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隔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9477阅读:808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隔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办公建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断墙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办公邻域的装修上,成品化需求增加,各种材料组合与使用丰富了设计方案,办公隔断更是其中的代表产品。市场上的隔断产品较多,常用于写字楼、政府机关、银行、工厂、商场、酒店、各类休闲场所及文化场所。但目前的隔断墙产品存在着以下不足:1、再利用率低,隔断墙在使用结束后,各面板间的连接部位多数为固定连接,,无法拆卸,而可拆卸的部分在拆卸过程中容易变形,无法再次利用;2、安装不便,安装时需要使用电钻等工具,且连接件多,需要多个安装人员配合才能完成安装;3、样式单一,用户只能选择厂商设计好的样式,无法根据自己的喜好对样式进行自由组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重复利用、安装方便且可自由组合的模块化隔断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模块化隔断结构,包括龙骨、面板和面板框架,所述面板框架设有面板安装槽,所述面板插接在面板安装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的前、后端于各自左、右分别设有纵向排列的若干挂孔,所述面板框架的内侧安装有与所述挂孔对应的挂件,一面板框架对应龙骨一端的一侧挂孔且通过其挂件挂扣在挂孔内实现与龙骨的连接。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挂件由安装底板、挂钩和压靠板构成,所述挂钩和压靠板均设于安装地板上,所述挂钩挂扣在挂孔内,所述压靠板紧压在龙骨的一侧。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龙骨的前、后端于左、右两侧挂孔之间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插接有用于封闭左、右相对的两面板框架的间隙的第一隔音件。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面板框架的面板安装槽套接有第二隔音件,所述面板插接在第二隔音件内。

在上述基础上,前、后相对的两面板框架间设有用于封闭两者间隙的第三隔音件。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面板可通过挂件直接挂扣在龙骨上,且面板与龙骨间的安装部件均为标准化生产,在使用结束时,将面板整体提起即可将面板从龙骨上取出,不会造成面板和龙骨受损,可再次利用,且拆装无需使用其它辅助工具,只需一到两名安装人员即可完成隔断墙的拆装,非常方便,同时用户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样式的面板与龙骨进行组装,样式多变,可适应多数用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挂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龙骨1;挂孔1.1;第一插槽1.2;面板2;第一隔音件1.3;面板框架3;面板安装槽 3.1;第二隔音件3.2;第二插槽3.3;第三隔音件3.4;挂件4;安装底板4.1;挂钩4.2;压靠板4.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3所示,一种模块化隔断结构,包括龙骨1、面板2和面板框架3,龙骨1的前、后端于各自左、右分别设有纵向排列的若干挂孔1.1,图中示出了龙骨1的前、后端各自左、右侧设置一竖排挂孔1.1,为了使隔断墙获得更高的的强度,可单侧设置两竖排挂孔1.1,优选的挂孔1.1数量应为两个以上。面板框架3的内侧通过螺钉安装有与挂孔1.1对应的挂件 4,该挂件4由安装底板4.1、挂钩4.2和压靠板4.3构成,挂钩4.2和压靠板4.3均设于安装地板4.1上,如龙骨1的前、后端各自单侧设置两竖排挂孔1.1,对应地挂件4的挂钩也应设置两个。一面板框架3对应龙骨1一端的一侧挂孔1.1且通过其挂件4的挂钩4.2挂扣在挂孔1.1内实现与龙骨1的连接。面板框架3设有面板安装槽3.1,面板2插接在面板安装槽3.1内,为了提高隔断墙的隔音性能,亦可先在面板安装槽3.1内套接一第二隔音件3.2,再将面板插接在第二隔音件3.2内。

在龙骨1的前、后端的各自左、右侧均安装上面板2的状态下,左、右两面板框架3间和前、后两面板框架3均留有间隙,为了进一步提高隔断墙的隔音性能,在龙骨1的前、后端于左、右两侧挂孔1.1之间设有第一插槽1.2,第一插槽1.2插接有用于封闭左、右相对的两面板框架3的间隙的第一隔音件1.3,在前、后相对的两面板框架3间的相对端设有第二插槽3.3,第二插槽3.3内插接有用于封闭两者间隙的第三隔音件3.4。

在安装时,先将第一隔音件1.3、第二隔音件3.2和第三隔音件3.4安装在对应位置上,然后将挂件4通过螺钉安装在面板框架3内侧,接着将面板2插入第二隔音件3.2内,最后将安装好面板2的面板框架3提起并通过挂件4挂在龙骨1上即完成安装,非常方便。在拆卸时只要先把面板2和面板框架3提起从龙骨1取出,在将面板2从面板框架3抽出即可,不会对各连接部位造成损坏,能有效实现重复利用。用户在安装面板2前亦可根据各自喜好选择不同样式的面板2进行自由组合,样式多变,可适应多数用户的需求。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