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形铁塔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5937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形铁塔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竹形铁塔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在运行输电线路通常是以满足于所在地区的若干年一遇气象条件进行设计,如在沿海地带,设计风速通常为35米/秒。但实际情况是远远超出35米/秒的超强台风最近几年已经几次在我国沿海地带登陆,造成数以百计的输电铁塔倒塌,修复时间往往长达一个月,对供电造成异常严重的影响。为了确保关键的输电线路在遇到超强台风时具有比普通输电线路显著的抗风能力,采取的措施有:1、改电缆下地敷设,但投资比架空线路高几倍;2、改小导线,但会增大线损和荷载能力;3、原线行重新设计建设,投资大,停电时间长,征地青赔困难;4、补强加固铁塔,工期短,投资小,是较好的方案。

目前补强加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在铁塔相应的位置增加横隔面或者辅材。第二,原主材的侧面并联一根同规格型材,形成新的组合截面。相比较而言,第一种方法操作复杂,施工不便,运用较少。第二种并联型材法运用较多,但依然存在不足之处。

现有技术的并联型材法的连接方式可以分成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在铁塔主材角钢的外侧并联增加型材加固。这种方式的专利有:申请号为201610990249.0的输电塔加固用夹具、输电塔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这种方式的主材角钢与加固角钢截面呈十字形,惯性矩没有口字形大,未能发挥最佳加固效果;这种方式使得原铁塔的脚步钉失效,需要另外安装脚步钉;施工时需要在铁塔外面吊装材料,带电施工的风险较大。第二种方式,在铁塔主材角钢的内侧并联增加型材加固。这种方式的专利有:1、申请号为201520023789.2的输电铁塔角钢的补强构件,2、申请号为201610457324.7的铁塔角钢防弯扭失稳加固装置,3、申请号为201520023806.2的一种输电铁塔角钢的补强构件。这种方式的主材角钢与加固角钢截面呈口字形,惯性矩大,加固效果较好;这种方式不会使得原铁塔的脚步钉失效,不需要另外安装脚步钉;施工时需要在铁塔里面吊装材料,带电施工的风险较小。但是由于主材内侧有连接的辅材(斜材、横材等),现有技术方案是把加固角钢分段安装在没有辅材的地方以避开辅材的干涉。这样就会使得主材存在未能加固的盲点区段,整体加固效果存在短板效应。同时,加固角钢的重量叠加在原铁塔主材上,增加了铁塔主材的荷重。申请号为201520910876.X的一种高压输电铁塔加固补强结构,塔身加强结构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对输电塔主肢进行支撑的多个支撑件和连接支撑件与输电塔主肢的第二连接件组,铁塔存在梯形锥度,竖直方向上对输电塔主肢进行支撑的多个支撑件必然与铁塔原主材在越靠下的区段距离越大,连接支撑件与输电塔主肢的第二连接件组通常大于200mm以上,增加了重量,加强效能不高。

在加固主材与原塔主材的连接方式上有:第一,焊接式。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焊接加固输电线路角钢塔主材螺栓开孔补强结构”(申请号CN201520615428.7)提出将加固角钢采用焊接连接方式贴覆于原主材上。该方式需要手持焊枪进行高空作业,操作难度高,施工不便。第二,螺栓连接式。实用新型专利“电力铁塔主材加固装置”(申请号:CN20140365666.2)提出在原主材的两个外侧面分别通过螺栓“背靠背”连接加固主材,使得加固主材能够分担原主材的载荷。该方式需要在原主材上钻螺栓孔,其缺点如下:第一,在原主材钻孔会破坏主材结构,降低其承载能力,局部会造成应力集中现象。第二,在原主材钻孔这一操作使得高空作业施工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专利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竹形铁塔加固装置, 对线路铁塔主材角钢进行加固,在高效增强铁塔抗风能力的同时,降低对人员上下塔的影响,提高施工便利性,降低带电施工的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竹形铁塔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铁塔主材角钢内侧并排增加一加固角钢,上述加固角钢与主材角钢之间有一辅材间隙,上述辅材间隙比连接在上述主材角钢上的辅材角钢肢宽大0~50毫米,在上述辅材间隙上分布若干竹节形夹具刚性连接上述加固角钢与主材角钢。

上述的加固角钢与主材角钢相对的两肢平行,顶角朝向呈同向或反向。

上述的竹节形夹具一端包括一L形夹板在主材角钢外侧通过螺栓连接夹紧主材角钢。

优选地,上述的竹节形夹具一端包括一L形夹板在加固角钢外侧通过螺栓连接夹紧加固角钢。

优选地,上述的竹节形夹具与加固角钢的两肢有两个通孔贯通,由螺栓连接固定。

优选地,上述的竹节形夹具与加固角钢焊接固定。

上述的竹节形夹具是由角钢或钢板焊接而成的刚性结构,在横截面方向与主材角钢和加固角钢配合连接。

上述加固角钢在对接处由一段包钢互相搭接,并以螺栓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用于对现有输电铁塔或通讯铁塔型材进行加固,防止型材局部或者整体屈曲,提高铁塔的承载力和抗灾害能力。与现有输电铁塔或通讯塔加固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加固角钢可以逐段驳接,可以方便避开辅材的干涉,从塔脚一直延伸到塔顶或下横担的高度,加固没有盲点,加固角钢的重量由自身承受,不增加原塔的荷载。第二、主材角钢与加固角钢横截面呈口字形,惯性矩较大,加固效能高。第三摒弃了以往通过焊接或者主材打螺栓孔来连接主材的安装方式,高空作业时只需要将夹紧件夹住铁塔主材,并拧紧螺母压紧即可固定。第四,在铁塔内部加固,具有材料吊装安装方便、施工便利的特点,触碰带电体的风险较低。第五,竹节形夹具是间隔分布在加固型材上,在安装过程中可以避开主材上的铁塔脚钉与螺栓,避免干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竹形铁塔加固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竹形铁塔加固装置的竹节形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1、主材角钢,2、加固角钢,3、竹节形夹具, 4、辅材,5、内夹板,6、外夹板,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竹形铁塔加固装置,包括加固角钢2、竹节形夹具3。

本实施例中加固角钢2是与主材角钢1规格相同的角钢。竹节形夹具3由角钢焊接而成的,通过螺栓7连接而成。内夹板5、外夹板6之间的间隙与加固角钢2与主材角钢1具有相同的刚性形状,通过螺栓7连接紧固,可以起到固定和防止加固角钢2与主材角钢1变形的作用。加固角钢2与主材角钢1之间的间隙能够通过辅材,并留有1~10毫米的间隙裕度。根据铁塔加固强度的需要,可以在铁塔四个角的主材角钢进行加固,竹节形夹具3分布在避开辅材与主材的节点、脚步钉和驳接包钢的区域,增强主材角钢抗压稳定性,从而起到增强铁塔抗风能力的有益效果。

上述实用新型专利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说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凡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是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