构通过安装雨水收集系统200,以将收集的雨水对施工现场临时宿舍屋顶面淋水降温,使雨水收集得到了充分利用,简便易行、节能环保、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且运行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