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寒区屋面板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0833发布日期:2018-08-17 20:52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寒区屋面板构造。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房屋的安全性能得到了保证,人们开始注重房屋的舒适性和环保性,寒区屋面在季冻时节产生冻融病害,导致屋面容易产生渗漏,影响了居住的舒适性并且经常维修屋面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通常混凝土平屋顶的屋脊线沿纵向布置,屋面排水的方向与屋脊线垂直,排水等高线与屋脊线平行,实际上由于屋脊线方向上的施工长度比较长,很难保证排水等高线在同一水平线上,施工中易产生反坡问题,导致屋面局部液相水滞留。由于气候特点与地理位置等因素,南方冬季以降雨为主,屋面通过排水构造措施可以使雨水快速、顺畅地排出不会有积水问题,而寒区屋面在冬季有大量积雪,在积雪融化的时候,现有的屋面屋脊线纵向设计导致雨雪水流径过长,雪水不能快速的排出,容易散失能量而形成冰枕现象,使雪水排出受阻并不断积聚,从而导致屋面存在大面积的结冰,并对屋面构造造成一定的损害。

为了解决屋面反坡与冰枕问题,提高屋面排水能力,提出一种寒区屋面板设计构造,使屋面板能快速的排出液相水,从而避免屋面上出现大面积的结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寒区屋面板构造。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寒区屋面板构造,其组成包括:楼板、第一道找平层、隔汽层、保温层(找坡层)、第二道找平层、防水层、保护层以及落水口,屋脊线每隔一定距离垂直于建筑的纵向布置,相邻屋脊线之间合理布置落水口,楼板上依次铺装第一道找平层及隔汽层,弹出横向的屋脊线,在隔汽层上用保温材料铺垫形成一定的坡度,即作为找坡层和保温层,并分层铺装第二道找平层、防水层和保护层,构成一个纵向剖面为折线状的屋面。

所述的横向屋脊线放置间距9-12m,所述的落水口设置数量由屋面横向距离和本地区暴雨强度计算值综合确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排水屋面为缩短排水路径,使融化的雪水快速排出屋面,避免屋面冰枕现象的产生;采用横向的屋脊线可以减少屋脊线方向的施工长度,降低施工难度,能有效控制屋面板反坡现象,在屋脊线之间布置落水口,使雪水直接流出屋面,屋面的排水能力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的平面布置图;

附图2为图1中A-A剖面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寒区屋面板构造,其组成包括:楼板1、第一道找平层2、隔汽层3、保温层(找坡层)4、第二道找平层5、防水层6、保护层7以及落水口8,屋脊线9每隔一定距离垂直于建筑的纵向布置,相邻屋脊线9之间合理地布置落水口8。依照图2中各构造层的顺序,首先在楼板1上随浇随抹一层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或混凝土作为第一道找平层2,在第一道找平层2上密实地平铺一层防水材料或防水卷材作隔汽层3,按照图1中横向的屋脊线9的位置,弹出横向的屋脊线9,根据屋脊线9用保温材料找坡,即作为保温层(找坡层)4,在保温层(找坡层)4上同样的铺第二道找平层5,第二道找平层5上均匀地刷一层结合层材料,然后连续致密地铺贴防水卷材作为防水层6,最后在防水层上平铺一层保护层7,如图3所示,构成一个纵向剖面为折线状的屋面。

实施例2

所述的横向的屋脊线9放置间距9-12m,所述的落水口8设置数量由屋面横向距离和本地区暴雨强度计算值综合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