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公交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5983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智能公交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公交站,属于公共交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城市公共交通最早出现于英国,1829年英国伦敦出现了第一辆马拉式公共马车,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发展、兴旺、衰退和目前的复兴阶段。欧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在发展城市交通方面曾走过一段弯路,在本世纪进入60年代后,城市小汽车发展过量,公共交通萎缩,赞成城市交通拥挤,道路交通事故增多和城市空气、噪声等污染日趋严重,使城市交通陷入了混乱的状态。因此,日益恶化的城市交通迫使发达国家不得不转向重视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

公交站是供公交车停靠,供人们候车的公交设施,随着城市的建设,公交站也在不断变化着,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外观。为了便于市民在等候公交车时候休息,现在很多公交站都配备了休息的凳子,同时还配备了垃圾桶方便人们丢弃垃圾。

但是现有的这两种设施配备过于简单,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如今需要更加先进的智能公交站。

现有的公交站具有如下缺陷:

缺陷一:由于城市较为拥挤,公交站设置的较为狭窄,主要原因是垃圾桶和板凳的设置较为占据空间,普遍垃圾桶和板凳都需要单独空间来设置,占用面积较大;并且在客流量较大的公交站,垃圾箱容易装满,影响市容市貌;

缺陷二:由于公交站长期有公交站驶入,导致公交站上车的路面低洼不平,尤其是人流量较多的公交站更是如此,低洼不平的路面会导致两个问题,第一问题是容易让乘客上车的时候被绊倒,第二个问题是雨天容易积水,加上很多汽车会占用公交车道行驶并且不减速,导致公交站雨天等车的乘客被溅的满身是污水;

缺陷三:公交站的顶棚设置的都较短,雨天几乎无法起到遮雨作用,遇到大雨只能打伞来遮雨,并且上车的时候需要收伞,在上车的过程中,会淋雨;

缺陷四:现在的人们都会玩手机,经常会遇到手机没电的情况,所以手机需要经常充电,而公交站大多没有充电设备,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智能公交站,该智能公交站将站台支柱作为垃圾桶,并在支柱之间设置板凳,大大节约了空间,提高了利用率;同时在路边石位置还设有伸缩挡板,在雨天能够自动伸出,为人们阻挡汽车溅的污水,还设置了可伸缩的遮雨帘,在雨天的时候能够自动伸出,为乘客挡雨;并且设置了手机充电桩,为人们手机充电;并且在顶棚下方设有风扇,在夏季为人们带来凉风。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智能公交站,包括顶棚本体,所述顶棚本体的下方设有用于支撑顶棚本体的支柱,所述支柱设置在地面上;所述顶棚本体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顶棚本体的顶部还设有雨雪传感器,所述顶棚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顶棚本体的前方设有伸缩支架,所述伸缩支架上安装有遮雨帘,所述伸缩支架和第一电机相连;所述顶棚本体的底面设有若干个风扇;所述支柱有若干个,所述相邻支柱之间设有充电桩和板凳;所述支柱为空心支柱,所述空心支柱伸入到地下,与位于地下的垃圾收集槽相连通;所述顶棚本体的下方设有主控中心,所述顶棚本体的内部设有蓄电池组;还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伸缩挡板和第二电机,所述伸缩挡板和第二电机相连;所述雨雪传感器、蓄电池组均与主控中心相连,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风扇、充电桩、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蓄电池组相连。

进一步地,还包括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在垃圾收集槽中,所述红外传感器与主控中心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中心上设有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支柱包括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和第四支柱;所述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之间设有第一板凳和第一充电桩,所述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之间设有第二板凳和第二充电桩,所述第三支柱和第四支柱之间设有第三板凳和第三充电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之间,位于顶棚本体的底面设有第一风扇;所述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之间,位于顶棚本体的底面设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三支柱和第四支柱之间,位于顶棚本体的底面设有第三风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和第四支柱上均设有垃圾口。

