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花喷头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6593阅读:6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花喷头型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花门头型材。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公民社会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和频繁,汽车已经走入千家万户。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汽车保养站、车库等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环节。

在汽车保养站、车库的建设过程中行业内一般是采用混凝土结构,没有合适的型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天花喷头型材,在汽车保养站、车库的建设过程中能够充当天花喷头型材的作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天花喷头型材,包括中间连接臂、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的下端分别连接在中间连接臂的两侧,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对称设置,左连接臂与中间连接臂的角度为120°~150°,左连接臂的上端设置有左卡接板,右连接臂的上端设置有右卡接板,中间连接臂、左卡接板和右卡接板水平设置,左连接臂或右连接臂上设置有喷头孔,中间连接臂、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的内部空间为走水管的空间,中间连接臂、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用于支撑水管。

优选的,左卡接板和右卡接板对称设置。

优选的,左卡接板的中部连接于左连接臂的上端,左卡接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伸出左连接臂的上端。

优选的,中间连接臂、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包括上下两层板和连接上下两层板的连接壁体;中间连接臂的左端和左连接臂的下端共用第一连接壁体,中间连接臂的右端和右连接臂的下端共用第二连接壁体。

优选的,左卡接板为单层板,左连接臂的两层板的上端分别与左卡接板的下部连接。

优选的,右卡接板为单层板,右连接臂的两层板的上端分别与右卡接板的下部连接。

优选的,左卡接板、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一体化设置。

优选的,还包括加强结构,加强结构包括横板、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横板位于中间连接臂的正上方,横板的宽度小于中间连接臂的宽度;

第一加强筋的上端连接横板的左端,第一加强筋的下端连接左连接臂的中下部,

第二加强筋的上端连接横板的左侧,第二加强筋的下端连接左连接臂和中间连接臂的连接处;

第三加强筋的上端连接横板的右侧,第三加强筋的下端连接右连接臂和中间连接臂的连接处;

第二加强筋位于第一连接壁体的延伸方向上,第三加强筋位于第二连接壁体的延伸方向上;

第四加强筋的上端连接横板的右端,第四加强筋的下端连接右连接臂的中下部。

优选的,左连接臂的宽方向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中间连接臂,第一中间连接臂沿天花喷头型材的长方向延伸,喷头孔位于左连接臂,喷头孔将第一中间连接臂分为前后两段,喷头孔相对第一中间连接臂对称。

优选的,右连接臂的宽方向的中部设置有第二中间连接臂,第二中间连接臂沿天花喷头型材的长方向延伸,喷头孔位于右连接臂,喷头孔将第二中间连接臂分为前后两段,喷头孔相对第二中间连接臂对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天花喷头型材,包括中间连接臂、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的下端分别连接在中间连接臂的两侧,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对称设置,左连接臂与中间连接臂的角度为120°~150°,左连接臂的上端设置有左卡接板,右连接臂的上端设置有右卡接板,中间连接臂、左卡接板和右卡接板水平设置,左连接臂或右连接臂上设置有喷头孔,中间连接臂、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的内部空间为走水管的空间,中间连接臂、左连接臂和右连接臂用于支撑水管,在汽车保养站、车库的建设过程中能够充当天花喷头型材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天花喷头型材的实施例一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天花喷头型材的实施例一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天花喷头型材的实施例二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中间连接臂;2-左连接臂;3-右连接臂;4-左卡接板;5-右卡接板;6-喷头孔;7-第一连接壁体;8-第二连接壁体;9-加强结构;91-横板;92-第一加强筋;93-第二加强筋;94-第三加强筋;95-第四加强筋;21-第一中间连接臂;31-第二中间连接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一种天花喷头型材,包括中间连接臂1、左连接臂2和右连接臂3,左连接臂2和右连接臂3的下端分别连接在中间连接臂1的两侧,左连接臂2和右连接臂3对称设置,左连接臂2与中间连接臂1的角度为120°~150°,左连接臂2的上端设置有左卡接板4,右连接臂3的上端设置有右卡接板5,中间连接臂1、左卡接板4和右卡接板5水平设置,左连接臂2或右连接臂3上设置有喷头孔6,中间连接臂1、左连接臂2和右连接臂3的内部空间为走水管的空间,中间连接臂1、左连接臂2和右连接臂3用于支撑水管。

中间连接臂1、左连接臂2和右连接臂3的内部空间为走水管的空间,左卡接板和右卡接板可以连接两侧的天花型材,在汽车保养站、车库的建设过程中能够充当天花喷头型材的作用,中间连接臂1、左连接臂2和右连接臂3用于支撑水管,喷头连接水管后可以从喷头孔6伸出。

