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内挂帐篷的折叠凉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8709发布日期:2018-06-30 04:28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内挂帐篷的折叠凉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野营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带内挂帐篷的折叠凉篷。



背景技术:

带内挂帐篷的折叠凉篷,包括凉篷架杆和内挂帐篷,该凉篷架杆包括一顶篷架杆部分和若干支撑连接顶篷架杆部分的立柱,该内挂帐篷挂接在凉篷架杆。该内挂帐篷的边角处连接有铁钩,该铁钩能钩接在立柱上。采用铁钩钩接在立柱上的结构存在有如下不足:其一,钩接位置不定,易滑动,且钩接还易脱落;其二,内挂帐篷收折或展开或挂接时,铁钩易刮破篷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内挂帐篷的折叠凉篷,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的折叠凉篷所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内挂帐篷的折叠凉篷,包括凉篷架杆和内挂帐篷,该凉篷架杆包括一顶篷架杆部分和若干支撑连接顶篷架杆部分的立柱,该内挂帐篷挂接在凉篷架杆;该内挂帐篷的边角处连接有底脚片,该底脚片上凹设有供立柱底部插入的安装槽,且该安装槽和立柱底部之间还设有定位结构。

一实施例之中:该立柱底部包括一固接在立柱底端的底板,该底板具有伸出立柱外的伸出部分。

一实施例之中:该安装槽的槽底设有贯穿至底脚片底面的第一贯穿孔,该底板的伸出部分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二贯穿孔,该立柱底部插入安装槽内,且该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接通,另配设地钉穿过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以钉入凉篷搭建地面。

一实施例之中:该安装槽的槽口周缘的部分朝内延伸成挡边,该定位结构包括上述的挡边,通过安装槽和挡边的配合定位底板的伸出部分。

一实施例之中:该安装槽的槽壁包括一夹角部分、两分别连接夹角部分两端的侧边部分和一连接两侧边部分的尾部;该夹角部分的夹角处设有上述的挡边。

一实施例之中:该安装槽的槽底凹设有能供底板插入安装槽内的让位空间。

一实施例之中:该定位结构包括一固接在安装槽槽底的第一凸起部,该立柱底部凹槽有供插槽,该立柱底部插入底脚片的安装槽,且该第一凸起部插入的立柱底部的供插槽内。

一实施例之中:该定位结构包括一固接在安装槽槽底的第二凸起部,该底板的伸出部分开设有适配通孔,该立柱底部插入底脚片的安装槽,且该适配通孔适配套接在第二凸起部之外。

一实施例之中:该第二凸起部端面凹设有贯穿至底脚片底面的贯穿孔,另配设地钉穿过贯穿孔以钉入凉篷搭建地面。

一实施例之中:该底脚片通过织带连接在内挂帐篷的边角处。

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顶篷布,该顶篷架杆部分包括一顶篷架杆和若干屋檐杆,该顶篷布披覆在顶篷部分之上且顶篷布周缘至少延伸至屋檐杆末端部,至少通过顶篷架杆部分隔离顶篷布和内挂帐篷,该内挂帐篷和顶篷布之间至少部分间隔。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内挂帐篷的边角处连接有底脚片,底脚片上凹设有供立柱底部插入的安装槽,且安装槽和立柱底部之间还设有定位结构,一方面,连接结构稳定且可靠,还不会刮破帐篷布,另一方面,底脚片卡接在立柱的下方,搭好帐篷时,拉紧的帐篷布(内挂帐篷)会将底脚片自锁在立柱上,操作方便简单。

立柱底部包括一固接在立柱底端的底板,底板具有伸出立柱外的伸出部分,增大立柱和底脚片的连接面积,增大稳定性和可靠性。

配设地钉穿过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以钉入凉篷搭建地面,通过地钉直接将底脚片和立柱锁接在搭建地面,连接牢固可靠。

安装槽的槽口周缘的部分朝内延伸成挡边,定位结构包括上述的挡边,通过安装槽和挡边的配合定位底板的伸出部分,底板不易脱离出底脚片的安装槽。

安装槽的槽壁包括一夹角部分、两分别连接夹角部分两端的侧边部分和一连接两侧边部分的尾部,夹角部分的夹角处设有上述的挡边,方便安装,增强稳定性和可靠性。

定位结构包括一固接在安装槽槽底的第一凸起部,立柱底部凹槽有供插槽,立柱底部插入底脚片的安装槽,且第一凸起部插入的立柱底部的供插槽内,结构简单,稳定性高和可靠性高。

定位结构包括一固接在安装槽槽底的第二凸起部,底板的伸出部分开设有适配通孔,立柱底部插入底脚片的安装槽,且适配通孔适配套接在第二凸起部之外,结构简单,稳定性高和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凉篷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凉篷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凉篷的去除顶篷布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处放大示意图,即,实施例一底脚片和立柱底部的连接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底脚片和立柱底部的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底脚片和立柱底部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一底脚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二底脚片和立柱底部的连接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二底脚片和立柱底部的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二底脚片和立柱底部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二底脚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三底脚片和立柱底部的连接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三底脚片和立柱底部的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三底脚片和立柱底部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三底脚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四凉篷的立体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五凉篷的立体示意图。

