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墙板及隔音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4864发布日期:2018-06-15 23:1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音墙板及隔音墙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音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隔音墙板及隔音墙体。



背景技术:

广义地说,噪声是指让人类不舒服的声音,属于环境污染的一个大类,已经与空气污染、水质污染一起被列为当代的三大环境污染源。随着现代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的发展,噪声污染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减少环境的噪声污染,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音墙板,此隔音墙板的隔音能力强,吸音效果好,能有效地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保护人体健康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音墙体,此隔音墙板包括隔音墙板以及混凝土层,混凝土层包覆于隔音墙板外层。此隔音墙板的隔音能力强,吸音效果好,能有效地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保护人体健康安全,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隔音墙板,包括:

第一隔音层,第一隔音层包括第一松木基材、第二松木基材以及玻璃纤维增强聚氯乙烯隔音材料层,玻璃纤维增强聚氯乙烯隔音材料层设置于第一松木基材以及第二松木基材之间;

吸音层,吸音层包括隔板以及开孔发泡材料层,隔板一面与第二松木基材相连,另一面与开孔发泡材料层相连;

第二隔音层,第二隔音层包括基板以及低密度植物杆层,基板一面与吸音层连接,另一面与低密度植物杆层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玻璃纤维增强聚氯乙烯隔音材料层内具有上下分层设置的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第一空腔沿玻璃纤维增强聚氯乙烯隔音材料层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空腔沿玻璃纤维增强聚氯乙烯隔音材料层的宽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空腔呈“S”形,第二空腔呈“X”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空腔呈“L”形,第二空腔呈“M”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空腔呈“M”形,第二空腔呈“S”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隔音墙板还设置有闭孔发泡材料减震层,闭孔发泡材料减震层与第二隔音层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闭孔发泡材料减震层内间隔具有多个泡沫条,多个泡沫条沿闭孔发泡材料减震层的宽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隔音墙板还具有隔热材料层,隔热材料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石棉层、玻璃纤维层以及岩棉层,石棉层与减震层相连。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石棉层、玻璃纤维层以及岩棉层的厚度比为1:3:5~8。

一种隔音墙体,包括隔音墙板以及混凝土层,混凝土层包覆于隔音墙板外层。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音墙板及隔音墙体。提供的隔音墙板包括第一隔音层、吸音层以及第二隔音层。首先,第一隔音层、吸音层以及第二隔音层这样依次设置使得声音在进入第一隔音层后得到一定削弱,接着进入吸音层被部分的吸收,最后进入第二隔音层被完全的隔绝。其次,第一隔音层包括第一松木基材、第二松木基材以及玻璃纤维增强聚氯乙烯隔音材料层,玻璃纤维增强聚氯乙烯隔音材料层设置于第一松木基材以及第二松木基材之间。第一松木基材、第二松木基材以及玻璃纤维增强聚氯乙烯隔音材料层结合形成具有良好隔音性能的层合复合结构,满足住宅隔断时隔音及节省空间的需求。并且,第二隔音层包括基板以及低密度植物杆层,基板一面与吸音层连接,另一面与低密度植物杆层连接。低密度杆子的全杆作原料,不粉碎、不截段,充分利用杆子本身的机械强度,不与木质材料复合能充分发挥其隔音、隔热的作用,进一步地增强隔音效果。同时,吸音层包括隔板以及开孔发泡材料层,隔板一面与第二松木基材相连,另一面与开孔发泡材料层相连。开孔发泡材料层能充分吸收遗漏的声音保证整个隔音墙板的隔音效果。

提供的隔音墙体,此隔音墙体包括隔音墙板以及混凝土层,混凝土层包覆于隔音墙板外层。此隔音墙板的隔音能力强,吸音效果好,能有效地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保护人体健康安全,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隔音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隔音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隔音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隔音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隔音墙板;101-第一隔音层;103-第一松木基材;105-第二松木基材;107-玻璃纤维增强聚氯乙烯隔音材料层;109-吸音层;111-隔板;113-开孔发泡材料层;115-第二隔音层;117-基板;119-低密度植物杆层;121-第一空腔;123-第二空腔;125-闭孔发泡材料减震层;127-泡沫条;129-隔热材料层;131-石棉层;133-玻璃纤维层;135-岩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音墙板100,包括:第一隔音层101、吸音层109以及第二隔音层115。吸音层109设置于第一隔音层101与第二隔音层115之间。第一隔音层101、吸音层109以及第二隔音层115这样依次设置使得声音在进入第一隔音层101后得到一定削弱,接着进入吸音层109被部分的吸收,最后进入第二隔音层115被完全的隔绝。同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隔音层101、吸音层109以及第二隔音层115的厚度比为7:2:1,经过试验证明,此厚度比的隔音墙板100的隔音效果最佳。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隔音层101、吸音层109以及第二隔音层115的厚度比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1,第一隔音层101包括第一松木基材103、第二松木基材105以及玻璃纤维增强聚氯乙烯隔音材料层107,玻璃纤维增强聚氯乙烯隔音材料层107设置于第一松木基材103以及第二松木基材105之间。

