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初期雨水弃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6675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动力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也越来越重视,节能环保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共同主题。在节能环保的理念下,雨水的综合重复利用逐渐成为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故在现有的市面上出现了一些雨水收集装置,而由于在降雨的过程中由于降雨对大气淋洗作用,地面径流对下垫面表面沉积物及表面建筑材料的分解析出物的冲涮作用,致使初期雨水污染程度较高,随着降雨的延续,雨水径流中污染物含量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雨水径流的水质明显提高。在现有的雨水收集装置中,其缺乏对降雨初期的雨水进行分离,使污染浓度较高的初期雨水也作为循环利用水资源,其使后期的处理成本较高,不利于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无动力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无动力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包括:井筒,所述井筒上设有供雨水进入其内部的进水口,所述井筒的下部设有用于对雨水进行过滤的过滤桶,所述过滤桶设置于进水口的水平面的下方,所述过滤桶的出口端分别与初雨室和收集室的入口端相连通,所述收集室设置于该初雨室的上方,所述初雨室的底部设有弃流管,所述弃流管用于对存储在初雨室中的雨水进行排放。

进一步,所述初雨室的入口端上设有多孔板。

进一步,所述收集室通过收集管道与外部的收集池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弃流管的管径小于收集管道的管径。

本实用新型利于雨水降水过程的规律,对污染浓度较高的初期雨水弃之不用,而把中、后期雨水收集起来,使其有效的收集到了水质良好的雨水,减轻了后续处理的成本负担,节约了投资,减少了运行费用,有利于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无动力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其设置于地面之下,包括:井筒1,所述井筒1上设有供雨水进入其内部的进水口7,该井筒1用于对待通过过滤桶2的雨水进行存储,所述井筒1的下部设有用于对雨水进行过滤的过滤桶2,所述过滤桶2设置于进水口7的水平面的下方,所述过滤桶2的出口端分别与初雨室4和收集室6的入口端相连通,所述收集室6设置于该初雨室4的上方,所述初雨室4的底部设有弃流管5,所述弃流管5用于对存储在初雨室4中的雨水进行排放。

进一步,所述初雨室4的入口端上设有多孔板3。

进一步,所述收集室6通过收集管道8与外部的收集池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弃流管5的管径小于收集管道8的管径,本实用新型结合降雨过程中,初期雨量小,中后期雨量大的特点,采用小管径的弃流管5,使其能实现对初期的雨水进行弃流,而中后期的雨量大于弃流管5的排水量,使其能有效的保存中后期的雨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降雨过程表现出初期水质差而流量小的特点,而对污染浓度较高的初期雨水弃之不用,而把中、后期雨水收集起来的做法称之为雨水的初期弃流,其实现对初期雨水的弃流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初期水质差的初期小流量的雨水首先进入井筒1,并在过滤桶2截留大颗粒杂质后,经过多孔板3进入底部的初雨室4进行储存,同时通过设于初雨室4底部的弃流管5排出其所储存的雨水。随着降雨的持续,降雨量大于弃流管5的排水量,初雨室4中的雨水存满后,继续进入的雨水将本装置内的水位升高,雨水将进入收集室6,通过收集管道8进入收集池储存起来以备利用,以达到雨水初期弃流的要求。在降雨停止后,存在初雨室4的初期雨水,通过弃流管5,缓慢外排至排净。

本实用新型无动力初期雨水弃流装置,其结构简单,不需要复杂的电控来实现弃流,弃流量较大,进入收集回用系统的雨水水质能得到保障,且能实现雨水的低成本收集利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