图18是实施例六凉篷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查阅图1至图3,一种带内挂帐篷的折叠凉篷,包括凉篷架杆10、顶篷布20和内挂帐篷30。

该凉篷架杆10包括一顶篷架杆部分和若干支撑连接顶篷架杆部分的立柱11,该顶篷架杆部分包括一顶篷架杆12。该凉篷架杆10处于展开时若干立柱11沿环形间隔布置,该环形为多边形环形结构;该立柱11顶端固设有固座,该立柱11上滑接有滑座;每相邻两立柱11之间连接有剪式机构,该剪式机构包括多个依序连接的剪式单元,该剪式机构的四个外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相邻两立柱11的固座和滑座上。该顶篷架杆12包括一顶座和四组顶篷杆组,该每组顶篷杆组包括一第一端转动连接在顶座的第一顶篷杆、一第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顶篷杆第二端的第二顶篷杆和一支杆,该第二顶篷杆第二端转动连接在立柱11的固座;该支杆一端转动连接在立柱11的滑座,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顶篷杆中部。该四根立柱11倾斜布置,由下至上沿由外指内倾斜布置;该顶篷部分构成尖顶结构,该凉篷呈正四边形尖顶结构。

该顶篷布20披覆在顶篷部分之上且顶篷布20周缘向下延伸,该向下延伸的边角处连接在立柱11。

该内挂帐篷30挂接在顶篷架杆12,通过顶篷架杆部分隔离顶篷布20和内挂帐篷30,该内挂帐篷30和顶篷布20间隔,该间隔形成空隙,空气从顶篷布20的下方和内挂帐篷30的顶部之间的空隙顺畅流通,使内挂帐篷30内部空气循环顺畅。

请查阅图4至图7,该内挂帐篷30的边角处连接有底脚片31,该底脚片采用塑胶制成。该连接例如采用:该底脚片31通过织带32连接在内挂帐篷30的边角处,具体为:底脚片31设有上下贯穿的安装孔,该织带32穿过安装孔且织带32两端焊接、缝接、熔接或粘结等方式连接在内挂帐篷30的边角处。该底脚片31上凹设有供立柱11底部插入的安装槽33,且该安装槽33和立柱11底部之间还设有定位结构。

该立柱11底部包括一固接在立柱11底端的底板13,该底板13具有伸出立柱11外的伸出部分。该安装槽33的槽底设有贯穿至底脚片31底面的第一贯穿孔34,该底板13的伸出部分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二贯穿孔14;该立柱11底部插入安装槽33内,且该第一贯穿孔34和第二贯穿孔14接通,另配设地钉能穿过第一贯穿孔34和第二贯穿孔14以钉入凉篷搭建地面。

该底板13结构和安装槽33适配。该安装槽33的槽口周缘的部分朝内延伸成挡边35,该定位结构包括上述的挡边35,通过安装槽33的槽壁、槽底和挡边的配合定位底板13的伸出部分。具体结构中:该安装槽33的槽壁包括一夹角部分331、两分别连接夹角部分两端的侧边部分332和一连接两侧边部分的尾部333,它们围成环形槽壁;该夹角部分331的夹角处设有上述的挡边35;而且,该安装槽33的槽底的前部凹设有能供底板13插入安装槽33内的让位空间36。

实施例二

请查阅图8至图11,它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该定位结构包括一固接在安装槽33槽底的第二凸起部37,该底板13的伸出部分开设有适配通孔15,该立柱11底部插入底脚片31的安装槽33,且该适配通孔15适配套接在第二凸起部37之外,通过该套接能定位底板横向移动,且在重力作用下立柱能牢固连接在底脚片的安装槽;该第二凸起部37端面凹设有贯穿至底脚片31底面的第三贯穿孔38,另配设地钉能穿过第三贯穿孔以钉入凉篷搭建地面。

实施例三

请查阅图12至图15,它与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该定位结构包括一固接在安装槽33槽底的第一凸起部39,该立柱11底部凹槽有供插槽16,该立柱11底部插入底脚片31的安装槽33,且该第一凸起部39插入的立柱11底部的供插槽16内;该立柱11为管件,该底板13之对应立柱11处设第四贯穿孔,该第四贯穿孔和管件内孔配合成上述的供插槽16。

实施例四

请查阅图16,它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该处于展开的凉篷架杆的四根立柱11竖直布置。

实施例五

请查阅图17,它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该顶篷架杆部分还包括若干屋檐杆,该立柱11的固座上设有穿孔,该屋檐杆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杆中部,另一端能活动穿过立柱11的固座的穿孔,处于展开的屋檐杆另一端伸出立柱的固座。本实施例之中:该屋檐杆位于多边形结构的边角处,该屋檐杆末端沿多边形结构的边角伸出。该顶篷布20披覆在顶篷部分之上且顶篷布周缘至少延伸至屋檐杆末端部,至少通过顶篷架杆部分隔离顶篷布和内挂帐篷,该内挂帐篷和顶篷布之间至少部分间隔。本实施例之中:该顶篷布20周缘和屋檐杆末端对齐。

实施例六

请查阅图18,它与实施例五不同之处在于:该处于展开的凉篷架杆的四根立柱11竖直布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