进一步地,所述垃圾收集槽一端设有垃圾回收口。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挡板上设有用于方便乘客上下车的上车入口以及下车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智能公交站,该智能公交站将站台支柱作为垃圾桶,并在支柱之间设置板凳,大大节约了空间,提高了利用率;支柱上设有垃圾口,垃圾直接掉落到公交站底部的垃圾收集槽,这个垃圾收集槽可以容纳最大人流量情况下的垃圾,使用方便,并且节约空间;在垃圾收集槽中设置了红外传感器,当到垃圾达到最大容量的时候,可以发送信息到主控中心显示屏显示当前垃圾收集槽已经满载,并通知垃圾车及时托运垃圾;本实用新型智能公交站,在顶棚本体顶部设有雨雪传感器,雨雪天气会通过主控中心控制伸缩挡板伸出,为人们阻挡汽车溅的污水,还设置了可伸缩的遮雨帘,在雨天的时候能够自动伸出,为乘客挡雨;本实用新型智能公交站,在支柱之间设置了手机充电桩,并且设置了手机充电桩,为人们手机充电;并且在顶棚下方设有风扇,在夏季为人们带来凉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挡板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棚;2-雨雪传感器;3-太阳能电池板;4-第一充电桩;5-第一风扇;6-第二充电桩;7-第二风扇;8-第三充电桩;9-第三风扇;10-遮雨帘;11-可伸缩支架;12-第一电机;13-垃圾口;14-垃圾回收口;15-第一支柱;16-第一板凳;17-第二支柱;18-第二板凳;19-第三支柱;20-第三板凳;21-第四支柱;22-垃圾收集槽;23-红外传感器;24-路边石;25-显示屏;26-主控中心;27-伸缩挡板;28-上车入口;29-第二电机;30-下车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智能公交站,包括顶棚本体1,所述顶棚本体1的下方设有用于支撑顶棚本体1的支柱,所述支柱设置在地面上;所述顶棚本体1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3,所述顶棚本体1的顶部还设有雨雪传感器2,所述顶棚本体1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机12,所述顶棚本体1的前方设有伸缩支架11,所述伸缩支架11上安装有遮雨帘10,所述伸缩支架11和第一电机12相连;所述顶棚本体1的底面设有若干个风扇;所述支柱有若干个,所述相邻支柱之间设有充电桩和板凳;所述支柱为空心支柱,所述空心支柱伸入到地下,与位于地下的垃圾收集槽22相连通;所述顶棚本体1的下方设有主控中心26,所述顶棚本体1的内部设有蓄电池组;还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伸缩挡板27和第二电机29,所述伸缩挡板27和第二电机29相连;所述雨雪传感器2、蓄电池组均与主控中心26相连,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风扇、充电桩、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29均与蓄电池组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红外传感器23,所述红外传感器23设置在垃圾收集槽22中,所述红外传感器23与主控中心26相连。所述主控中心26上设有显示屏25。所述支柱包括第一支柱15、第二支柱17、第三支柱19和第四支柱21;所述第一支柱15和第二支柱17之间设有第一板凳16和第一充电桩4,所述第二支柱17和第三支柱19之间设有第二板凳18和第二充电桩6,所述第三支柱19和第四支柱21之间设有第三板凳20和第三充电桩8。所述第一支柱15和第二支柱17之间,位于顶棚本体1的底面设有第一风扇5;所述第二支柱17和第三支柱19之间,位于顶棚本体1的底面设有第二风扇7;所述第三支柱19和第四支柱21之间,位于顶棚本体1的底面设有第三风扇9。所述第一支柱15、第二支柱17、第三支柱19和第四支柱21上均设有垃圾口13。所述垃圾收集槽22一端设有垃圾回收口14。所述伸缩挡板27上设有用于方便乘客上下车的上车入口28以及下车入口30。

伸缩挡板27高出路边石24一段距离。高出的高度为20-50cm。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

太阳能电池板在白天收集能量,供给蓄电池充电,蓄电池同时为风扇、主控中心、红外传感器、雨雪传感器、充电桩、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供给电力;

当遇到雨雪天气,雨雪传感器能够发送信号到主控中心,通过主控中心控制第一电机工作伸出遮雨帘,同时控制第二电机工作伸出伸缩挡板,能够实现遮雨和阻挡污水的作用;

垃圾收集槽的垃圾在满载的时候,红外传感器会将信号发送给主控中心,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并通知远程服务器,该公交站垃圾满载,可以派垃圾车前来托运垃圾;

主控中心控制风扇运转,只在6月-9月工作。

本实用新型智能公交站,该智能公交站将站台支柱作为垃圾桶,并在支柱之间设置板凳,大大节约了空间,提高了利用率;支柱上设有垃圾口,垃圾直接掉落到公交站底部的垃圾收集槽,这个垃圾收集槽可以容纳最大人流量情况下的垃圾,使用方便,并且节约空间;在垃圾收集槽中设置了红外传感器,当到垃圾达到最大容量的时候,可以发送信息到主控中心显示屏显示当前垃圾收集槽已经满载,并通知垃圾车及时托运垃圾;本实用新型智能公交站,在顶棚本体顶部设有雨雪传感器,雨雪天气会通过主控中心控制伸缩挡板伸出,为人们阻挡汽车溅的污水,还设置了可伸缩的遮雨帘,在雨天的时候能够自动伸出,为乘客挡雨;本实用新型智能公交站,在支柱之间设置了手机充电桩,并且设置了手机充电桩,为人们手机充电;并且在顶棚下方设有风扇,在夏季为人们带来凉风。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