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耗能砌体填充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6219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震耗能砌体填充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砌体填充墙,具体涉及一种抗震耗能砌体填充墙。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地处全球最活跃的两大地震带之间,东临环太平洋地震带,南接欧亚地震带,地震活动分布范围很广,是世界上多地震国家之一;同时我国建筑行业大量使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而在其中的填充墙构件,一般为框架结构的围墙或者是隔墙之类,为非承重墙,由于在构造上及设计上的较低要求,填充墙抗剪能力以及耗能能力、强度与变形能力都较小,大震下极易发生破碎倒塌现象,危害较大;同时在小震下填充墙也应强度低的问题容易发生裂缝,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填充墙在不倒塌的前提下由于自身还存在较大的质量缘故使得其本身会吸引一定量的地震力,加大梁柱及结构的抗震能力,容易发生更大的破坏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抗震耗能砌体填充墙,提高了强度与耗能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抗震耗能砌体填充墙,包括包裹在左、右的框架柱2和上、下的横梁1之间的砌体填充墙3,在砌体填充墙3与框架柱2、横梁1之间设置一个耗能层4,砌体填充墙3和耗能层4横向设置若干道贯穿的横长拉结筋5,横长拉结筋5穿过耗能层4打洞植入左、右得框架柱2内部;在耗能层4与上、下部的横长拉结筋5之间设置若干道碳纤维棒7,碳纤维棒7穿过耗能层4植入上下的横梁1中;横向拉结筋5与碳纤维棒7外周一圈交界处设置通长的纵长拉结筋6,纵长拉结筋6伸出墙体与横向拉结钢筋5接触部位通过点焊固定,形成纵横向的钢筋网体系。

所述的耗能层4采取预留再砌筑的方法施工,耗能层4厚度为50-80mm。

所述的耗能层4中加入沥青-砂石混合物,通过配合沥青与砂细石的比例来研制不同阻尼比耗能。

所述的耗能层4加入高阻尼复合橡胶,利用高阻尼橡胶来进行滑移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利用耗能层4加大在地震下的砌体填充墙3的耗能能力;横向拉结筋5、纵长拉结筋6与竖向的碳纤维棒7来保证填充墙整个的稳定性与强度,提高砌体结构在地震下的承载力,使其不轻易发生剪切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叙述。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抗震耗能砌体填充墙,包括包裹在左、右的框架柱2和上、下的横梁1之间的砌体填充墙3,在砌体填充墙3与框架柱2、横梁1之间设置一个耗能层4,砌体填充墙3和耗能层4横向设置若干道贯穿的横长拉结筋5,横长拉结筋5放置在砌体灰缝中,由下往上砌体砌筑的顺序依次预留埋列,穿过耗能层4打洞植入左、右得框架柱2内部,并用化学结构胶固定;在耗能层4与上、下部的横长拉结筋5之间设置若干道碳纤维棒7,碳纤维棒7施工方法同横长拉结筋5的施工方法相同,都预留在砌体砖块的灰缝中穿过耗能层4植入上下的横梁1中以加固;横向拉结筋5与碳纤维棒7外周一圈交界处设置通长的纵长拉结筋6,预留埋置在砌体灰缝中,纵长拉结筋6伸出墙体与横向拉结钢筋5接触部位通过点焊固定,形成纵横向的钢筋网体系保持稳定性。

所述的耗能层4采取预留再砌筑的方法施工,耗能层4厚度为50-80mm。

所述的耗能层4中加入沥青-砂石混合物,通过配合沥青与砂细石的比例来研制不同阻尼比耗能。

所述的耗能层4加入高阻尼复合橡胶,利用高阻尼橡胶来进行滑移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利用耗能层4沥青-砂石混合物中沙砾可以进行流动且沥青本身粘弹性的特点来满足砌体填充墙3水平平面内各方向的位移需要,其次还可以充分将施工中沥青、沙砾、催化剂等材料进行重复利用,材料原料易得,减少建筑垃圾,或者在耗能层4中加入高阻尼复合橡胶同样来实现加大在地震下的砌体填充墙3的耗能能力;同时在两个方向设置通长的横向拉结筋5、纵长拉结筋6与竖向的碳纤维棒7来保证填充墙整个的稳定性与强度,提高砌体结构在地震下的承载力,使其不轻易发生剪切破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