本实施例中,左卡接板4和右卡接板5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中,左卡接板4的中部连接于左连接臂2的上端,左卡接板4的左右两端分别伸出左连接臂2的上端。

本实施例中,中间连接臂1、左连接臂2和右连接臂3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包括上下两层板和连接上下两层板的连接壁体;中间连接臂1的左端和左连接臂2的下端共用第一连接壁体7,中间连接臂1的右端和右连接臂3的下端共用第二连接壁体8。

本实施例中,左卡接板4为单层板,左连接臂2的两层板的上端分别与左卡接板4的下部连接。

本实施例中,右卡接板5为单层板,右连接臂3的两层板的上端分别与右卡接板5的下部连接。

本实施例中,左卡接板4、左连接臂2和右连接臂3一体化设置。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加强结构9,加强结构9包括横板91、第一加强筋92、第二加强筋93、第三加强筋94和第四加强筋95,横板91位于中间连接臂1的正上方,横板91的宽度小于中间连接臂1的宽度;

第一加强筋92的上端连接横板91的左端,第一加强筋92的下端连接左连接臂2的中下部,

第二加强筋93的上端连接横板91的左侧,第二加强筋93的下端连接左连接臂2和中间连接臂1的连接处;

第三加强筋94的上端连接横板91的右侧,第三加强筋94的下端连接右连接臂3和中间连接臂1的连接处;

第二加强筋93位于第一连接壁体7的延伸方向上,第三加强筋94位于第二连接壁体8的延伸方向上;

第四加强筋95的上端连接横板91的右端,第四加强筋95的下端连接右连接臂3的中下部。

本实施例中,左连接臂2的宽方向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中间连接臂21,第一中间连接臂21沿天花喷头型材的长方向延伸,喷头孔6位于左连接臂2,喷头孔6将第一中间连接臂21分为前后两段,喷头孔6相对第一中间连接臂21对称。

实施例二

一种天花喷头型材,包括中间连接臂1、左连接臂2和右连接臂3,左连接臂2和右连接臂3的下端分别连接在中间连接臂1的两侧,左连接臂2和右连接臂3对称设置,左连接臂2与中间连接臂1的角度为120°~150°,左连接臂2的上端设置有左卡接板4,右连接臂3的上端设置有右卡接板5,中间连接臂1、左卡接板4和右卡接板5水平设置,左连接臂2或右连接臂3上设置有喷头孔6,中间连接臂1、左连接臂2和右连接臂3的内部空间为走水管的空间,中间连接臂1、左连接臂2和右连接臂3用于支撑水管。

中间连接臂1、左连接臂2和右连接臂3的内部空间为走水管的空间,左卡接板和右卡接板可以连接两侧的天花型材,在汽车保养站、车库的建设过程中能够充当天花喷头型材的作用,中间连接臂1、左连接臂2和右连接臂3用于支撑水管,喷头连接水管后可以从喷头孔6伸出。

本实施例中,左卡接板4和右卡接板5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中,左卡接板4的中部连接于左连接臂2的上端,左卡接板4的左右两端分别伸出左连接臂2的上端。

本实施例中,中间连接臂1、左连接臂2和右连接臂3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包括上下两层板和连接上下两层板的连接壁体;中间连接臂1的左端和左连接臂2的下端共用第一连接壁体7,中间连接臂1的右端和右连接臂3的下端共用第二连接壁体8。

本实施例中,左卡接板4为单层板,左连接臂2的两层板的上端分别与左卡接板4的下部连接。

本实施例中,右卡接板5为单层板,右连接臂3的两层板的上端分别与右卡接板5的下部连接。

本实施例中,左卡接板4、左连接臂2和右连接臂3一体化设置。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加强结构9,加强结构9包括横板91、第一加强筋92、第二加强筋93、第三加强筋94和第四加强筋95,横板91位于中间连接臂1的正上方,横板91的宽度小于中间连接臂1的宽度;

第一加强筋92的上端连接横板91的左端,第一加强筋92的下端连接左连接臂2的中下部,

第二加强筋93的上端连接横板91的左侧,第二加强筋93的下端连接左连接臂2和中间连接臂1的连接处;

第三加强筋94的上端连接横板91的右侧,第三加强筋94的下端连接右连接臂3和中间连接臂1的连接处;

第二加强筋93位于第一连接壁体7的延伸方向上,第三加强筋94位于第二连接壁体8的延伸方向上;

第四加强筋95的上端连接横板91的右端,第四加强筋95的下端连接右连接臂3的中下部。

本实施例中,右连接臂3的宽方向的中部设置有第二中间连接臂31,第二中间连接臂31沿天花喷头型材的长方向延伸,喷头孔6位于右连接臂3,喷头孔6将第二中间连接臂31分为前后两段,喷头孔6相对第二中间连接臂31对称。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