详细地,玻璃纤维增强聚氯乙烯隔音材料层107内具有上下分层设置的第一空腔121与第二空腔123,第一空腔121沿玻璃纤维增强聚氯乙烯隔音材料层107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空腔123沿玻璃纤维增强聚氯乙烯隔音材料层107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一松木基材103、第二松木基材105以及玻璃纤维增强聚氯乙烯隔音材料层107结合形成具有良好隔音性能的层合复合结构,满足住宅隔断时隔音及节省空间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松木基材103、第二松木基材105以及玻璃纤维增强聚氯乙烯隔音材料层107的厚度比为1:1:4。此厚度比例能获得较好的隔音效果。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松木基材103、第二松木基材105以及玻璃纤维增强聚氯乙烯隔音材料层107的厚度比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其中,第一空腔121与第二空腔123的形状较为曲折的情况下,声音能在第一空腔121以及第二空腔123内较多的折射,从而减弱,隔音的效果更好。

可选地,请参阅图,1,第一空腔121呈“S”形,第二空腔123呈“X”形。

可选地,请参阅图2,第一空腔121呈“L”形,第二空腔123呈“M”形。

可选地,请参阅图3,第一空腔121呈“M”形,第二空腔123呈“S”形。

在本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1,吸音层109包括隔板111以及开孔发泡材料层113,隔板111一面与第二松木基材105相连,另一面与开孔发泡材料层113相连。开孔发泡材料层113能充分吸收遗漏的声音保证整个隔音墙板100的隔音效果。隔板111与开孔发泡材料层113的厚度比为1:1。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隔板111与开孔发泡材料层113的厚度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1,第二隔音层115包括基板117以及低密度植物杆层119,基板117一面与吸音层连接,另一面与低密度植物杆层119连接。低密度杆子的全杆作原料,不粉碎、不截段,充分利用杆子本身的机械强度,不与木质材料复合能充分发挥其隔音、隔热的作用,进一步地增强隔音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4,隔音墙板100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闭孔发泡材料减震层125,闭孔发泡材料减震层125与第二隔音层115连接。闭孔发泡材料减震层125的设置可以有效地丰富隔音墙板100的功能,使得隔音墙板100更满足市场需求。

详细地,闭孔发泡材料减震层125内间隔具有多个泡沫条127,多个泡沫条127沿闭孔发泡材料减震层125的宽度方向设置。沿着宽度方向设置的泡沫条127能有效地减弱垂直于闭孔发泡材料减震层125方向的震感。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泡沫条127的设置方式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4,隔音墙板100还具有隔热材料层129,隔热材料层129包括依次设置的石棉层131、玻璃纤维层133以及岩棉层135,石棉层131与减震层相连。隔热材料层129的设置可以有效地丰富隔音墙板100的功能,使得隔音墙板100更满足市场需求。

作为优选的方案,石棉层131、玻璃纤维层133以及岩棉层135的厚度比为1:3:5~8。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石棉层131、玻璃纤维层133以及岩棉层135的厚度比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隔音墙体,包括隔音墙板100以及混凝土层,混凝土层包覆于隔音墙板100外层。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隔音墙板100及隔音墙体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提供的隔音墙板100包括第一隔音层101、吸音层109以及第二隔音层115。首先,第一隔音层101、吸音层109以及第二隔音层115这样依次设置使得声音在进入第一隔音层101后得到一定削弱,接着进入吸音层109被部分的吸收,最后进入第二隔音层115被完全的隔绝。其次,第一隔音层101包括第一松木基材103、第二松木基材105以及玻璃纤维增强聚氯乙烯隔音材料层107,玻璃纤维增强聚氯乙烯隔音材料层107设置于第一松木基材103以及第二松木基材105之间。第一松木基材103、第二松木基材105以及玻璃纤维增强聚氯乙烯隔音材料层107结合形成具有良好隔音性能的层合复合结构,满足住宅隔断时隔音及节省空间的需求。并且,第二隔音层115包括基板117以及低密度植物杆层119,基板117一面与吸音层连接,另一面与低密度植物杆层119连接。低密度杆子的全杆作原料,不粉碎、不截段,充分利用杆子本身的机械强度,不与木质材料复合能充分发挥其隔音、隔热的作用,进一步地增强隔音效果。同时,吸音层109包括隔板111以及开孔发泡材料层113,隔板111一面与第二松木基材105相连,另一面与开孔发泡材料层113相连。开孔发泡材料层113能充分吸收遗漏的声音保证整个隔音墙板100的隔音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